配色: 字号:
小组合作学习
2013-01-06 | 阅:  转:  |  分享 
  
小组合作学习de组织与实施一、小组合作学习的概念
对小组合作学习比较一致的认识集中在这样几个方面:同伴间的互助合作活动;以小组活动为主体而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以小组成
绩为奖励或认可的依据;以小组目标的设置来保证和促进课堂教学的互助与合作的气氛。小组合作学习的特征:二、小组合作学习的研
究背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自主学习成为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外对自主学习问题的研究更加广
泛,更加深入。合作学习在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美国。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学习方式,于80年代被介绍到了我国。我国目前研
究中存在的问题:重复研究的现象还比较多;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也有待拓展;适用条件的界定不明确;评价体系不够健全;与之相适应
的教师教学能力和技巧不足;三、小组合作学习的创新点1、新理念:“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发展服务,让优秀者更优秀,
让平凡者不平凡”加德纳认为:虽然人的先天素质对智力的类型起决定作用,但智力的发展水平高低更取决于个体后天的
文化教育活动,其中,开启经历是个体智力发展的转折点;加德纳简介:20世纪下半叶,美国科普界叱咤风云
数十年的三位大师级人物是艾萨克·阿西莫夫、卡尔·萨根与马丁·加德纳,时至今日,前面两人均已逝世,唯有加德纳先生依然健在,老当益壮,
在数学传播领域继续发挥着他无可替代的作用。三、小组合作学习的创新点2、新构想:“变教室为学室,变教师
为导师,变有效为高效”皮亚杰认为:知识不可能仅由外部传授而获得,而应以自己的经验背景为基础来建构
现实和理解现实,从而形成知识。皮亚杰简介:教育和发展心理学巨匠
瑞士心理学家,发生认识论创始人。皮亚杰长期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领导下的国际教育局局长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助理干事
等职。皮亚杰还是多个国家著名大学的名誉博士或名誉教授。三、小组合作学习的创新点3、新关系:小组合作学习建立
的课堂教学“三要素”的新关系是:“学生→教师→教材”传统教学中的“
三要素”可概括为:“教师→教材→学生”罗杰斯的自主学习理论认为: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先决条件是树立以人为中心的教学观,对人的能力有充分的信心,把人视为可信赖的有机体,置学生于教学主体的地
位;罗杰斯简介:美国心理学家。他在心理治疗的实践基础上,提出了关于人格的"自我理论",并把这
个理论推广到教育改革和其他人际关系的一般领域中。三、小组合作学习的创新点4、新方法:“先学
后教、合作探究、当堂达标”充分发挥“导学案”和“展示区”的指导、呈现和启思作用。四、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教
学模式(一)教学环节:确立目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组织交流
评议小结巩固测标练习的目的有三个:一是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二是巩固学习成
果;三是将学生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学生的课后作业的处理要求:有发必收,有收必改,
有改必评,有错必纠。四、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二)教师活动
:创境激趣启发引导点拨解惑捕捉信息调整训练反
馈达标四、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三)学生活动:自学寻疑参与探究听讲释疑
多向交流灵活运用巩固达标有价值问题的三个原则:科学性、实
用性、可行性。学生提出问题的三种途径:从生活经验出发,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结合学科内容,提出自己想深入研究的
问题;关注社会热点,提出自己比较关注的问题。四、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三)学生活动:自学寻疑
参与探究听讲释疑多向交流灵活运用巩固达标五、小组合作学习的评
价模式五、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模式(1)过程评价:主要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行为表现、积极性、参与度以及学生在活动中情感、态度、
能力的生成变化。徐州市第八中学《关于实施“小组合作学习”评价制度的规定》一、班级三级评价体系1.日评价制度2
.周评价制度3.月评价制度二、学校专项评比活动1、学校“优秀学习小组”、“优秀合作标兵”初评度2、
学校“优秀学习小组”、“优秀合作标兵”综合评比(1)过程评价:主要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行为表现、积极性、参与度以及学生在活动中
情感、态度、能力的生成变化。基础分:指学生以往学习成绩的平均分。计算方法:基础分=∑(年级均分-
个人得分)/n.(
n为测试的次数)合作学习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所追求的
一种境界,同时也将之作为教学评价的最终目标和尺度。形成了“组内成员合作,组间
成员竞争”
的新格局。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应重点解决的几个问题1.科学分组,公平
竞争分组原则:组内异质,组间同质。所谓“组内异质”,就是把学习成绩、能力、性别、性格、
家庭背景等方面不同的2~8名学生分在一个合作小组内。2.小组合作学习的组长角色①活动中的组织者作
为一个学习的集体,组长应当承担这个组织者的角色。②合作中的学习者组长同时也是小组成员,更是课堂上的学习者
。③教师活动中的协助者组长有时还应是“小先生”的角色。3.组内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在学习小组中,常常是通过角色、资源等的分配来明确小组成员的个人责任,使他们相互依赖。如:记录员、检查员
、纠错员、总结报告员、联络员等。也可以依照教学内容或资料的不同部分为小组成员分配角色。4.“导学案”的设
计一般包括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和学习过程等几部分内容。“学习过程”一般应有:预
习指导、问题研讨、巩固检测和拓展延伸等内容。基本特点:要具备对学生课前预习、课中研讨
、课后巩固的指导作用。(1)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教材(2)具有启发性(3)应有层次性、梯度性(4)应满足不同
层次学生的需求设计流程:可以概括为“提前备课、轮流主备、集体研讨、力求精品。”加强三级备课
:三级备课:指初备、集体备和细备三次备课。初备:是指教导处组织教师在寒假、暑假期间钻研教材,定好目标,制定初步的教
学方案。集体备:是指提前一周集体研究下周备课时的教学方案。细备:是指教师根据各班实际情况和自己独
有的思考充实教学各个环节的细节。使用与注意:(1)应该在上课的前一天发给学生。
(2)新课开始前,应收交导学案,认真批改。(3)“导学案”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依据。(4)“导学案”是学生学习的辅
导资料。5、注意讨论、交流的问题设计与组织管理讨论、交流应该是教师在课前的备课中预设的。
(1)讨论、交流设在“重点”处。(2)讨论、交流设在“难点”处。(3)讨论、交流设在“疑点”处。七
、存在的问题1.教师的教学理念有待于进一步转变表现:(1)小班的形式,大班的模式(2)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认识上存
在问题(3)教师主观上就不想改、不愿改2.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往技能的基础薄弱据调查,目前中小学生普遍缺乏合
作意识与交往技能。这与整个社会和家庭的教育有关,也是我国实施“独生子女”政策以来,一直未能处理好的问题之一。3.讨论与交流的质
量有待于提高教师对课堂的控制,应立足于保证维持学生讨论的话题要始终围绕着问题。4.对教师和学生的前期集中培训
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对教师的培训应重点把握以上教师活动的六个环节进行。对学生的前期培训应重点抓好以下几
个方面:(1)学会合作(2)学会倾听(3)学会交流(4)
学会评价请批评指正。徐州八中徐明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异质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以教学各动态因素的互动合作为动力
资源;以团体成绩为奖励依据;一种教学活动和策略体系。被誉为:近十
几年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在以上各个教学环节中,确立目标是指南,自主学习是基础,合作探究为重点,组织交流达高
潮,评议小结促深化,巩固练习测达标。合作学习的目标要明确、恰当,便于操作。学生依据教师提供的“导学案”独立进行的
课前的预习活动。合作探究必须建立在个体充分的、独立的、自主的学习和思考的基础之上。要把握好合作学习的最佳契机。
教师必须悉心创设民主交流的氛围,对学生个体的思维过程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评议小结是对上一环节中各小组的表现及
探究结论进行综合性评价。通过课堂的练习来检验学生本节课的学习是否达标。小组合作学习特征之一就是全员参与。教学环节
:确立目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组织交流
评议小结巩固测标教学环节:确立目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组织交流评议小结巩固测标教学环节:确立目标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组织交流评议小结巩固测标1.对小
组合作学习的评价,按照评价的范围,可以分为组内评价和组际评价。(1)组内互评:每个同学对组内其他成员的合作态度、质量、是否有自己
独特的想法作出评价。(2)组际互评:学生对合作小组集体做出合理的评价,从中反映学生集体或个人的素质情况。2.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按照评价的类别,可以分为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2)结果评价:主要利用“基础分”和“提高分”对学生学业成绩进行评价。提高分:指学生某次测验成绩超过基础分的程度。计算方法:提高分=(年级均分-个人得分)-基础分组长的组织活动可以大致分为三类:一是控制性行为:分工、约束、督促;二是协调性行为:协调、疏通、解决争端;三是建构性行为:组织讨论、分析、汇总小组意见。使学生意识到:解决“导学案”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看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
献花(0)
+1
(本文系plnxftz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