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胃下垂

 学中医书馆 2013-01-07
胃下垂
    现代医学认为,胃下垂是由于胃壁及腹部肌肉松弛的结果。中医学则认为: 胃下垂是由于思虑伤脾,气虚下陷所致。常用的临床验方、偏方主要如下:
1 .猪肚白胡椒补益脾胃
[方  剂] 猪肚250克,白胡椒15克。
[制用法] 猪肚洗净切片,同白胡椒共煮熟后分2或3次食用。
[功  效] 补益脾胃。治胃下垂及胃寒疼痛。
[验  证] 刘xx ,男,29岁,经查患胃下垂,食用上方、痊愈。
[备  注] 牛肚可代替,功效相同。
2 .敷脐法治胃下垂
[方  剂] 蓖麻子仁3克(选饱满洁白者为佳),五倍子1.5克。
[制用法] 上两味料为1次用量。将两味捣碎,研细,混匀后加水,制成形似荸荠状、上尖下圆的药团,大小可根据患者脐眼大小而定。将药团对准脐眼塞上,外用橡皮膏固定,每日早中晚各1次。用热水袋放于脐眼上热敷,每次热敷5 -10 分钟,以感觉温热不烫皮肤为度。一般4天后取掉药团。贴敷3次为一疗程。一疗程后可做x 线造影复查。如胃的位置已复原,应停止用药;未复原,可再进行第二疗程。
[功  效] 除湿通络,敛肺涩肠。用治胃下垂。
[验  证] 据编者调查、观察,多名患者用上方治愈。
[备  注] 据《老年报》 介绍,采用此方治疗期间,应注意:① 治疗不宜在寒、署天进行,一般以室温在20℃左右较好。② 治疗期间应适当卧床休息,减少活动,适当减少茶、汤的饮用童,少吃水分量多的食物,饮食以少量多次为好。③ 禁房事。④ 热敷时腹· 部可能出现较强的牵拉感,这是正常现象,不必惊慌,个别病;人可出现过敏反应,应引起注意,过敏者应停用。⑤ 吐血的病,人及孕妇,不宜采用此法治疗。
3 .加味积术汤治胃下垂
[方  剂] 枳实15克、白术15克、生姜10克。
[加  减] 消化不良者加生三仙各10克,同煎。
[制用法] 煎l5Oml,日3次,食前半小时服之。
[功  效] 主治胃下垂弛缓无力、排空时间延长、水饮停留、上腹胀满、动摇有声(震水音)。
[验  证] 周某,女,33岁,就诊日期:1980年5月6日。患者上腹胀,满,食后明显,纳差乏力1年余。曾住院诊断为胃下垂,近来;上腹胀满加重,食后更甚,乃予上方加生三仙煎服,服2周后胀满减轻,4周后食后无不适,胃纳增加,体力亦好转。
[备  注] 枳实理气开胃、消食除满,现代药理研究认为时胃肠有一定的兴奋作用,能使胃肠收缩节律有力。白术补脾益气,燥湿和中,现代药理研究有增加体重,增强肌力的作用,生姜温中化饮、理气健胃,故三药合用相得益彰,能提高疗效。加强腹肌锻炼,,忌食油腻不易消化之食物。
4 . 蓖倍膏治胃下垂
[方  剂] 蓖麻子仁98% ,五倍子2%。
[制用法] 将蓖麻子外壳剥去,除瘪的,灰的,选用饱满而洁白的仁。将五倍子去除灰屑,研成细末过筛,然后将蓖麻仁和五倍子末按上述比例混合均匀,打成烂糊,制成每颗重约10克,直径1.5厘米的药饼收贮备用。成人每人用量1粒,点准百会穴(剃去一块头发,与药饼等大),将药饼紧贴百会穴上,用纱布绷带固定,不使移动。每日早、中、晚各1次以搪瓷杯盛半杯开水、将杯底置于药饼上进行热熨,每次10次钟左右,以感觉温而不烫伤皮肤为度。一次贴上药饼,可5昼夜不换。如第1次治疗完毕,自觉症状未见好,休息1天后,进行第2次治疗,一般以10天为度。
[功  效] 收敛固脱。
[备  注] 引自1974年《四川中草药通讯》 (3) 本方对子宫脱垂,脱肛也有一定疗效。
[验  证] 坚持用药,效果甚佳。余精心治疗6例,显效28例,好转18例,有效率为75.4%。
5 .二麻膏治胃下垂
[方  剂] 蓖麻子仁10克,升麻粉2克。
[制用法] 将蓖麻仁捣烂如泥后拦人升麻粉,制成直径2厘米,厚1厘米圆饼备用。将患者百会穴周围(直径2厘米)头发剃掉后,上置药饼,用绷带或其它方法固定。敷药后让患者取水平仰卧位、宽松裤带,将盐水瓶(80℃)熨烫药饼,每日3次,每次3分钟。每块药饼可连续使用5 天,休息1天后,更换药饼。10天为l疗程。治疗以饭后2小时进行为宜。
[功  效] 升提固脱。
[验  证] 治疗268例。痊愈105例,显效70例,好转78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94.4%。
[备  注] 引自1987年,《上海中医药杂志》(8)。心脏病、高血压、呕吐、咯血患者及孕妇忌用。治疗期间注意休息,不暴饮幕食,不作剧烈运动,禁止房事。药饼切勿内服。以防中毒。如果胃的位置已在骼嵴连线6厘米以上,症状基本消失,则不需继续治疗。用药后患者胃蠕动增强,上升感越明显,疗效越好;个别患者用药后有恶心、胸闷、小腹牵拉性或撕裂样疼痛,一旦停止治疗,症状即消失。
6 .云芩、党参治胃下垂
[方  剂] 云芩25克,党参、黄芪、山药、当归、山楂各15克,柴胡、郁金、白术、枳壳、鸡内金各12克,升麻、陈皮、甘草各9克,大枣10枚。
[加  减] 若痛甚者,加元胡12克;若肝脾下垂者,加鳖甲31克,若溃疡者,加白岌12克,乌贼骨15克。
[制用法] 将上药水煎,分2次服。每日l剂。
[验  证] 用上药治疗胃下垂103例,其中痊愈者54例;显效者25例;有效者22例;无效者2例。用本方治胃下垂5-8cm的患者,一般服药15剂即可获痊愈。
7 .肉桂等治胃下垂
[方  剂] 肉桂1克(刮去粗皮),炒五倍子2克,炒何首乌3克。
[制用法] 将上药分别研为细末,混匀,每日1剂,用凉开水送服,20天为1个疗程。
[验  证] 用上方治疗胃下垂患者60多例,用药l-2个疗程后,自觉症状消失,食欲正常,部分患者经x线复查,胃体上升3-5cm 。
8 .鲜仙人球瘦猪肉治胃下垂
[方  剂] 鲜仙人球50-60克,瘦猪肉30-50克。
[制用法] 先将瘦猪肉剁碎制成肉饼后,与仙人球一起煮熟,晚上睡前顿服,每日1剂。1个月为1个疗程,可连服2-3个疗程。
[验  证]  用本方治疗胃下垂患者肠例,均获治愈。其中用药1个疗程治愈者20例;2个疗程治愈者13例;3个疗程治愈者3例。随访2年,均未见复发。
9 .西洋参等治胃下垂
[方  剂] 西洋参5-8克(磨汁冲服),生黄芪20-30克,白术、升麻、枳实、青皮、女贞子、枸杞子各10-12克,砂仁、甘草各8-10克。
[加  减] 若伴湿热者,加川黄连6-8克,苍术10-12克,藿香10克;若伴气滞者,加苏梗、广木香各6-9克;若伴溃疡者,加乌贼骨20克,白芨15克;若中气下陷者,加葛根15-20克,炙甘草10-12克。
[制用法] 将上药水煎,每日1剂,分3-4次口服10剂为1个疗程。
[验  证] 用上药治疗胃下垂患者101例,其中治愈者(胃下垂恢复正常,主症消失)95例;显效者(主症基本消失,胃上提3 -5cm 以上)4例;无效者(治效前后无明显变化)2例。服药期最短者l个疗程,最长者3个疗程。治疗中未见不良反应。
10 . 黄芪首乌治胃下垂
[方  剂] 生黄芪25克,何首乌、全当归、鸡血藤各15克,柴胡20克,炒葛根、升麻、山萸肉、香附各12克,生甘草10克。
[加  减] 若患者口苦泛酸者,加吴茱萸、川黄连各8-10克;若患者口淡无味者,加焦三仙、藿香各10-12克;若大便秘结者,加郁李仁、生川军(后下)各8 -10 克;若大便稀溏者,加怀山药、生薏苡仁、茯芩各10-15克。
[制用法] 将上药水煎,每日1剂,分早、中、晚3 次口服,半个月为l个疗程。
[验  证] 用本方治疗胃下垂患者45例,经用药1-2个疗程后,其中治愈者40例;显效者3例;有效者2例。
11.、内 治
  1.补中益气丸,每服9克,或补中益气汤,煎服,每日1剂。3个月为1个疗程。
  2.炒枳实10克,炒白术15克,蒲公英9克,清水煎,二煎混合,分作2次服,每日1剂。
  3.炒党参15克,炙黄芪18克,炙升麻5克,炒陈皮9克,水煎2次,混合分作2次服,每日1剂,得效后,以此方10倍量,研为细末,炼蜜为丸每服9克,每日2次,以巩固疗效。
  4.鲫鱼500克,黄芪40克,炒枳壳15克,将鲫鱼洗净、去内脏,同二味中药加水煎,待鱼烂熟后,食肉饮汤。每日2次。
  5.山楂15克,炒枳壳15克,水煎去渣,1日分2次服下,应连续服用。
  6.猪脾3具,粳米100克,猪脾洗净,切片,放入锅中煸炒,粳米洗净,加水同猪脾共煮作粥,空腹食用,每日1次,半月为1个疗程。
  7.猪肚1具,炒枳壳20克,砂仁10克,将猪肚洗净,纳入二味中药,扎好,加水煮热,趁热食猪肚饮汤,分作4~6次服完。
  8.猪肚250克,白胡椒15克,将猪肚洗净切片,同白胡椒共煮熟后分2或3次食用。
  9.乌龟肉250克,炒枳壳20克,共煮熟去药,可加盐或酱油调食。
  10.笋鸡(童子鸡,以母鸡最好)1只,干姜、公丁香、砂仁各3克
 ,笋鸡去毛洗净,保留心、肝、肺。切小块,加入上药细末炖煮,分2次吃完,每3天吃1只,一般用1~5只鸡即可收效。
  11.苍术研细末,每次9克,每天2次,连服15~30天。
  12.蚕蛹适量,炒黄焙干研细末,每次3~6克,每天2次,白开水送服。
  13.黄芪500克,枳壳300克,焙干,共研细末,每次2~3次,饭前白开水送服。
  14.鲜人球50克(去毛刺),洗净切碎,瘦猪肉30克,剁碎,共煮熟服用,每天1剂,1个月为1个疗程。
  15.黄芪10~20克,水煎服。或黄芪15克,煎汤去渣,加粳米50克,煮粥,加少许红糖调味,1次服用,或分早、晚服用,可常食用。
  16.猪肚1个,莲子、山药各50克,糯米100克
 ,将猪肚去脂膜,洗净切碎,莲子、山药捣碎和糯米同入锅内,加水文火煮粥,早晚食用。隔日1剂,10天为1个疗程。
12.按摩
  1.病人俯卧位,术者双手由患者的第三胸椎至第五腰椎两侧揉捏2~3遍,用右肘尖分别在脊柱两旁按压肝俞、胆俞、脾俞、胃俞等穴2~3遍,双手掌根同时由腰部向背部快速弹性推按4~5遍。
  
2.病人仰卧位,下肢屈曲。以下腹部为中心,术者用右手掌揉腹,先顺时针方向揉20次,再逆时针方向揉40~60次。手法要求深沉和缓,不宜过急过猛。
  3.用拇指点压中脘、天枢、气海、关元、足三里、内关穴各1分钟。
治胃下垂秘方
1枳实参朴汤
【来源】王校,《陕西中医》(4)1988年
【组成】白术20克,人参6克(先煎)、茯苓12克,枳实、陈皮、半夏曲、川厚朴、莱菔子、槟榔各10克,砂仁、黄连、干姜各5克,炒麦芽15克,炙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益气健脾、消食和胃。
【方解】根据本病有形气不足和食难消的特点,遵“形不足者温之以气”和“胃以通为补”之经旨,治宜消补兼施,故方用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补其脾胃不足之气;用枳实、砂仁、厚朴、陈皮、槟榔、半夏曲、麦芽等理气消导调和之药,以助其胃腑运化之能;配干姜、黄连寒温互用、阴阳并调,从而达到恢复中焦气机升降之目的。诸药合用,具有补而不滞,消无损伤之妙,故用之效佳。
【主治】胃下垂。
【加减】脾虚甚者,重用人参、白术,加黄芪15克,山药12克,减黄连、槟榔;胃热盛者,重用黄连,加焦栀子6克;痞满盛者,重用厚朴、莱菔子、槟榔。
【疗效】治疗30例、治愈(自觉症状消失,X线钡餐造影胃位恢复正常、半年以上未见复发者)26例、(占86.7%);有效(自觉症状消失或减轻,X线钡餐造影胃位接近正常或较治疗前升高)3例,无效(服药60剂以后,症状、胃位无明显改变者)1例。总有效率为96.7%,平均治愈时间为73天。
2四奇汤
【来源】廖家兴,《千家妙方·上》
【组成】黄芪20克,白术、枳壳各15克,防风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升提固脱。
【方解】本方由玉屏风散加枳壳而成,以代补中益气汤用,方用黄芪配白术益气健脾,配枳壳、防风升提、举陷、固脱。药仅4味,但力专效宏。
【主治】胃下垂。
【疗效】临床屡用,效果颇著。
【附记】临床观察证明,本方除对胃下垂治疗有效外,对胃扩张、肠下垂、小肠疝气、脱肛、子宫下垂等均有较好疗效。
3补元复胃汤
【来源】刘士俊,《千家妙方·上》
【组成】党参12克,白术、茯苓各10克,砂仁、蔻仁、陈皮、枳壳、厚朴、麦芽、谷芽、神曲、山楂各6克,木香3克,山药15克,鸡内金12克,甘草6克,大枣6个。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用】补中益气、健脾和胃。
【方解】方用党参、白术、茯苓、山药、甘草、大枣补中健脾益气;复以砂仁、蔻仁、陈皮、枳壳、厚朴、麦芽、谷芽、神曲、山楂、木香、鸡内金消食和胃、理气消胀。诸药相伍,共奏补中益气、健脾和胃之功,且具有“补而不滞、通无损伤”之妙,为有益无损之良方。
【主治】胃下垂(脾虚气陷)。
【疗效】屡用效佳。
4益气举陷汤
【来源】袁大仲,《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炙黄芪120克,防风3克,炒白术9克,炒枳壳15克,煨葛根12克,山茱萸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用】益气举陷升阳。
【方解】中气下陷,脾胃虚火型胃下垂。
【加减】病重加柴胡、升麻各3~6克,过量而致肝阳上升、劫铄肝阴;脾虚泄泻加煨肉蔻、罂粟壳各6克;便秘,加淡苁蓉15克;中气下陷、脾胃不和、加木香6克,砂仁9克(后入),鸡内金9克;中气下陷、脾胃虚寒加煨姜9克,川附子12克;中气下陷、肝脾不和,方中枳壳3倍于白术,柴胡改为9克,加麦芽15克。
【疗效】治疗30例、痊愈23例、基本痊愈4例、显效3例、总有效率达100%。
5升胃汤
【来源】兰少敏,《新中医》(9)1986年
【组成】柴胡、陈皮各10克,黄芪24克,党参15克,白术、白芍、茯苓、枳实、粉葛根各12克,怀山药30克,炙甘草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3次。
【功用】益血疏肝、益气健脾、升胃举陷。
【方解】本病与肝之升发有关,实属肝脾肾三脏同病,治疗上必须三脏兼顾。故方中以柴胡“主心腹肠胃中结气”(《本经》)为主药,配白芍养肝血、强肝用;黄芪配白芍补气以固卫阳、和敛脾阴、调营血,使阴阳气血都得到益处,营卫也得到调卫。用四君子汤(参、苓、术、草)、陈皮助阳气、补脾益胃。因脾胃虚弱的人,消化大多不良,饮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也就不能完全被吸收,故用之。枳实配白术相辅相成,寓补于消,消不伤正;怀山药补气养阴,益五脏、充肾精;黄芪具春令升发之性,得柴胡能升补肝气、得党参能升补脾阳,葛根鼓舞胃气上行,并助白术引甘温之品入胃经,妙用则意在行里,防其走表。诸药合用,使肝气得舒,脾得健运,肾元得固,共奏“升胃”之效。
【主治】胃下垂。
【加减】如有湿热者,加黄连6克,藿香9克;肝郁脾虚者,加香附12克;脾肾阳虚者,加附子12克,肉桂(焗)6克;血瘀者,加失笑散;中气下陷者,重用葛根,加升麻4克;伴有胃寒痛者,加高良姜9克;寒热不明而疼痛者,加元胡10克;合并溃疡者,加乌贼骨30克,白芨12克;气滞者加苏梗9克,减党参10克;恶心者,加法半夏12克,生姜9克等。随证治之,每收佳效。
【疗效】治疗40例,痊愈11例,好转2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达95%。
五九、治胃黏膜脱垂症秘方(3首)
59.1温肾升阳汤
【来源】陆文彬,《千家妙方·上》
【组成】黑附块3~10克,当归10~12克,熟地10~15克,肉桂3~6克,杜仲10~12克,升麻、玉桔梗各3克,肉苁蓉10~12克,白芍10~15克,沉香1.5~3克,刺猬皮4.5~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温肾升阳。
【主治】胃黏膜脱垂(脾肾阳虚,提系乏权)。
【疗效】屡用屡验,一般服20剂左右即可达到临床治愈。
59.2升提活血汤
【来源】马山,《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黄芪30克,党参、升麻、柴胡各10克,细辛3克,蒲公英、枳实、肉桂各10克,红花12克,蒲黄10克,川芎15克,丹参30克,三棱、莪术、丹皮各10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补气升提、温中化疫。
【方解】胃黏膜脱垂。
【主治】合并有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者,加白芨12克,白芷10克,延胡索8克,儿茶10克,或用锡类散3克,饭后2小时服,每日3次;伴有疣状胃炎或肥厚性胃炎者,加炮山甲8克,王不留行12克;合并有萎缩性胃炎,或肠上皮化生者,加水蛭5克,或土鳖虫10克;伴有食道炎者,饭后吞服黄连素粉0.4克,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不能多喝水)。
【疗效】治疗77例,治愈75例,好转1例,无效1例。服药最少30剂,最多120剂。
【附记】临床实践证明,本方对虚寒性上腹疼痛,对饭后疼痛加重,尤以右侧卧位痛甚,左侧卧位痛减,伴腹胀、嗳气、不泛酸、喜暖、食欲减退、时有恶心者疗效较好。合并有中度或重度萎缩性胃炎,或伴有肠上皮化生者,宜服本方2个月以上。
59.3加减补中益气汤
【来源】郝耕圃,《千家妙方·上册》
【组成】党参15克,白术10克,柴胡60克,黄芪30克,升麻6克,陈皮10克,甘草3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调胃补中,益气升阳。
【主治】胃黏膜脱垂症(中气不足、胃气不和型)。
【加减】如胃痛重者,加川楝子15克,元胡,炒枳壳各10克。
【疗效】治疗数例,均获痊愈。
【附记】病非一日,治非一日之功。坚持服用,每获痊愈。
胃下垂,
是由于人体中气不足所导致的胃部下移,影响饮食甚至疼痛的一种疾病。治宜补中益气为主。
处方1:全鳖1个(250-300克),去爪焙干研末,加白面650克,拌匀加水,烙成干饼30个。每日3次,每次1个。白开水送服。连用1个月。对胃下垂颇佳。
处方2:党参、炒枳实、益母草各15克,黄芪30克,炒白术、柴胡各9克,茯苓、归身各12克,升麻6克,随症加减。水煎服。主治胃下垂。
处方3:全蝎、蜈蚣、元胡各30克,共研末。每日3次,每次3克,另加服舒肝健胃丸。主治胃下垂。
处方4:蓖麻仁、五倍子各50克。共捣烂。每次取药5克,敷于肚脐,麝香虎骨膏固定。4日换药1次。连换15次。对麝香虎骨膏过敏者慎用。主治胃下垂。
处方5:人参浸泡在白酒中,密封10天后,每晚饭前喝1小杯。胃下垂很快治愈。
处方6:韭菜子研末调入蜂蜜中,拌匀,3日1剂,饭前服用;枳壳、黄芪各15克,山楂9克,水煎服,日1剂。均治胃下垂。
处方7:人参、九香虫、砂仁各30克,苍术60克,陈皮20克,共研细末。装胶囊。每次2克,日3次。治胃下垂。
治疗胃下垂验方
  1、苍术10克,水煎服,1日服数次。
  2、荔枝5克(去皮),酒50毫升加水1碗煮开10分钟即食。
  3、青木瓜1个,去皮后榨汁,加蜜1天喝1次,连吃3天,特效。
13.胃下垂食疗方
 【糖枣荔圆】  
  配方: 大枣、桂圆、荔枝各50克,三七粉5克,食糖适量。
制法: 将大枣放砂锅中,加水适量,烧开后小火煨5分钟,再加入其他各物煮沸,用小火煨10分钟,加食糖调匀即可。
功效: 补气健脾,活血补血。
用法: 每日1次,温热适量食之。
 
 【藕粉羹】  
  配方: 藕粉20克,白糖适量。
制法: 藕粉加适量清水调成糊,用沸水冲成糊粥状加白糖调味。
功效: 开胃消食,活血祛瘀。
用法: 每日1次,趁热温服。
 
 【三七藕蛋羹】  
  配方: 鲜藕汁50毫升,三七粉5克,生鸡蛋1个。
制法: 取藕汁加水适量煮沸,三七粉与鸡蛋调匀,入沸水中调味即可。
功效: 健脾散瘀。
用法: 每日1次,趁温服,连服5~7日。
 
 【姜韭牛奶羹】  
  配方: 韭菜250克,生姜25克,牛奶250克。
制法: 韭菜、生姜捣烂,绞取汁液,兑入牛奶,加热煮沸。
功效: 温胃止呕,滋补虚弱。
用法: 趁热顿饮。
 
 【干姜花椒粥】  
  配方: 干姜5片,花椒3克,粳米100克,红糖15克。
制法: 花椒、姜片,用白净的纱布袋包,与粳米加清水煮沸,30分钟后取出药袋,再煮成粥。
功效: 暖胃散寒,温中止痛。
用法: 每日早晚各1次,长期服食始可见效。
 
 【桂圆肉蒸鸡蛋】  
  配方: 桂圆肉5~7克,鸡蛋1个。
制法: 新鲜鸡蛋去壳,放入小碗中,可加白糖少许,约蒸3分钟,蛋半熟(蛋黄凝成糊状的半流质时),将桂圆肉塞入蛋黄内,再蒸10分钟(或烧饭时放入饭锅内蒸熟,让蒸汽水进入)。
功效: 补益心脾。
用法: 当点心吃。每日1次
 
 
 【鸡内金炒米粉】  
  配方: 炙鸡内金30只,糯米粉1000克,白糖适量。
制法: 鸡内金研成粉末,或烘干后,用小磨磨成粉,备用。糯米用冷水浸2小时,捞出,晾干,蒸熟,再晒干或烘干,磨成细粉。将鸡内金与糯米粉混合,再磨一次,筛下粉末,装瓶。
功效: 健胃消食,补中益气。
用法: 每日2次,每次2匙,加白糖半匙,冲开水适量,拌匀,用小锅炖,糊呈透明状即可食用。当点心吃,3个月为1个疗程。
 
 【花椒嫩鸡】  
  配方: 嫩鸡1只(约1000克),花椒适量。
制法: 整只鸡放人开水锅内煮至半熟取出,剁成小长方形鸡块;香油与花椒在旺火上炸制成花椒油,葱、姜切丝。把鸡块(鸡皮朝下)逐块摆放在碗里,将酱油、醋、盐、味精等一起调匀,倒人碗中,再浇上椒油,撤上葱姜丝,上蒸笼用旺火蒸半小时,待鸡块熟透将碗取出,鸡块倒扣在大盘中即得。
功效: 补脾开胃,行气消食。
用法: 佐餐食之。
 
 【举胃猪肚散】  
  配方: 猪肚1个,白术200克,升麻100克,石榴皮30克。
制法: 将猪肚洗净,三味药用清水洗净、浸透,装人猪肚内,两端扎紧,放入大砂锅内,加水浸没,慢火煨至猪肚烂透,捞出,取出药物晒干研末,猪肚切丝。
功效: 健脾益胃,升举中气。
用法: 药末以米汤或温开水送服,每次5~10克,1日3次,肚丝佐餐适量食之。
 
 【消胀开胃茶】  
  配方: 桃核10克,紫苏6克,雨前茶6克,建神曲6克,炒麦芽10克。
制法: 将上药先煎好,于汤中加老姜、砂糖调味。
功效: 行气和胃消食。
用法: 每日1剂,顿服。
 
 【玫瑰露酒】  
  配方: 鲜玫瑰花350克,白酒1500克,冰糖200克。
制法: 将玫瑰花浸入酒中,同时放入冰糖,浸月余,用瓷坛或玻璃瓶贮存,不可加热。
功效: 疏肝理气,和胃止痛。
用法: 每日1次,每次1~2盅。
 
 【佛手柑粥】  
  配方: 佛手柑10~15克,粳米50~100克。冰糖适量。
制法: 将佛手柑煎汤去渣,再入粳米、冰糖同煮为粥。
功效: 健脾养胃,理气止痛。
用法: 可作早晚餐或点心服食。
 
 
 【合欢蒸猪肝】  
  配方: 合欢花10克,猪肝150克。
制法: 合欢花洗净放碗中加水浸泡,猪肝洗净后加食盐少许,与合欢花一起放入碗中隔水蒸熟。
功效: 健脾理气,解郁。
用法: 佐餐食用。
 
 【茉莉玫瑰茶】  
  配方: 茉莉花6克,玫瑰花6克,青茶6克,陈皮9克。
制法: 上物以沸水冲泡10分钟,代茶饮。
功效: 疏肝理脾。
用法: 每日1剂,不拘时饮用。
 
 【红参薯蓣肚】  
  配方: 红参1支(20~30克),淮山药300克,火腿瘦肉100克,猪肚1只,黄酒适量。
制法: 红参切薄片,淮山药切片,火腿切薄片,均加黄酒适量浸润。猪肚洗净后用刀切开一小口,将红参、淮山药、火腿塞入肚内,用线扎好,放入砂锅,加水浸没,中火烧开,加黄酒1匙,改文火煨4小时,至肚烂为度。然后剖开肚,将红参、淮山药、火腿倒出,晒干或烘干,研末装瓶盖紧。
功效: 补脾养胃。
用法: 每日2次,每次3克,饭后用开水吞服,或用肚汤送服3个月为1个疗程。
 
 【牛肚补胃汤】  
  配方: 牛肚1000克,新鲜荷叶2张。
制法: 取煨汤砂锅一只,用新鲜荷叶垫置锅底,再将牛肚洗净放入,加水浸没。旺火烧沸后,改用中火烧半小时,取出,将牛肚切成条状或小块。再倒入砂锅内,加黄酒3匙,茴香、桂皮少许,小火慢煨2小时,然后加细盐1匙,生姜、胡椒粉少许,继续慢煨2~3小时,直至牛肚酥烂为度。
功效: 补中益气,健脾消食。
用法: 牛肚佐餐食用,可用酱油、醋蘸食,牛肚汤每日2次,每次1小碗。
 
 【荷叶蒂莲子汤】  
  配方: 新鲜荷叶蒂4个,莲子60克。
制法: 取新鲜荷叶蒂(即荷叶中央连接荷梗的部分),洗净,1个荷蒂切成4小块,备用。莲子洗净,用开水浸泡1小时后,剥衣去心。将荷叶蒂、莲子肉倒入小锅内,加冷水适量,小火慢炖2小时,加白糖一匙,再炖片刻,离火。
功效: 升清益脾,健胃消食。
用法: 当点心吃。
 
 【黄芪补胃枣】  
  配方: 蜜炙黄芪60克,橘皮10克,黑枣1000克,猪油、白糖、黄酒适量。
制法: 将黑枣、黄芪、橘皮放入大瓷盆中,加白糖3匙,熟猪油1匙,黄酒2匙,拌匀。瓷盆不加盖,旺火蒸3小时,离火。以后,每天可在饭锅上蒸一次,直至吃完为止。
功效: 补气益胃。
用法: 每日午饭和晚饭后,吃黑枣5个,喝芪枣汁水半匙。3个月为1个疗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