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结肠炎

 学中医书馆 2013-01-07
结肠炎 
1)其方为;栗壳10g,金银花10g放于新瓦上小火倍干,共同研面,温水一次 冲服.一般两次即可.效果神速.
2)玉米棒的芯子,粉碎,炒成微焦,温开水送服,早晚各一勺,两天见效;
3)生姜片,用滚油炸成微焦,每次嚼食两片,每日两三次,当天治愈。不过,不管用哪种方法,治好后都要连用两次以巩固疗效。
4) 鲜马齿苋30-60克煎水1饭碗,冲入捣烂的大蒜泥lO-15克,过滤得汁,酌加糖,1日2次。    四 白木耳5-20克,浸泡数小时,以文火煮烂,酌加冰糖,每日2次。  每晚将250g山药煮而食之。
5)组方为;栗壳10g,金银花10g,放于新瓦上小火倍干,共同研面,温水一次冲服.一般两次即可,效果神速. ­
6) 清晨起床后,取一块拇指大小的生姜,洗净后用小刀将皮削掉,切成薄片,嚼碎后用温开水送服。午、食疗用姜片当菜用。
7)每天早晨喝绿豆汤泡黄芪,下午吃五颗大红枣,晚上用热水泡脚绿豆汤是清肝火的,可以改善上热,黄芪是养脾的,之所以泡而不是煮,主要是怕上火。具体做法是:绿豆一大把,加水煮十分钟,倒入容器中加五大片黄芪浸泡,十五分钟后喝光。早饭尽量喝粥,粥本身也有滋润肠道的功能。大红枣尽量买好一点的,可当零食。红枣能健脾开胃,而且是维生素C之王,铁含量也高,补气血。而泡脚的用意在于改善下寒,促进血液循环。如果条件允许,最好每周做一次足疗,多按摩一下脚底穴位和下肢,耐受力强的还可以试试藏式蒸足,让人大汗淋漓,颇能改善血液循环。三个月之后,结肠炎好了一半,除了偶尔喝酒时发作外,基本上康复了。
8)双手叠合,以脐为轴心、以下腹为重点,旋转式按摩,顺(时针)30,逆30圏,触到痛处稍为加压,每天一次,早晚均可——促进肠腔粪便排空,促进网膜血管增粗,血液循环加快,代谢旺盛。
9)独头蒜苦干放蜂蜜中浸泡1~2月后,每晨一粒,凉开水一大杯(300毫升)送服——消炎祛湿,温肠和中。
10)力戒烦躁和郁闷,自我调节好心情,保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心理调养,保持平衡。
11)服用生姜。每天午饭时选不嫩也不老的鲜生姜约5克,切片随主副食同时食用,一周后开始见效,于是连续长期服用。为防止鲜姜缺货,便买2斤切片盐渍装瓶长期服用。经8个多月后,饭后腹胀、腹痛、腹泻消失。至今已停止服用一年多,过敏性结肠炎再未复发。
12)结肠炎  空腹生吃鱼腥草
鱼腥草,洗净舂细,空腹生吃,每天2次,每次10克左右,忌吃猪油和肥肉。一个月后,肚子不痛了。后来,我随时把鱼腥草当菜吃,七八年来没有复发。
13)红小豆1斤,洗后放锅底煮熟,从锅里盛出后,再拌上半斤红糖(不是红砂糖),可以当饭吃,一日三餐用。如果感觉难吃,可把煮烂的红小豆拌上红糖,当馅做成蒸包。每斤红小豆加半斤红糖,可以蒸10个糖包。为了治病,我就按这种方法一连吃了半个月。不知不觉,我的慢性结肠炎渐渐地从疼到稍微疼,大便逐渐成形、畅通。再后来,就恢复了正常。红小豆加红糖,治好了慢性结肠炎。 
14.栗壳10g,金银花10g放于新瓦上小火倍干,共同研面,温水一次 冲服.一般两次即可.效果神速.
15.慢性肠炎、便秘用仙桔汤
    [组成] 仙鹤草30克,桔梗6克,乌梅炭4克,白槿花9克,炒白术9克,广木香5克,生白芍9克,炒槟榔10克,甘草4克。[功能] 补脾敛阴,清化湿热。
 16. 下面有几种食疗方可供结肠炎患者尝试:
1、银花红糖茶:银花30克,红糖适量,泡水饮用。
2、健脾止泻糕:鲜山药250克、赤小豆150克,芡实米30克、白扁豆20克、茯苓20克、乌梅4枚、果料及白糖适量。制法:赤小豆成豆沙加适量白糖。茯苓、白扁豆、芡实米共研成细末、加少量水蒸熟。鲜山药去皮蒸熟加入上粉,拌匀成泥状,在盘中一层鲜山药粉末泥,一层豆沙,约6-7层,上层点缀适量果料,上锅再蒸。乌梅、白糖熬成脓汁,浇在蒸熟的糕上。分食之有健脾止泻之功。
3、石榴皮红糖茶:石榴皮1-2个,红糖适量,泡水饮用。
4、百合粥:芡实、百合各60克。上两味药放入米粥内同煮成粥,主治脾虚泄泻。
5、车前草60克,灶心土60克,生姜3克,水煎服。
6、紫苋菜粥:紫苋菜100克,白米50克,先用水煮苋菜,取汁去滓,用汁煮米成粥,晨起做早餐服之。
7、玉米棒的芯子,粉碎,炒成微焦,温开水送服,早晚各一勺,两天见效;
8、生姜片,用滚油炸成微焦,每次嚼食两片,每日两三次,当天治愈。不过,不管用哪种方法,治好后都要连用两次以巩固疗效。
9。栗壳10g,金银花10g,放于新瓦上小火倍干,共同研面,温水一次冲服.一般两次即可,效果神速. ­
10.健脾化湿。方剂:参苓白术丸。常用药物:党参、白术、茯苓、山药、扁豆、薏苡仁、砂仁、陈皮、甘草。临证加减:如食欲不振,大便夹有不消化食物,加神曲、焦山楂;肝郁脾虚,腹部隐痛,痛则欲泻,合以痛泻要方(白术、白芍、防风、陈皮)加木瓜;脾肾两虚,大便稀薄,或五更黎明腹泻,畏寒怕冷,加理中丸(党参、干姜、白术、甘草)、四神丸(肉豆蔻、吴茱萸、五味子、补骨脂)。
11.清肠化湿。方剂:芍药汤。常用药物:黄连、黄芩、白芍、木香、甘草。临证加减:如大便带血,加地榆、仙鹤草、槐花;如热盛入络,出血不止,加水牛角片、赤芍、丹皮、生地、黑山栀;湿浊较重,舌苔垢腻,加石菖蒲、生苡仁、败酱草。
12.滋肾养肝。方剂:六味地黄丸。常用药物:干地黄、山茱萸、山药、茯苓、丹皮、枸杞子、白芍。临证加减:阴虚络涩不畅,腹痛或腹有包块加当归、桃仁、赤芍、莪术;阴虚血热,便夹鲜血,加二至丸(女贞子、旱莲草)、侧柏叶、地榆、仙鹤草;排便不畅,加决明子、何首乌、当归
13.结肠炎验方
  1、坚持每天每顿吃大约5克鲜姜。
  2、慢性结肠炎:患者患病20多年,用100克山楂片,用铁锅略炒焦离火,加入50毫升白酒拌匀,取出后放入砂锅里或药罐里,加1大碗水文火煎10分钟左右,一定要熬开,将汤汁半碗倒入碗中,加入100克红塘,待融化后温服,早晚空腹各服一次,每剂药煎一次,重者10剂左右治愈。
治疗慢性结肠炎、肠炎验方
  1、慢性结肠炎:患病多年,从不敢吃生瓜果,用75克山楂片切碎,放入锅里炒发黏,有些冒烟,,把锅移开火,倒入75克白酒,再倒入药锅里,(砂锅)加多半小碗水,微火煮到山楂片全化,(约10分钟别糊)再放入75克红塘搅化,每天早晚空腹各服一剂,连服5天,10剂即可。
  2、肠炎:每日早中晚服红尖椒籽10—20粒,对急性、慢性肠炎显效,一般1—2天治愈。(多次实践)
3.结肠炎治疗
其方为;栗壳10g,金银花10g放于新瓦上小火倍干,共同研面,温水一次 冲服.一般两次即可.效果神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