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压
低血压是指由于不明原因引起收缩压低于12.0kPa (90mmHg )同时舒张压低于8.00kPa (60mmHg ) ,并以头晕、头昏、心悸、乏力、脉弱为主的一种心血管系统疾病。本病原因有原发性与继发性之分。继发性因孕妇之胎儿或腹腔和盆腔肿物的压迫,或某些麻醉药阻断交感神经节前纤维,或大出血、心肌梗死、心肌炎等引起心收缩力减弱而心输出量减少所致;原发性者病因不明,但多与静脉血回流减少、心排血量减少有关。临床表现,急性而严重者,由于血压急骤下降,引起心脑供血不足,出现头晕、头昏、面色苍白、心悸、出汗、恶心、脉搏摸不到等休克危象;慢性而较轻者,则有头晕头昏、面色苍白、精神不振、心悸、乏力、纳差、腰膝酸软、胸闷、嗜睡或少寐、脉弱、血压持续偏低等症。心电图、脑电图及血常规检查,多无异常,或有轻微改变。
1 .党参黄精治低血压 [方 剂] 党参、黄精各30克,炙甘草10克。 [制用法] 将上药水煎顿服,每日l剂。 [验 证] 用上方治疗低血压症患者10例,均获近期痊愈。其中贫血性低血压5 例,感染后低血压3例,直立性低血压1例,原因不明1例。一般服药2--3剂见效,如不治疗原发病则远期疗效欠佳。 2 .黄芪党参等治低血压 [方 剂] 生黄茂、党参各20--30克,白术、当归、柴胡各10--15克,升麻10--12 克,枸杞子25--35克,附子6--10克,炙甘草5--8克。 [加 减] 若心烦失眠、健忘多梦者,加远志、夜交藤各10克;若腰酸腿软者,加川续断、牛膝、杜仲各10--15克;若全身疼痛者,加鸡血藤、川芎、威灵仙各10--12克,细辛3克。 [制用法] 将上药水煎,每日1剂,分2--3次口服。1周为l个疗程。 [验 证] 用本方治疗低血压患者69例,其中显效者53例(血压升至正常,临床症状消失);好转者12例(血压上升接近正常,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无效者4例(治疗前后无变化)。一般服药1--2 周即可收效。 3 .黄芪官桂等治低血压 [方 剂] 生黄茂、党参各15克,黄精20克,官桂8克,大枣10枚,生甘草6 克。 [制用法] 将上药水煎3 次后合并药液,分早、中、晚3次日服,每日l剂。20天为1个疗程。可连服2--3个疗程,直至痊愈为止。 [验 证] 用本方治疗低血压患者57例,经用药1个疗程后,症状基本消失,血压升至正常范围者20例;连服2个疗程后,症状基本消失,血压升至正常范围者35例;2例因未坚持用药疗效不明.服药中未见不良反应。 4 .人参黄芪等治低血压 [方 剂] 人参6克(或党参15克),黄芪、熟地黄、怀山药各25克,山茱萸、枸杞子各20克,牡丹皮、泽泻、麦门冬、伏苓、五味子各10克,生甘草6克。 [加 减] 临床应用本方时,可随证加减。若气虚明显者,黄芪可重用至4O--50 克;若血虚者,加全当归、何首鸟、鸡血藤各20--30克;若头晕甚者,加野菊花、天麻、钩藤各10--15克;若腰膝酸痛者,加杜仲、狗脊、川续断各10--15 克;若阴虚火旺者,加川黄柏、知母、生地黄各8--12克。 [制用法] 将一L 药水煎,征日l 剂,分3--4次口服,半个月为l个疗程。 [验 证] 用本方治疗低血压患者55例,经用药l--2个疗程后,其中痊愈者(血压恢复到正常范围)48例;显效者(血压接近正常者)5例;无效者(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2例。 5 .西洋参桂枝等治低血压 [方 剂] 西洋参5克,桂枝15克,制附子12克,生甘草10克。 [制用法]〕 将上药用开水泡服,频频代茶饮。每日1剂。服至症状消失,血压恢复正常为止。 [验 证] 用本方治疗低血压病患者28例,经用药20--31天,血压均恢复到正常范围,追访3--5年,未见复发。 6 .芪麻鸡治低血压 [方 剂] 嫩母鸡1只,黄芪30克,天麻15克,葱、姜各10克,食盐1.5克,黄酒10克,陈皮15克。 [制用法] 母鸡去毛、爪及内脏,入沸水中焯至皮伸,再用凉水冲洗。将黄芪、天麻装入鸡腔内。将鸡放于砂锅中,加人葱、姜、盐、酒及陈皮,加水适量,文火炖至鸡烂熟,加胡椒粉少许即可。食用。 [功 效] 补宜肺脾.益气补虚。用治低血压引起的食欲不振,腹胀腰酸,头昏乏力,头晕日眩,眼冒金花,久立久卧突然起身时出现眼前发黑,并伴有心悸、胸闷、面色苍白、出冷汗、失眠等。 [验 证] 用本方治疗低血压病患者50例,48例血压均恢复到正常范围,两例治疗期间中断用药。 [备 注] 低血压,是指血压经常在12/8千帕(90/60毫米汞柱)以下,其症状如上所述、血压偏低的老年人血流缓慢,血液稠度高,凝固性高,使脑部供血不足。引起缺血、缺氧,加之动脉硬化使血管腔变窄,血管壁弹性减弱,容易形成血栓,发生中风。因此,老年人血压低,不能高枕无忧,更应引起重视。 低血压特效方 7. 红参10克 白术20克 当归25克 陈皮10克 黄芪40克 升麻5克 柴胡10克 麦冬20克 五味子10克 仙鹤草50克 龙眼肉25克 熟地25克 甘草10克 冰糖10克 水煎服 本方是补中益气汤.和生脉饮加仙鹤草.龙眼肉.熟地.冰糖.组成.看起来好想没有什么特别的.但用起来可以说是效果是可以的。方解我不介绍了.相信大家都明白.仙鹤草.配伍龙眼肉 .熟地是治疗低血压的特效药.加于辨证方中效果显著.且有陈皮使全方补而不壅滞..量是秘密.如果不相信你试验一下.比例是2;1;1仙鹤草配伍鸡血藤.三七粉.桑椹子.量2;1;1;2是治疗血小板减少证.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特效药. 8.乌骨鸡1只(约重1500克),将鸡去毛剖肚洗净,当归头6O克,黄连5O克,红糖150 克,放入鸡腹中再将鸡肚皮缝紧,入锅隔水蒸熟,吃肉喝汤,每半月吃1次,连吃2个月。
10.红枣15枚去核,栗子150克,净鸡1只。鸡切成块状,大火煸炒,后加佐料,煮至八成熟,加红枣,栗子闷熟食之。
11.鲫鱼1条,糯米6O克。将鱼洗净(不要去鳞)与糯米共煮成粥,每周服2次,连服2月。
12.嫩母鸡1只,黄芪3O克,新鲜天麻1OO克(干品15克),陈皮15克,鸡洗净入沸水中焯一下,将天麻、黄芪切片装入鸡肚内。将鸡放于砂锅中,加葱、姜、盐、酒、水适量,用文火炖至鸡烂熟,加胡椒粉2克,即可食用。
13.太子参3O克,山药25克,薏苡仁2O克,莲子15克,大枣10个(放凉水浸泡,泡胀捞出),再将糯米5O克掏净,同药一起入锅,加水适量,用文火煮。米烂熟后,将药、汤、米1顿吃完,早晚各1次,15天为1疗程,大多数人1疗程可见效。
14.人参、莲子各10克,冰糖3O克,隔水炖熟,吃莲肉喝汤。
15.猪心1个,黄芪2O克,当归12克,党参3O克,川芎6克,加水炖熟,吃猪心喝汤。
16.红枣2O克,沙参15克,生熟地各1O克,加水适量用炖盅隔水蒸3小时后,加蜂蜜适量每日分2次吃完,连服15天。
17.韭菜适量,捣烂取汁,每日早晨服1杯,常服用,可使血压恢复正常。
18.当归、黄芪红枣各5O克,鸡蛋4只同煮熟,吃蛋喝汤,每日早晚各1次,空腹吃。
19.栗子2OO克(去壳),猪脊肉200克,洗净切块,煲汤,加食盐及味精调味服食。每周1次,连服1月。
20.水鸭1只,去毛及肠脏,将冬虫夏草12克洗净放水鸭腹内,用竹签缝好刀口,放炖盅内加水适量隔水炖熟,用食盐调味,喝汤食肉。
21.治低血压:甘草20克,桂枝,肉桂各40克,将以上药物混合后当茶冲泡服用一周。
低血压 22、治低血压:党参10克、枸杞10克、黄芪30克、陈皮15克、阿胶15克、生地20克、升麻3克、防风6克、炙甘草6克、五味子12克,水煎,早晚服。一般患者服1—2个疗程即可治愈。
23、治低血压:补中益气丸、葡萄酒、人参、鸡蛋糕、太子参。分三步服:第一步,补中益气丸按说明书吃一个月。第二步,葡萄酒泡人参,泡一周左右。患者每天喝2次,一次喝半杯左右,喝一个月。第三步,蒸鸡蛋糕时,加一定量切碎的太子参,每天吃一点,保证吃一个月。
24、治慢性低血压:
A、人参10克 ,麦冬15克,五味子8克,桂枝5克,日1剂,水煎服,10 天为一个疗程。
B、将鹿茸研成粉,每天取0.5克鹿茸粉与2个鸡蛋混在一起,蒸鸡蛋糕吃。7天一疗程,吃3个疗程。在此期间,患者每星期量一次血压。
C、乌鸡肉250克,当归30克,川芎5克,盐2克。以上4样为一剂,放在一起炖着吃。其中,2克盐可放可不放。每天一剂,吃肉喝汤。一般3个星期见效。
(注:该方治疗老年低血压效果好,特别是因亏气、亏血引起的老年低血压更好。)
药理:乌鸡肉、当归、川芎、,都是补气补血的良药。老年人容易血气两亏,进而导致血压低、迷糊。所以,可试用处方C。而鹿茸能“生精补髓、养血益阳、强筋健骨”。所以,鹿茸与有营养的鸡蛋一起,可以从根本上改善低血压症状。人参、太子参等药材,对改善人体机能有很好的疗效。
25、治低血压偏方:
A:党参20克,麦冬12克,五味子10克,水煎,分2次服用。日1剂。早晚空腹服用。2周为一疗程。
B:甘草、肉桂、桂枝各15克,五味子25克,水煎,早晚分2次服用,一周为一疗程。当血压回升,症状消失后,继续服4日,以巩固疗效。
低血压 26、治低血压:党参10克、枸杞10克、黄芪30克、陈皮15克、阿胶15克、生地20克、升麻3克、防风6克、炙甘草6克、五味子12克,水煎,早晚服。一般患者服1—2个疗程即可治愈。
27、治低血压:补中益气丸、葡萄酒、人参、鸡蛋糕、太子参。分三步服:第一步,补中益气丸按说明书吃一个月。第二步,葡萄酒泡人参,泡一周左右。患者每天喝2次,一次喝半杯左右,喝一个月。第三步,蒸鸡蛋糕时,加一定量切碎的太子参,每天吃一点,保证吃一个月。
28、治慢性低血压:
A、人参10克 ,麦冬15克,五味子8克,桂枝5克,日1剂,水煎服,10 天为一个疗程。
B、将鹿茸研成粉,每天取0.5克鹿茸粉与2个鸡蛋混在一起,蒸鸡蛋糕吃。7天一疗程,吃3个疗程。在此期间,患者每星期量一次血压。
C、乌鸡肉250克,当归30克,川芎5克,盐2克。以上4样为一剂,放在一起炖着吃。其中,2克盐可放可不放。每天一剂,吃肉喝汤。一般3个星期见效。
(注:该方治疗老年低血压效果好,特别是因亏气、亏血引起的老年低血压更好。)
药理:乌鸡肉、当归、川芎、,都是补气补血的良药。老年人容易血气两亏,进而导致血压低、迷糊。所以,可试用处方C。而鹿茸能“生精补髓、养血益阳、强筋健骨”。所以,鹿茸与有营养的鸡蛋一起,可以从根本上改善低血压症状。人参、太子参等药材,对改善人体机能有很好的疗效。
29、治低血压偏方::党参20克,麦冬12克,五味子10克,水煎,分2次服用。日1剂。早晚空腹服用。2周为一疗程。
30.甘草、肉桂、桂枝各15克,五味子25克,水煎,早晚分2次服用,一周为一疗程。当血压回升,症状消失后,继续服4日,以巩固疗效。
31.红参10克 白术20克 当归25克 陈皮10克 32.黄芪40克 升麻5克 柴胡10克 麦冬20克
33.五味子10克 仙鹤草50克 龙眼肉25克 熟地25克
34.甘草10克 冰糖10克 水煎服
35、治疗低血压验方
1、枸杞子25克,红枣30个,红糖适量,加水煮到枣烂为止,一次服完,每天一次,服一周后可恢复正常。 2、甘草20克,桂枝40克,肉桂50克,将三种药混合,分三天当茶饮服。(对有实热症或血虚、有热症者不宜用) 36. 益气健脑汤
【来源】刘绍安,《益智健脑效验方精选》
【组成】潞党参、黄芪各30克,炙升麻、柴胡、陈皮、当归各10克,炙甘草9克,朱生地、朱麦冬、焦白术、炒枣仁、朱茯神、怀山药、生龙骨(先煎)生牡蛎(先煎)各20克,明天麻、姜半夏各15克。
【用法】每日1剂,上药加水煎取汁,连煎2次。然后,取2次药汁混合,日分2次温服。
【功用】益气健脑。
【方解】本方主治病证属于心脾气虚,究其因多由思虑伤脾,运化之官失职所致。故方用党参、黄芪、白术、陈皮、炙甘草、怀山药益气健脾;当归、生地、麦冬、酸枣仁补血养心;复配以龙骨、牡蛎,微寒潜镇以安心神;升麻、柴胡升发清阳;茯神、朱砂镇心宁心;天麻、半夏化痰祛浊,合而为用,对头痛健忘症属心脾气虚者较为适宜。
【主治】头晕头痛,耳鸣脑鸣,短气懒言,心悸,健忘,自汗嗜睡,肢软神疲,脉细缓无力,口干不渴,舌淡苔少,血压偏低之心脾气虚患者。
【疗效】临床屡用,效果甚佳。
【附记】凡阴虚火旺者慎服本方。
37. 加味扶正升压汤
【来源】张三合,《千家妙方·上册》
【组成】人参10克(或用南五加皮15克代之),麦冬15克,五味子12克,生地20~30克,炙甘草、陈皮各15克,枳壳10克,阿胶15克(烊化兑服),黄芪3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3次。
【功用】益气养阴。
【主治】低血压。
【疗效】临床屡用,效果甚佳。一般连服10剂左右即获显效或痊愈。
38. 升压汤
【来源】李以松,《福建中医药》(5)1984年
【组成】黄芪、党参各30克,五味子20克,麦冬10克,北柴胡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15剂为1疗程。
【功用】益气升压、安神定志、增强机体免疫力。
【方解】本病多因气血亏虚、阴虚火旺、脾肾阳虚、心阳不足,心无力鼓动血脉运行,脑髓及五脏失养所致,治以补益气血为主,故方用黄芪、党参补气生血,升压强心;麦冬、五味子安神定惊;柴胡引诸药上行,并有镇静、镇痛作用。气血足,血脉运行有力,则诸证自愈。
【主治】原发性低血压。
【加减】心阳虚加桂枝10克,龙骨15克,甘草6克;气血两虚,加熟地、当归各15克;阴虚火旺加生地、玄参各10克,黄连3克。
【疗效】治疗34例,服药1疗程,结果痊愈31例,好转2例,无效1列。
39. 参芪升压汤
【来源】张梦侬,《临证会要》
【组成】生黄芪、玉竹、党参、北条参、白术各15克,炙甘草、炒白芍、当归、白茯苓各10克,熟地15克,炒谷芽、陈皮各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温服,30剂为1疗程。
【功用】大补气血,理气健脾。
【方解】凡血压降低,无论何种原因所致,皆因气血俱虚为主因。故方用黄芪、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以补阳气;沙参、麦冬以补阴气;熟地、当归、白芍以补血;陈皮以调中利膈而理气,谷芽以扶脾、健胃以行气。诸药配伍为用,共奏大补气血、理气健脾之功。
【主治】低血压,无论男女老少均可用之。
【加减】先服上方,再配以丸方收功,药用黄芪、熟地、南沙参、北条参、党参、白术、泽泻、玉竹各90克,茯苓、当归、川芎、陈皮、甘草、谷芽、炒白芍各60克,桂枝30克,太子参90克。上药炒干,共研细末,蜜丸为梧桐子大。每次服40丸,日服2次,空腹开水送服。服后有效或无不良反应,可继续服用。
【疗效】屡用屡验,效果甚佳。
【附记】坚持服用,均获良效。但本方须服至初愈,再服丸方巩固疗效。服药期间,禁食萝卜、大蒜以及破气耗血药物,并节制房事自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40. 桂枝甘附汤
【来源】杨万林,《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桂枝、甘草、川附子各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频频代茶饮。
【功用】温阳升运。
【方解】多因心阳不振,阳气不能达于四末所致。方用升阳温经之桂枝、附子配以甘草调和药性,用之效果颇佳。用开水泡服,免去煎药麻烦。
【主治】低血压症。
【加减】睡眠差者加夜交藤50~70克;若证情较重者加红参15~25克,附子增至30克(先煎1小时)。
【疗效】治疗38例,一般服4~10剂,最多12剂,血压都有不同程度上升。85%以上病例疗效巩固。
【附记】又王兴国用桂枝9克,桂心3克,甘草9克,每日1剂,泡开水代茶饮,治慢性低血压症,效果亦佳。
治疗低血压验方
1、枸杞子25克,红枣30个,红糖适量,加水煮到枣烂为止,一次服完,每天一次,服一周后可恢复正常。 2、甘草20克,桂枝40克,肉桂50克,将三种药混合,分三天当茶饮服。(对有实热症或血虚、有热症者不宜用) 41.低血压食疗方
【党参牛肉汤】
配方: 党参100克,五花牛肉500克。 制法: 将党参用纱布袋装好扎紧,牛肉切块,同时放入锅中,加入姜、葱、料酒及适量水,大火烧沸,去浮沫,改小火炖3小时,至牛肉熟烂,取出党参,调味即成。 功效: 补中益气。 用法: 可佐餐,也可单独食肉喝汤。 【参苓山药汤圆】 配方: 人参、茯苓、山药各10克,豆沙泥30克,干糯米粉、白糖、熟猪油各适量。 制法: 将人参、茯苓、山药蒸熟,捣成泥,与豆沙泥、白糖、熟猪油共同拌匀,搓成拇指头大的丸子,备用。将干糯米粉放在盘中,然后放上参苓山药豆沙丸子,将盘于左右摆动,让丸子均匀粘上糯米粉,这时再将粘有糯米粉的丸子逐个蘸水,再放进盘中滚动,使其再粘上干糯米粉,如此反复操作三四次,便成为汤圆。将汤圆在沸水中煮熟,即可食用。 功效: 补脾健胃,益气补肾。 用法: 可作早晚餐或作点心服食。 【山药茯苓包子】 配方: 山药粉、茯苓粉各50克,面粉200克,白糖300克。 制法: 山药粉、茯苓粉放在大碗中,加水适量,浸泡成糊,蒸半小时后成糕状。调面粉,常法发面。以白糖、猪油、青红丝少许与山药茯苓糕合成馅,包成包子,蒸熟即可。 功效: 健脾补气。 用法: 可作正餐食用。 【淮山药泥】 配方: 淮山药200克,豆沙150克,京糕100克,水豆粉50克,白糖150克,猪油100克。 制法: 将淮山药粉碎成细末,加入白糖50克,加少许水,搅成细泥,放碗内,京糕加工成细泥,另放碗内,加白糖25克,拌匀,豆沙另碗内,然后将3个碗均上笼蒸熟透后,取出待用。将炒锅烧热,倒入猪油,依次炒京糕泥和豆沙,分别盛在淮山药的两边。将炒勺置武火上,加清水少许,白糖75克,烧沸去沫,用水豆粉勾芡,浇在三泥上面即成。 功效: 健脾和胃。 用法: 可作早晚餐或点心服食。 【藕丝羹】 配方: 嫩鲜藕500克,鸡蛋3个,京糕160克,蜜枣100克,青梅100克,白糖200克。 制法: 将嫩鲜藕洗净,削去外皮,切成约5厘米长的细丝,放人开水锅内氽一下,捞出。京糕、蜜枣、青梅等均切成与藕同样的细丝。将3个鸡蛋清放入碗内,加入相当蛋清一半的水,用筷子打匀放在大盘内。置放笼里用武火蒸5分钟,即成白色固体蛋羹。然后将各种丝分为5份摆在蛋羹上,两端为藕丝,中间为京糕、蜜枣、青梅丝。锅内倒入200克水,放入白糖,烧开后,用湿淀粉勾成白色甜汁,淋至菜上即可。 功效: 健脾开胃。 用法: 可佐餐食用。 【莲子猪肚】 配方: 猪肚1个,水发莲子40枚。 制法: 将猪肚洗净,装入水发莲子(去心),用线扎紧肚口,放人锅内,加水适量,炖熟,捞出晾凉,再将猪肚切成细丝,与莲子一起放入盘内。用香油、精盐、葱、生姜、太蒜等调料与猪肚丝、莲子拌匀即可食用。 功效: 健脾益胃,补虚益气。 用法: 可单食,亦可佐餐食用。 【蜜枣扒山药】 配方: 山药1000克,蜜枣150克,罐头樱桃10粒,猪网油1张(碗口大),猪油15克,白糖200克,糖桂花适量。 制法: 将山药煮熟去皮,蜜枣用温水洗净,切成两半,去核。猪网油洗净,晾干水分。樱桃去核备用。扣碗内抹上猪油,将网油平垫碗底,放入樱桃,将蜜枣围在樱桃周围。把山药切成3~4厘米长段,顺长剖为4片,码在蜜枣上。码一层山药,撤一层白糖,依次将山药码完。稍淋些猪油,最上层加入糖桂花,上笼蒸熟。上菜时,将扣碗取出,扣入盘内,去网油。同时给锅内倒入清水,放入白糖溶化,用湿淀粉勾成稀芡,淋于山药上即成。 功效: 补益脾胃,补肾养心。 用法: 佐餐食用。 【牛肉冻胶】 配方: 牛肉1000克,黄酒250克。 制法: 将牛肉切成小块,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煎煮,去浮沫,每小时取肉汁1次,加水再煎,前后共取肉汁4次,合并肉汁,以小火继续煎熬,煮至肉汁稠黏时,加入黄酒,再熬至稠黏时停火,将黏稠液倒入盆内,冷藏备用。 功效: 益气健脾。 用法: 每日3次,每次取牛肉胶冻3汤匙。 【砂锅牛尾】 配方: 带皮牛尾1000克,净母鸡肉300克,干贝10克,熟火腿30克,鸡汤1500克,猪油30克。 制法: 将牛尾用火燎去小毛,刷洗干净,剁成段。火腿肉切成片,干贝去掉筋洗净,把母鸡肉放在水中浸透。锅内放猪油烧热,倒入花椒、葱10克,姜5克(拍松),煸出香味,将牛尾段倒入锅内,用大火煸出血水后,放人料酒,继续煸炒,待牛尾段完全断生,将锅离火取出牛尾段,用水洗净,控干水分。将砂锅置火上,倒入鸡汤,加入葱5克,姜10克,料酒、盐,再将牛尾段、火腿片、干贝和母鸡肉放人锅内,煮开后去浮沫,用文火炖4小时(中间加 功效: 补肾壮阳。 用法: 佐餐食用。 【淫羊藿酒】 配方: 淫羊藿30克,白酒500毫升。 制法: 将淫羊藿放人白酒中,密封,浸泡7日。 功效: 益气温阳。 用法: 每日早晚空腹饮用,每次15毫升左右,可连服至血压升到正常或自觉症状消失以后,再续服1个月以巩固疗效。 【复元汤】 配方: 淮山药50克,肉苁蓉20克,菟丝子10克,核桃仁2个,羊瘦肉500克,羊脊骨1具,粳米 制法: 将羊脊剁成数节,羊瘦肉氽去血水切成块,将淮山药、肉苁蓉、菟丝子、核桃仁用纱布袋装好扎口,生姜、葱白拍破。将以上诸物和粳米同时放入砂锅内注清水适量,武火烧沸,去浮沫,再放入花椒、八角茴香、料酒,移文火继续煮,炖至肉烂为止。加胡椒粉、食盐等调味即成。 功效: 温补肾阳。 用法: 每日2次,食肉喝汤。 【双鞭壮阳汤】 配方: 枸杞子、菟丝子、狗鞭各10克,肉苁蓉6克,牛鞭、牛肉各100克,母鸡肉50克。 制法: 将牛鞭加水发胀,去表皮,剖成两半,去尿道,用清水洗净,再用冷水漂30分钟;将狗鞭用油砂炒酥,用温水浸泡约30分钟,刷洗洁净;将羊肉洗净后,再放人沸水锅内氽去血水,捞入凉水内漂洗干净。将牛鞭、狗鞭和羊肉放入锅内加清水烧开,撇去浮沫,放入花椒、老生姜、料酒和母鸡肉,再烧沸,改用文火煨炖至六成熟时,去除汤中的花椒和老生姜,再置火上,将菟丝子、肉苁蓉、枸杞子用纱布袋子装好扎口,放入汤内,继续煨炖,至牛鞭、 功效: 补肾壮阳,益精补髓。 用法: 可佐餐食用亦可单食,饮汤。 【鹿茸蛋】 配方: 鹿茸粉0.3克,鸡蛋1个。 制法: 将鹿茸粉放入鸡蛋内,蒸熟食之。 功效: 补肾益精。 用法: 每日晨起服鹿茸蛋1个,连服15~20天。 低血压 低血压主要是由于高极神经中枢调节血压功能紊乱所引起, 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偏低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疾病。成 [功 效] 用治低血压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