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日分享:第十九章 儿童的优秀品格如何形成

 中外比上 2013-01-07
 今日分享:第十九章 儿童的优秀品格如何形成
2010.12楷楷妈妈(287082535)  9:07:07
人的品格从儿童期发展而来的。“儿童是成人之父。”蒙特梭利认为儿童自己在3-6岁间所进行的一系列长期而缓慢的活动构建了自己的品格。
2010.12楷楷妈妈(287082535)  9:12:54
我想没有人有意要当坏人。为了保证自己不至于成为坏人,他就拼命地控制自己。蒙特梭利称这种人为苦行者。他的一生的上进和退步不断受到某种外力的约束,而那种品格完好、比较坚强、平衡、有魅力、正常的人则完全处在一种自由状态,他的整个生命是向善向美的,任何东西不可能约束他,包括一些世俗的道德说教,因为他远远地超越了这些世俗的道德。这种人就是完全达到自由状态的人,他一生的努力就是不断完善自己,一个人在完善自己的同时,所做的一切工作恰恰也是在完善这个社会。
2010.12楷楷妈妈(287082535)  9:16:35
一个好的蒙氏老师绝对不会让一大群孩子去“爱”她——离不开她,她所做的一切是使儿童自然发展。如果儿童能够得到自然发展,每时每刻都沉浸在自己的内在发展中,那么他对和自己内心发展无关的外界事物就不感兴趣。称职的父母也是这样,不要让孩子觉得这个世界上就是妈妈最好,剩下的都是危机四伏。很多孩子一离开妈妈就觉得这个世界太恐怖了,而正常的孩子应该是,我爱我的妈妈,我依恋她,我离不开她,但我常离开她,能常离开她,我离开她的时候,我依然能发展自己。
2010.12楷楷妈妈(287082535)  9:20:18
我们衡量一个正常孩子时会发现,这种孩子好像是“孤独”的,他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不依附外界,揣摩外界。很多父母说我们的孩子在外面不像他们想象的那么合群。我觉得这是一个正常状态。一个孩子交朋友,河北人在一起玩,朋友交的愉快,玩的也好,是一个很正常的状态。那么什么样的人不正常?是内心充满了依恋与附属的人!正常的孩子,他不愿跟随便什么人都接触,因为有些人不理解他。即使一个成人,如果他的整个心态都是不断向善,不断完善自己,他一辈子都寻求真理,为大众服务,如果一个人有这样的目标,他就顾忌不到琐碎的小事了。
2010.12楷楷妈妈(287082535)  9:22:02
环境的压力越大,生存条件越差,人就越趋向于恶。对很多成人来说,用真善美装备自己是一种快乐和安慰,但这种“装备过程”却成了一种艰难的生活,一种苦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