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塔行*************************************1992年10月28日我们党校干训班一行19人经由满洲里到俄罗斯远东重镇赤塔进行经贸考察。这是干部培训班最后一个课程,经贸考察,考察后要写作一篇考察论文,作为毕业论文。考察分为三个小组,一组去深圳,一组去上海,一组去俄罗斯,我被分配去了俄罗斯。我们大多数都是第一次出国,心里十分兴奋,因为俄罗斯是十月革命的摇篮,是伟大的列宁的故乡,是我们从小就向往的革命圣地。北京的10月底已是深秋,天气略有寒意,我们要去的俄罗斯要比北京寒冷的多,我们一行人都穿上了冬装。我们乘车去首都机场,下午2.30点乘坐一架加拿大制造的小型飞机飞往海拉尔。飞机飞行1.5个小时,下午4.00到达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首府—海拉尔。走出机舱,已经感到一些寒冷,白雪覆盖着大地,这里已经是冬天了,当时的温度是-2度,这里的冬天比北京早了一个月。 一辆大巴车把我们拉到海拉尔市内的民族饭店,这是个四层楼饭店,位于市中心。房间宽大,4张单人床摆放在4个角落,靠窗户摆放一张三屉桌,有两个铁皮热水瓶,没有其它摆设了,在那个年代就算是不错了。安排住宿后,我们游览了市容。第二天乘火车去北方边境重镇---满洲里,满洲里对我来说并不陌生,它是中苏边境的重要城市,从初中地理上就知道了。这里距离满洲里300多公里,火车运行3.5小时于中午11.25准时到达,我们住在一个小旅馆。满洲里是中国北方的重要边境城市,我国第一条通往莫斯科的铁路从这里出关。随着中国俄罗斯两国关系的改善和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70年代的那种冷战气氛早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和平相处,民间贸易日益繁荣,人来人往,一派和平繁荣景象。每周都有两个俄罗斯旅游团来到满洲里,他们带来了俄罗斯的泥子大衣,毛皮,石英表,俄罗斯围巾,俄罗斯邮票,俄罗斯望远镜等等货品到这来出售。这些物品很受中国人的欢迎。同时他们又买走中国的羽绒服,皮夹克,旅游鞋,皮手套,手提包等中国物品带回俄罗斯,民间的交往活跃了双方市场,需求互补,促进了友谊,繁荣了经济。我们一行人早上8.00乘坐大巴去边境准备出关,在边境卫生防疫站抽检了部分同志的健康情况,在车上发放了护照(旅游护照)。大巴开往国门,市区距离国门只有9公里,路不宽,坑坑洼洼的,年久失修,车行20多分钟,到达中国边捡大楼,空旷的边界线矗立着几座白色大楼,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大楼顶上高高飘扬,在蓝天白云下衬托下格外抢眼。距离大楼不远处有一座很大的牌楼,上面写着七个红色大字“中华人民共和国”。出了这个牌楼就是俄罗斯了。距离这个牌楼大约200米,有一块金属制作的大牌子,上面写着,CCCP,这是原苏联的国名。虽然已经改朝换代,但是国名还没有来得及更换。在中国很快通过了边检,边捡后又乘车来到俄罗斯边境检查站,这里的建筑和中国相比简陋多了,这里没有大楼,只有一座不大的平房建筑,但是在附近堆积了很多建筑材料和建筑机器,我想,俄罗斯也不想落后吧。俄罗斯的边检人员工作效率很低,出境人员很多,因为边检大厅不大,只好在外面排队,天气寒冷,也没有办法。好不容易才过了关,来到了俄罗斯大地。距离这里500米便是俄罗斯边境小城后贝加尔。后贝加尔斯克火车站没有正式的出站口。西边一座铁路天桥横贯南北。东边一个通道在铁轨上穿过,出去可直达边境的公路口岸。车站北面,与站台一墙之隔就是站前广场。除了面积小一点外,其它象:小百货店、食品店、邮局、药房、售货亭等,一应聚全,只是可供出售的商品却少得可怜。这是距离中国最近的俄罗斯城市。这里是中国通往莫斯科的必经之地。火车站就坐落在铁路边上,中国的火车要在这里换轨。火车站是一座典型的俄罗斯式建筑,尖尖的塔楼,半圆型的窗户,室内有精致的雕刻,外面的淡黄色也粉刷一新。塔楼上和侧面建筑显眼的位置上,都刻有原苏联的国徽,鲜艳的红色镰刀斧头的党徽,格外引人注目。我们在车站内,把所有的行李堆放在一起,轮流专人看管。翻译让我们把手表拨快1小时,就是当地时间了。车站内人很多,有中国人,蒙古人,俄罗斯人,由于空气不流通,空气污浊,味道很不好,我仔细观察车站,这里人很多,熙熙攘攘,小卖部的货架上空空荡荡,无人也无货,我看到站长办公室还挂着列宁像。我坐在候车室休息,车站里面灯光暗淡,放着一片片大包行李,显得噪杂沉闷。看到对面坐着一个俄罗斯姑娘,非常漂亮,金黄色的披肩长发,高高的鼻子,蓝色的大眼睛,白白的皮肤,穿一件俄式大衣,脚上穿着高筒皮靴,亭亭玉立,楚楚动人,好似一幅油画,为这噪杂沉闷的气氛带来了了清新的空气,好似噪杂沉闷的候车室里面的一朵鲜花,格外引人注意。俄罗斯姑娘的漂亮是出名的,我在这个小车站见到了,真是名不虚传,至今俄罗斯姑娘的美丽形象还留在我的脑海里,一目难忘。 后贝加尔斯克只有一条与铁路平行的街道。沿街有警察局、邮电部、宾馆、食品店、面包房等,多是年代久远的俄式旧建筑,站对面是一个自由市场,有很多俄罗斯人和中国人在这里交易。市场是露天的,进门要买50卢布的门票。(1卢布=人民币2分),我和同事逛了市场,这里卖什么的都有,都是家里不用的东西,也有食品蔬菜等,实际上是个跳蚤市场。我在市场买了一个金属铸造的列宁塑像,在中国市场是没有的,1.5元人民币,这是我在俄罗斯买的第一件物品,也是我最喜欢的,因为列宁是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市场旁边就是住宅楼,都是五层楼,和中国的楼房没有什么不同。楼的一层是商铺,有药店,食品店,百货店,日杂店,我们进去参观,货架上货物很少,人也很少,我们在参观购物时,只看到一个俄罗斯人买东西。这里东西不多,但是价格非常便宜,一盒250克的沙丁鱼罐头只有41卢布,合人民币0.82元。一把塑料梳子只有40戈比,合人民币1分钱,还有一些农用工具,一根铁锹木把只有一角钱。这就是一个国家改朝换代的景象。这里距离中国不到一公里,已经是异国风味了,俄罗斯的文字,俄罗斯的广播,俄罗斯的音乐,黄头发蓝眼睛的俄罗斯人,使不懂得俄文的中国人成了睁眼瞎。转轨中的俄罗斯虽然经济不景气,但是俄罗斯人素质是很高的,管理是严格的。车站内禁止吸烟,我看到一个中国人吸烟被警察罚了款。翻译韩小姐告诉我们,火车要到晚上7.30点开车。我们只好耐心地等待。车站没有水喝,也没有饭吃,只好把自带的方便面干吃一包。6.45点火车进站了,上车的人很多,都是倒包族,带着一件件大包伏,车门都很难进去,有几个倒爷的东西整整堆满一个包厢,一看便知道都是国际倒爷。我们好不容易上了车,,但是有几个包厢门没有开,人都挤在列车的过道里,非常拥挤,也没有列车员。后来才知道因为没有给小费,列车员不高兴,不愿意为你们服务,等待很长时间才来了一位列车员,一位胖胖的俄罗斯女人,30多岁,打开包厢门,才进入包厢,床单,枕套也没有给我们。俄罗斯的火车硬件设施很好,都是软卧包厢,在当时的年代,列车比中国的要好的多,火车票也很好买,价格不贵,从这里到赤塔有500公里,票价只有500卢布,合人民币10元。车内很暖和,可以穿衬衣,外面是零下十几度。在车站等了一天的人们已经疲惫不堪,脱下外衣,顾不得卫生和衣而睡了。火车停在车站并没有开,也不知道什么原因,直到晚9.23点才缓缓开动。列车速度很慢,但很平稳你,车外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到,人们一觉得睡到天亮,纷纷来到列车过道,站在车窗前面观看异国风光,空旷的大地时而闪过一些村庄,这些村庄都是俄罗斯式小木屋,五颜六色,尖尖的屋顶,圆木做的围墙,每个村庄都有一座尖顶基督教堂,在我国东北也有这种建筑,只是没有教堂。在村庄的小路上看到家庭轿车驶进驶出;这是中国家庭还不具备的水平;我们只有自行车。铁路旁边的一条大河已经结冰,经过查阅知道这条河是石勒喀河,发源于俄罗斯与蒙古边境流经赤塔,最后注入中国黑龙江。人们议论着所见所闻。列车运行11个小时,早上8.30点到达了俄罗斯远东城市---赤塔。500公里,走了11个小时,可见速度之慢。我是第一次出国,一切都感到新鲜,心里自然很兴奋。列车刚刚进站,围上来很多人力车夫给你拉行李,当然不是免费的,他们把手推车放在列车门前,使你即感觉很方便,又有不让他拉行李就不让你下车的感觉。我们是一个考察团,自然有当地人接我们。天气寒冷,但空气新鲜。翻译带我们走过地下通道,便来到站前广场,赤塔火车站不大,站前来往行人不多,公交车,无轨电车来来往往,车内人不多,不像北京的公交车,人满为患。路边停着两辆中巴车,我们上了其中一辆车,行驶十几分钟就到了我们住宿的饭店。这个饭店叫做旅游者饭店,五层楼。每房间两个人,我和同事刘文超住一个房间。我们的团长是集团公司是小梁子。这是已经9点多了。团长让我们到二楼餐厅吃饭,这是个西餐厅,四人一桌。每人一份,主食是两个面包,每个大约半两,一菜,两个牛肉丸子,一汤,土豆泥,胡萝卜丝,洋葱片,和几粒豌豆;还有半个小西红柿,两片黄瓜,一杯饮料(淡淡的咖啡)。奔波一天的我们,很想大吃一顿,在这里做不到。我们找到一个满洲里来的服务员,让她帮助解决一些主食,她也无能为力,因为没有。每日三餐基本如此。午餐多一两荞麦米饭。我们看到,小卖部有一些进口商品,都很贵,有中国的燕京啤酒和拉尔尔啤酒一瓶160卢布,相当于人民币8元,熟鸡蛋每个12.5卢布,西红柿每公斤200卢布,火腿肠一段二两50卢布,易拉罐啤酒是芬兰进口的,每桶300卢布,合人民币15元。从当时的工资收入看,价格算是昂贵的奢饰品了,挂着的几件衣服也是中国货。饭后,我们乘坐大巴去交易市场。我们是个组合团,还有一些专业倒爷,他们要把带来的货物去出售,我们也要在这里下海考察。因为城市不大,一会就到了交易市场,市场前面的空地停放了很多汽车,市场是一个1000平方米左右的大棚,市场内外都有人交易,进入市场要100卢布的门票,合人民币2元。早9.30—11.30,下午2.30—4.30。大厅内人很多,熙熙攘攘,你可以找一席之地摆地摊,也可以拿着你的物品走来走去,中国人如此,俄罗斯人也如此。中国人卖的是羽绒服,皮夹克,旅游鞋等等,俄罗斯人卖的是邮票,不锈钢餐具,钓鱼竿,泥子大衣,俄式披肩,望远镜等等。市场内有警察维持程序。市场内小偷不少,我的背包被拉了一个大口子,幸好没有丢东西。还有俄罗斯人明目张胆的抢劫中国人商品的事件,我们团的老杨的手提包被两个俄罗斯男人抢走了。在这里交易货换货最划算,一条儿童牛仔裤(国内15元)可以换一个24cm的高压锅。二两一瓶的小二锅头可以换两个铝制蒜夹子,一个用了几年的旧尼龙提包换一块价值2000卢布的机械手表,一件50元的羽绒服可以换一双全牛皮高筒女靴,在这里,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有中国人,俄罗斯人,蒙古人,中国人中有旅游者,劳工,也有专业国际倒爷,五花八门。这里人头攒动,熙熙攘攘,挤来挤去,热闹非凡。我们干训班的年轻同志也把带来的物品在市场中心的小圈子里面摆地摊,这个小圈子是专门为外国人开设的。我们都是第一次来这里,没有经验,一般带的东西不多,我们几个年龄大的就更少了。有的人什么都没有带,只是想了解体验一下下海的滋味,买一些纪念品。我们这些人大多不懂得俄语,以前学过的也忘的差不多了,现在是现学现卖,我在来满洲里的列车上买了一本俄汉对照读本,现在也可以派上用场。交易时是汉语夹着俄语。也有人把价格写在手上,不管俄国人说什么,只是伸出手给他看,也有人写在一张纸上,一个一个的看,一个一个的砍价,这招还真的管用,成交了不少。在这里真正的名牌货并不好卖,因为价格太高,俄罗斯人买不起,5000卢布左右的羽绒服最抢手,因为价格适中,我身上穿的一件羽绒服,每次在这里都有不少人围着我,拉着衣服要买,价格给我10000卢布。卖了我穿什么啊?中低档货物虽然畅销,但是质量不好已经引起俄国人的不满。有的已经砸了牌子,长此下去,总有一天中国货会被别人取代。我用一盒北京蜂王浆换了一个俄式铝制锅,很厚实,很不错,还换了一套勺子铲子8件套厨房用品,非常好用。一天的交易结束了,回到饭店用餐,晚餐后,我们几个人出去狂街,商店已经关门,这里的商店关门很早,街上没有行人,只有小轿车在寒冷的马路上飞驰。路灯在寒风中闪烁着。我们走了一段路,实在没有可看的,便回饭店了。第二天上午还是去交易市场,下午给了司机500卢布,开车拉我们逛赤塔市区。司机也是我们游览的导游,先逛商店,因为是星期日,一般的商店都关门休息,只有少数的食品商店营业,我们走进一家食品店,货架上的东西不多,有瓶装的西红柿罐头,沙丁鱼罐头等食品,肉案上有一些牛肉,据介绍,要肉票。日用品也不丰富,很多都是中国产品,本来想买一些纪念品,可实在没得可买。在大街上,有一辆大卡车前面有20—30人在排队,我们好奇的走过去一看,是卖苹果的,个头很小,样子也不新鲜。但是队排的整整齐齐,俄国人穿着很时尚,女人泥子大衣,丝袜,高筒靴,很是讲究,男人都是西服革履,呢子外套,也有穿皮夹克和羽绒服的。街道两旁也有摆地摊卖小商品的,没有我们需要的。司机带我们来到市中心广场—列宁广场。广场面积不大,四面建筑环绕,列宁塑像高高的矗立在市政府大楼前面,大楼顶上飘扬着红白蓝三色俄罗斯国旗,不时有中国人在列宁像前拍照,也有俄国人穿广场而过,我们在列宁像前拍照留念,大家心里很激动,因为这是俄罗斯,这是列宁的故乡。司机又带我们在市中心饶半圈,车览市容,来到南面一座小山包是,这里视野空旷,整个赤塔尽收眼底,是拍照的好地方。在俄罗斯汽车是主要交通工具,有公共汽车,电车,出租车,家庭小轿车,汽车品种主要是俄国自己生产的中低档汽车,拉达,莫斯科人,伏尔加等品牌。日本欧美车很少见到,有没有看到自行车。这里街道整洁,空气清新,树木茂密,人口不多。赤塔是俄罗斯远东重要城市,我记得,祖国的好儿女—徐学慧断手再植就是在这里进行的。我们住宿的旅游者饭店是一座五层大楼,在当地属于中档水平,硬件条件比较好,都是三人间,俄式软床,24小时有热水,客房干净整洁,餐厅整洁卫生,吃饭不用担心卫生问题,饭菜虽然差一些,来的时候都讲过了,有思想准备。每人都有方便面。方便面在俄罗斯是稀罕物,这里没有,也很贵。我给服务员一包方便面,每次打水态度非常好。每次出去都会遇到一帮小孩子,向我们要大大泡泡糖。晚上有一些俄罗斯人来到饭店做买卖,用电须刀,俄罗斯披肩等物品和中国人交换或是买卖。刘文超同志很机敏,他不但把价格砍到最低,还能迷他们一些东西。满洲里—赤塔三日游的开通,是中俄两国人民友谊的见证,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结果,中国俄罗斯边贸有很大的互补性,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边贸会越做越好,越做越大。此行我也感到,俄罗斯由于改朝换代,还没有精力做这些事情,还不具备扩大开放的条件,如海关。地方小,办事效率低,速度慢,没有标准,随心所欲。这里每天过关的人很多,没有高效的通关能力是不行的。比如我们早上8.00下火车,等到晚上8.00才过关,整整12个小时,在露天等待,天气寒冷,没有水喝,没有饭吃,也没有厕所,长此下去肯定不行。不管有多少人等待,晚上9.00点封关,没有过关的人只有露宿了。我们是幸运的,通过关系,在晚上8.30过去了,回到了中国,据说后面还有五个大巴车的中国人没有过来,只有在车里过夜了。当地的气温是零下十几度。我们团长说每人可以带一件小电器出关,可过关时发现一个扣一个,我们这个团共扣下11个剃须刀,8件呢子大衣,四顶毛皮帽子,还有不少手表,卢布也不能带出,有一个老同志被叫到屋子里,脱衣服搜身。翻译韩小姐告诉海关说我们是北京来的,他们对北京来的很友好,检查很放松。我是幸运的,没有被检查,他们看到我买的列宁像,他们说,列宁,xohowo,北京,xohowo。可当地的倒爷东西太多,一看便知道是满洲里的,检查相当严格。我们回来了,在封关前回来了,大家心情激动,一致高呼,还是祖国好。这是不约而同的呼声,此11月1日晚8.00点,我们登上了回国的列车,经过一夜的行驶,11月2日早8.05点到达了后贝加尔。下午1点一辆大巴送我们到达俄罗斯海关。这里人很多,排队很长,天气很冷,速度很慢。等到晚上8.30才过关,整整12个小时,在露天等待,天气寒冷,没有水喝,没有饭吃,也没有厕所,长此下去肯定不行。不管有多少人等待,晚上9.00点封关,没有过关的人只有露宿了。我们是幸运的,通过关系,在晚上8.30过去了,回到了中国,据说后面还有五个大巴车的中国人没有过来,只有在车里过夜了。当地的气温是零下十几度。我们团长说每人可以带一件小电器出关,可过关时发现一个扣一个,我们这个团共扣下11个剃须刀,8件呢子大衣,四顶毛皮帽子,还有不少手表,卢布也不能带出,有一个老同志被叫到屋子里,脱衣服搜身。翻译韩小姐告诉海关说我们是北京来的,他们对北京来的很友好,检查很放松。我是幸运的,没有被检查,他们看到我买的列宁像,他们说,列宁,xohowo,北京,xohowo。可当地的倒爷东西太多,一看便知道是满洲里的,检查相当严格。接我们的大巴把我们拉到满洲里一个小旅店—牛蒙医院旅店。我们回来了,在封关前回来了,大家心情激动,一致高呼,还是祖国好。这是不约而同的呼声。11月3日,上午去满洲里中俄交易市场,在这里,我又买一些皮手套,俄罗斯女式石英表。下午4.23点乘坐火车回海拉尔,晚上8.05到达海市,住宿民族饭店。因为没有车票,4--5日在海市闲狂。三角地是一个交易中俄物品市场,这里很热闹,摊位很多,逛的人也不少,我们多次来这里淘宝;这里也有中俄交易大厅,还有一条大河穿市区而过,这就是伊敏河。由于天气寒冷,河面已经结冰,很多浮冰在河里漂动,很是壮观,我们在此拍照留念。海拉尔,这个中国北方小城,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终于买到车票了,11月6日下午4.23点,我们乘坐314次列车回哈尔宾。天气寒冷,列车上同样寒冷,车厢内外都是零下15度,列车没有暖气,我们只好戴上买来的皮手套,缩卷在坐位上。11月7日下午2.40点列车终于到达哈尔宾。五交化的范经理接我们,入住丁香大酒店,这是我们此次出行住的最好的饭店,我住在丁香大酒店1209房间,都是双人间,我和刘文超住在一起。11月8日上午逛秋林商场,秋林商场是哈尔宾著名的商场。下午逛农贸市场,傍晚游览了松花江,我和老杨等几个人,漫步在松花江畔,松花江已经结冰,天气虽然寒冷,但感到很轻松,很爽意,使我想起一首歌:在松花江上。11月9日集体游览太阳岛,太阳岛是松花江上的一个小岛,是著名的旅游景点,我们在这里拍照,但是冬天显得有一些单调,不像太阳岛那首歌里唱的那样浪漫,下午,五交化的郑经理,范经理,杜书记来到房间看望我们,五交化是我们单位的关系户。10日上午还是逛街,下午2.00去飞机场,飞机3.20起飞,4.50点到达首都机场,打的回家,6.30到家了。此次出国,历经艰辛,酸甜苦辣。但是当地人对改革开放充满信心,他们说,不久的将来,南方的明珠是深圳;北方的明珠是满洲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