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苏州市木渎镇灵岩山灵岩寺中
年代:始建于梁天监二年,南宋绍兴十七年重建,清乾隆十五年又重修
现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多宝佛塔又称灵岩塔。因塔层佛龛中供奉石雕坐佛一尊,高僧印光大法师又以寺为智积菩萨显化道场,而智积菩萨为多宝佛的侍者,故称多宝佛塔。
多宝佛塔始建于梁天监二年(503年),历代屡遭火灾毁圯。南宋绍兴十七年(1147年)重建。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塔遭雷击,各层木结构腰檐及塔刹被焚毁,仅存砖塔塔身。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又重修。近代重建寺院时也曾略作维修。后因塔顶洞穿,塔壁砖块脱落,有崩塌危险,1975年进行了抢修加固。1989年9月,灵岩山寺筹集了80多万元资金,对多宝佛塔进行了全面修复,并参照宋营造法式,恢复了塔刹、塔基、平台和塔檐,1990年竣工。重修后的宝塔基本恢复了宋塔原貌。
多宝佛塔为砖身木檐七级八面楼阁式,通高34米,底径7米,向上逐层递收,塔身全用砖砌。塔身结构为单层壁体,无塔心,人们站在塔内抬头可见塔顶,因此俗称“空心塔”。入内为一圆筒状砖砌体,上端系向心叠涩间以菱角牙子和版檐砖构成的穹窿顶,中央立刹杆木,支承于第六层南北向大柁之上。各层间设置木制楼板和梯级。底层东南西北均辟壸门式门洞,二层南北开门,三层改为东西置门,如此逐层变换门洞方位,其余各面则设壸门式佛龛,即底层四龛,以上各层均为六龛,龛内各供石雕坐佛一尊。底层高6.08米,有宽约3米的副阶周匝。塔建于前带月台的花岗岩基台上,周围绕以石栏,四面各砌踏道。
明释惠俊有诗《多宝佛塔》:“七级浮屠耸碧空,馆娃宫作梵王宫。相逢莫问前朝事,吴越兴亡一梦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