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坐骨神经痛

 学中医书馆 2013-01-08
坐骨神经痛
    坐骨神经痛是指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内的疼痛,疼痛自臀部沿大腿后面,小腿后外侧向远端放射。起病多急,表现为下背部酸痛和腰部僵直感,及沿坐骨神经通路的剧烈疼痛。
1 .蝎蛇散治坐骨神经痛
[方  剂] 祁蛇(或乌梢蛇)、蜈蚣、全蝎各10克。
[制用法] 焙干研成粉,等份分成8包。首日上下午各服1包,继之每天上午服1 包,7天为1疗程。每疗程间隔3-5天,一般1-2个疗程可显效至痊愈。
[疗  效] 用本法治疗54例不同程度的坐骨神经痛,治疗期间停用其他药物,经长期观察,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验  证] 蔡,女,68岁,右下肢疼痛5年余,经西医诊为坐骨神经痛,服西药效不显,于1987年8月求治于中医,余投蝎蛇散原方,经服2个月痊愈,随访至今未复发。
[备  注] 所治病例无很大反应,一般在药后可有全身及患肢出汗或灼热感,有的可出现短暂性疼痛及麻木,不久即消失。
2 .身痛逐瘀汤加味治坐骨神经痛
[方  剂] 桃仁、红花、当归、地龙各15克,川芎、甘草、没药、五灵脂、牛膝各10克,秦艽、羌活、香附各5克。
[制用法] 水煎服,每天l剂,分早晚2次,空腹温服。
[疗  效] 身痛逐瘀汤出自《医林改错》。笔者运用本方加减治疗本病140例,其中治愈96例(症状完全消失,可参加正常工作);好转32例(症状基本消失或好转,可做轻工作);无效12例(服本方3-5 剂,症状无改善,而中断治疗者)。
[验  证] 刘xx ,女,36岁,农民。病历号6256 。于1984年3月25日初诊。半年前患腰腿痛,症状日益加重,疼痛自腰骶部沿右侧大腿后外侧向腘窝、足跟部窜痛,如针扎、火烧样阵阵加剧,尤以咳嗽和用力大便时更甚,久治不效。检查面色苍白,表情痛楚,步态跋行,右侧第二、三髓后孔及臀线中点和承山穴有明显压痛,拉塞格氏征(+ ) ,脉沉迟而紧,舌淡苔薄白。诊为坐骨神经痛。证属寒凝气滞,痕阻脉络,治宜化癖通络,温阳散寒,除痹止痛,投以身痛逐痕汤。原方减秦艽,加桂枝、延胡索各15克。3剂。药后疼痛大减,继用原方又进6剂,诸症皆除而治愈。1年后随访,未再复发。
[备  注] 气虚血弱者减五灵脂、香附,加黄芪30-50克,熟地10-15克;脉数微热者减羌活,加黄柏15克;脉浮风重者加防风15克;脉紧寒重者减秦艽,加桂枝15-25克;脉缓湿重者加苍术15克;伴腰脊痛剧者加三七末3克(冲服);便秘者加何首乌15-25克;病久肝肾两亏者减羌活、五灵脂,加狗脊、巴戟天各15克。
3 .薏苡附子散合芍药甘草汤治坐骨神经痛
[方  剂] 慧苡仁60-90克,制附子(先煎)、灸甘草各10-30 克,海风藤、川牛膝各10克,赤芍20-40克,党参15-30克,当归10-20克,秦艽12-18克,鸡血藤12克,
[制用法] 每天一剂,水煎,分早晚服。
[疗  效]  经本方共治23例,痊愈15例(症状消失并观察1年以上未复发),显效例(症状消失,观察半年至1年又复发,但经再次治疗仍可消失者),无效1例(症状无改善)。痊愈15例中,平均治愈天数为10.5 天。
[验  证] 傅xx ,男,50岁,干部,1952 年8月5日就诊。两月前因坐骨神经痛,采用中西药治疗效果不显。近日加重,沿右腰胯至腿后侧,酸楚疼痛;风雨之日尤甚,伴心烦不宁、头晕失眠。检查:臀中部、臀线、腘窝和小腿沿坐骨神经有触痛点,直腿抬高阳性,踝反射、小腿后侧皮肤触觉均减退,脉紧微弦,舌质淡稍紫,苔薄微黄。血压18.7/ l 2.06千帕斯卡。辨证使用上述原方,药量稍作如下调整:薏苡仁10克,黑附子(先煎)、当归、海风藤、川牛膝各10克,鸡血藤、秦艽各12克,赤芍20克,甘草3克,党参15克,经服本方5剂,上述症状基本消失,又服5剂而愈,随访至今未复发。
4 .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坐骨神经痛
[方  剂] 当归12克,川芎、桃仁、红花、羌活、独活、制没药、香附、川牛膝、秦艽、地龙、伸筋草各9克,甘草6克。
[加  减] 兼风寒者加制川乌、桂枝各9克;兼湿热者加苍术、黄柏各9克;气虚者加黄芪30克;痛剧者加蜈蚣3条。
[制用法] 水煎2次分服,每天1剂。
[功  效] 治疗坐骨神经痛有奇效。
[验  证] 治疗36例,其中治愈29例,显效6例,好转1例。平均治疗17.4天。随访治愈者1 年以上,无一复发。
[备  注] 坐骨神经痛属“痹证”范畴,可因风寒湿邪客于经络,或因闪伤气血瘫滞,致使经络痹阻,气血通而痛。身痛逐瘀汤加减具有活血化瘀,行血止痛,祛风除湿作用,临床结合辫证,增减恰当药物,均能收到显著疗效。
5 .鸡血藤等治坐骨神经痛
[方  剂] 鸡血藤、芒硝各15-20克,桂枝、柴胡、大黄各10-15克,黄芩10-12 克。
[加  减] 若风偏盛,兼腰背疼痛,游走不定者加防风10-15克,独活10-15克;若湿偏盛,兼肿胀沉重者,加防已10-12克,苡米15-20克,若痰偏盛,兼形体肥胖,肢体麻胀者,加制南星5-10克,白芥子10-12克;若寒偏盛,兼恶寒肢冷者加制川乌5-10克,北细辛2-3克;若热偏盛,口苦便秘者重用大黄15-20克,芒硝15-20克;若瘀偏盛,痛有定处,舌有瘀点者,重用鸡血藤30-60克。
[制用法] 将上药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
[验  证] 用上药治疗坐骨神经痛患者13例,中痊愈11例,好转2例。
6 .杜仲等治坐骨神经痛
[方  剂]  杜仲、川续断、淮牛膝、桑寄生各30克,没药、乳香、红花、桃仁、生甘草各10克,全蝎、蜈蚣各2克(共研末冲服),木瓜、威灵仙、独活、白芍各20克。
[制用法] 将上药水煎,分早晚2次服,每日l剂。1周为1个疗程。
[验  证]  用本方治疗坐骨神经痛患者133例,经用药1-3个疗程,其中,治愈者125例;显效者4例;有效者3例;无效者1例。
7 .黄芪白芍等治坐骨神经痛
[方  剂] 生黄芪50克,白芍、元胡、木瓜、全当归、桂枝各20克,赤芍、牛膝、鸡血藤、威灵仙、路路通各15克,地鳖虫、全蝎各10克,生甘草5克。
[制用法] 将上药水煎,每日l剂,分早、中、晚口服。10天为l个疗程。
[验  证] 用本方治疗坐骨神经痛患者161例,经服药20-30天后,其中,治愈者152例;显效者4例;有效者3例;无效者2例。
8 .乳香粉治坐骨神经痛
[方  剂] 制马钱子50克,制乳香、制没药、红花、桃仁、全蝎、桂枝、麻黄各20克,细辛15克。
[制用法] 将上药共研为细粉末,装人空心胶囊内,每粒重0.3克。用时,每服3-4粒,每日早、晚用黄酒或温开水送服。15天为1个疗程。
[验  证] 用本方治疗坐骨神经痛患者144例,经用药2-4个疗程,其中,治愈者139例;显效者3例;有效者2例                             
9.方药;乌头汤加味 组成:制川乌6——10克  (先煎30分钟) 桑寄生15克  麻黄9克   黄芪30克   白芍40克  炙甘草15克   蜂蜜50克 加减:风重者加防风,寒重者加桂枝   湿重者 加薏米     露蜂房,气血亏虚着加当归  党参  鸡血藤,肝肾不足者加熟地,杜仲,久痛入络者加桃仁     红花    地龙   蜈蚣 病例:李某,男,工人。因雨林受寒,右侧臀部剧痛,向小腿部放射,活动受限,止痛药无效,检查直腿高抬及加强试验阳性   。脉浮苔白。 治疗:上药加桂枝10克。五服后,疼痛减轻,仍有冷感。原方加当归10克    熟地20克   地龙10克,七付后痊愈。 方解:乌头汤和芍药甘草汤  
10.
春根滕龙眼根牛大力根桑叶根四样根医好坐骨神经我自已食过医好。泡酒四十天用药酒更快

11.一 穴 速 治 坐 骨 神 经 痛 -
  凡坐骨神经痛在肩后找一压之特痛点按10-15分钟,左边痛压右边,右边痛压左边。只要是坐骨神经痛,点到痛止,有三五次痊愈的,有七八次痊愈的,所治之人没有超过15次的
12.治疗坐骨神经痛方:布洛芬0.2  tid 安定2.5mg  tid  氟美松0.75mg 
13.坐骨神经痛方药:蕲蛇10g 蜈蚣10g 全蝎10g将上药培干,研成细末,分成8包,第一日上,下午各服一包。续之每日上午服一包,连服一星期为一疗程。每个疗程间隔5天。
14.通治:风湿、类风湿、坐骨神经痛、肩周炎、颈椎病、骨质增生、四肢麻木、肌肉萎缩、股骨头坏死、椎间盘突出、腰腿痛等一切骨科疾病   配方:麻黄10克、艾叶10克、乌梢蛇15克、蕲蛇15克、乳香10克、白芷10克、威灵仙50克、千年健10克、钻地风10克、伸筋草30克、鸡血藤30克、羌活15克、独活15克、牛夕15克、当归12克、防己12克、桂枝15克、木瓜12克、葛根15克、穿山甲15克、蚂蚁50克、黄芪20克、白术15克、一口钟80克金樱子15克、甘草15克。药店加工成粉。-服法:每天服3次,按各人病情轻重每次5到10克(一小汤勺或两小汤勺)三餐前半小时服用。一到三副药可以根治。- 
 15、治坐骨神经痛偏方:在坐骨神经痛的部位寻找最为明显的痛点,用拇指指峰弹拨痛点5—10次,然后再按压1—2分钟。
16、治坐骨神经痛:当归、白芍、木瓜、秦艽、威灵仙、红花、枳壳、独活、元参各10克,白芷6克,桑寄生15克,稀莶草、红茜草、元胡、山栀各10克,甘草6克,白术10克。水煎服,日一剂。
17、治神经性头疼方(风吹头痛):白芷30克、川芎10克、川乌10克、甘草10克,将上药混在一起均分成两份,先取一份用慢火炒黄,研成细面,再将另一份也研成细面,然后将两份药面混在一起,均匀分成10份,早晚各服一份,服完即可。这是一名大夫提供的,他说,如果将3克薄荷、3克茶叶加200毫升水煮沸,等水稍凉后送服药面,效果会更好。
18、治坐骨神经痛方:冬瓜子30克,薏苡仁30克,金银花15克,茯苓10克,山药10克,当归10克,白术10克,白芍10克,石斛10克,甘草5克,滑石10克。水煎服,日1剂,10天为一个疗程。
坐骨神经痛;
方一:鳖甲粉50克,放茶杯内,倒入半杯开水,调成糊状,加入适量白糖,趁热喝下。接着用一暖瓶开水冲泡花茶50克,连续喝下,上炕盖被子发汗,一般一次即愈,也有少数不见效者。
方二:拳头大小的石英石数块(红色的最佳),放炉火中烧红,投入放有热水的盆中,产生的热气熏患处,热气不足时投进几块烧红的石英石。每次半小时,然后用该水洗患处。石英石可反复使用。一般三、五次见效。
方三:生杭芍50克、木瓜30克、生甘草25克、威灵仙、白芷、川牛膝各15克、元胡、独活各10克,细辛3克。水煎,加热黄酒50毫升搅匀,分成3份,每5小时服温热的药液1份。此方也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
方四:川乌、草乌、玄参、牛膝各9克,白糖125克,白酒(高度为好)500毫升。将4味药与白糖投入酒中,浸泡一星期,每日晚饭后饮1小盅。
方五:桑寄生15克、川牛膝、川断各、五味子、伸筋草各30克、全虫15克。将上药水煎至一碗药液,凉后倒入白酒500毫升,早晚服用,每次50毫升。
方六:黄芪、桑寄生、川断、伸筋草各30克、当归、木瓜、牛膝各15克、泽泻、甘草、制川乌、制草乌各10克。水煎服,另外可加乳香、没药各10克。重症者10——15剂可愈。
方七:蜈蚣、乳香、没药、赤芍各6克,全蝎、僵蚕5克,穿山甲、当归各9克,麻黄、大黄、芒硝各3克,黄酒500毫升。以酒煎药,取汁,早饭前、晚睡前2次分服。
方八:灸马前子3克,补骨脂、甘草各10克。共研细末,分10包,每服1包,日服2次。
方九:附子、川芎、妙杜仲各9克,川牛膝13克,桂枝15克,豨签草31克,细辛1.5克。水煎服,每日2次。
方十:侧柏叶500克、老鹳草30克、五香茶100克。加水1000毫升煎至400毫升,再加黄酒500毫升,熬成膏状,3次分服,第一、二次出汗。
方十一:狼毒、鸡血藤、青风藤、追地风、天麻、川乌头、草乌头、细辛、穿山甲各10克,牛膝15克,共捣细末,用65度白酒浸泡4昼夜,将酒滤出后,每次饮5毫升,每日2次,饭后服,痛甚者可日服3次。
方十二:穿山龙30克,威灵仙、花椒根各15克,钩藤、五加皮根各20克,3——5年的母鸡一只,将上药和母鸡放入2000毫升水中炖,取其汤分3——5次服。每周服1剂,一般连服3——5剂可见效。
方十三:祁蛇或乌梢蛇、蜈蚣、全蝎各10克。焙干后研细粉,分8包。第一天上、下午各服1包,以后每上午服1包,7日为一疗程,1疗程间隔3——5天。服药后,可出现全身或患肢出汗或灼热感,有时可出现短暂性疼痛及麻木加剧,不久即可消失。
方十四:黄芪、熟地、仙灵脾、巴戟天、杜仲、桑寄生、当归、赤芍、白芍、怀牛膝各15克,附子12克,川芎9克,鸡血藤30克。水煎,每日一剂,二次分服。
方十五:小茴香、木香各6克,陈皮10克,穿山甲、牛膝各5克。装于750毫升白酒内,浸泡6——7天,早、中、晚饭前和睡前各服一次每次服5——7毫升。疼痛剧烈时,可将上药煎液浓至100——200毫升,连渣装入750毫升白酒内,按上法服用,此方可治足跟痛。
方十六:干姜60克,干辣椒30克,木瓜25克,乌头20克。加水2000毫升,煎30分钟,趁热熏患处,再用纱布蘸药汁热敷患处,反复2——3次,每日2次,7天为一疗程。
方十七:豨签草、炮姜各60克,附子、川乌头、草乌头、肉桂、胆南星各30克,乳香、没药、细辛各15克。共研细末,取30克药末与醋调成糊状,敷于患处,每日一次。
方十八:玄参、当归、银花各30克,五加皮、川牛膝各12克,威灵仙、千年健各10克,甘草15克。水煎服,每日一次,二次分服。
方十九:大蓟叶适量。浓煎取汁,饭前服1杯。
方二十:泽兰适量。浓煎,取汁代茶饮。
治疗坐骨神经痛药酒6方 
黄芪续断酒 黄芪20克,天麻25克,白芍、当归、甘草、续断各15克,白术10克。将上药研碎,用消毒纱布包裹好,置于密封瓶中,加入38度白酒,酒量应淹没药包三横指,最后封口。经 7日后取封,去药包备用。每次温饮1盅(大约10毫升),每日1 次,有祛风湿,补虚之功效。适用于坐骨神经痛,感受风湿之邪兼体虚者。
灵仙酒 威灵仙20克,独活、千年健、川芎、红花、当归、鸡血藤、黄芪各10克,黄酒800 毫升。将诸药浸于黄酒中,封严瓶口,7日后即可服用。每次10 毫升,每日2次,15日为1疗程。可祛风除湿,通络止痛,适用于坐骨神经痛伴肢体麻木,屈伸不利等。
温肾除湿酒 秦艽、白茯苓各30克,独活、川牛膝、川芎、防风、杜仲、丹参各15克。上药碾细,置于净瓶中,用38度白酒 1000毫升浸泡7-10日即成,去渣备用。每次空腹饮大约10~15 毫升,每日2次。本方温补肾阳,除湿祛风,可用于坐骨神经痛、肾阳不足,感受风湿者。
黑芝麻酒 黑芝麻50克,薏苡仁60克,熟地黄30克。将黑芝麻、薏苡仁分别炒后,上3味捣为粗末,置于净瓶中,加38度白酒500-600毫升浸泡,封严口,约6-7日开封,去渣备用。每日睡前服1小杯(大约10毫升)。本方具有滋养肝肾,祛湿通痹等功效。适用于坐骨神经痛,肝肾阴虚,外感风湿者。
活血止痛酒 秦艽、羌活、薏苡仁、当归、伸筋草各20克,木瓜、川牛膝各15克。将上述诸药置入密封瓶中,加进38度白酒800毫升,用盖密封,10日后即可饮用。每次10毫升,早晚各 1次。可舒筋镇痛,活血通络。适用于坐骨神经痛,遇寒痛剧者。
当归、川芎、地龙、千年见、地枫各30克、肉桂、海桐皮、桂枝、独活、麻黄各15克、野木瓜25克、生地45克、红花25克、怀牛膝30克、杭白芍50克、红糖300克。泡50度白酒10斤7天以后服每次一两每天两次一瓶即愈,这是我多年的验方;治愈患者100多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