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奇证新编(10)

 学中医书馆 2013-01-08

中医奇证新编(10)

时间:2010-07-23 16:46点击: 2405
当归9克、生地9克、熟地9克、黄连3克、黄芩4克、黄柏3克、黄芪9克、红枣5枚
浮小麦12克、甘草6克。二剂。
服药后汗出减少,已能入寐。原方浮小麦加至30克,甘草加至12克,又服二剂。因患者肢颤善讥,疑有“甲亢”,改用清热散结法。
海藻15克、昆布15克、牡蛎25克、黄药子15克、远志9克夏枯草15克、朱砂1克。
药后汗出渐少,心悸好转,于4月28日出院,后又在省中医院门诊一段时间,目前随访,情况良好。(南京市妇幼保健站赵翠英,姚菊芳:《江苏中医杂志》1981年第1期)
[编者按]景岳曾指出,大惊大恐大惧,皆能令人汗出,是阳气顿消,真元失守之征象。本案身热、目赤、善饥而汗出,当属阴虚自汗之证,故以当归六黄汤合甘麦大枣汤治疗而缓解。
27.汗血案
徐XX,女,23岁,已婚,职工,1980年7月3日就诊。时值盛夏,汗出如血,内衣红染,历时月余。患者惊惧,夜不能寐,且心烦易怒,口渴,神疲,经期汗出尤剧。视其舌红,苔薄黄而干,切其脉洪数而软。此乃热郁血分,暑伤气分,暑热相搏,气血逆乱,致汗出如血。法当凉血养阴以泻心柔肝,清热涤暑以润肺益气。方选犀角地黄汤与清暑益气汤加减。
犀角6克(磨汁兑服)生地黄30克、丹皮10克、白芍10克、川黄连5克、生晒参5克(另炖兑服)、石斛10克、知母10克、白茅根30克、麦冬10克、粳米30克。
二诊:服前方3剂后,汗出减少,其色已淡。原方晒参易为党参,继服三剂而康复。随访一年未见复发。(谢自成:《湖南医药杂志》1983年第2期)
[编者按]汗血亦称“血汗”、“肌衄”。《诸病源候论》汗血候指出;“肝藏血,心之液为汗。肝心俱伤于邪,故血从肤腠而出也。”唐中海《血证论,对本病的成因及治疗亦有明确记述,他指出;“阳乘阴而外泄者,发为皮肤血汗矣。”又曰:“血为心之液也,皮毛者,肺之合也。治法宜清心火,火清则阳不乘阴,兼治肺气,肺调则皮毛不泄。”总之,治心为主,兼治他脏,是本病施治中的关键。
28.尿源性自汗案
欧阳X,男,38岁,干部。1980年5月20日门诊。缘于1977年患感冒开始自汗,之后汗出逐渐增多,甚则身如洗浴,每日必换衣一至二次,多达十余次。夏秋较春冬为甚,白天较黑夜为重。恶风寒,欲盖衣被,神疲乏力,极易感冒。大便如常,小便随汗多而减少,舌质淡红,苔薄白,两脉弦缓。如此三年之久,服中药达数百余剂。有从阳虚治者,用益气温阳,固表敛汗,药后反增烦热;有从阴虚治者,用滋阴泻火,敛阴止汗,而汗出愈多。余因思患者小便随汗多而减少,当责之膀胱气化失司,州都不利,于是逆而为自汗。根据六腑以通为用的原则,姑拟下方试投之。
白术15克、泽泻15克、茯苓15克、猪苓10克、黄柏10克、知母10克、肉桂3克。水煎,两次分服。
服药五剂,尿量显著增多,汗出已止大半。再进五剂而病愈,随防一年半未复发。(刘济川:《中医杂志》2:11,1982)
[编者按]自汗一证,方书多责之于阳虚或阴阳两虚。但本例患者自汗三年,照阴虚或阳虚施治,病势均有增无减。主治者根据“汗尿同源”之理,大胆启用五苓开关散利尿以止汗,病起霍然。思维灵活,用之应验,值得一读。
29.黑汗案
木工方某,28岁,1981年8月21日来诊。自述三年来,每天头面部汗出粘稠如胶状,瞬间变黑,洗擦后须臾复有,四肢、躯体未见,伴尿少色黄。亏淡红苔薄,脉细弱。汗为心液,气不摄纳故汗多;汗出粘稠如胶状为阴虚,色黑属肾。此气阴两虚,治拟滋补心肾为法,用六味地黄汤合生脉散。
熟地12克、淮山药9克、茯苓9克、泽泻9克、党参9克、麦冬9克、丹皮6克、枣皮6克、五味子5克。
进药三剂后,汗出减少,汗液稍粘,色淡黄。原方继进三剂,诸症悉退。随访半年,未见复发。(左志;《浙江中医杂志》1982年第7期)
[编者按]此证极为少见,症状亦颇奇特。在中医学独特的脏象理论指导下,主治者认定系心肾气阴两虚,以滋肾补心法治愈,是一经验。
30.臭汗案
张XX,男,30岁,井下工人。
患者自诉,身上散发着一种臭气,下井后尤甚,上井洗澡更衣后臭味仍不除,并感肢体困倦,舌质淡红,苔白腻,脉沉弦。治以健脾燥湿,芳香化浊,予以自制九香饮。药用藿香、佩兰、木香、香薷,炒苍术,零陵香、白芷、檀香,草蔻。一日一剂,服完六剂,臭汗完全消除。追访三年,朱再复发。(唐山市开滦赵矿医院中医科刘沛然主治,程广里整理:《辽宁中医杂志》1982年第3期)
[编者按]古有汗出腥秽,属于阴汗之说。《诸病源候论?体臭侯》云:“人有体气不和,使精液杂秽,故令身体臭也。”本案臭汗而以香药治之,有对抗治疗之义。惟药量不载,学者宜自酌之。
31.偏头无汗案
李xX,男,32岁,工人。偏头无汗三月余,由感冒后引起,多处求医不效。除患侧有干燥感和轻度疼痛外,别无所苦。否认其他病史。1965年4月8日初诊,查患者面色红润,精神尚好,营养中等,头面部右侧不断汗出,左侧点滴全无,正好以鼻准为界,饮食二便均好,脉细弦兼紧涩,舌苔薄白而润,质淡红。血压130/85毫米汞柱。
此证得之外感之后,正气先伤,余邪留滞,络脉痹阻,玄府不通。治宜通窍活血;疏风宣络,师通窍活血汤化裁之。
川芎10克、赤芍10克、红花6克、地龙6克、僵蚕10克、菊花10克、葱白头3根生姜6克、甘草6克、大枣5枚麝香0.2克(包煎后下)。
引用白酒2杯,先饮酒后服药,二剂。
二诊(4月11日):服上方左侧干燥感稍减,余无变化,脉仍兼紧涩,原方加白附子6克,再进三剂。
三诊(4月16日):自述左侧己见汗珠,但不如右侧多,其他无异常。原方增白附子为9克,服三剂。
四诊(4月26日):两侧汗出己近平均,惟项间少汗,嘱原方减白附子3克,并加针刺,共计服药十二剂,针四次后,一切恢复正常。(河北省中医院附属医院吕奎杰:《江苏中医》1965年第2期)
[编者按]外感之后,余邪不彻,留着络脉,必假血依痰,痹阻玄府不通,故有是证。《金匮要略》指出:“夫诺病在脏,欲攻之,当随其所得而攻之。”主治者巧用通窍活血汤加疏风化痰之菊花,僵蚕、白附子,并加针刺导引阳气,可谓师古而不泥古,善治络病者也。
32.半边面部出汗案
吴XX,女,34岁,蒲江县干部。1979年5月26日初诊。
患者自述,本年二月上旬流产后,三月下旬开始,自感左侧面部汗出,微肿,牙龈肿胀,小腹冷痛,尤以经期为甚。西医绐内服消炎药,月余未效。舌质白润,脉象弦数。辨证为胆胃湿热酿痰,痰热阻滞气机,以温胆汤加味治之。
旋覆花10克、陈皮10克、胆南星6克、法半夏10克、茯苓12克、炒枳实6克、茵陈10克、丹皮10克、焦栀10克、竹茹10克。
二诊(5月31日);服药四剂,左侧面部出汗减去大半,牙龈肿痛亦消,面热亦解,但小腹冷痛依然,拟二陈汤加温经行气之品。
陈皮10克、胆星10克、法半夏10克、茯苓18克、丹参24克、当归10克、赤芍10克、红花4.5克、香附10克、小茴4.5克、官桂4.5克、台乌6克。
服药四剂,病愈。
[原按摘要]此案患者一侧面肿出汗,牙龈肿胀,他处并无汗出,与一般汗出面肿白不相同。经云:“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此病属阳明、少阳二经循行部位,痰涎瘀血阻滞二经气机,以致阴阳升降道路不能旋转所致。回忆沈尧封《女科辑要》中,曾载其师金木文治一产妇怪症;左边冷,右边热,一身四肢尽然,前后中分。全以通经祛瘀而热减大半,惜其未继用理痰之剂以竟全功。本例初用清热化痰通络,复诊时于祛痰剂中兼去其瘀,因素来血寒小腹冷痛,故用药偏于温行气滞,续用四剂得效,实出意想之外。(成都中医学院宋骘冰供稿)
33.腋汗案
63年冬,一八旬妇。两腋汗出,日渐加剧,昼夜不分,迁延月余,甚至频换上衣,苦不胜言,神疲消瘦,卧床不起。家人曰;后事齐备,请脉之是否临终近矣。笔者视之,双目尚有神,六脉冲和有根,生机未绝。“汗为心之液”,汗在两腋,为心液外泄于心经所循之处,实属心阳不足,汗液漏泄失固。急以保元汤加附片、五味子,效如桴鼓。三剂得安,六剂康复。古曰,“不畏津伤,只怕阳亡。”今以保元汤加附子、五味,促其阳生阴守,亦理所当然之事。(湖南中医学院中基理论研究室潘江涛:《辽宁中医杂志》1981年第2期)
[编者按]景岳举汗证有六不治,一是汗出而喘者;二是汗出而脉脱者,三是汗出而身痛甚者,四是汗出发润之颠者:五是汗出如油者,六是汗出如珠者。汗匝有全身性汗出与局部性汗出。局部性汗证,有头汗者,多为热不得越而上蒸所致,若元气下脱之头汗,其汗如珠,属险证;有足汗者,多为脾经湿热,有心孔汗者,多为思虑伤心脾,有鼻汗者,常因肺虚多热,有手汗者,常因脾胃虚寒,而腋汗者,古人多主肝虚热乘所致,常以补肝养血治疗。本案病人腋汗如此猛烈,尚属罕见,主治者断其为心阳不足,年虽八旬,病虽凶猛,尚未出现汗证危候,故其可治。其以阳生阴守之理指导治疗而病愈,手段不可谓不高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