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悠悠漢服 服德再現

 MakePeace 2013-01-08
悠悠漢服 服德再現 
【人民報】(文/文華)中國自古即有華夏、中華之稱,在中國各大族群中,漢族是最大的民族,又稱為「華夏民族」或「中華民族」,所以漢服又稱為華服。漢服不是指「漢朝服飾」,而是指中國漢族的傳統民族服飾,也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民族服飾之一。 

漢服的起源據古籍史書中記載,遠在三皇五帝時期,先民們以鳥獸毛皮為衣,後來懂得以麻編織成布衣,此乃上天有好生之德,給予人更高的智慧,演化出不同特性植物類的材質而取代動物的毛皮。 

到了黃帝的元妃嫘祖教導婦女養蠶取絲來織衣後,所以,黃帝時代服飾制度日漸形成,夏商之後,冠服制度逐步建立。西周時期,周禮制度形成,對衣冠禮制有明確的規定,冠服制度逐漸被歸入禮制範疇內,成為表現禮儀文化的方式之一,而漢服至此也日臻完善。 

服飾材質和人體完全吻合 

我們先從漢服服飾材質而論其精神所在。在衣服質料上,中國服飾材質是以皮、革、絲、棉、麻為主,這些天然材質和人體是完全吻合的。 

皮、革──由天然蛋白質纖維在三維空間緊密編織構成的,其表面有一種特殊的粒面層,具有自然的粒紋和光澤,手感舒適、耐寒。 

麻料質感厚重--象徵穩重。它的屬性透氣,有獨特涼爽感,出汗不黏身,它的振動頻率非常高,有辟邪的作用,所以中國有披麻帶孝的形式出現。 

絲質光滑--代表圓融,它富有光澤,有獨特「絲鳴感」,手感滑爽,穿著舒適,高雅華貴,冬暖夏涼,可以調節體溫,其中所含的蛋白質,可以防止細菌滋生。 

棉料吸濕性強--呈現出有容乃大的包容特性。它吸濕力大、透氣性好,手感柔軟,穿著舒適;外觀樸實,富有自然的美感,光澤柔和,染色性高、保暖性特別好。 

古人除了服制用的材料外,還喜用玉飾做為服飾的配件,玉器不僅僅作為美麗的裝飾品,還可以避邪,但古人不是拿來炫耀財富的,而在道德行為上自我要求的表徵。 

《禮記.玉藻》曰:「古之君子必佩玉,君子無故,玉不離身。」認為玉具有仁、智、義、樂、忠、信等美德,以象徵君子之德。 

先民製作服飾取決於大自然所運生的材料,配合我們一年四季選用不同的質料,除達到蔽體、保暖、舒適、美觀外,在精神層面都有深厚的內涵。 

天人合一意涵 

中國古人講 「天圓地方」學說並不是地理上的概念,講的是一種道,一種規律,一種文化。 

天圓,代表的是天道圓容,講究的是和諧、迴圈的規律;地方,即如人道,講究的是方正、中和,行為有規範,這才是天圓地方所表現的真正價值「天人合一」。 

天是人道德規範的本源,天和人自然的合而為一。古人的思想意識、行為方式也無不反映著「天人合一」。這一理念,體現在各種中國傳統文化之中,而中國傳統服飾就是其中之一。 

漢服具備獨特的形式,其基本特徵為︰交領右衽、無扣結纓、結纓即繫帶。漢服幾乎不用扣子,更不用拉鏈。幾根細細的帶子,一左一右在腋下繫紮,一內一外就牢牢的固定了衣襟,同時還有利於腹部的保暖。褒衣大袖,又以盤領、直領等等的延伸,成各朝各代多種不同款式美麗的漢服衣冠制。 

在禮儀上,漢服主要分禮服和常服兩大類。形制上,主要有上衣下裳制(裳在古代指下裙)、深衣制(即把上衣下裳縫連起來)、襦裙制(襦即短衣)等類型。 

漢服的結構從被創造的開始就同時被賦予「天人合一」的理念:寬大的袖口,象徵天道圓融,映出仙風道骨的氣質;左右相交的領口,象徵地道方正;交疊的左領覆蓋於右領之上,體現外陽內陰的陰陽觀念,顯出獨特的中正氣韻,代表做人要陰陽有序,不偏不倚;背後有一條直縫貫通上下,象徵人道正直;腰繫大帶,象徵行動進退符合權衡規矩、平衡、理性;上衣用布四幅,象徵一年四季;下裳用布十二幅,象徵一年十二月,人的生活起居順應四時節氣、十二月之序等。 

可見古人造「衣裳」,物質的本身就同時具備高尚的文化內涵,以及對人的行為的規範。所以穿著漢服正體現「天人合一」的美態。 

五千年的中華傳統文化源遠流長、相容並蓄、博大精深,追本求源,方知「天人合一」乃其精髓所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