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的五种错误疗法 一、捂汗疗法.:当病人自觉浑身难受,畏寒怕冷且不出汗时,就让病人多喝热水,同时服些解热镇痛药物、盖上厚被,蒙头遮脸,以求出汗直至汗流浃背为止。这种方法能使病人在出汗后感到轻松、症状暂时减轻,但并不能缩短病程,更不会因此治愈。尤其需要指出的是,有许多病人由于出汗过多,体质变虚,外邪内侵而加重了病情。此外,有部分患者本来体质较差,进食又少,极容易引起虚脱或脱水,使病情加重或引发严重的并发症。 二、运动疗法:有的人患感冒后擅自加大活动量,或是多干重体力活,以求减轻症状。其实,这种做法适得其反。这是因为合理的休息才是治疗感冒的重要手段,增加活动量,只能加重肌体能量的消耗,从而导致抵抗力下降,使病情加重。 三、饥饿疗法:患感冒后一般伴有食欲下降,不想吃喝。如这时继续采用不吃东西的饥饿疗法会造成机体的能量供应不足,恰恰感冒病人多有发热、咳嗽等症状都在加重机体能量消耗,不吃不喝,机体能量得不到及时供应,同样加重病情。 四、抗菌消炎疗法:相当多的人一旦患感冒,就服用或注射抗生素。其实抗生素对感冒病毒不起作用,所以感冒患者在未发生细菌感染之前,切忌滥用各种抗生素。 五、多种药物联合疗法:许多人患感冒后,为尽早治愈感冒,采用多种药物同时治疗,即同时使用抗 生素、解热镇痛药、中成药、激素、维生素等,并片面地认为药多疗效快,这是十分错误的想法。若用药愈多。极易引起药物对机体的毒副作用及过敏反应,加重机体负担。 感冒了,怎么吃药 眼下正值感冒流行之时,恰逢15种感冒药被“封杀”,不少人患了感冒后,显得无所适从,甚至 恐慌,连药也不敢吃了。记者为此访问了几位医师、药师:感冒了该吃什么药、怎么吃药? 同济医学院临床药理研究所 武汉市中心医院药师程鹏介绍说,感冒药多数是复方制剂,一般由抗过敏药、解热镇痛药、血管收缩药、咖啡因等4类药中的一种至数种成分组成,也有少数药品增加其他成分,起抗病毒或改善血管通透性作用。抗过敏药可解除流泪、流涕、打喷嚏症状,多使用扑尔敏。咖啡因可解除因伤风感冒引起的身体疲乏,同时可消除抗过敏药引起的嗜睡副作用。呼吸道血管收缩药的作用是缓解鼻黏膜充血、肿胀,减轻鼻塞症状,一般使用去甲肾上腺素、伪麻黄碱或苯丙醇胺。解热镇痛药是感冒药中的最主要成分,起退热、解除头痛等作用,各制剂的差别也多体现在这里,最早使用的复方APC,含的是阿司匹林,是一种临床使用近百年的解热镇痛药,药效迅速,疗效育定,但有增加胃溃疡出血和穿孔、加重哮喘症状等副作用,其水溶片巴米尔因吸收迅速、完全、减少了对胃的刺激。感冒通含双氧芬酸,解热、镇痛及抗炎作用强,但可致胃肠道及肝肾损害,虽在成年人应用时很少见,但多有报道小儿应用时出现血尿等严重不良反应。乙酸氨基酸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首选解热镇痛药,对胃肠刺激小,成人、儿童均可使用,是一种安全的药物,目前临床使用很广泛,含此成分的感冒制剂有联邦伤风素、日夜百服宁、泰诺林、必理通等,此外许多中药如强效银翘片、感冒清中均含有该成分,并且银翘片、双黄连中的连翘还具有抗病毒作用,另一使用较多的解热镇痛药是布洛芬,与阿司匹林,其不良反应少且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