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含PPA的感冒药被禁用 悉尼奥运会上,一粒不起眼的感冒药轻而易举地“夺走’了罗马尼亚女子体操个人全能冠军拉杜 坎到手的“金”。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已深入寻常百姓家的感冒药这回又有“成员”惹祸了,它就是最近被国家药监局禁止使用的——康泰克等感冒药。服了这类药怎么办?它们会“秋后算账”吗? ··· 风云骤起:“普通”的感冒药被禁用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00年1l月16日发出紧急通知,立即暂停使用和销售所有含苯丙醇胺(PPA)的药物制剂,同时暂停含PPA的新药、仿制药、进口药的审批工作,进一步处理意见正在研究中。一时间平地掀起了波澜,媒体到处‘扑料”,人们岌岌可危。 感冒药是许多家庭的必备药,多数人都服用过康泰克缓释胶囊等感冒药,因此国家药监局紧急封杀含PPA的多种感冒药的消息传出后,在群众中产生了不小的反响。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追本穷源:禁用风波的始末 PPA(苯丙醇胶),又名去甲麻黄碱,属于拟交感胺类,半个世纪来被广泛使用于几百种抗感冒药中,属非处方药。其主要药理作用是通过激动a一肾上腺素受体,对全身微小血管尤其是鼻窦的毛细血管具有很强的收缩作用,因而可减轻感冒初期因黏膜充血肿胀所致的鼻塞症状。与其他改善鼻塞的拟交感胺类药相比,PPA引起心动过速、血压升高或中枢神经系统兴奋的副作用较弱,因此长期以来被认为是安全和有效的。作为一种非处方药,PPA常与H1受体阻断药(如扑尔敏、氯苯那敏)合用治疗感冒。此外,由于PPA通过刺激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食欲的作用,国外还广泛用做减肥药。 事情源于2000年5月份,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向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提交了一份为期5年的研究报告,这份报告的焦点是PPA与出血性中风、脑出血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PPA增加了某些服用者发生出血性中风的危险性,而且这一影响与剂量有关——如果单次服药量超过了 PPA的常用剂量,那么PPA引发中风的危险性更高。但由于该研究只调查了少数病人,而且中风危险因素众多,因此这项结果遭到了美国另一研究小组的强烈批评。但不管怎样,基于这份报告, FDA已于11月6日宣布,禁止使用和销售配方中含有PPA的感冒药和减肥药。除美国之外,澳大利亚、加拿大、马来西亚等国家的卫生部门也已要求停售配方中含有PPA的药物。 在我国,根据国家药品不良反应中心提供的现有统计资料及有关资料显示,服用含PPA的药物制剂后容易出现如心率失常、高血压、过敏、急性肾衰、失眠等症状,这表明这类药物制剂的确存在不安全问题。由于PPA收缩血管,可能引起血压升高,还可能导致一些出血性中风的长期病患者病情加重。这项结论是我国国家药品不良反应中心在对含PPA的药物进行了长期跟踪后才得出的,并依据此结论发出了停用通知。 杯弓蛇影:百姓无须过度担忧 有趣的是,在这一通知出台之后,笔者了解到,某些从事药品不良反应研究多年的权威人士,对全面封杀含PPA药物的通知感到有些突然。因为,关于PPA引起的不良反应的病例报告尽管在国内陆续有出现,但严重不良反应的例数比较少,迄今为止还未见到有关 PPA引起死亡的报告。因此有专家认为,社会上关于PPA的许多说法是夸大了的,远没有某些媒体所描述的那么严重。据调查,很多服用PPA后引起严重不良反应的病例是由于用药不当造成的,如短期反复使用或一次服用较大剂量的康泰克均易引起血压升高或心动过缓。有一位患者就是因感冒一次性服用康泰克6粒,3小时后发生心率失常和高血压。这只是过量服用引起的不良反应的个案,并不能作为正常使用药物的情况下,该类药有害的有力证据。药物的安全性是相对的,它应以合理使用为前提。 “是药三分毒”。的确,不少药物都具有毒副作用。由于药理作用、个体差异、合并用药等复杂因素,使得我们还找不到一种“完全没有不良反应”的药物。所以,每一种药物的不良反应都需进行跟踪,如果发生不良反应的人群数目超过了一个界限(这个界限由权威部门制订),那么这种药物就要被停止使用。含有PPA类的药物就属于这种情况。由于群众较普遍地使用此类药物,因此,当停用含PPA成分药物的消息传出后,服用过该药物的人们难免会产生一些恐慌,这种恐慌是可以理解的。权威部门已明确指出:“如果在你使用时没有出现过副作用,当你停用了,副作用也就不会再出现。”因此,大众不必惊慌失措。 那以后感冒了怎么办?这也不用担忧,因为市场上仍有多种感冒药可用,如泰诺感冒片及儿童泰诺感冒溶液、百服宁系列产品、三九感冒灵等。建议消费者购买时仔细阅读说明书,确认所选药物不含PPA后,方可放心使用。 附1:“康泰克”缓释胶囊小资料 康泰克缓释胶囊含PPA 50毫克、扑尔敏40毫克,用法:每日2粒,12小时一次。自1988年投放市场以来,对伤风感冒引起的鼻塞、流鼻涕等症状有改好疗效。但近年来,经临床广泛使用后陆续出现有严重不良反应的报道。已报道的严重不良反应包括;心血管系统的不良反应(心率失常、高血压),各种过敏反应(过敏性哮喘、银屑病性药疹、荨麻疹型药疹、多形性红斑性药疹、猩红热样药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剧烈头痛、癫痫样发作)等。 附2:此次暂停使用药物清单(摘自国家药监局2000年11月14日通知) 复方盐酸苯丙醇胺缓释 胶囊(康泰克缓释胶囊) 感冒灵胶囊 复方苯丙醇胺片 复方氢溴酸右美沙芬糖浆 复方苯丙醇胺胶囊 复方氨酚美沙芬片(康得) 复方马来酸卡比沙明胶囊 斯可服糖浆 复方美沙芬胶囊 复方盐酸苯丙醇胺颗粒剂 盐酸苯丙醇胺片 复方美沙芬溶液 复方盐酸苯丙醇胺糖浆 复方右美沙芬胶囊 复方氯化铵糖浆 简介: 感冒是由于病毒或细菌感染所引起的鼻、咽喉的急性炎症,包括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后者病重,具有传染性,同一地区大量人群同时发病。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春多见,中医诊断为"伤风"、"感冒"和"时行感冒"。 诊断要点: 急性起病,表现为发热,怕风或怕冷,头痛,咽痛或痒,鼻塞,流鼻涕,打喷嚏,全身肌肉关节酸痛等,可以诊断本病。流行性感冒(中医称时行感冒)是同一地区的大量人群同时患病,症状相似、怕冷、发热较重。如治疗3~5天,病情无明显好转者,应考虑其他传染病。 西药治疗: 高热者,可给予物理降温,如头部冷敷。病毒性感冒,可口服感冒通2粒,每天3次,或感冒清4~6粒,每天3次,或康泰克1粒,每12小时1次,或吗啉呱等。若咳嗽无痰,可用咳必清,每次25毫克,每日3次口服;儿童服止咳糖浆,每次3~5毫升,每天3次。痰液粘稠不易咳出时,可服氯化铵每次0.3~0.6克,日3次。 中药治疗: 1.风寒证 表现:畏寒重、发热轻、无汗、头身疼痛、鼻塞流清涕、咽痒不痛、口不渴、咳嗽、咯白色清稀痰、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中成药: ①风寒表实感冒冲剂,每次10~20克,每日2次,温开水冲服。 ②九味羌活丸,每次6~9克,每日2~3次,温开水送服。 食疗: ①鲜葱白5节,淡豆豉9克,生姜9克,水煎服,每天1剂,连服4~5天。 ②苏叶9克,生姜5片,水煎服,每天1剂,连服3~4天。 ③生姜9克,捣烂后加红糖50克,开水泡服,盖被取汗,每天1次,连用3天. 2.风热证 表现:发热,微畏风寒,微汗不畅,头胀痛,咽痒或痛,鼻塞流黄浊涕,口渴,咳嗽,咯吐黄粘痰,舌苔薄白微黄,脉浮数。 中成药: ①银翘解毒丸或羚翘解毒丸,每次9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②桑菊感冒片,每次4~8片(每片重0.6克),每日2~3次,温开水送服。 ③感冒清热冲剂,每次1包(每包重10克),每日2次,温开水冲服。 ④柴胡饮冲剂,服法同③。 食疗: ①银花9克,淡豆豉9克,芦根15克,桑叶9克,均用布包,煎水去渣,再加入粳米60克,白糖适量,煮粥食用,每天1剂连服3~5天。 ②桑叶、菊花各6克,淡竹叶、白茅根各30克,薄荷3克,用开水冲泡10分钟,代茶饮用,每日1剂,连用3天。 ③豆腐(切块)250克,淡豆豉12克,加水1碗,煎取半碗,再加葱白15克,煎沸后取出,趁热内服,盖被取汗,每天1剂连服4~5天。 3.暑湿证 表现:发热、汗少、肢体酸困或疼痛,头晕重胀痛,胸闷、心烦、恶心、口中粘腻,渴不多饮,鼻塞流浊涕、小便短少。舌苔黄腻,脉濡数。 中成药: ①暑湿感冒冲剂,每次1~2包(每包重8克),每日3次,开水冲服。 ②藿香正气丸(水剂或散剂),每次9克,每日2~3次,温开水送服。 食疗: ①扁豆花9克(或扁豆15克),藿香、佩兰、银花各9克,水煎服时加白糖适量,每日1剂,连服3~5天。 ②板蓝根18克,葛根15克,鲜芦根30克,水煎取汁,加白糖适量调味服,每日1剂,连服3~4天。 家庭自疗: 1.按摩:①病人坐位,施者站其后方,用拇指及手掌在颈、肩、背推摩数次,以热为度。用双拇指从内向外推印堂、眉弓数次。然后用拇指揉风池、风府、风门、肩井、曲池、合谷、太阳穴各1分钟。②自我按摩,用小鱼际搓风池穴直到发热为度,还可以用手掌根相对揉太阳穴20~30次。 2.灸法:取大椎、风池、肺俞、神阙穴。按艾条温和灸法操作,以施灸部位有温热舒适感觉为度。每次15~20分钟,日1~2次。适用于流行性感冒。 3.刮痧:重刮大椎、风池、大杼、膏肓、神堂及曲池、外关、鱼际等经穴部位3分钟左右,以局部出现痧点为佳;轻刮合谷、列缺、风门等3~5分钟。 4.拔罐:①火罐法:取穴为大椎、身柱、大杼、风门、肺俞。取坐位或俯卧位,留罐10~15分钟,适用于风寒型感冒。②走罐法:取背部足太阳膀胱经穴,俯卧位,沿足太阳膀胱经循行线上下来回走罐多次,至皮肤出现潮红为度。适用于各型感冒。 5.熏洗:葱白适量切碎,开水冲泡,乘热熏鼻。 6.刺血疗法:①感冒高热者,取少商或耳尖放血2~3滴。②头痛重者,取百会放血2~3滴。③流行性感冒,取大椎、曲池、合谷、鱼际、少商、商阳、攒竹、太阳或十宣放血。 生活提示: 一般而言,感冒属轻浅之疾,7天即可治愈。但对老年、婴幼儿、体弱患者及流行性感冒患者,必须加以重视,注意休息和治疗。在本病流行期间,要注意防寒保暖,及时增减衣服,避免受凉淋雨及过度疲劳,尽量不到公共场所。对于平时易感冒者,服用板蓝根冲剂,每次3克,每日2次,开水冲服,连服3天,可以预防。如感冒发热持续不退,咳嗽严重,或伴有呕吐者,应去医院治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