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知识不是力量

 阡陌躬耕 2013-01-09

知识不是力量

2010-05-18 15:55:23 作者:罗从政

□ 方柏林  

书名为“知识不是力量”,目的不是宣扬知识无用论,而是希望借此名重新思考学习的本质。网络时代,知识容易得到,见识却未必容易获得。学历教育越来越普及,但一个人能否成为一个终身学习者呢?希望拙作能借助他人的例子,抛砖引玉,激发大家思考我们自己的教育。苏格拉底曾言:“未有反省的人生不值得过。”未经反省的教育,恐怕也站不住脚。
知识不是力量
当我们谈论知识的时候,我们谈些什么呢?
知识的英文为knowledge。它的第一个音节是“know”,“知道”。但是knowledge这个词的末尾是“edge”,是“边缘、领先”。我们可以“知道”“回”字的四种写法,可是它并不能让我们处在“领先地位”(leading edge)。中文也是一样,“知识”中,只有“知”与“识”结合时,它才能产生“edge”,成为力量。狭义的knowledge本身是没有力量的。
当我们说知识的时候,有时候我们说的是“知道”,比如,鸦片战争哪一年爆发;有的时候我们说的是“常识”,比如,一年有四季;有的时候我们说的是“见识”,比如,认识到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现在的金融危机(当然这是见仁见智的)。一个知道很多事实而不知如何处理的人,现在我们已经不叫他“知识分子”,而称之为“知道分子”。知道而无见识,徒增谈资,于世无益,又有什么意思呢?
文学给我们的生活雪中送炭
大家都很忙,时间都被各种各样的通讯工具切得粉碎。看书似乎成了生活的一种点缀、茶余饭后的消遣。它们有什么用呢?非要这么问的话,我想说的是,好作品能让人聪明起来。它们好比雨夜的一道闪电,一刹那间将一个屋子照亮,让你知道你身处何方,无论前进还是后退,都有了一个更好的参照。文学用悲剧把有价值的东西撕裂给你看,让你知道有价值的东西是什么。你若是不知道,就是人生所有的财富都堆在你面前,你也会视而不见。文学用喜剧把那些比你更渺小的人物摆在你面前,让你知道你活在世上底线是什么。文学有办法打开我们的天眼,让我们看到一个以作家想象力为上限的新天新地。文学让你洞悉人生的复杂性,让你知道各个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当一个道理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时候,当一个道理正说反说都颇有道理的时候,当你在逻辑里转着圈子出不来的时候,看看小说吧。它会让你逼视真实,面对生活的现实。
在我们这个国家,经过多年的发展,大部分人都已经摆脱了温饱问题。而那些被物欲蒙蔽了眼睛的人,仍照旧在过着灰暗的、时时无聊的生活。在那漫长的绝望里头,文学给我们的生活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
学生也可能是教改的阻力
我以前在雪城,几乎每门课都有小组作业。我的老师尼克说他的评估课几十年教下来,年年都有小组作业,最终他什么情形都遇到过,学生搞到最后打架的、打官司的都有,当然,这些都是极端的例子。他之所以坚持了几十年不放弃,是因为绝大部分学生最终还是意识到了这种作业的价值。从我自己的教育体验里回忆,很多小组项目类的真实任务,当时往往感到“没学到什么东西”,但是几年后发觉获益匪浅。我很幸运,读书是在教育学院,这里的老师以身作则,在教学方法上确有很多费心之处。我后来发觉很多学校老师的教学方法都很陈旧、僵化,真应了一位老师的说法,亦即以内容的灌输为主,未必能真正去传道、授业、解惑。
美国的师生互评
真要树立老师的尊严,光用嘴巴说是没用的,得让他们有实质性自由和足够的权力,比如在评价方面。其实在评选终身教授之前,美国教师也不敢在学生中树敌过多,可是一旦过了这个阶段,他们就比较无所谓了。
终身教授这个体系的设计思想,原本是要学校无权因为优秀教师的言论等问题将其解聘,是要保证学术自由和言论自由。但和世界上任何一种体系一样,这种设计也有软肋。比如,对新教师而言,在评上终身教授之前,往往是物质条件最差且教研任务最重的时候,但没有办法,只有苦熬。熬不过去的只有另谋出路,跳槽或者转行。一旦熬出头,有些人就会暴露出懒汉、混子的真面目。因为到了这时候,除非他们犯了性骚扰、剽窃这样的严重过失,否则,学校是不能动他们一根汗毛的。
(《知识不是力量》:方柏林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9月出版。本文为摘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