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注糖尿病患者的复视问题

 名天 2013-01-09

关注糖尿病患者的复视问题

作者: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6医院眼科 闫洪欣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日期:2011-09-15
此文章来源于 http://www./

  掌握复视的基本概念

  复视是一种症状,即患者将一个物体看成两个,在眼科通常可分为单眼复视与双眼复视。临床上以双眼复视为多见,遮盖一只眼后症状消失是双眼复视确诊的必要条件。患者会有视物模糊伴头晕恶心的主诉,生活中会出现上下楼时楼梯重影,因来往车辆重叠而无法过马路,不能持久阅读或编制毛衣等不适症状。早期在向某一方向注视时症状明显,随着病情的进展可能会出现代偿头位,患者借此来抵消复视带来的不适。

  双眼复视的原因包括神经源性、肌源性和机械性。①神经源性:临床上占多数,其中血管性疾病是主要原因。根据其发生频率,依次为第Ⅵ、Ⅳ、Ⅲ颅神经。中老年人易患动脉粥样硬化,极易引起血管内膜增厚,管腔狭窄形成血栓及出血,严重者将引起血管供应的神经组织缺血、坏死、软化及变性,导致所支配的肌肉麻痹。同时因第Ⅵ、Ⅳ、Ⅲ颅神经都靠近较大的动脉,硬化的动脉对神经干的压迫也会造成眼外肌麻痹而产生复视。其中血管性因素占神经源性的双眼复视比例高达80%以上。②肌源性:包括重症肌无力、甲状腺相关眼病,眼外肌炎和慢性进行性眼外肌麻痹。③机械性:眼眶钝挫伤引起眶壁骨折,眶内软组织嵌塞,以眶内壁及下壁多见。

  了解糖尿病患者复视的诊疗

  糖尿病是引起双眼复视的最主要血管病之一,以单侧动眼神经受累最多见,外展神经次之,因动眼神经血液营养供给侧支循环不丰富,所以血管发生缺血缺氧后受损会进一步加重。糖尿病合并眼肌麻痹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目前多认为与以下因素有关:微血管病变造成神经缺血、缺氧和神经能量代谢异常,周围神经出现缺血性传导阻滞、抵抗性增加和神经传导速度减慢,这是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特征性生理异常;神经内膜血管狭窄、管壁增厚、管腔闭塞、血栓形成等是临床局灶性神经病变的血管病理特征。

  通过角膜映光法检查33 cm及5 m眼位、眼球运动情况,红镜片法复视像分析和Parks三步法检查能确定受累眼外肌。此外,所有患者均应行头颅CT和甲状腺功能检查,部分患者需要行副鼻窦CT、眼眶CT和MRI检查。

  对于中老年人,尤其是糖尿病患者,一旦出现双眼复视症状,需要及时就诊,明确原发病,通过病因治疗和对症治疗相结合进行早期干预,具体方法包括神经营养、使用大量维生素和扩血管药物等。 

http://www./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