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郑钦安医书阐释》全本 六

 学中医书馆 2013-01-09
《郑钦安医书阐释》全本 六

 
如慢性胃炎、肠炎及胃痛、胃溃疡,(原文为“、”,疑有误)、多见良效。实则理中汤能治的疾病不限于消化道,凡由脾胃虚寒而引起的疾病,均可加减施治,郑氏所举各例,即可见其一斑。
少阴经用药图

  按少阴乃水火交会之地,元气之根,人身立命之主也。病至此际,是元气衰极,剥至于根。仲景立四逆,究竟是专为救这点元气说法。主方又云:治三阴厥逆,可知这一点元气,澈上澈下,包罗天地。此方不独专为少阴立法,而上中下三部之法俱备。(原文为“,”,疑有误)知得此理,便知得姜附之功用也。今人不知立极之要,不知姜附之功,故不敢用也。非不敢用也,不明也。
麻黄附子细辛汤、四逆汤圆通应用法
  1、治忿嚏不已。(原文无“。”)
  夫嚏之为病,多缘少阴受寒。麻黄附子细辛汤,力能祛少阴之寒,故治之而愈(盖肾络通于鼻,嚏属肾,故知病在少阴也)(笔者经验,亦治长期鼻流清涕,而无外感足征者。)
  2、治腰痛难于转侧。
  夫腰痛之症,原有数端,今见转侧难者,明是肾藏不温,阴寒滞于内也,麻黄附子细辛汤,力能温经散寒,故治之而愈(笔者常加川乌、桂枝、干姜、延胡索素治之效果更好)。
  3、治周身皮肤浮肿,内冷自重。
  夫周身浮肿,内冷身重者,盖以先天之阳衰于内,寒湿之邪即生于内,故见身重内冷,寒湿太盛,则真气不藏,散于周身,无阳以运化,故又见浮肿。麻辛附子汤,力能温肾扶阳,祛阴逐寒,故治之而愈(笔者经验加白术、茯苓效果更佳)。
  1、治头脑冷。
  夫脑为元神之府,清阳聚会之处,如何得冷?其所以致冷者,由命门火衰,真气不能上充,四逆汤力能扶先天真阳,真阳旺而气自上充,故治之而愈(笔者经验治头痛如裂如劈,效果亦佳)。
  2、治气喘痰鸣。
  夫气喘之病症,举世皆谓肺寒,不知先天这一点真气衰,即不能镇纳浊阴之气,阴气上腾,渐干清道,故见痰喘。四逆汤力能温下焦之阳,故治之而愈(笔者治此症,有时加龟板,或用潜阳丹,疗效显著)。
  3、治耳肿皮色如常。
  夫耳肿之症,每多肝胆风火,今见皮色如常,明是阴气逆于上也。四逆汤力能扶阳祛阴,治之故愈(如系肝胆风火,笔者常用小柴胡汤倍黄芩、党参治之而愈)。
  4、治舌黑唇焦,不渴少神。
  夫舌黑唇焦之症,多因阳明胃火而作,果系阳明胃火,必现烦躁,口渴、饮冷、,二便闭塞等情,。此则舌黑唇焦,其人并不口渴,却又少神,明是真阳衰极,不能薰蒸津液于上。当知阳气缩一分,肌肉即枯一分,此舌黑唇焦所由来也。四逆汤力能回先天之阳,阳气一回,津液复升,枯焦立润,故治之而愈(如系阳明胃火而作,笔者常用白虎加人参汤治之而愈)。
  5、治喉痛、畏寒、脚冷。
  按喉痛一症,原非一端,此则畏寒脚冷,明是少阴受寒,逼出真火浮于喉间,故喉痛而脚冷。四逆汤力能温少阴之气,逐在里之寒,故治之而愈。
  6、治喉痛、,身大热,面赤、目瞑,舌冷。
  夫喉痛、面赤、身热,似是阳症,又见目瞑、舌冷,却是阴盛隔阳于外之征。四逆汤力能祛逐阴寒,迎阳归舍,故治之而愈。
  7、治吐血困倦(一)。
  夫吐血一症,总缘地气上腾,升降失职,人身气为阳,主升,血为阴主降。(原文为“,”,疑有误)。今当升者不升,不当升者而反升,明明阴血太盛,上干清道。古人云:“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是教人补火以治水也。又云:“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是教人补水以治火也。四逆汤力能补火,故治之而愈(治吐血困倦、治齿牙出血二条,可参见《医理真传》阐释卷四“吐血一症,其阳虚乎?阴虚乎?”笔者曾治多种血症,都先用炮姜甘草汤加血馀血馀(此处与16页之“血余”不统一,但与原文一致)炭,先止其血,然后用四逆汤加补肾药治之而愈)。
  8、治齿缝流血。
  夫齿乃骨之余,本属肾,肾为水脏,先天之真阳寄焉,以统乎骨分中之血液。真阳不足,不能统摄血液,故见血出。四逆汤力能补肾中之阳,治之故愈。
  9、治朝食暮吐,完谷不化。
  夫饮食入胃,固以胃为主,然运化之机,全在先天命门这一点真火,始能运化。。(原文为“,”,疑有误)真火一衰,即不能腐熟谷水,而成完谷不化,朝食暮吐者。暮为阴盛之候,阴气上僭,心肺之阳不能镇纳,故听其吐出也。四逆汤力能补命门衰火,故治之而愈(笔者经验,朝食暮吐,用四逆汤加吴茱萸、半夏治之可速愈。先朝食暮吐,以后食不下,再加硫黄补命门火,屡用屡效)。
  10、治足心夜发热如焚,不渴尿多。
  夫足心夜发热如焚,人皆谓阴之虚也。夫阴虚由于火旺,火旺之人,尿必短赤,口必饮冷,理势然也。今则不渴而尿多,明是下焦无阳,不能统束肾气,以致阴火沸腾,故见足心发热如焚也。四逆汤力能补火,火旺即能统束群阴,故治之而愈(此病余亲身患过,并治好多人。此法即是丙夺丁光之义也,知得丙夺丁光,便知得阳衰不能镇阴的旨归也)。
  11、治面赤发热,汗出抽掣。
  夫面赤发热,汗出抽掣,近似中风,其实不是,务必仔细斟酌,如其人本体有阴象足征,即不可当作风热。须知面赤发热者,阳越于外也。汗出抽掣者,阳亡于外,不能支持四维也。四逆汤力能回阳,阳回则诸症自己自已。
  12、治大便下血,气短少神。
  夫大便下血,固有虚实之分,此则气短少神,必是下焦之阳不足,不能统摄血液,四逆汤力能扶下焦之阳,阳旺则开阖有节,故治之而愈。
  13、治头摇,面白少神。
  夫头摇之症,人皆目之为风,而余于此症,察其人面白少神,如知其为清阳不升,元气虚极,不能镇定也。四逆汤力能扶阳,真阳一旺,即能镇定上下四旁,故治之而愈(笔者治陈某,抽脊髓后遗症,能坐着编竹器,但面容苍白无神,头摇不止,连服此方八剂而愈)。
  14、治背冷目瞑。
  夫背为阳中之阳,不宜寒冷,今又背冷而目瞑,明是先天真阳衰极,阴寒内生,阴盛则阳微,故目瞑而背冷也。四逆汤力能扶先天真阳,故治之而愈。
  15、治舌肿硬而青。
  夫舌肿一症,似乎心火旺极,不知舌肿而青,此乃阴寒太盛,逼出真火,欲从舌尖而出故见肿硬青滑,四逆汤力能补火,祛逐阴寒,故治之而愈(笔者经验,舌肿硬,但不现青色,思冷饮,则为心火旺极,可用大剂导赤散加味治之。如是胃火为殃,可用白虎加人参汤治之)。
  16、治唇肿而赤,不渴。
  夫唇肿之症,近似胃火,胃火之肿,口必大渴。今见病人唇肿,而口并不渴,可知阴火出于脾间,四逆汤功专补阳,阳旺则阴火自消,故治之而愈。
  17、一治鼻涕如注,面白少神。
  夫鼻涕一症,原有外感内伤之别,此则面白无神,明是真阳衰于上,不能统摄在上之律液。四逆汤力能扶坎中真阳,阳旺自能统纳,故治之而愈(笔者经验,如系外感鼻涕如注,多系风寒之邪伤肺脏,用麻黄汤或桂枝汤治之而愈)。
  18、治尿多。
  夫尿之多,由于下焦火弱,不能收束故也。惟四逆汤力能补下焦之火,故治之而愈(笔者经验,治尿多宜加益益智仁、复盆子以补心气、命门之不足。固精、缩小便之力更强,老人、小儿每多此病,均可治之)。
  19、治周身发起包块,皮色如常。
  夫周身发起包块,疑似风热阳邪,此则皮色如常,却是阴邪僭居阳位。四逆汤力能扶阳,阳旺则阴邪自伏,故治之而愈(笔者治张某某,全身发起包块,隐隐含有青色,不痛不痒,虽服祛风解热之药不效,用艾火烧之亦无效,服此方数剂而愈)。
  20、治周身忽现红片如云,不热不渴。
  夫周身发现红云,人孰不谓风火郁热于皮肤。夫风火郁热之症,未有不发热而即作者,亦未有口不渴而即谓之火者,此处便是认症机关。余每于此症,认作阳衰,阴居阳位,以四逆汤治之而愈。
  21、治发热、谵语、,无神、不渴。
  夫发热谵语,世人皆谓热伏于心,神无所主也。不知阳症热伏于心,精神不衰,口渴冷饮饮冷,小便亦必短赤,此则无神不渴(二),明是真阳衰极。发热者,阳越于外也;谵语者,阴邪乘于心,神无所主也;不渴无神,非邪火也。四逆汤力能回阳,阳回则神安,故治之而愈(《伤寒论·辫阳明病并治》《伤寒论·辨阳明病并治》“夫实则谵语,虚则郑声。郑声者,重语也。”郑声为患者心气内损,精神散乱而出现神识不清,不能自主,语言重复,声音低怯,断断续续,话不成句的垂危征象。谵语是指阳明实热或温邪入于营血,热邪扰及神明时出现的神志不清,胡言乱语的重症,治宜泻热清心为主。此则无神不渴,为阴气乘于心而神元无所主,故以四逆汤治之,非老有经验脸者不能识此,笔者按郑氏所说,用四逆汤治愈神志不清,语音低怯,说神说鬼的病患者多人)。
  22、治两目白晴青色。
  夫白轮属肺,金也,今见纯(责)〔青〕,(曰)无白色,是金气衰而肝木乘之夫。妻乘于人,是乾刚不振,纯阴无阳之候,多在死例。四逆汤力能扶坎中之金(三),金气一旺,目睛自然转变,故治之而愈。
  23、治两目赤雾缕缕,微胀不痛。
  夫目窠乃五脏精华所聚之地,原着不得一毫客气,今见赤雾缕缕,疑是阳火为殃,不知阳邪痛甚胀甚,此则微胀不痛,明是阳衰于上,不能镇纳下焦浊阴之气,地气上腾,故见此等目疾。四逆汤力能扶阳祛阴,阳光一照,阴火自灭,故治之而愈。
  按此方功用颇多,得其要者,一方可治数百种病,因病加减,其功用更为无穷。余每用此方,救好多人,人咸目余为姜附先生,不知余非专用姜、附者也,只因病当服此。难道余不会写几个参、地、归、芍,芩、连、枝、柏之方乎?只因世风日下,不究病之阴阳,专究方药之平稳,不知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多死焉;火猛烈,民望而畏之,鲜死焉。总之水能生人,亦能死人;火能生人,亦能死人。余非爱姜、附,恶归、地,功夫全在阴阳上打算耳。学者苟能洞达阴阳之理,自然头头是道,又奚疑姜、附之不可用哉!
  敬评:(一)认得血是水,气是火,便敢用姜、附,便知此方之妙也。(二)全在无神二字上定案。(三)

坎中一点真金,即真阳也,人活的即此。
  【阐释】郑氏于少阴经用药图列四逆汤及麻黄附子细辛汤主症原文,并强调少阴为水火交会之地,元气之根。四逆汤不专为少阴立法,而上、中、下三部之法俱备。复谓:“此方功用颇多,得其要者,一方可治数百种病,因病加减,其功用更为无穷。余每用此方救好多人,人咸目余为姜、,附先生。”的确,对于四逆汤能起死回生作用的重视,与善用之而活人无算,直可说是前无古人。如治头脑冷、气喘痰鸣、头摇、吐血、便血、抽掣、谵语、,耳、目、喉、舌、齿、唇、鼻诸病,及足心夜热如焚,俱能透过表面现象,而洞达致病之源,俱由于阳气虚,阴寒盛所引起,故虽无原文所列厥逆、下利、恶寒、欲寐、脉微细的少阴典型症状,亦以四逆汤施治而辄效。少阴多危症,尤其阳亡欲绝之症,多赖此方能回阳救逆,立起沉疴。实为辛甘化阳,救逆回阳之峻剂。郑氏于百年前即能深刻认识此方之真谛,而能广用、善用,其见识、魄力、经验均异于寻常,诚不愧为当时首屈一指的伤寒学家。《伤寒论》四逆汤证类有八个汤方,(原文为“。”,疑有误)。都是姜、附同用,其作用亦大同小异。至于少阴病反发热脉沉者,因系少阴与太阳同病,里阳虚而外寒束,故以发表温经表里两解之麻附细辛汤治之,郑氏用此法治忿嚏不已,腰痛难于转侧,及周身皮肤浮肿、内冷身重三症,亦系取其温经散寒的作用。笔者经验认为本方治慢性咽炎、喉炎有很好疗效。因少阴经脉循于咽喉,挟舌本,故咽喉疼痛与痹阻,属少阴病者甚多。选用此方治愈慢性咽炎、喉炎患者十数人,皆药到病除。如教师陈某某,患慢性咽炎已数年,服用六神丸,麦迪霉素无效,注射青霉素、链霉素针剂亦无效,服清热解毒汤药百余剂,非但无效,反而声嘶,讲课困难。余先治以麻黄附子细辛汤,连服四剂而大大减轻。由于病者面容萎黄无神,怕冷,口虽干而不思饮,此为肾虚不能启真水上升而口干,治以附子理中汤加补肾药床味,如上桂、枸杞、肉苁蓉、补骨脂等数剂而愈。又本方加干姜、桂枝、甘草,可治寒邪入里,表里同病,恶寒发热,口不渴,全身倦怠无力,但欲寐,时时背部恶寒、小便清长,咳甚痰多,全身骨节疼痛,项强、心累,手足酸软无力,舌苔黄白而腻,脉沉细而紧之咳嗽、哮喘,伤寒虚弱咳、喘,以及因伤寒引起之各种疾病数十种。有时用于奇难之症,其效果常常出于意外。
厥阴经用药图

  按厥阴为阴经,阴极则生阳,故多寒热错杂。又肝主宗筋玉茎,人性多思淫,心火一动,玉茎必举,发泄不遂,多生邪热,亦多见寒热错杂,此受病之源,人多不察。仲景立乌梅丸,寒热并投,大有灼见,并非专为虫立法。凡厥阴一切症候,莫不备具。舒驰远先生谓此方不是,未免执一。
乌梅丸圆通应用法
  1、治巅顶痛。(原文无“。”)
  夫厥阴之脉,会于巅顶。今见巅顶痛者,是厥阴之邪侵于上也。乌梅丸专主厥阴,故治之而愈。
  2、治睾丸肿痛。
  夫睾丸俗称为外肾,世人多以肾目之,不知此乃木之馀气所生,故贤配之卦,震、木也。二阴一阳,二睾丸为偶,玉茎一为奇,奇居腹面,丸居背面,所配论确乎不爽,而世人盖未之细求其理也。余每(原文为“第”,疑有误)每于此处病,多以乌梅丸治之而愈。
  3、治腹痛(饭)〔饮〕冷。
  夫腹痛爪甲青,明是厥阴阴寒之气,阻其真阳运行之机,邪正相攻,故见腹痛。即云寒邪,何得饮冷,必是阴极阳生,见此寒热错杂。乌梅丸寒热并用,故治之而愈。
  按此方功用最多,颇难尽举,姑列一二条,以备参究,。其中之精义,修园先生言之甚详,学者可熟读而深思之,便得立法立方之意,而于厥阴一切症候,莫不应手辄效也。
  【阐释】乌梅丸为厥阴之主方。郑氏谓:“厥阴为阴经,阴极则生阳,故多寒热错杂。……仲景立乌梅丸,寒热并投,大有灼见,并非专为虫立法,凡厥阴一切症候,莫不备具。”是有相当见地的。因厥阴病在症候上常见发热、肢冷、厥热来复、脉微、或呕吐、吐蛔、腹泻,多由于阴极生阳,阳气内伏、寒热错杂,阴阳胜复而致。乌梅丸寒热并用,补泻兼施。乌梅酸收杀虫以敛肠,连、柏苦寒以泄热,姜、附、归、辛、椒辛热以祛寒,人参扶正以固本,故能使阴阳平调而诸症缓解,向为治蛔厥及久痢之首选方,应用亦颇广泛。不过谓厥阴一切症候莫不备具,则又未免过当。以厥阴病在阴阳错杂之中,尚有偏于热而需用白头翁汤、小承气汤、白虎汤、枝子豉汤的;偏于寒而需用四逆汤、吴茱萸汤的。即寒热错杂之症,乌梅丸外,亦尚有当归四逆汤、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施冶的。只是乌梅丸在厥阴诸方中,系以平调寒热,补泻兼施着眼,应用确较广泛。郑氏用以治巅顶痛、腹痛饮冷,又因肝脉循少腹,绕阴器,故谓辜睾丸为木之馀气所生,及肝主玉茎,用乌梅丸治睾丸肿痛,殊有灼见。笔者认为以此方治痢,无分新久,功效显著。如患者王某某,面容苍白无神,下肢冰凉,舌质淡,无苔,脉微细,每日下利十馀次,腹痛,里急后重,兼见心烦,口渴而饮冷,此为寒热错杂,下寒上热之痢症,投以乌梅丸(改作汤剂)治之,一剂减轻,连服三剂而全愈。今人以乌梅丸加减治胆道蛔虫及多种肠道病,屡获良效。更有人认为凡寒热错杂之症,本方均可施怡施治,足见其应用之广泛了。
附:
  厉代以来,中医著作上千,古方数以万计,查方源及组成药物,实非易事。曾请成都中医学院方剂教研室主任陈潮祖教授,大邑县人民医院梁仲强主治医师为之查正,尚有少数方剂暂缺。如:
  30.升解散(暂缺)
  93.附羌汤(暂缺)
  又如有组成药物,而未标出方刘来源:
  52.四物人参汤(待查)
  地黄当归川芎白芍人参
  122.桂等姜半汤(待查)
  桂枝茯苓干姜半夏
  又方剂名目间有异名,如回龙汤,《本草纲目》作还元汤,方家谓之轮回酒;童便或谓自身小便。均待考。
  凡方剂后无组成药物或方剂来源,均注明待查或待考。
  1.二陈汤(和剂局方)
  半夏陈皮茯苓甘草
  2.十灰散(十药神书)
  大蓟小蓟荷叶侧柏叶茜草根茅很栀子大黄
  牡丹皮棕榈皮
  3.十枣汤(伤寒论)
  大戟芫花甘遂大枣
  4.十全大补汤(和剂局方)
  入参地黄当归白芍川芎茯苓白术肉桂黄芪
  炙甘草
  5.人参白虎汤(伤寒论)
  人参知母石膏炙甘草粳米
  6.人参败毒散(和剂局方〕
  人参柴胡前胡羌活独活茯苓枳壳白芍桔梗
  甘草
  7.八正散(和剂局方)
  扁蓄瞿麦滑石木通车前子大黄栀子甘草
  8.八珍汤(正体类要)
  人参茯苓白术炙甘草当归地黄白芍川芎
  9.九味芜活汤(医学正传)
  羌活防风细辛苍术川芎白芷生地黄芩甘草
  10.三黄散(外科正宗)
  生大黄生蒲黄姜黄冰片麝香蜂蜜
  11.三消饮(温疫论)
  厚朴槟榔芍药知母黄芩大黄葛根羌活柴
  胡大枣甘草生姜
  12.三黄石膏汤(外台秘要)
  黄连黄柏黄芩石膏豆豉桅子麻黄
  13.三才封髓丹(卫生宝鉴)
  天冬熟地人参黄柏砂仁炙甘草
  14.三物备急丸(金匮要略)
  大黄干姜巴豆霜蜂蜜
  15.大青饮(圣济总录)
  大青叶升麻生地大黄
  16.大补元煎(景岳全书)
  人参熟地山药杜仲当归枸杞山茱萸炙甘草
  17.大建中汤(金匮要略)
  蜀椒入参干姜怡糖
  18.大承气汤(伤寒论)
  厚朴枳实大黄芒硝
  19.大黄木香汤(医理真传)
  大黄木香当归苏叶甘草
  20.小青龙汤(伤寒论)
  麻黄桂枝芍药干姜五味子细辛半夏甘草
  21.小承气汤(伤寒论)
  厚朴枳实大黄
  22.小柴胡汤(伤寒论)
  柴胡人参半夏黄芩甘草大枣生姜
  23.小建中汤(伤寒论)
  桂枝芍药大枣生姜炙甘草饴糖
  24.五苓散(伤寒论)
  茯苓猪苓泽泻白术桂枝
  25.五淋散(和剂局方)
  赤茯苓当归赤芍栀子甘草
  26.五积散(和剂局方〕
  茯苓半夏麻黄干姜枳壳桂心厚朴苍术桔
  梗陈皮白芷当归芍药川芎灸甘草
  27.天王补心丹(摄生秘剖)
  地黄人参当归茯苓柏子仁五味天冬麦冬
  玄参酸枣仁丹参远志桔梗朱砂蜂蜜
  28.乌梅丸(伤寒论)
  乌梅附片干姜细辛川椒黄柏黄连人参桂枝
  29.化斑汤(温病条辨)
  石膏知母甘草玄参犀角梗米
  34.升解散
  (方源及组成药物均待查)
  31.升阳散火汤(东垣十书)
  葛根升麻羌活独活人参白芍柴胡防风生姜大枣生甘草炙甘草
  32.升麻葛根汤(和剂局方)
  升麻葛根白芍甘草
  33.丹栀四物汤
  丹皮栀子生地白芍当归川芎
  34.丹栀逍遥散(内科摘要)
  丹皮栀子柴胡当归芍药茯苓白术薄荷生姜甘草
  35.六味丸(小儿药证直诀〕
  熟地茯苓山药丹皮泽泻山茱萸
  35.六君子汤(妇人良方)
  人参茯苓白术炙甘草半夏陈皮
  37.平胃散(和剂局方)
  厚朴苍术陈皮甘草
  38.左归丸(景岳全书)
  熟地山药山茱萸枸杞菟丝龟胶牛膝鹿角胶
  39.右归丸(景岳全书)
  熟地山药山茱萸枸杞菟丝杜仲当归鹿角胶肉桂附子
  40.甘桔汤(伤寒论)
  甘草枯梗
  41.甘露饮(局方)
  生地熟地天冬麦冬石斛茵陈黄芩枳壳甘草批把叶
  42.甘草干姜汤(伤寒论)
  炙甘草炮干姜
  43.甘桔二冬汤(医理真传)
  甘草桔梗天冬麦冬地骨皮桑皮黄芩杏仁白蜜
  44.术附汤(类证活人书)
  白术附子
  45.龙胆泻肝汤(和剂局方)
  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生地柴胡甘草
  46.四物汤(和剂局方)
  地黄当归白芍川芎
  47.四苓散(伤寒论)
  茯苓泽泻猪苓白术
  48.四逆汤(伤寒论)
  附子干姜炙甘草
  49.四神丸(证治准绳)
  补骨脂吴茱萸五味生姜大枣肉豆蔻
  50.四磨汤(济生方)
  人参槟榔沉香台乌
  51.四君子汤(和剂局方)
  人参茯苓白术炙甘草
  52.四物加人参汤(待查)
  地黄当归白芍川芎人参
  53.四苓滑石阿胶汤(伤寒论)
  茯苓猪苓泽泻白术滑石阿胶
  54.白通汤(伤寒论)
  附子干姜葱白
  55.白虎汤(伤寒论)
  石膏知母甘草粳米
  56.白头翁汤(伤寒论)
  白头翁黄连黄柏秦皮
  57.生地四物汤(和剂局方)
  生地白芍当归川芎
  58.生地芩连汤(寿世保无)
  生地柴胡黄连黄芩山栀子犀角川芎枯梗芍药
  59.归脾汤(和剂局方)
  人参白术黄芪龙眼肉茯神木香酸枣仁炙甘草
  60.归附汤(医学三字经)
  当归附子
  61.宁神丹(丹溪心法)
  人参天麻白术当归茯苓陈皮荆芥僵蚕独活远志犀角杏仁获神半夏酸枣仁川芎郁金石膏南星白阳子辰砂牛黄珍珠生地甘草
  62.半夏生姜汤(类证活人书〕
  半夏生姜
  63.达原饮(温疫论)
  厚朴常山槟榔知母草果菖蒲黄芩青皮甘草
  64.回阳饮(伤寒论)
  附片干姜炙甘草人参
  按郑氏书中,多次提到回阳饮,但未指出本方组成药味。经前后文对照推理,实即四逆加人参汤。可参阅《医理真传》独参汤条。
  65.当归散(寿世保元)
  当归赤芍生地黄连红花石膏
  66.当归六黄汤(丹溪心法)
  当归生地熟地黄连黄芩黄柏黄芪
  67.当归四逆汤(伤寒论)
  当归桂枝白芍细辛木通大枣炙甘草
  68.当归芦荟丸(宣明论方)
  当归芦荟栀子黄连黄芩黄柏大黄青黛木香龙胆草麝香蜂蜜
  69.肉蔻散(奇效良方)
  肉蔻黄连干姜诃黎勒厚朴甘草白术赤茯苓
  70.阴八味(医宗金鉴)即知柏地黄丸
  知母黄柏熟地茯苓山茱萸山药丹皮泽泻
  71.阳八味(金区要略)即肾气丸
  熟地茯苓山药丹皮山茱萸泽泻肉桂附子
  72.阳旦汤(外台秘要)
  桂枝白芍大枣生姜炙甘草黄芩
  73.导赤散(小儿药证直诀)
  生地木通淡竹叶甘草
  74.芍药甘草汤(伤寒论)
  白芍甘草
  75.壮水明目丸(寿世保元)
  热地山药泽泻山茱萸茯苓川芎丹皮生地
  蔓荆子菊花当归黄连柴胡五味子
  76.冰硼散(外科正宗)
  玄明粉硃砂硼砂冰片
  77.麦冬饮(外台秘要)
  人参麦冬橘皮羚羊角生姜
  78.杞菊地黄丸(医级)
  枸杞菊花熟地淮山山茱萸丹皮茯苓泽泻
  78.吹喉散(寿世保无)
  牙硝硼砂雄黄僵蚕冰片
  80.芪附汤(赤水玄珠)
  黄茂附子
  81.苏子降气汤(和剂局方)
  苏子橘红半夏当归厚朴前胡肉桂生姜炙甘草
  82.苏陈九宝汤(证治要诀)
  紫苏陈皮麻黄官桂大腹皮薄荷杏仁桑皮甘草
  83.芩连四物汤(证治准绳)
  黄芩黄连地黄当归白芍川芎
  81.吴茱萸汤(伤寒论)
  吴茱萸人参大枣生姜-
  85.吴萸四逆汤(伤寒论)
  吴茱萸附子干姜炙甘草
  85.皂荚丸(金匮要略)
  皂荚大枣蜂蜜
  87.补血汤(东坦十书)
  当归黄芪
  88.补中益气汤(东坦十书)
  人参黄芪白术当归陈皮柴胡升麻炮姜大枣炙甘草
  89.补坎益离丹(医法圆通)
  桂枝附子海蛤粉生姜炙甘草
  90.辛夷散(济生方)
  辛夷细辛升麻稿本川芎木通防风白芷羌活炙甘草
  91.鸡鸣散(证治准绳)
  苏叶吴茱萸枯梗木瓜橘皮槟榔生姜
  92.鸡子黄连汤(伤寒论)
  黄连黄芩白芍阿胶鸡子黄
  93.附羌汤
  (方源及组成药物均待查)
  94.附子甘草汤(伤寒论)
  附子甘草
  95.附子理中汤(和剂局方)
  附子人参白术炮姜炙甘草
  96.肾着汤(金匮要略)
  茯苓白术干姜甘草
  97.定志丸(千金方)
  人参茯苓远志菖蒲蜂蜜
  98.定喘汤(摄生众妙方)
  麻黄白果桑皮苏子杏仁黄芩半夏冬花甘草
  99.羌活附子汤(卫生宝鉴)
  羌活附子干姜木香茴香
  100.泽泻汤(金匮要略)
  泽泻白术
  101.炙甘草汤(伤寒论)
  炙甘草人参桂枝阿胶地黄麦冬麻仁大枣生姜
  102.参附汤(妇人良方)
  人参附子
  103.参苏饮(和剂局方)
  人参紫苏葛根前胡茯苓枳壳半夏橘红桔梗木香甘草
  104.参苓白术散(和剂局方)
  人参茯苓白术陈皮炙甘草山药扁豆砂仁苡仁莲子肉桔梗大枣
  105.厚朴七物汤(金匮要略)
  厚朴枳实甘草大黄桂心大枣生姜
  106.封髓丹(医宗金鉴〕
  黄柏砂仁炙甘草
  107.胃苓汤(丹溪心法)
  厚朴苍术陈皮甘草茯苓猪苓泽泻白术桂枝
  108.荆防败毒散(外科理例)
  荆芥防风人参羌活独活柴胡前胡桔梗枳壳茯苓川芎甘草
  109.迥龙汤(景岳全书〕
  童便
  110.香砂六君汤(时方歌括)
  人参茯苓白术炙甘草半夏陈皮木香砂仁
  111.姜桂汤(医理真传)
  生姜桂枝
  112.姜桂茯半汤
  生姜桂枝茯苓半夏
  113.姜附汤(医宗必读)
  干姜附子
  114.举斑汤(温疫论)
  当归赤芍升麻白芷穿山甲柴胡
  115.泻白散(小儿药证直诀)
  桑白皮地骨皮甘草粳米
  116.泻肝汤(三因方)
  柴胡前胡桑皮细辛蕤仁栀子黄芩升麻决明子
  117.栀豉汤(伤寒论)
  栀子淡豆豉
  118.桂枝汤(伤寒论)
  桂枝白芍大枣生姜炙甘草
  119.桂枝龙牡汤(伤寒论)
  桂枝白芍大枣生姜炙甘草龙骨牡砺
  120.桂苓术甘汤(伤寒论)
  桂枝茯苓白术甘草
  121.桂枣丸
  (方源及组成药物均待查)
  122.桂苓姜半汤(待考)
  桂枝茯苓干姜半夏
  123.桂枝大黄汤(伤寒论)
  桂枝白芍大枣生姜炙甘草大黄
  124.桃花汤(伤寒论)
  赤石脂干姜粳米
  125.桃仁四物汤(女科秘要)
  桃仁归尾赤芍川芎生地香附丹皮红花元胡
  126.桃仁地黄犀角汤
  (方源及组成药物均待查)。
  127.通滞汤
  (方源及组成药物均待查)
  128.祛风散(和剂局方)
  荆芥防风羌活川芎僵蚕厚朴蝉退麝香人参茯苓陈皮甘草
  129.祛风散湿汤
  (方源及组成药物均待查)。
  130.真武汤(伤寒论)
  茯苓附子白术白芍生姜
  131.润燥汤(东垣十书)
  升麻生地熟地当归大黄麻仁桃仁红花甘草
  132.柴苓汤(景岳全书)
  柴胡猪苓茯苓泽泻白术黄芩
  133.逍遥散(和剂局方)
  柴胡当归白芍茯苓白术甘草薄荷生姜
  134.益元散(宣明论方)
  滑石甘草辰砂
  135.养血汤(东坦十书)
  当归生地秦艽川芎杜仲桂枝甘草
  136.消斑汤(类证活人书)
  人参石膏葳蕤知母甘草
  137.流气饮(和剂局方)
  大黄川芎菊花牛蒡细辛防风山栀黄芩玄参白蒺藜蔓荆荆芥木贼苍术草决明甘草
  138.凉膈散(和剂局方)
  大黄芒硝栀子连翘黄芩薄荷竹叶炙甘草
  139.凉血汤(女科秘要)
  当归地黄黄芩黄连黄柏知母防风荆芥细辛蔓荆羌活稿本升麻甘草
  140.调胃承气扬(伤寒论)
  大黄芒硝炙甘草
  141.黄连汤(伤寒论)
  黄连干姜甘草桂枝人参半夏大枣
  142.黄连吴萸汤(景岳全书)
  黄连吴萸
  143.黄连解毒汤(儒门事亲)
  黄连黄芩黄柏栀子
  144.黄连泻心汤(杂病源流犀烛)
  黄连黄芩生地知母甘草
  145.黄连木香汤(证治准绳)
  黄连木香黄柏木通枳壳陈皮大黄
  146.黄芪建中汤(金匮要略)
  黄芪桂枝白芍大枣炙甘草生姜饴糖
  147.黄连玉竹阿胶汤
  (方源及组成药物均待查)
  148.黄芩芍药汤(伤寒论)
  黄芩芍药大枣甘草
  149.理中汤(伤寒论)
  人参白术炮姜炙甘草
  150.理脾涤饮
  (方源及组成药物均待查)
  151.麻黄汤(伤寒论)
  麻黄杏仁桂枝炙甘草
  152.麻仁丸(伤寒论)
  麻仁厚朴枳实大黄白芍杏仁蜂蜜
  153.麻杏石甘汤(伤寒论)
  麻黄杏仁石膏甘草
  154.麻黄定喘汤(张氏医通〕
  麻黄杏仁厚朴冬花桑皮苏子黄芩半夏甘草
  155.麻黄附子细辛汤(伤寒论)
  麻黄附子细辛
  156.滋肾丸(卫生宝鉴)
  黄柏知母肉桂
  157.滋肾养肝丸
  (方源及组成药物均待查)
  158.清震汤(宣明论方)
  苍术升麻荷叶
  159.清胃散(东垣十书)
  黄连生地当归丹皮升麻
  160.清肺饮(症因脉治)
  黄芩梗桔栀子连翘天花粉玄参薄荷甘草
  161.清燥汤(东垣十书〕
  黄芪苍术白术陈皮泽泻茯苓当归人参生地升麻麦冬神曲黄柏猪苓柴胡黄连五味炙甘草
  162.清暑益气汤(东垣十书)
  人参白术麦冬当归黄芪五味青皮陈皮升麻泽泻苍术神

曲黄柏葛根生姜大枣炙甘草
  163.葛根汤(伤寒论)
  葛根桂枝麻黄白芍大枣生姜炙甘草
  164.葛根芩连汤(伤寒论)
  葛根黄芩黄连甘草
  165.犀角地黄汤(丹溪心法)
  犀角地黄白芍丹皮
  166.温肺汤(和剂局方)
  白芍干姜五味细辛肉桂半夏陈皮杏仁甘草
  167.普济消毒饮(东垣十书)
  黄连黄芩牛蒡玄参陈皮马勃连翘薄荷升麻板兰根僵蚕柴胡枯梗甘草
  168.潜阳丹(医理真传)
  附子龟板砂仁炙甘草
  169.鞠郁丸
  (方源及组成药物均待查)
  170.藿香正气散(和剂局方)
  藿香厚朴白术陈皮半夏茯苓白芷桔梗苏叶大腹皮大枣生姜甘草

伤寒恒论 

郑钦安原序
  《伤寒》一书,相传千馀年,俱云仲景原文,名贤迭出,注家亦多,不胜枚举。余阅原文,颇有领悟。兹将原文逐条一一剖析,不敢与前贤并驾,但就鄙见所及,逐条发明,虽不敢云高出手眼,此亦救世之本心,聊以补名贤之不逮,亦大快事也,高明谅之,是为序。
  一、此书即遵舒驰远先生分列上、中、下篇,挨次发明,而他书则前后原文不一。总之论其原文,发明圣意,即前后错乱,而原文终在也。学者亦不必论短、论长则得矣。
  二、太阳篇条内有称中风字句,当是太阳受风,而中字不当,何也?中者如矢之中耙,人何能当?况书有称中经中风中脏之别,而条内所称中风,全不似中风面目,学者察之。
  大清光绪二十年孟冬月上浣临邛郑寿全钦安序
  
张仲景原序(校补)
  论曰: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概然叹其才秀也。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卒然遭邪风之气,婴非常之疾,患及祸至,而方震栗,降志屈节,钦望巫祝,告穷归天,束手受败,赍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委付凡医,恣其所措。咄嗟呜呼!厥身已毙,神明消灭,变为异物;幽潜重泉,徒为啼泣。痛夫举世昏迷,莫能觉悟;不惜其命,若是轻生,彼何荣势之云哉!而进不能爱人知人,退不能爱身知己,遇灾值祸,身居厄地;蒙蒙昧昧,悉若游魂。哀乎趋世之士,驰竞浮华,不固根本,忘躯徇物,危若冰谷,至于是也。
  余宗族素多,向馀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
  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脏,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上古有神农、黄帝、歧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师、仲文,中世有长桑,扁鹊,汉有公乘阳庆及仓公,下此以往,未之闻也。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始终顺旧;省疾问病,务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仿佛;明堂阙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孔子云:“生而知之者上,学则亚之,多闻博识,知之次也”。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
  
前言
  《伤寒论》系张仲景总结汉代以前医学成果,参合其临床经验撰著的第一部理、法、方、药俱备的医典,从而形成我国医学独有的“辨证论治”理论体系。自金·成无己《注解伤寒论》问世后,千百年来注释者无虑数百家。(包括日本汉医)因其文字古奥,叙证简略,大都从文字角度阐述,而少有论及如何具体运用其方。于其内涵亦见仁见智,学术多歧,各不相侔,但都推崇备至,誉其为“方书之祖”。名医家张令韶特别指出《伤寒论》是治百病的全书。他说:“书虽论伤寒,而脏腑经络,营卫气血,阴阳水火,寒热虚实,靡不毕备,神而明之,千般疢(chèn四声衬)难,如指诸掌。故古人云:能医伤寒,即能医杂证,信非诬也。”柯韵伯亦强调:“仲景之六经,为百病立法,伤寒杂病,治无二理,咸归六经节制。”但真能全面应用《伤寒论》理、法、方、药来治疗各种病症者,实属罕见。
  郑钦安紧紧掌握《伤寒论》之精髓,于临证中广泛运用其方药于各种病症之治疗,卓有成效。著《医理真传》、《医法圆通》、《伤寒恒论》三书,互相发明,浑然一体,不可分割,全是临证经验的总结,贯穿以阴阳为总纲,万病不出六经宗旨,不出一元真气的学术思想。特重阳虚阴盛之阐发,达到登峰造极。善用大剂量姜、桂、附以回阳救逆,拯人于危。其于阳虚辨治所积累之独到经验,实发前人之所未发,乃祖国医学之瑰宝,千古一人而已!
  余深服其理,运用亦多效验。惜年代稍久,原书已少流传,乃决心就平日学习所得及临床经验,对三书加以点校,并为之阐释。《医理真传阐释》、《医法圆通阐释》二书已先后问世。出版后,日本汉医界亦来函赞誉,如东洋医学综合研究所所长矢数道明将此书收入《汉方临床丛书》,东洋医学会副会长伊藤良誉为“填补了日本研究汉医史缺清代伤寒学派的空白”,并对其采用书中方剂治病取得疗效而感谢。德国真仁堂康复中心去岁邀请前往讲学。台湾、香港学者,亦累函索书。国内识与不识者,承纷纷赐信或见访,各方鞭策,时切于心。
  国务院前古籍整理领导小组组长李老一氓,备加鼓励,叮嘱务必完成三书阐释,俾郑氏三书成一完璧。因年事已高,且预为《伤寒恒论》题签。殷殷期许,不敢稍忘。三年来,未 遑寝息,反复考订、修改,现已付梓,庶可稍慰李老在天之灵。
  《伤寒恒论》(光绪二十年,即公元1894年刊行)郑氏自序云:“余阅原文,颇有领悟。兹将原文逐条一一剖析,不敢与前贤并驾,但就鄙见所及,逐条发明,虽不敢云高出手眼,此亦救世之本心,聊以补名贤之不逮。”通观全书,不因袭陈说,能独抒己见,对原文疑似之处,加以纠正,而无曲解臆断之嫌。其最大特点是将条文紧密扣合临床实际,切实说理,将理论与临床密切结合起来,指导辨证、治疗。如太阳中篇13条:“咽喉干燥者,不可发汗。”郑氏说:“凡咽喉干燥之人,津液已伤,岂可再行发汗以重夺其液乎?有因下元坎中真气衰微,不能启真水上升而致者,法宜扶阳;有因邪火灼其津液而致者,法宜清润;有因寒水逆于中,阻其胃中升腾之气而致者,法宜行水……”他分析了各种不同情况,并示人在临证中细心察之。又说“若此等证皆非发汗所宜。”这样从临症实际情况来论证,对治病多所启迪,于古医学家中未多见也。又如少阴后篇13条:“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郑氏认为:“按少阴病而至四逆,阳微阴盛也,其中或咳、或悸者,水气上干也;小便不利者,阳不化阴也;腹痛下重,阴寒之极也。法宜大剂回阳为是,而此以四逆散主之,吾甚不解。”足见郑氏不限于前人所说,敢独抒己见,对原文疑误之处进行辩证,并提出治法,更补仲景之所未及。
  惜《伤寒恒论》文笔既简,脱落亦多,临应活用,尚待发明;且未列方药、方解,检阅亦多不便。今加以点校、阐释,补明方药,并将药性及其应用范围逐一讲明,并参以五十年来临证经验以印证之。旨在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且欲保存原书全貌使之广泛流传,于其所不知者,则付缺如,以俟后之医者研究。加之学殖荒疏,错谬之处,在所难免,尚乞海内方家,不吝指正。
  我与巴蜀书社人士素不相识,但他们不随俗风,不计经济损失,高瞻远瞩,以宏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精心编辑审核,前几年已将我阐释的《医理真传》、《医法圆通》先后付梓版行。今《伤寒恒论》阐释甫杀青定稿,即由责任编辑接手编辑,以期早日问世。并在适当时候拟将三书结集合订为一册扩版精印以飨广大读者,这种举措,感佩固不仅作者一人而已也。
  这套书编写过程中,承蒙原中国中医学会副会长、北京中医学院教授任应秋谆谆嘱余整理发扬郑氏医学;原全国政协委员廖老沫沙题签;知名学者老友王利器教授为郑钦安撰传;原西北大学校长老同学郭琦教授,以及成都中医学院原副院长、研究员侯占元,成都中医学院教授郭子光、戴佛延,老友余行达教授,四川华西中医药研究所吴传先所长的关怀和支持,谨此表示衷心感谢。
  郑氏三书之阐释,前后历时十五年,本书亦屡易其稿。余妻张赐金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每一稿成,必先与之探讨修订,深得启迪裨益;小儿高龙、高骧参与收集、抄写,亦多进益,当勉其潜心学习,以承家学。
  唐步祺于成都槐树斋
  1993年11月30日
凡例
  一、本书根据郑钦安所著《伤寒恒论》原文,逐条阐释,以继承和发扬为原则,旨在为临床者之实用。
  二、郑书编列次第,其条文系遵舒驰远《再重订伤寒集注》(舒氏篇目悉按喻嘉言《尚论篇》,故是书篇目,一一遵之而未易)。惟条文错乱,多与《伤寒论》原书不符,现据1959年中医研究院所编《伤寒论语译》本校对,将郑书每条正文结尾“原文”二字后,以阿拉伯数字序号表示出该条文在《伤寒论》原著中次序,以便读者对照检索。
  三、《伤寒论语译》本有《辨霍乱病脉证并治篇》及其它条文,但舒驰远、郑钦安之书俱无,本书为郑书阐释,故亦不例,但在书末依次录出,以供参考。
  四、原书条文后,未列方剂,笔者为之补出,作了方解及应用范围,并附毕生经验,以资验证。
  五、对原书词义未清之处,专立注释一目,生僻字给出汉语拼音及直音。为便阅读,采用页末注方式。
  六、校勘一般不出校语,以“()”标明错文、脱文、或衍文,校改后之正字或补入者,则用“〔〕”标出。
  七、原书有少许眉批,不便横排,改写在原文之后,阐释之前。又各方煮服法“右几味”的“右”字,亦因横排,改作“上”字。
伤寒恒论一

 

 

百一十三方总目
太阳上篇计一十四方
  桂枝汤  桂枝  白芍  甘草  生姜  大枣
  五苓散  猪苓  茯苓  泽泻  白术  肉桂
  桂枝加附子汤  于桂枝汤内加附子一枚
  桂枝加桂汤  于桂枝汤内加桂二两
  桂枝人参汤  桂枝  人参  甘草  白术  干姜
  葛根黄连黄芩汤  葛根  黄连  黄芩  甘草
  桂枝去芍药汤  于桂枝汤去白芍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于桂枝汤内去白芍加附子
  桂枝加厚朴杏仁汤  于桂枝汤内加厚朴杏仁
  桃仁承气汤  桃仁  桂枝  大黄  芒硝  甘草
  抵当汤  水蛭 虻虫  桃仁  大黄
  附代抵当汤  桃仁  归尾  生地  肉桂  大黄  玄明粉  穿山甲
  十枣汤  芫花  大戟  甘遂  大枣
  大陷胸汤  大黄  芒硝  甘遂
  大陷胸丸  大黄  芒硝  甘遂  葶苈  杏仁  白蜜
太阳中篇计三十五方
  麻黄汤  麻黄  杏仁  桂枝  甘草
  小建中汤  即桂枝汤加饴糖
  茯苓甘草汤  茯苓  桂枝  甘草  生姜
  芍药甘草附子汤  三味
  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一两新加汤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四味
  桂枝甘草汤  二味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四味
  厚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  五味
  生姜泻心汤  生姜  甘草  人参  黄连  黄芩  干姜〔半夏〕〔大枣〕
  甘草泻心汤  甘草  黄连  干姜  大枣〔黄芩〕〔半夏〕
  大黄黄连泻心汤  二味
  附子泻心汤  附子  大黄  黄连  黄芩
  半夏泻心汤  半夏  黄芩 人参  干姜  黄连  甘草  大枣
  赤石脂禹余粮汤  二味
  大柴胡汤  柴胡  黄芩  半夏  生姜  大黄  大枣  枳实  白芍
  旋复代赭石汤  旋复花  人参  半夏  甘草  大枣  代赭石  生姜
  小陷胸汤  黄连  半夏  栝蒌实
  柴胡桂枝汤  柴胡  黄芩  人参  半夏  生姜  桂枝  白芍  甘草  大枣
  柴胡加龙骨牡砺汤  柴胡  龙骨  半夏  人参  大黄  铅丹  桂枝  牡砺  茯苓  生姜  大枣
  炙甘草汤  甘草  阿胶  麻仁  桂枝  人参  生地  麦冬  大枣  生姜  清酒
  四逆汤  生附子  干姜  甘草
  桅子干姜汤  二味
  桅子生姜豉汤  三味
  桅子厚朴汤  桅子  厚朴  枳实
  桅子豉汤  二味
  桅子甘草豉汤  三味
  干姜附子汤  二味
  抵当丸  水蛭  虻虫  桃仁  大黄  共杵为丸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  四味
  桂枝附子汤  桂枝  附子  甘草  生姜  大枣
  (白术附子汤)〔去桂加白术汤〕  白术  附子  甘草  生姜  大枣
  甘草附子汤  甘草  附子  白术  桂枝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麻黄  杏仁  生姜  连轺  赤小豆  甘草  大枣  梓白皮
  栀子柏皮汤  栀子  黄柏  甘草
太阳下篇计一十四方
  大青龙汤  麻黄  甘草  生姜  大枣  桂枝  杏仁  石膏
  桂枝麻黄各半汤
  桂枝二越〔婢〕一汤  于桂枝汤内加麻黄石膏
  桂枝二麻黄一汤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于桂枝汤内去桂加茯苓白术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砺救逆汤  桂枝  甘草  生姜  大枣  蜀漆  龙骨  牡砺
  桂枝甘草龙骨牡砺汤  四味
  甘草干姜汤  二味
  芍药甘草汤  二味
  茯苓四逆汤  茯苓  人参  附子  甘草  干姜
  黄连汤  黄连  人参  半夏  干姜  桂枝  甘草  大枣
  小青龙汤  麻黄  芍药  半夏  五味子  桂枝  甘草  干姜  细辛
  白虎加人参汤  于白虎汤内加人参
  白虎汤  知母  石膏  甘草  粳米
阳明上篇计四方
  小承气汤  大黄  枳实  厚朴
  调胃承气汤  大黄  芒硝  甘草
  猪苓汤  〔猪苓〕  茯苓  泽泻〔阿胶〕  滑石
  茵陈蒿汤  茵陈  桅子  大黄
阳明中篇计四方
  蜜煎导法  一味
  猪胆导法  一味
  大承气汤  大黄  芒硝  厚朴  枳实
  脾约丸  麻仁  杏仁  芍药  大黄  枳实  厚朴
少阳篇计二方
  小柴胡汤  柴胡  人参  半夏  甘草  黄芩  生姜  大枣
  柴胡桂枝干姜汤  柴胡  干姜  桂枝  黄芩  甘草  牡蛎  栝蒌根
合病篇计五方
  桂枝加葛根汤  于桂枝汤内加葛根
  葛根汤  葛根  麻黄  桂枝  白芍  甘草  生姜 


 大枣
  葛根加半夏汤  于葛根汤内加半夏
  黄芩汤  黄芩  芍药  甘草  大枣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  于黄芩汤内加半夏生姜
痰病篇
  瓜(带)〔蒂〕散  甜瓜(带)〔蒂〕  赤小豆
太阴篇计二方
  桂枝加芍药汤  于桂枝汤内倍加芍药
  桂枝加大黄汤  于桂枝汤内倍加大黄
少阴前篇计八方
  麻黄附子细辛汤  三味
  附子汤  附子  茯苓  人参  白术  白芍
  麻黄附子甘草汤  三味
  吴茱萸汤  吴萸  人参  生姜  大枣
  白通汤  葱白  干姜  附子
  白通加人尿猪胆汁汤  于白通汤内加人尿猪胆汁
  真武汤  茯苓  白术  芍药  生姜  附子
  通脉四逆汤  附子  甘草  干姜  葱白
少阴后篇计八方
  黄连阿胶汤  黄连  阿胶  黄芩  鸡子黄  白芍
  桃花汤  赤石脂  干姜  粳米
  猪肤汤  一味
  甘草汤  一味
  桔梗汤  桔梗  甘草
  半夏散及汤  半夏  桂枝  甘草
  苦酒汤  半夏  鸡子
  四逆散  甘草  枳实  白芍  柴胡
厥阴上篇计三方
  乌梅丸  乌梅  细辛  干姜  黄连  人参  桂枝  附子  黄柏  当归  〔川椒〕
  当归四逆汤  当归  细辛  甘草  通草  白芍  桂枝  大枣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于前方内加吴萸、生姜
厥阴中篇计二方
  麻黄升麻汤  麻黄  升麻  当归  知母  黄芩  天冬  葳蕤  石膏  白术  干姜  白芍  茯苓  甘草  桂枝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  四味
厥阴下篇计一方
  白头翁汤  白头翁  黄连  黄柏  秦皮
过经不解计一方
  柴胡加芒硝汤  于小柴胡汤内加芒硝
差后劳复食复计四方
  枳实桅子豉汤  枳实  桅子  豉
  牡砺泽泻散  牡砺  泽泻  蜀漆  葶苈子  商陆根  海藻  栝蒌根
  理中丸  人参  干姜  甘草  白术
  竹叶石膏汤  竹叶  石膏  半夏  人参  甘草  麦门冬  粳米
  
阴阳易病计一方
  烧裩散  男病用女裩,女病用男裩,烧灰



伤寒恒论卷二
太阳中篇
  凡寒伤营之证,列于此篇,计五十八法(据舒本校增)
  一、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重)〔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⑦,名(曰)〔为〕伤寒⑧。原文3
  郑论按已发热者,邪已拂郁于内也,未发热者,邪入而未遏郁也。据脉象,阴阳俱紧曰伤寒,论体(重)〔痛〕,则属少阴,呕逆则属寒饮,似于此条内不切。以余细维,现有发热、恶寒、身痛、脉浮紧者,乃为太阳伤寒之的候。若无头痛、身痛、发热、恶寒,而独见身(重)〔痛〕,呕逆,脉象见紧,乃为寒入少阴之征。盖太阳底面,即是少阴,以此判其或已发热,或未发热二语,庶几恰切。
  【阐释】本条乃太阳伤寒证之主证主脉。与太阳上篇中风条参之自别,主要不同点是脉紧无汗,此外体痛、呕逆也是中风证所没有的。中风因见风而恶寒,伤寒则无风而亦恶寒矣。郑氏释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则不同于历代注家之说,而曰“太阳底面,即是少阴,以此判其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庶几恰切”。必恶寒者,伤于寒则恶寒也。
  二、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痛)〔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原文35
郑论按此条乃寒伤太(过)〔阳〕之里,里寒太甚,闭束气机,上逆而喘,此理之常,主以麻黄汤开其腠里,俾邪外出,表里通畅,一切证形,立即化为乌有,学者切勿以喘而即认为肺病也,须知。
  【阐释】本条为太阳伤寒的主要证状,也是应用麻黄汤证的标准。郑氏谓:“学者切勿以喘而即认为肺病。”盖人身大气,积于心中,上焦如雾也,而胸中为太阳所主,寒邪外束,荣卫闭固,气不得泄,壅阏而为喘,于肺何有也。杏仁取其利气,非治肺也,故麻黄汤实是治太阳伤寒之药,而非治肺经之方也。
  麻黄汤方(校补)
  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一两(炙) 杏仁七十个(去皮尖)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复取微似汗,不须啜粥,馀如桂枝法将息。
  【方解及其应用范围】
麻黄辛温,开腠理而发汗;杏仁苦温,疏利肺气而治喘;桂枝辛甘温,协同麻黄,增强其发汗作用;甘草甘平,协和诸药,药虽四味,方义周匝。本方为开表逐邪发汗之峻剂,为太阳病表实证之主方。汪昂曰:“麻黄中空,辛温气薄,肺家专药,而走太阳,能开腠散寒;桂枝辛温,能引营分之邪达于肌表;杏仁苦甘,能散寒而降气;甘草甘平,发散而和中。”麻黄与杏仁相配,可以解表散邪,降逆平喘。曹颖甫谓:“麻黄汤为伤寒之圣药。独怪近人畏忌麻黄,徒以荆芥、防

风、豆豉、牛蒡等味,敷衍病家,病家亦以其平易而乐用之,卒之愈疾之功不见”。此为经验有得之言。近代医家恽铁樵对用此方之标准谓:“除恶寒、发热、头痛、身痛等,更须注意两点:第一是无汗,第二是口中和。如其有汗,麻黄是禁药;如其口渴、舌干、唇绛,桂枝也是禁药。只要是真确无汗,口中和,此方是唯一无二的妙法,可以药到病除。”(见恽著《伤寒论辑义按》)郑氏在《医法圆通》中说:“此太阳营分主方也。仲景原文治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无汗恶寒而喘者。”随即举出其圆通应用法三条:(1)治痘初出而急隐,壮热无汗者;(2)治肩背沉重、觉内冷者;(3)治两脚弯发起红块,痛甚。近代药物之分析,麻黄有发汗、平咳、定喘诸作用,为辛温发汗药中效力最强大者。故凡一切感寒、伤寒诸疾病之无汗者,如头痛、腰痛、身痛、关节痛等,无不可以用之。笔者多年来常用麻黄汤以治伤寒咳嗽,无不应手取效,而从未见发生副作用。近人推广应用此方治疗肺炎、上呼吸道感染属表寒实证者,均获良效。亦有用本方治疗肾脏病的水肿,并不一定出汗,大都表现为小便增多而肿胀消。
  三、伤寒一日⑨,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动)〔传〕⑩,颇欲吐,若(烦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原文4、5
  郑论按伤寒本旨,以一日太阳,二日阳明,三日少阳,四日太阴,五日少阴,六日厥阴,此就六经流行之气机而言也。至于邪入太阳,虽七八日,十徐日,只要脉静而不动,别无他经证形足征,便不传经。若脉见动,心烦欲吐,此为传也。学者临证,务要有别经证形可验,脉象之动静足征,则得传与不传之实也。
  
  【阐释】郑氏将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第四条、五条合并为一条。临床上的病变,并不是一日太阳、二日阳明……这样机械刻板,它既可以传入阳明,又可以传入少阳,甚至也有转属太阴、少阴的。但也可以在太阳七八日、十徐日不发生传变。可以从脉证的变化来诊断其传与不传,更应以证候为主。如伤寒二日,并未见到不恶寒,但恶热,口渴欲饮等阳明证,三日并未见到口苦、咽干、目眩等少阳证,则可知病邪仍在太阳,而没有传变。于此充分说明了病情已否传变,应以证候为主,决不可以日数来决定传与不传。亦即郑氏说:“务要有别经证形可验,则得传与不传之实也”。
  四、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区家不可用建中汤?,以甜故也)。原文102
  郑论按太阳司寒水之令,今二三日未见别经病情,只见心悸而烦,必是太阳失气化之令,以致水停心下,为悸而烦,今主建中汤以化太阳之气,气化而行,则升降不乖,而心悸与烦,则立化为乌有。但呕家不可用建中,以甘能上涌也,须知。
  【阐释】伤寒二三日,心中悸烦是属里虚,虽有表证,亦不可汗之,总以救里为急,中气得到扶助,正气能发挥祛邪作用,表邪亦往往能随之而解。其所以里虚,如郑氏所说:“是太阳失气化之令,以致水停心下,为悸而烦”。建中汤足以化太阳之气,气化而行,则升降不乖,而心悸与烦可愈矣。小建中汤方后有“呕家不可用桂枝汤,以甜故也”。郑氏移在原文后,未知何故。
  小建中汤方(校补)
  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掰) 芍药六两 生姜三两(切) 胶饴一升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内胶饴,更上微火消解,温服一升,日三服。呕家不可用建中汤,以甜故也。
  【方解及其应用范围】
  桂枝汤以桂枝为君,辛甘发散,以祛邪为主;本方以胶饴为君,配芍药酸甘相合,以补中为主。桂枝、生姜,温中通阳;芍药敛阴和营,桂、姜之辛,与枣、草、胶饴之甘合,则辛甘化阳;芍之苦,与甘相合,则苦甘化阴。胶饴甘温,大补脾胃,枣、草助之,以补脾胃之虚,使中宫建立,则阳气化而上行,阴气化而下降,营卫调和,阴阳不偏,则心悸与烦可愈矣。又方后有“呕家不可用建中汤,以甜故也。”不知郑氏何故,将此段移在原文之后。本方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凡五见。治里虚腹痛,萎黄,心中悸烦,又治虚劳里急、手足烦热、梦遗失精等阴阳两虚,寒热错杂诸症。近代推广用之,治疗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病、更年期综合证、心律失常腹痛、自汗、盗汗等。笔者用治营卫不调,食减神衰,咳嗽久不愈者,以此方健胃滋脾,从阳生阴,而咳自愈。
  五、太阳伤寒者,加温针必惊也。原文117
  郑论 按寒伤太阳,在营在卫,原有区别,此言加温针必惊,是邪在营分加温针而惊耶?是邪在卫分加温针而惊耶?以理揆之,当其时邪必在卫分,卫分属阳,断不可用温针之法,邪在营分,方可用温针之法。若邪在卫分而用之,如火上添膏,邪焉有不振惊内藏也,如此处断,学者方有趋向,万不致有用温针之害矣。
  【阐释】历代注家对病伤寒之人,加以温针,一定要发生惊惕的变证。郑氏则分别在营在卫,卫分属阳,断不可用温针之法;邪在营分,可用温针之法。如此处断,便不致有

用温针之害矣。
  六、脉浮宜以汗解,用火灸之,邪无(出路)〔从出〕因火而盛?,病从腰以下必重而痹者,名〔水)〔火〕逆也?。原文116中段
  郑论 按脉浮之病,本应汗解,方为合法,医家不究脉体,而妄以火灸之,大悖经旨。况表阳也,火亦阳也,二阳相合,邪不从外出而从内攻,遂致腰以下必重而痹者,是邪伏于下,阻其太阳寒水流行之气机故也。名日火逆者,是重在未得汗解,而水滞于下也。
  【阐释】本条系116条中一节,指出浮脉误灸后的变证。浮脉在表,宜以汗解之,医以火灸取汗,而不得汗,邪无从出,因火而盛,虽不一定焦骨伤筋,而火阻其邪,阴气渐竭,下焦乃营血所治,营气竭而莫运,必重著而为痹。亦即郑氏所说:“邪不从外出而从内攻,遂致腰以下必重而痹者,是邪伏于下。”则欲治其痹者,宜先治其火矣。
  七、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脉浮而数者,可发汗宜麻黄汤。原文51、52
  郑论 按脉浮、脉数,虽云可发汗,然有用桂枝汤者,有用麻黄汤者。在营在卫,原有区分,不得以浮、数二字,而断为麻黄汤的证也。学者务于有汗、无汗、畏风、恶寒处追求,便得用方之实据也。
  【阐释】本条在《伤寒论》为51、52条,郑氏合并为一条。凡表病皆见浮脉,麻黄汤证之主脉为浮紧,并有头疼发热,恶寒无汗等证状,方可用麻黄汤发汗。脉浮而数者,多是风热在表的象征,麻黄汤是不适合的,应该与本篇一条二条互参,如证与之相合,方可用麻黄汤发其汗,则诸证自愈。观原文不曰以麻黄汤为主之,而皆曰宜麻黄汤,则有商量斟酌之意也。
  八、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用)桂枝汤。原文57
  郑论 大约此证,既经汗解,而邪尚未尽解,故可更汗之,俾邪解尽无遗,庶无后患。
  【阐释】本条为汗解后,表邪犹未尽,因而复烦,脉浮数者,邪气仍在表之证,故可更发汗,以祛表邪。但已汗复汗,故不宜麻黄汤之峻发,而宜桂枝汤之缓发也。
  九、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原文72
  郑论 按太阳伤寒,既称发汗已,想是外邪已去。又见其脉浮数,烦渴,必是外邪已去,而内热未解,故其脉浮数尚见。至于烦渴者,热伤津液也,理应清解其热,热去则烦渴自解,脉数便平,何得即以五苓散主之?凡用五苓散,必要太阳邪已入腑,口渴而小便不利,原文只据一烦渴,脉数,学者每多不识。
  烦渴二字,亦有饮冷、饮热之分,不可不察(顶批)
  【阐释】此条郑氏指出用五苓散之不当。凡用五苓散,必要太阳邪已入腑,口渴而小便不利,原文只据一烦渴,脉数,其不当明甚。
  十、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原文73
  郑论 按汗出而渴,是太阳寒水从毛窍而出,不能滋润肠胃,故见口渴,以五苓散主之,仍使太阳寒水之气,不从外出,而仍从内出,则汗渴便止。然有不渴者,是津液未大伤,胃中尚可支持,虽见汗出,以茯苓甘草汤主之,亦是化气行水之妙。此条据余所见,当时汗出而渴,小便不利者,以五苓散主之;汗出不渴,小便不利者,以茯苓甘草汤主之。加此四字,后学更易于明白了然。
  再按汗出而渴,在阳明(一)有白虎之方;汗出而不渴,在少阴有亡阳之概,学者宜知。
  (一)大渴饮冷(顶批)。
  【阐释】此条为茯苓甘草汤证与五苓散证之辨证要点,只在渴与不渴之间,则其它证状,如脉浮数,小便不利,微热等情况,亦必大致相同。郑氏释为加小便不利四字,更加明白了然,是正确的。两证的主要区别是:一则水蓄于下,口渴而小便不利;一则水停于中,口不渴而小便不利。证情虽有异,但总的原因都属停饮蓄水为患,所以都治以温阳化水,不过一则重在温化膀胱,以利小便,一则重在温化胃阳而通利三焦,以蠲水饮,所以主治方剂各别。
  茯苓甘草汤方(校补)
  茯苓四两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一两(炙) 生姜三两(切)
  上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方解及其应用范围】
  本方治汗出不渴,其蓄水比五苓散为轻,因而去掉主要的利水药,仅用茯苓之淡渗,加重桂枝温阳,生姜温胃,甘草和中,四味配伍,温胃散水之功最佳,为治水气停中焦,不烦不渴,心下悸而四肢厥逆的有效良方。
  十一、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知之?然?,以营气不足,血少故也。〕原文50
  十二、〔脉浮数者,法当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发汗〕,当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脉微,此里虚,须表里实?,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原文49
  郑论 条内指一脉浮紧,身痛之人,法本当汗,假令尺中虚者,不可发汗,是言其阴分本虚,发之深恐亡阳,明是教人留意于发汗之间耳。即有他证,亦俟其津液自和,自汗出愈。盖慎之深,防之密矣。
  【阐释】按此二条,郑氏合并来加以注释,原文错落较多,其按亦不全面。兹据《

伤寒论》校补其错落文字,分列两条之释文。脉浮紧,身疼痛,此伤寒之脉证,宜麻黄汤以汗之者也,然尺中脉迟,此营气不足,而不可发汗之虚证也。至12条表证误下后,见身重、心悸、尺脉微的,不能再用发汗,可俟其自汗出而愈。但亦可以酌用小建中汤一类方剂,温养里气,使表里正气早复,气血充沛,则津液自和,便能汗出而愈。
  十三、咽喉干燥者,不可发汗。原文83
  郑论 凡咽喉干燥之人,津液已伤,岂可再行发汗,以重夺其液乎?余谓咽喉干燥之人,有因下元坎中真气衰微,不能启真水上升而致者,法宜扶阳;有因邪火灼其津液而致者,法宜清润;有因寒水逆于中,阻其胃中升腾之气而致者,法宜行水。学者留心察之,若此等证,皆非发汗所能了
  【阐释】本条为汗法禁例之一。咽喉干燥者,上焦无津液也。郑氏认为咽喉干燥之人,有三种不同情况,并提出扶阳、清润、行水三种治法。笔者认为扶阳可用四逆汤,清润可用人参白虎汤,行水可用茯苓甘草汤或五苓散。咽喉干燥,现今多称为慢性咽炎、喉炎,笔者常先用炮姜甘草汤加桔梗治之,继加补肾药调理而愈。
  十四、淋家不可发汗?,汗出(则)〔必〕便血。原文84
  郑论 凡患淋之人,或热闭膀胱,或寒闭膀胱,或败精滞于尿窍,气化现有不宣,原无发汗之理,若强汗之,则津液外亡,中气被夺,即不能统束血液,血液流注阑门秘清别浊之处,渗入膀胱,小便下血,于是乎作矣。
  【阐释】本条为汗法禁例之二。历代医家注解此条,其原因多由肾阴虚而膀胱有热,郑氏所指热闭膀胱即此,法宜扶肾阴,用四苓滑石阿胶汤治之。继指出有寒闭膀胱,或败精滞于尿窍,气化不宣者。寒闭膀胱者,由下焦阳微,阴寒阻截膀胱之路,阳微无力,不能化之,法宜扶下焦之阳,可用苓桂术甘汤倍桂加砂仁、白蔻治之。至于败精滞于尿窍,气化不宣者,治当清热利水中,加以化精化气之品,可选用滋肾丸倍桂,或大剂回阳饮加味治之。淋家虽患外感,亦无强汗之理,若强汗之,阴液愈虚,膀胱之蓄热愈炽,必致邪热通血妄行,从小便而为尿血。
  十五、疮家虽身疼痛21,不可发汗,汗出则痉22。原文85
  郑论 《内经》云:诸疮痛痒,皆属于火。火盛则血亏,若(在)〔再〕发汗,血液被夺,筋脉失养,痉证必作。然又当察其病情轻重,可汗则汗,不可固执。
  【阐释】本条为汗法禁例之三,疮家久失脓血,营血势必不足,若感外邪,虽有身体疼痛等证状,虚多实少,若以麻黄汤发其汗,则必犯虚虚之戒,故不能发汗。汗出其营血必更加亏耗,筋脉失去濡养,必然强急而为痉矣。
  十六、衄23家不可发汗,汗出必(頞)〔额〕上陷,脉急紧,(目)直视不能眴24,不(能)〔得〕眠。原文86
  郑论 申言素患衄血之人,切切不可发汗,汗为血液,血液既伤,若更发汗,则阳从外亡,故现(頞)〔额〕上陷,脉紧急者,阳脱之象也。目直视不能眴者,肝开窍于目,血液已伤,不能灌溉,以致不眴不眠者,皆真阳欲绝,危亡之候也。
  【阐释】 本条为汗法禁例之五。常患鼻衄的病人,由于经常失血,则血液素亏,不可任意发汗,更伤其血液,其变证多端,而严重的如郑氏所说有真阳欲脱之危候。
  十七、亡血家25不可发汗,发汗则寒栗而振。原文87
  郑论 亡血二字,即亡阳之征也。若更发汗,则阳从外越,而内无阳以温暖,故寒栗而振,此等危候非大剂回阳不可。
  【阐释】经常失血的病者,不但阴血不足,即阳气亦不充沛,加之发汗亦能伤阳。阴血伤则无以濡养筋脉,阳气伤则无以卫外为固,所以发生寒栗而振,此阴阳两虚之危候。如郑氏所言,非大剂回阳不可,诚属经验有得之言。
  十八、汗家重发汗26,必恍惚心乱27,小便已阴疼28,与禹余粮丸。原文88
  郑论 按汗为心之液,素多汗之人,血液早亏,今重发其汗,汗出过多,则心阳外亡,神无所主,而恍惚生,,小便已阴疼者,血液已亏,不能泽及小便也。原文以禹余粮丸主之,亦是收纳元气之意也。
  【阐释】本条为汗法禁例之六。平日汗多者,血液早亏,表阳即虚,若重发其汗,则阳从外亡,胸中神魂无主,故心神恍惚。而小便已阴疼者,阳气大虚,便出则气愈泄而化源伤,因虚而疼。禹余粮丸方,原文阙。
  十九、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反恶)〔但〕热者,实也,当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原文68、70
  郑论 按发汗病不解,与发汗后恶寒者,皆里阳不足,因汗而阳更伤也,故见畏寒。原文以芍药附子甘草汤,使其收纳元气归根,而恶寒自己。若不恶寒而反恶热,以调胃承气汤,是为血亏火旺说法。余更有说焉,当其时发汗,有素禀元阳不足,因发汗而有元阳外越者,外大热而内寒,学者务宜细察。若果血亏,阳明胃热,必有舌苔干黄,大渴饮冷,方可与调胃承气汤。若其人因发汗而元阳外越者,虽周身大热,舌必润滑,口必不渴,二便自利,又当以回阳为要,切切不可妄与调胃承气汤

,切记。
  【阐释】本条《伤寒论》分为两条。“发汗病不解”至“芍药附子甘草汤主之”为一条;以下又为一条。郑氏所按,颇为恰当。但其中特提出元阳外越与血亏火旺,阳阴胃热之区别,则与历代注家不同,临证时应特别注意。元阳外越者,可与大剂四逆或白通汤以回阳为要。
  芍药甘草附子汤方(校补)
  芍药三两 甘草三两(炙)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右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三服。
  【方解及其应用范围】
  本方芍药以补阴敛液,附子温经回阳,佐以甘草,从中调和,使芍、附作用,共同发挥,能够兼顾气阴,实属阴阳双补、扶正之剂。故用治汗出过多之恶寒属于阴阳俱虚之证。笔者曾治患风湿疼痛,同时有汗出恶寒证状,脚挛急,舌质淡,苔白腻,脉沉细,用大剂量芍药甘草附子汤治之,芍、甘各用60克,附子80克,连服五剂而全愈。
  二十、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29,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原文62
  郑论 据称发汗后,身疼脉迟,明是里分有寒也。汗则表阳被夺,而内寒卒起,闭塞经络,故见身疼。原文以桂枝加芍药人参新加汤,取姜桂以散阴寒,参芍以养血液,亦属妥切。
  【阐释】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此阳气虚损,阴液耗竭,亦即气阴两伤,营血不足也。郑氏所论“汗则表阳被夺,而内寒卒起,闭塞经络,故见身疼”。亦属确切之论。
  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校补)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四两 甘草二两(炙) 人参三两 大枣十二枚(劈) 生姜四两
  上六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加芍药、生姜、人参。
  【方解及其应用范围】
  桂枝汤有调和营卫,滋阴和阳的作用。本方即桂枝汤倍芍药生姜加人参而成。倍生姜者,以脉沉迟,营中寒也;倍芍药者,以营不足,血少故也;加人参者,补诸虚也。补营阴而益卫阳,表虚身疼自愈。故汗出太过津液受伤,不能濡养筋脉而身疼痛者;气血不足之身疼痛;正气不足,风湿在表之痹证。均可酌用本方治疗。
  二十一、发汗后,不可更行30桂枝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发汗后饮水多(者)必喘,以水灌31之亦喘。原文63、75后段
  郑论 按此条所论,与前论不符。此言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若其人桂枝证仍在者,原有再用桂枝之法,此说不可用,非不符而何?又云:发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杏石膏〔甘草〕汤。据余所见,果系大热、口渴、饮冷、气喘者,则为火刑于肺,而麻杏石膏〔甘草〕汤可用。若无大热、口渴等情,只见汗出而喘,吾恐汗出亡阳,若再以麻黄杏仁之方治之,能不速其亡乎?又云:“发汗后,饮水多者必喘,以水灌之亦喘。”此必因发汗而津液伤,故渴欲饮水;水入亦喘者,是为水逆于中,而中州气化不宣故也。
  【阐释】本条分为两节,“发汗后”至“可与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汤”为一节,即伤寒论63条全文;“发汗后”至“以水灌之亦喘”为后一节,即伤寒论75条后段。郑氏谓“此条所论,与前论不符”,其解麻杏石甘汤之可用与不可用,确有见地,非随文释义可及。又原文“发汗后,饮水多者必喘,以水灌之亦喘”郑氏释为津液伤,气化不宜。盖汗后表气虚,水气乘虚,客于腠理皮毛之间,则皮毛之开阖不利,皮毛内合于肺,故肺之呼吸迫促,而为喘也。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方(校补)
  麻黄四两(去节) 杏仁五十个(去皮尖) 甘草二两(炙) 石膏半斤(碎、绵裹)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
  【方解及其应用范围】
  本方是麻黄汤去桂枝加石青而成。麻黄辛温开泄肺气;杏仁苦降,宣肺平喘;石膏辛甘寒直清里热;甘草以和诸药。四味配合,有清肺定喘之功。此方除治本条所举之证外,适用于邪热壅肺各种病证,如风热感冒,气管炎、哮喘、百日咳、肺炎等。笔者常用此方治寒包热之咳嗽、哮喘、肺炎,以及风温初起,无汗而喘者,屡用屡效,获得满意效果。
  二十二、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子〕〔甘草〕石膏汤。原文162
  郑论 按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此语皆非确论,其间有因下而引邪深入,其脉尚浮,病机尚欲外出,仍当以桂枝汤,因其势而导之,方为合法,何得拘泥?至“汗出而喘,无大热”句,更要仔细推求,果见脉浮紧,有热象可征,而麻杏甘膏汤,方是的对之方。若汗出,脉浮空,面舌俱青、白、黑色者,回阳犹恐不及,尚得以原文方治之乎?学者务要留心,探究阴阳消息,切勿死守陈言,为方所囿,则得矣。
  【阐释】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郑氏谓此语非确论。若其人桂枝证仍在者,原有再用桂枝之法。太阳上篇第三十一条、三十二条,太阳中篇第二十九条,都是下后而又用桂枝汤之例。至“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否用麻杏甘膏汤,则应如郑氏所说:探

求阴阳实据,切勿死守陈言,为方所囿。
  二十三、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32,心下悸33,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原文64
  郑论 按汗为心之液,今发汗过多,则心阳不足,其人叉手自冒者,是欲扶心之意,外援之一助也。至心下悸欲按,皆本此。
  【阐释】此乃汗出过多,损伤胸中阳气。因胸中阳虚,以致心下悸动不宁。叉手自冒心,亦是汗出多而胸阳虚的原故。
  桂枝甘草汤方(校补)
  桂枝四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
  【方解及其应用范围】
  桂枝甘草汤方,桂枝并非解表,乃取其入心而益阳,配以甘草补虚以益气。桂枝配甘草,则桂枝温而不热,所以能益阳而不致发汗。辛甘合用,阳气乃生,心阳得复而悸动可愈。现本方广泛用于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可调整血液循环功能。如心阳虚是受肾阳虚所引起,可酌加附子。
  二十四、未持脉时34,病人叉手自冒心,师因教〔试〕令咳而不咳者,此必两耳聋无闻也,所以然者,以重发汗,虚,故如此也。原文75前段
  郑论 此条是教人探阴阳之妙谛,若其人令咳而能咳,则耳聪,令咳而不咳,则耳聋。故断之曰,重发汗,以致心阳虚,浊阴上干,闭其轻窍,故耳聋也,此与风寒闭束者,大有泾渭之别,学者宜细察焉。
  【阐释】本条通过望诊与问诊来诊断病情,决其阴阳,重发汗,以致心阳虚,心寄窍于耳,心虚故耳聋,此与肝胆风木之火上升,阻滞清窍而耳聋迥然不同,以小柴胡汤加减治之必不效,必大剂参附汤加味治之。
  二十五、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35,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原文65
  郑论 既称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是必因发汗而伤及肾阳也,肾阳既衰,不能镇纳下元水气,以致脐下悸,欲作奔豚,法宜回阳为是。原文所主之方,取茯苓以伐肾邪,而使水气下泄,不致上奔,真立法之妙谛也。
  【阐释】历代注家认为发汗后心阳虚而肾水上逆脐下。郑氏则谓伤及肾阳,不能镇纳下元水气,以致脐下悸,欲作奔豚,法宜回阳为是。原文主以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虽佳,但不若再加附片以扶肾阳,效果更好。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方(校补)
  茯苓半斤 桂枝四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五枚
  上四味,以甘澜水一斗36,先煮茯苓,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作甘澜水法,取水二斗,置大盆内,以杓扬之,水上有珠子五六千颗相逐,取用之。
  【方解及其应用范围】
  《医宗金鉴》云:“本方即苓桂术甘汤去白术加大枣倍茯苓也,彼治心下逆满,气冲胸,此则脐下悸欲作奔豚。盖以水停中焦,故用白术,水停下焦,故倍茯苓,其病由汗后而起,自不外乎桂枝之法也。”本方与苓桂术甘汤、茯苓甘草汤的作用大致相同,都能治水气疾患。苓桂术甘汤证,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茯苓甘草汤证,厥而心下悸,其病理机转偏于中焦,所以一用白术运脾,一用生姜温胃。本汤证脐下悸欲作奔豚,其病理机转偏于下焦,所以用大枣培土制水,倍茯苓以伐肾邪。
  二十六、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原66
  郑论 此病腹胀满由于发汗后,明是汗出伤及胸中之阳,以致浊阴上干,闭其清道,壅而为满,法宜补中宣通,原方亦可用,似不若理中加行滞药为当。
  【阐释】此条为发汗后脾阳虚弱,不能运化转输,虚气壅滞腹胀满的治法。郑氏云:“原方亦可用,似不若理中加行滞药为当”。笔者治此类脾虚胀满者,常用理中汤加丁香治之辄效。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方(校补)
  厚朴半斤(炙、去皮) 生姜半斤(切) 半夏半升(洗) 甘草二两 人参一两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方解及其应用范围】
  本方为温运脾阳,宽中除满,消补兼施之剂。厚朴味苦辛,性温,下气开滞,豁痰泄实,故能平胃气而除腹满,生姜辛开理气,半夏开结燥湿,人参、甘草健脾培土以助运用。参、草非胀满之要药,临床时分量宜轻。除用治脾虚作胀外,近人推广用于慢性胃炎、胃、肠消化不良等病症。
  二十七、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鞭,干(呕)〔噫〕食臭37,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38下利者,宜生姜泻心汤〔主之〕。原文157
  郑论 此证既称汗解,是外邪已去,何至胃中不和,心下痞鞭?此是因发汗过多,以致浊阴上逆于心而成痞乎?是因挟有宿食滞于心下而成痞鞭乎?是因有邪热结于心下而成痞鞭乎?是因有寒水逆于心下而成痞鞭乎?不能无疑。又云:“干(呕)〔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至雷鸣下利”句,定是太阳气化失职,以致寒水弥漫四旁,一切病情,俱由此而生。但原文以生姜泻心汤主之,似不恰切。
  【阐释】郑氏所注,与历代注家不同,首先提出心下痞鞭有四种不同情况,此条心下痞鞭,是因寒水逆于心下而成,此太阳气化失职,以致寒水弥漫,原文主以生姜泻心汤为不恰当。

笔者认为可用五苓倍桂以化太阳膀胱之气,加附子以扶肾阳,较为妥切。
  生姜泻心汤(校补)
  生姜四两(切) 甘草三两(炙) 人参三两 干姜一两 黄芩三两 半夏半升(洗) 黄连一两 大枣十二枚(掰)
  上八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附子泻心汤,本云加附子。半夏泻心汤、甘草泻心汤,同体别名耳。生姜泻心汤,本云理中人,参黄琴汤,去桂枝、术加黄连,并泻肝法。
  【方解及其应用范围】
  本方生姜、半夏辛温散寒,除胁下水气以和胃,人参、大枣以补中,干姜、甘草以温里,黄芩、黄连以除痞结。因本方以胃不和有水气为主,故重用生姜以和胃散水,因以名方。本方主治皆属里证,寒多热少,升降失司、虚实错杂之证。现应用本方以治急慢性肠炎、消化不良,胃扩张,胃酸过多,肠胃功能紊乱等症。
  二十八、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次)〔行〕,(完)谷不化39,腹中雷鸣,心下痞鞭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40,故使鞭也,甘草泻心汤主之。原文158
  郑 论 此条既已误下,而又复下,所现之症,既称虚冷,此非结热,原文以甘草泻心汤主之,方中芩连之苦寒,而复可用乎?仲景不当处此。
  【阐释】两次误下,其痞益甚,此非热邪痞结,而是胃中虚冷之极也,理当急投四逆以救其阳,稍加人参以润之,即四逆加人参汤。在临床上,人参确有振奋胃机能,缓解虚性痞满的作用。故郑氏驳其不可用芩、连之苦寒,而曰仲景不当处此。
  甘草泻心汤方(校补)
  甘草四两(炙)黄岑三两 干姜三两 半夏半升(洗)大枣十二枚(擘)黄连一两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方解及其应用范围】
  本方用甘、枣以补中,干姜、半夏,辛以通达,岑、连苦寒泻痞清热。甘草用至四两,为本方君药,故名甘草泻心汤。现今推广用以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多效,其证多为寒热错杂。
  二十九、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41,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汤,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原文164
  郑 论 既称下汗后,以致心下痞,明是下汗,亏损表里之阳,以致浊阴上干,结于心下而为痞,法宜温中扶阳,宣中散逆为是。又云:恶寒者表未解,恶寒二字,虽攻痞(p仆:即治疗痞证。痞:痞块、痞积,腹中可触摸之硬块,伤寒病等会发生此症状.云太阳面目,究竟阳虚而畏外寒,亦见恶寒,况既大下发汗后,果见脉尚浮紧,周身尚在疼痛,发热,恶寒,如此可以解表,不然,祗见恶寒两字,不得即当解表。至于玫痞之说,虽有次弟,以此症而论,则攻痞之大黄黄连泻心汤,亦未恰切,何也?未见有热象足征,祗有痞象一症,况此由下汗而成,并非未经汗下而见,前之大下,是大黄苦寒一派而致痞,既前之大黄不效,今又用之,又岂能必其效乎?吾想再下之,而命不永也。
  【阐释】郑氏所按,层层分析,与历代注家迥异。下汗后,以致心下痞,乃亏损表里之阳,阴气结于心下而成痞,法宜温中扶阳,宣中散逆,所论极是。至恶寒二字,亦有阳虚而畏寒者,则不在解表之例。至于攻痞之说,大黄黄连泻心汤,亦不恰切,盖只有痞象一症,而未见有热象足征,况此痞由下汗而成,并非未经汗下而见,前用大黄下之而成痞,今又用之,岂能必其效乎?故郑氏慨然曰:“吾想再下之,而命不永也”。
  三十、脉浮而紧,而复下之,紧反入里,则作痞,按之自濡42,但气痞耳43。心下痞
  按之濡,其脉关上浮(大)〔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原文151、154、155
  郑 论  按脉浮而紧,是寒伤的候,理应解表,医者不知解表,而复下之,紧反入里,明明引邪深入而成痞满之象,但按之濡,是无形之热邪结于心下。至于关上浮大,足见中州之实有热助之,而原文之大黄黄连泻心汤,是的确之法。若心下痞,而见恶寒汗出者,则又阳虚之征,因误下所致,原文以附子泻心汤主之,附子可用,而芩连必不可用,何也?恶寒者,阳衰之验,汗出者,亡阳之机,心下痞者,阴邪上逆之据,法宜大剂扶阳宣散为是,学者宜细察之。
  【阐释】本条系《伤寒论》151、154、155三条合并而成。脉浮而紧至气痞耳为一节,说明痞的成因与证状;心下痞至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为第二节,此热痞的证治;心下痞至附子泻心汤主之为第三节,此痞证而兼阳虚的证治。郑氏对第三节所按:“附子可用,芩、连必不可用。”发人深省。笔者认为可用附子理中汤扶阳抑阴,加半夏、砂仁健脾降逆为当。
  大黄黄连泻心汤(校补)
  大黄二两  黄连一两
  上二味,以麻沸汤二升渍之44,须臾绞去滓,分温再服。
  附子泻心汤方(校补)
  大黄二两 黄连一两 黄芩一两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别煮取汁)
  上四味,切三味,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内附子汁,分温再服。
  【方解及其应用范围】
  大黄黄连泻心汤为泻火泄热之剂。大黄苦寒,急泻上炎之火;黄连泻中焦邪火,清热消痞。二药仅用沸汤渍泡,取汁饮服,重在清中焦之热邪而不主泻下。故凡不恶寒,但恶热,心下痞闷不舒,按之膨满而微有抵抗,自觉烦热,热气上冲,头痛,面赤等,都可治之。《金匱》用治“心气不足,吐血、衄血。”此气盛火旺,逼血妄行也。近人推广治疗炎性的胃肠病,和一般突发的充血性疾病,如高血压等,更广泛用于热盛之吐血,疗效可靠。附子泻心汤即上方加黄芩、附子,为寒热并用,温清兼施,正邪两顾之和剂。三黄泄热消痞,仅用沸水渍泡取汁,附子久煮,取浓汁.合和与服,取寒热异其气,生熟异其性药虽同行,而功则各奏.故凡证属实热而体属阳虚之胃病或吐血鼻衄等病,都可适用。
  三十一、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45,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兼之)〔蒸蒸而振〕46,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鞭〔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可也)。但满而不(病)〔痛者〕,此为痞,柴胡汤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原文149
  郑 论  按柴胡汤症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症仍在者,是下之而邪未深入,尚在少阳,故不为逆,若下之而转变别症,少阳症全无者,则是下之过,咎无可辞。若心下满而硬,虽名结胸,究竟务要察其虚实,果系有邪热结于心下者,可与大陷胸汤。若系下之失宜,而阴寒水湿上逆而作者,犹宜温中降逆,化气行水方是。所云满而不(病)〔痛〕则为痞,原非柴胡汤所宜。原文以半夏泻心汤,确乎有理,至于方中芩连,似觉不当,学者察之。
  【阐释】此条乃柴胡汤证具,误下后的三种病变。其一是虽误下而证未变,所以仍用原方治疗。其二是病转结胸的证治,又有两种情况,果系有邪热结于心下者,可与大陷胸汤;若阴寒水湿上逆而作者,则宜温中降逆,化气行水,可用附子理中汤加肉桂、砂仁、半夏、茯苓治之。其三是转痞满的证治,亦即是心下满而不痛的痞证,则宜用半夏泻心汤治疗。郑氏提出方中芩连,似觉不当,应用时宜详加审察,示人以慎重之意。
  半夏泻心汤方(校补)
  半夏半升(洗)黄芩、干姜、人参、甘草(炙)各三两、黄连一两 大枣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渣,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须大陷胸汤者,方用前第二法。原注云:“一方用半夏一升”
  【方解及其应用范围】
  柯韵伯云:“即小柴胡汤去柴胡加黄连干姜也。不往来寒热,是无半表证,故不用柴胡,痞因寒热之气互结而成,用黄连干姜之大寒大热者,为之两解也.”但下后中虚,所以用参草大枣以补正。近代推广应用治疗胃肠道疾病,如急慢性胃肠炎、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脏寒肠热之泄泻等,都有一定疗效。
  三十二、本以下之,故心下痞,与泻心汤47,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烦燥)〔燥烦〕48,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原文156
  郑论痞由误下而致,服泻心汤而不解,又复见(烦燥)〔燥烦〕口渴,小便不利,原文以五苓散主之,可见初非下症,实太阳之症。因下而引入太阳之腑也。可见医家不可妄下,总要斟酌妥贴为妙。
  【阐释】痞由误下而成,本条痞证是水饮内停,津液不行所致,故有渴而口燥心烦,小便不利等。如郑氏所说:“实太阳之症,因误下而引入太阳之腑,”故五苓散为对症之良方。
  三十三、伤寒服(泻)〔汤〕药,下利不止,心下痞鞭,服泻心汤已,(后)〔复〕以他药下之,利不止,医以理中与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49,此利在下焦50,赤石脂禹馀粮汤主之。复(利)不止者,当利其小便。原文159
  郑 论  据所称伤寒,服(泻)〔汤〕药下利不止,而至心下痞,明是下伤胸中之阳,遂使浊阴僭居高位而成痞,虽服泻心汤而病未解,又复下之,一误再误,所失愈多,医(一)〔以〕理中汤治之,下利益甚。非下利甚之可怪,实由中州转运,而积阴下泄,虽泄甚一时,而收功已在旦夕,昧者不察,以为病在下焦,非理中可了,又复以赤石脂禹馀粮汤治之,仍不效,而曰当利小便,不知下利,有小便尚利者,有小便不利者,不利者可利,而小便利者决不可利。以余所见,全是误下所致,理中是不易良法,理中内加桂、芩、砂、半是绝妙法,原文所论之方,皆在似是而非之例,学者详细辨之。
  【阐释】本条指出,下后再次误下,有各种不同病情,应根据辩证论治的精神来处方治疗。如下后痞硬下利,而胃脘部痞鞭偏甚的,宜用泻心汤;如中焦虚寒的,宜用理中汤.如下利不止,下虚滑脱的,可用赤石脂禹馀粮汤;如属清浊不分,小便不利的,可用五苓散,小便一利,便可减少大便中水分,有利于下利不止的治疗。郑氏认为全是误下所致,理中是不易良法,理中内加桂、苓、砂、半是绝妙法,亦可遵从。
  赤石脂禹余粮方(校补)
  赤石脂一

斤(碎)太一禹馀粮一斤〔碎)
  上二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渣,分温三服。
  【文解及其应用范围】
  柯韵伯云:“大肠之不固,仍责在胃,关门之不紧,仍责在脾,此二味皆土之精气所结,能实胃而涩肠,凡下焦虚脱者,以二物为末,参汤调服,最效”。此方亦可用于大肠咳嗽,咳则遗矢。李东垣谓:“固涩止咳”。
  三十四、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中痞鞭,呕吐而下
  利者,大柴胡汤主之。原文165
  郑 论  按伤寒发热,有风伤卫之发热,寒伤营之发热。出汗,有风伤卫之出汗,有阳明热甚之出汗,有少阴亡阳症之出汗。而此只云:发热汗出不解,是用桂枝解表之剂而出汗不解乎?是用麻黄解表而发热汗出不解乎?此中全无实据。言阳越于外发热也可,言汗出亡阳也可。又云:心中痞鞭,呕吐下利,全是太阴病情,则于太阳症不合,至于大柴胡汤,则更属不合也,学者盍察之。
  【阐释】此条郑氏提出种种疑问,以及心中痞鞭,呕吐下利,证属太阴,皆值得学者辨证时深思,大柴胡汤为和表清里之剂,与病症不合,不可用矣。舒驰远更说:“大柴胡汤不可用,仲景必无此法”。方见“过经不解”一条。
  三十五、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51,心下痞〔鞭〕,噫气不除者52,旋复代赭石汤主之。原文161
  郑 论  按伤寒病,至用汗、吐、下三法,外病已解,而见心下痞,噫气不除者,由或汗、或吐、或下,伤及胸中之阳,以致浊阴上干,逆于心下,阻其升降之气机而为噫。原文以旋复代赭石汤主之,实属至当之法。
  【阐释】本条为伤寒大邪解后,虚气作痞的治法。郑氏释“噫气不除者,伤及胸中之阳,以致浊阴上干,逆于心下,阻其升降之气机而为噫”.实属至当,主以旋复代赭石汤,为确切不易之方矣。
  旋复代赭石汤方(校补)
  旋复花三两 人参二两 生姜五两 代赭一两 甘草三两(炙) 半夏半升(洗) 大枣十二枚(掰)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渣,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曰三服。
  【方解及其应用范围】
  本方以人参、甘草养正补虚,姜、枣和脾养胃,半夏以蠲饮降浊,更以代赭石之重,使之敛浮镇逆,旋复花之辛,用以宣气涤饮。浊降则痞鞕可消,清升则噫气可除。现多用于慢性胃肠病,胃气上逆,眩晕呕吐,胸痞,痰多而粘,食不下,大便秘结,噎膈反胃等。
  三十六、病胁下素有痞,连在脐旁,痛引少腹,入阴筋者53,此名脏结54,死。脏结无阳症55,不往来寒热,其人反静,(则)舌上苔滑者,(而)不可攻也。原文167、130
  郑论 两胁属肝地面,素有痞连在脐旁,是阴寒久聚于厥阴而未解,阴邪甚则痛直入阴筋,故决其死。而曰脏结者,肝为阴脏故也。无阳症,不往来寒热,其人安静,舌滑苔,则是阴症之实据,言不可攻,是教人不可妄用药以攻其结也。
  【阐释】此条《伤寒论》原书分作两条:“病胁下素有痞,……此名脏结,死”。为第一节,此言脏结的痞属极危候。痞症之结深结久,惟阴无阳,阴气过极,阳气竭绝,故死。第二节为“脏结无阳症……不可攻也。”继续说明脏结证的属性,是纯阴无阳,虽有如结胸的鞕满证状,慎不可攻,若误攻之,则犯虚虚之戒。此条有论无方,前节言死,后节言不可攻。笔者认为可用大剂四逆汤、白通汤以回阳,或当于十百中挽救一二,亦是尽治病之道而已。
  三十七、问曰:病有结胸56,有(结脏)〔脏结〕57,其状何如?答曰:按(则病)〔之痛〕,寸脉浮,关脉沉,名曰结胸也。何为(结脏)〔脏结〕?答曰:如结胸状,饮食如故,时时下利,寸脉浮,关脉小、细、沉、紧,名日脏结,舌上白苔滑者58,难治。原文128、129
  郑论 按结胸、脏结两症,答曰寸浮、关沉紧;寸浮、关细沉紧,皆非确论。若寸浮、关沉而不结胸;寸浮、关细沉紧而不脏结,则又当何说?以余鄙见,当时胸高突起,结于胸之上部者,可名结胸。如物盘状,结于少腹两侧,或在脐旁,可名脏结。然后以脉象参之,庶为近理。若仅以脉象而论,恐未必尽如是说也,学者须知。
  [阐释】本条《伤寒论》原书分为两条。“问曰……名曰结胸也”为一条;“何为脏结……难治”又为一条。郑氏说:不能只凭脉辨结胸与脏结,而应结合证状参之。如胸高突起,结于胸之上部者可名结胸;如物盘状,结于少腹两侧,或在脐旁,可名脏结。必这样辨结胸与脏结,方为恰当。亦即对证候的诊断,四诊缺一不可。
  三十八、伤寒六七日,结胸热实59,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鞕者,大陷胸汤主之。原文135
  郑论 此条明言热邪盘聚胸中,以致心下痛,按之如石硬,故取大陷胸汤以治之,急欲逐去热邪之意也。前太阳上篇三十七条内云:脉浮者必结胸,此何不见脉浮也?脉沉紧者,必欲呕,此何不见呕也?总之,专以脉定病,决乎〔不〕可,况气机变化莫测,焉能以二十八脉象,以定亿万病象乎?学者切不可为脉所囿,则得矣。
  【阐释】此节乃未经误下而成结胸之

证也。伤寒六七日,寒不外解,而反化热入里,故曰结胸热实。提出热实二字,恐人以沉紧之脉而误认为寒实结胸也。此证寒化为热,而与有形之水,搏结于心下,故按之石硬而痛也。治以大陷胸汤,泻热逐水,得快利,则病自愈矣。郑氏曰:“专以脉定病,决乎不可。”必需四诊合参,乃能探得病原,辨证处方,斯为得矣(此条舒本列为38条,郑书列为58条,按理应列为38条,故从舒本将此条移前。郑书38条移为39条,以下依次顺移)。
  三十九、小结胸(症)〔病〕,〔正〕在心下,(若)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者)小陷胸汤主之。原文138
  郑论 既名结胸,何分大小,要知有热结于胸者,有寒结于胸者,有痰结于胸者,有食结于胸者,总要分辨的确,庶无差错。若小陷胸汤,与热结者宜,而非寒、痰、食所宜,即以原文脉之浮滑而论,浮主风,而滑主痰,宜是内痰,若小陷胸汤,则未必妥切。
  【阐释】小结胸症,有热结于胸者?小陷胸汤为正治之方。若寒结、痰结、食结于胸者,则非小陷胸汤所宜。笔者在临症中,对寒结于胸者,用大黄附子细辛汤;因痰结于胸者,则用苓桂术甘汤加附子以温化之;若食积结胸者,选用加味平胃散。此皆屡用屡效之方也。
  小陷胸汤方(校补)
  黄连一两 半夏半升(洗) 括蒌实大者一枚
  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括蒌,取三升,去渣,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渣,分温三服。
  【方解及其应用范围】
  本方用黄连苦寒以清热,半夏辛燥而祛痰,括蒌实甘寒滑润,既可助黄连以清热,又可助半夏以化痰,药力较大陷胸汤为缓,故称为小陷胸汤。因本方有清热、开结、化痰之作用,推广应用于呼吸系统及消化系统疾病,如急慢性胃炎炎、支气管炎、肺炎、胸膜炎等呈痰热结于胸脘之证者。
  四十、伤寒十(条)〔余〕旧,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与〕大柴胡汤(主之)。但结胸(而)无大热者60,此为水结在胸胁也,但(欲)〔头〕微汗出者,大陷胸汤主之。原文136
  郑论 据所称热结在里,是见小便短赤乎?是见大便闭塞乎?是见舌苔干黄、大渴饮冷乎?务要有一定实据,原文笼统言之,学者当于病情处探求,果见大便不利,复往来寒热者,大柴胡汤可用。又云:结胸而无大热者,此为水结在胸胁,但(欲)〔头〕微汗,原文以大陷胸主之,既以无大热,而为水结胸胁明是中宫不宣,水逆不行;法宜温中、健脾、行水为是,若大陷胸汤,断乎不可。
  【阐释】热结在里,必要有里热之实据,复往来寒热,则大柴胡汤可用。若水结在胸胁,明是中宫之阳不能传运,水流入胁而结聚,应如郑氏所说:“当温中、健脾、行水,大陷胸汤断乎不可”。此证可用理中汤加砂、半、茯苓治之。
  四十一、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肢节烦疼61,微呕,心下支结62,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原文146
  郑论 按伤寒至六七日,所现仍是太阳表证病情,但有微呕,则柴胡桂枝汤可用。至于心下支结,是太阳寒水之气上逆所致也,当于方中加茯苓、砂、半,庶为恰切。
  【阐释】发热微恶寒,肢节烦疼,此是太阳表证未除的现象;同时又现轻微呕吐,并感觉心下支撑闷结,此即少阳证之轻者。两经证状都比较轻微,所以用桂枝汤、柴胡汤各取原方之半,双解两经之邪。
  柴胡桂枝汤方(校补)
  桂枝一两半(去皮) 黄芩一两半 人参一两半 甘草一两(炙) 半夏二合半(洗) 芍药一两半 大枣六枚(掰) 生姜一两半(切) 柴胡四两
  上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一升。本云:人参汤作如桂枝法,加半夏柴胡黄芩,复如柴胡法,今用人参,作半剂。
  【方解及其应用范围】
  此小柴胡与桂枝汤两方各半合剂而成。桂枝汤疏通营卫,解太阳之邪,则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除;以柴胡汤和少阳半表半里之邪,则微呕、心下支结自愈。现推广应用以治感冒,疟疾、在表之风湿性关节炎,凡与本方病机相符者,均可使用。
  四十二、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砺汤主之。原文107
  郑论 按此条果系下证,下则病去无遗,何至有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能转侧者?明是下伤胸中之阳,以致浊阴上泛,而为胸满烦惊者,心肾之阳为下所伤也。小便不利者,下焦之阳衰,不能化下焦之阴也。谵语者,浊阴上闭神明昏乱也。一身尽重不能转侧者,少阴之阴寒甚,而无阳以化也。法非四逆、白通不能了。若原文之方,决不妥当
  【阐释】郑氏对此条,其见解独特,与历代注家不同。果系下证,下之则病去无遗,何致有胸满烦惊,小便不利等证状,明是伤及中下焦之阳,柴胡加龙骨牡砺汤则非对症之方。而又当用四逆、白通以扶中下焦之阳,则诸证自愈。笔者信之而不疑。
  柴胡加龙骨牡砺汤方(校补)
  柴胡四两 龙骨、黄等、生姜、(切) 铅丹、人参、桂枝(去皮)茯苓各一两半 半夏二合半(洗) 大黄二两 牡砺一两半(熬) 大

枣六枚(掰)
  上十二味,以水八升,煮取四升,内大黄切如碁子,更煮一两沸,去渣,温服一升。本云柴胡汤,今加龙骨等。
  【方解及其应用范围】
  本方系柴胡桂枝二汤合方,去芩、芍、甘草,加龙骨、牡砺、茯苓、大黄、铅丹。柴胡、桂枝解外而除身重,龙、牡、铅丹镇内而止烦惊,大黄和胃气止谵语,茯苓利小便,人参、姜、枣益气养营,扶正驱邪。如是则错杂之邪,庶可内外尽解。本方有和解少阳,疏肝和胃,清热镇惊之作用。多用于治疗神经系统方面的病证;或肝胆气郁、惊痰,与治癫痫多效。
  四十三、伤寒脉结代63,心动悸(者)64,炙甘草汤主之。(一名复脉汤)〔脉〕按之来缓,(而)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又脉来动而中止,更来小数,中有还者反动,名日结,阴也。脉来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者〕,名曰代,阴也,得此脉者,(为)〔必〕难治。原文177、178
  郑论 据脉而论,结促之止,止无常数,代脉之止,止有常数。结促之脉,病尚可治者多,而代脉之见者,十难九痊,仲景以复脉汤主之,亦是尽治病之道而已。
  【阐释】心血不足,心阳不振,则脉见结代。两脉的特征,都是脉的搏动间有歇止。结脉之止无常数,或三五至一止,旋又八九至一止,旋二三十至一止,前后参差,无一定之止也。代脉止有定规,如十五至处歇止,其第二候亦在十五至歇止,第三候仍在十五歇止,谓之止有定数。这两种脉都为气血虚惫,而脉之搏动正常,都是阴阳营卫调协之功。倘阴阳失调,气血因虚不能正常运行,皆属难治。笔者在临症中,脉见结者,除用炙甘草汤外,并用大剂回阳饮扶阳驱阴治之而愈。至代脉者,甚属罕见,虽用大剂四逆、炙甘草汤之类,收效甚微。诚如郑氏所说:“结促之脉,病尚可治者多,而代脉之见者,十难九痊”。非虚语矣。
  炙甘草汤方(校补)
  甘草四两(炙) 生姜三两(切) 人参二两 生地黄一斤 桂枝三两(去皮) 阿胶二两 麦门冬半升(去心) 麻仁半升 大枣三十枚(掰)
  上九味,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渣,内胶烊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一名复脉汤。
  【方解及其应用范围】
  本方以炙甘草为君,养胃益气,人参补气,桂枝通阳,生地、麦冬、麻仁、阿胶养阴补血,姜、枣调和营卫,又加清酒通经隧,则脉复而悸自宁矣。据现代药物之研究,甘草有强心的作用,故以为主药。其方具有滋阴生血,补气复脉之功。后世滋补方剂,多从此方化裁而出。本方气血双补,阴阳两调,为治心动悸、脉结代首选方。现推广用来治心血管疾病,如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凡心肌炎、冠心病、风心病,肺心肺、以及冠状动脉硬化、主动脉硬化等,只须见脉结代、心动悸者,均可采用。而在应用时,当根据病证偏阳虚或偏阴虚进行加减,如偏于阳虚者,可加附片、黄芪、肉桂;偏于阴虚者,可加枸杞、山药。
  四十四、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65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复)〔后〕身疼痛,清便66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原文91
  郑论 救表救里两法,颇与病符,不再赘。
  【阐释】表证误下后,里气大虚,此指肠胃虚寒,竟至完谷不化,其严重程度可知,此时虽有身疼痛之表证,亦不暇顾及。因里气虚寒,如再行解表,必将造成虚脱之危候,故急当用四逆汤以救里。侯大便正常,尚有身疼痛等表证,再用桂枝汤以解表。
  四逆汤方(校补)
  甘草二两(炙)干姜一两半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渣,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方解及其应用范围】
  四逆汤一方,乃回阳救逆之主方。干姜、附子为纯阳大热药,附子是一团烈火也。凡人一身,全赖一团真火,真火欲绝,故病见纯阴。仲景用之以补先天欲绝之火种,故用之以为君。干姜辛烈温散,能荡尽阴邪之阻塞,使附子能直入根蒂,火种复兴,而性命卒复,故曰回阳。阳气既回,若无土覆之,光焰易熄,虽生不永,故继以甘草之甘,以缓其正气,缓者即伏之之意也。真火伏藏,命根永固,故得重生也。《伤寒论》原文治下利清谷,三阴厥逆,恶寒,脉沉而微者。前哲谓:寒病多为阳虚,而四逆汤亦不独为少阴立法。凡太阳病脉沉与寒入三阴及一切阳虚之证,俱能治之。郑氏在《医法圆通》中说:“少阴为水火交会之地,元气之根。四逆汤不专为少阴立法,而上、中、下三部之法俱备”.随即举出其圆通应用法:(l)治头脑冷,(2)治气喘痰鸣,(3)治耳肿皮色如常,(4)治舌黑唇焦,不渴少神,(5)治喉痛、畏寒、脚冷,.(6)治喉痛、身大热、面赤、目瞑、舌冷,(7)治吐血困倦,(8)治齿缝流血,(9)治朝食暮吐,完谷不化,(lO)治足心夜发热如焚,不渴尿多,(11)治面赤发热,汗出抽掣,(l2)治大便下血,气短少神,(13)治头摇,面白少神,(14)治背冷目瞑,(15)治舌肿硬而青,(16)治唇肿而赤,不渴,

(17)治鼻涕如注,面白少神,(18)治尿多,(19)治周身发起包块,皮色如常,(20)治周身忽现红片如云,不热不渴,(21)治发热、谵语、无神、不渴,(22)治两目白睛青色,(23)治两目赤雾缕缕,微胀不痛。最后郑氏说:“此方功用颇多,得其要者,一方可治数百种病,因病加减,其功用更为无穷。余每用此方,救好多人,人咸目余为姜、附先生。”的确,对于四逆汤能起死回生作用的重现,与善用之而活人无算,直可说是前无古人。笔者在临床中,细思此方既能回阳,则凡世之一切阳虚阴盛为病者,皆可服也,何必定要见四肢厥逆,腹痛下利,脉微欲绝等症而始用之,一见是阳虚症,而即以此方在分两轻重上斟酌,效如样鼓,从未发生任何副作用,实由郑氏三书之教导也。
  四十五、伤寒下后,心烦腹满,(起卧)〔卧起〕不安者,桅子厚朴汤主之,原文79
  郑 论  按下后,至心烦腹满,起卧不安,总缘下伤中宫之阳,遂至浊阴上壅,而为腹满,脾胃之精气,不能上输于心,故心烦,此病理应温中扶阳,何得更行清热破滞之品,庶觉不合。若果系热邪,下后而仍旧弥漫,有热象可凭,则原文定不可少,学者须知。
  【阐释】下后至心烦腹满,起卧不安,诚如郑氏所说,有两种不同情况。下伤中宫之阳者,应温中扶阳, 理中汤是也。下后热邪弥漫,有热象可凭,方可用桅子厚朴汤
  桅子厚朴汤方(校补)
  桅子十四个(擘)厚朴四两(炙,去皮)积实四枚(水浸,炙令黄)
  上三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渣,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方解及其应用范围】
  张隐菴云:“桅子之苦寒,能泄心中之烦热,厚朴之苦温,能消脾家之腹满,积实之苦寒,能解胃中之热结。”合之则清热除烦,气行则满自解。
  四十六、伤寒,医以丸药大下之,身热不去,微烦者,桅子干姜汤主之。原文80
  郑 论  按大下非微下可比,既称大下,岂有邪下而不去之理乎?尚见身热微烦,吾恐阳从外脱,已在几希,若更吐之,能不速其亡乎?
  【阐释】大下之后,损及脾胃之阳,形成中焦有寒。从条文中看,身热不去,微烦,此上焦有热。治以桅子清上热,即所以除烦,干姜温中散寒。笔者不知郑氏所指“若更吐之,能不速其亡乎”之意也!
  桅子干姜汤方(校补)
  桅子十四个(擘)干姜二两
  上二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渣,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方解及其应用范围】
  桅子苦寒,清热除烦;干姜辛热,温中散寒。寒热异性,功用不同,有是病即用是药,有何不可。此为寒热并用之方剂,亦即温清两行的治法。至方后所云:“得吐者止后服”。此不通之论,宜删去。
  四十七、1伤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身热不去,心中结痛者67,未欲解也,桅子豉汤主之,发汗若下之,而烦热胸中窒者68,桅子豉汤主之。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侬 69,桅子豉汤主之。若少气者70,桅子甘草豉汤主之。若呕者,桅子生姜豉汤主之。凡用桅子汤,病人旧微溏者71,不可与服之。原文78、77、76后段、81
  郑 论 按伤寒(病)四十七条内,用汗、吐、下三法,所用方,总以桅子豆豉汤、桅子甘草豉汤、桅子生姜豉汤。以余所见,务要果有热象足征,方可酌用。设若下后发热,而有阳从外越者,因发汗而有阳外出者,因吐后气机因而上浮者,此中大有经权,学者切勿以桅豉等汤,定为可恃也,汗下定要下细探求。
  【阐释】郑氏将《伤寒论》原书76条后段及77条78条81条合成47条,其所述皆是汗吐下后馀热留扰胸隔的证状与治法,最后一节为用桅豉汤的禁例。以上诸方之应用,务要果有热象足征,否则不要轻投。若下后发热,有阳从外越者;因发汗而有阳外出者,因吐后气机上浮者。必须细心探求辨证,故郑氏告诫切勿以桅豉等汤,定为可恃也。
  桅子豉汤方(校补)
  桅子十四个(擘)香豉四合(绵裹)
  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桅子,得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渣,分为二服,温先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桅子甘草豉汤方(校补)
  桅子十四个(擘)甘草二两(炙)香豉二两(绵裹)上三味,以水四升,先煮桅子甘草,取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渣,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桅子生姜豉汤方(校补)
  桅子十四个(擘)生姜五两 香豉四合(绵裹)
  上三味,以水四升,先煮桅子生姜,取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渣,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方解及其应用范围】
  按桅豉汤一方,乃坎离交济之方,非涌吐之方也。夫桅子色赤、味苦、性寒,能泻心中邪热,又能导火热之气下交于肾,而肾脏温。豆形象肾,制造为豉轻浮,能引水液之气上交于心,而心脏凉。一升一降,往来不乖,则心肾相交矣。仲景以此方治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心中懊者,是取其有既济之功。由于方后注

云;“得吐者,止后服”,故许多注家据此说本方为涌吐之剂,名医家如柯韵伯、汪昂亦因袭其说,以讹传讹,越错越远。独不思仲景既列此方于汗、吐、下后虚烦之证,犹有复吐之理哉!桅子生姜豉汤即桅子豉汤加生姜一味,由于在桅子豉汤证的基础上有呕的兼证,所以加生姜以降逆止呕,如桅豉汤有催吐作用,仲景又为何选用桅子生姜豉汤来止呕耶?如果少气无力则桅子豉汤中加甘草以补中益气。上三方后皆云:“得吐者止后服”,皆已删去.
  四十八、下之后,复发汗,必振寒72,脉微细,所以然者,以内外俱虚故也。原文60。
  郑 论  按汗、下两法,皆在要有可汗、可下之(列)〔例〕,当汗而不汗不可,当下而不下亦不可,汗、下均是祛邪之良法,若汗、下而不去,则正必亏,汗则伤阳,下则伤阴,阴阳两伤,岂有脉不细而不振寒者乎?原文故称内外俱虚,此刻只宜大固元气,不可疏忽。
  【阐释】下之虚其里,汗之虚其表,是阴阳俱虚。振寒、脉微是阳气虚,脉细是阴血不足。汗下后见此脉证,为内外俱虚之危候,当以阳虚为主。郑氏谓此刻只宜大固元气,不可疏忽。笔者认为应以四逆加人参汤主之,四逆以回阳,人参益阴。
  四十九、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燥)〔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吐)〔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原文61
  郑 论 按汗下太过,足以损伤元气,至昼而烦(燥)〔躁〕,不得眠,其表阳之虚也明甚。但阴阳之道,昼宜不眠,从阳也,夜而安静,从阴也。今病昼烦(燥)〔躁〕,是伤在阳分一面,夜而安静,是未伤在阴分一面。不眠者,是烦(燥)〔躁〕已极,不能仰卧片时之意也。原文以附子干姜汤主之,实属妥切。
  【阐释】下后又汗,内外阳气大虚,阴邪独盛,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正是阳虚阴盛的表现。继提出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充分证明不是阳经热证的烦躁,而是阳气大虚,阴寒独盛的烦躁。用干姜附子汤大辛大热以回阳,单刀直入为不易之法也。
  干姜附子汤方(校补)
  干姜一两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切八片)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渣,顿服73
  【方解及其应用范围】
  本方是四逆汤去甘草而成,干姜、附子是辛热回阳药味,由于阴寒特盛,阳气大虚,故不用甘草,以免牵制姜、附回阳祛寒之功,方比四逆汤为峻。凡有少阴病见证、其中烦躁一证昼甚夜较安静为特出者,适用本方。
  五十、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浮)〔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原文67
  郑 论  按此由吐、下,伤及胸中之阳,以致浊阴上干,逆于心下,气逆上冲太甚,故头眩,发汗伤阴,筋脉失养,故见筋惕肉润之状,此刻只宜大剂扶阳,若原文之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恐力不足以当此任。
  【阐释】伤寒吐、下后伤及胸中之阳,而水饮上逆,身为振振摇者,此说明不可汗,发汗则犯虚虚之禁。郑氏谓只宜大剂扶阳,若原文之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恐力不足以当此任。笔者认为可原方加附片,或用茯苓四逆汤亦可。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沁方(校补)
  茯苓四两 桂枝三两(去皮) 白术、甘草各二两(炙)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方解及其应用范围】按苓桂术甘汤一方,乃化气行水之方也.夫桂枝辛温,能化膀胱之气,茯苓、白术健脾除湿.化者从皮肤而运行于外,除者从内行以消灭于中,甘草补土又能制水。除用以治本条阳虚水停之心下满头眩等证外,笔者用治一切脾虚水肿及痰饮咳嗽、哮喘,皆取得满意疗效.现代有人用以治高血压、脑震荡、带下、溃疡、风湿性关节炎及心力衰竭诸病,均取得较好效果。
  五十一、伤寒,吐下后,发汗,虚烦,脉甚微,八九日心下痞鞭,胁下痛,气上冲咽喉,眩冒,经脉动(摇)〔惕〕者,久而成痿74.原文160
  郑论按汗、吐、下以致虚烦,脉微,元气之衰可知,至八九日,心下痞鞭,经脉动,原文以为久而成痿,此全是亏损太过,寒水弥漫,阴逆上冲,故见胁下痛,与咽喉眩冒,经脉动者,皆汗、下、吐伤及血液,以致筋脉失养,成痿者,言气衰而不振也.
  【阐 释】吐下后又复发汗,阴阳气血俱虚,不能濡养筋脉,久而成痿。郑氏曰:“此全是亏损太过。”但此处所指之痿,与杂病中的湿痿、寒痿、热痿是不完全相同的,故治法亦不相同。仲景对此条虽未出方治,但根据从证测药的法则,以及与上条之苓桂术甘汤证颇有相同之处。笔者认为即可用上方重加附子合当归补血汤治之,庶几合拍。
  五十二、伤寒有热,少腹满,应小便不利,今反利者,为有血也,当下之,不可馀药75,宜抵当丸。原文126 
  郑 论(具)〔据〕喻嘉言先生云:伤寒蓄血,较中风蓄血,更为〔凝〕滞,故变汤为丸,而连渣服之,所以求功于必胜也。、
  【阐 释】此节乃蓄血之轻证也。伤寒有热,少腹满是邪在下焦,应小便不利,

今反利者知为有瘀血之候也,宜抵当丸缓下之。
  抵当丸方(校补)
  水蛭二十个(熬)虻虫二十个(去翅足熬)桃仁二十个(去皮尖)大黄三两
  上四味,捣分四丸,以水一升,煮一丸,取七合服之。
  碎时当下血76,若不下者更服。
  【方解及其应用范围】
  本方药物完全和抵当汤相同,其方解可参阅抵当汤条.但因改为丸药剂型,药物吸收缓慢,故其下血破瘀的作用,比抵当汤为和缓,但较之桃仁承气汤的药力,则仍为猛烈.
  五十三、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持)〔搏〕77,身体烦疼,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其人大〔便〕硬,小便自利者,去桂(枝)加白术汤主之。原文174
  郑论  按身体烦疼,乃风湿之的候,不能转侧,乃湿邪流入关节,阻滞之征,不呕不渴,脉虚浮者,湿邪之验,原文以桂枝附子汤,温经散寒除湿之意。若其人大便硬,小便自利,由中宫气弱,不能输津液于大肠,故大便硬,小便自利,加白术者,培中土之意,实为妥贴。
  【阐释】所谓风湿病,就是风邪与湿邪合并为病。风为阳邪,风淫所胜,则周身疼烦,湿为阴邪,湿淫所胜,则肢体重,难于转侧。治以桂枝附子汤,乃温经散寒除湿之意也。若小便自利,是湿邪能从下泄,所以大便变硬,湿邪既欲下泄,即当因势利导,所以去解表之桂枝,加燥湿健脾之白术。湿去则津液自还,而大便之硬结者自调。
  桂枝附子汤方(校补)
  桂枝四两(去皮) 附子三枚(炮、去皮、破)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掰) 甘草二两(炙)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渣,分温三服。去桂加白术汤(校补)
  附子三枚(炮、去皮、破) 白术四两 生姜三两(切)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掰)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渣,分温三服,初一服,其人身如痹,半日许复服之,三服都尽,其人如冒状,勿怪。此以附子、术,并走皮内,逐水气未得除,故使之耳。法当加桂四两。此本一方二法,以大便硬,小便自利,去桂也,以大便不硬,小便不利,当加桂。附子三枚恐多也,虚弱家及产妇,宜减服之。
  【方解及其应用范围】
  桂枝辛温,驱在表之风邪,附子辛热,逐在经之湿邪,甘草、大枣、生姜,辛甘化阳,相互配合以和营卫,五味成方,具有祛风温经,助阳散湿作用,为风湿盛于肌表之主方。本方治风湿相搏的身体疼烦,桂枝与附子用量特重。附子小量,则温经回阳,大量则力能镇痛。本方用附子三枚,而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只用附子一枚,所以主治完全不同。本方减去桂枝之走表,加上白术之燥湿健脾,用以治风湿病,见有大便硬,小便自利者,主要作用是使湿邪从小便而出。笔者常用此二方治风湿痹证(即风湿关节炎),但剂量重,有时附子用量达250克,白术100克,取得满意效果。
  五十四、风湿相(持)〔搏〕,骨节疼(痛)〔烦〕掣痛(而)不得屈伸78,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原文175
  郑论  按风湿相〔持)〔搏〕,明风与湿阻滞经脉,以致疼痛不能屈伸。近之则痛剧者,风湿之邪甚也。汗出〔短〕气,小便不利者,太阳为风所扰,气机不得下降,以致汗出而小便不利,恶风者,太阳风伤卫之验也,不欲去衣者,湿气滞内之验也。或身微肿者,风邪之实据也。原文以甘草附子汤主之,实属恰切。余意方中再加防风、云苓,更觉功速。
  【阐释】  本条是风湿留注关节的证状与治法。其证状比上条更重笃,上条疼痛仅不能转侧,这条更不得屈伸,近之则剧痛;上条小便自利,这条小便不利”上条不呕不渴,这条汗出短气。短气、身微肿、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都是心阳衰弱的征象,亦即真阳之气化不行,则当以甘草附子汤主之。郑氏认为方中再加防风、云苓,更觉功速。盖前者以祛风,后者以除湿矣。
  甘草附子汤方(校补)
  甘草二两(炙) 附子二枚(炮去皮破) 白术二两 桂枝四两(去皮)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得微汗则解,能食汗止复烦者,将服五合,恐一升多者,宜服六七合为始。
  【方解及其应用范围】
  本方附子辛热,用以温经扶阳,除湿,白术苦温,燥脾化湿,桂枝辛温合附子白术同用,能温表阳而固卫气,甘草甘温,甘能缓和诸药,使猛烈的药物,缓缓发挥其作用。风湿之邪,留注在关节之内,若徒恃猛力驱散,风邪易去,而湿邪不易尽除,故用甘草为君药以名方,岂能忽视甘草之作用哉!笔者常用此方加味治疗风寒湿邪留着关节之痹证。患者大多恶风、特别怕冷,骨节抽掣疼痛,不得屈伸,短气,小便不利,舌苔白滑,脉沉细。此表里阳气皆虚,致邪凝滞关节不解,用大剂甘草附子汤治疗,甘、附用量有时各至250克,如郑氏所言,有时加茯苓、防风,虽十数年之顽疾,亦获满意效果。
  五十五、伤寒发汗已,身目为黄,所以然者,以寒湿在里,不解故也,以为不可下〔也

〕,于寒湿中求之。原文259
  郑论  既称发汗已,而曰身目为黄,明言此为阴黄,而非阳黄也。阳黄有热形可征,此无阳象实据,故曰寒湿中求之,明言阴黄无疑。法宜温中除湿为主,o
  【阐释】寒湿在里而成的黄疸,是为阴黄,病属太阴,与湿热在里的发黄,是为阳黄,病属阳明,自属不同。阴黄是脾胃中阳不足,寒湿内困,其黄晦暗,并有里寒见证,至其治法,郑氏云:“法宜温中除湿”。笔者常用附子理中汤加茵陈治之,屡用屡效者。
  五十六、伤寒,瘀热在里,身必发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主之。原文262
  郑论  按瘀热在里,未必尽成发黄之症,是必有湿邪相凑方成。
  【阐释】本条是外有寒邪,内有湿热,郁蕴不解的发黄证治。原文叙证甚简,从方剂的作用来理解,必有一系列的表证存在,如头疼体痛,恶寒无汗等,因病势偏重于表,故宜兼汗解以治之,清利湿热亦不可少,此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之所以立也。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方(校补)
  麻黄二两(去节) 连轺二两 杏仁四十个(去皮尖)赤小豆一升 大枣十二枚(掰) 生梓白皮一升(切) 生姜二两(切) 甘草二两(炙)
  上八味,以潦水一斗79,先煮麻黄再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渣,分温三服,半日服尽。·
  【方解及其应用范围】
  方中麻黄、杏仁、甘草、生姜、大枣以发散表邪,赤小豆、连招、生梓白皮以清泄湿热,主要使湿热郁蒸之邪从表而散。此表邪未解,癖热在里的阳黄治法。
  五十七、伤寒七八日,身黄如(紫)〔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满者,茵陈篙汤主之。原文260
  郑论此明主湿热在里,薰蒸而成,若小便利,则必不能发黄。因小便不利,湿热之气不得下趋,故成此候。而曰腹微满者,太阳蓄尿之验也。原文以茵陈篙汤主之,妥切。但此为蓄尿发黄,而非阳明发黄,原方可加入五荃方中,’庶无大谬。
  【阐释】本条是湿热发黄,当以清热利湿为治疗准则.由于湿热郁蒸在里,不得外达,又小便不利,湿热不下行,故发黄,以茵陈篙汤主之,甚为恰切。郑氏更进一层曰:“腹微满者,太阳蓄尿之验也”。此太阳腑证中之蓄尿证发黄,而非阳明发黄,故应原方加入五苓散,其效更佳,笔者从之。
  五十八、伤寒身黄发热(者),栀子柏皮汤主之。原文261
  郑论  此言身黄发热,而在太阳,并非阳明,必是太阳之气,拂郁于皮肤,而成此候,原文以栀子柏皮汤,是从小便以逐邪之意也。
  【阐释】本条之身黄发热,亦湿热郁蒸所致,但没有腹微满的里证,又没有恶寒体疼的表证。栀子柏皮汤为清热泄湿之剂,俾邪从小便而去,湿去热清,黄亦自愈。
  栀子柏皮汤方(校补)
  肥栀子十五个(掰) 甘草一两(炙) 黄柏二两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去渣,分温再服。
  【方解及其应用范围】
  栀子苦寒,泻三焦火,通利小便,治心烦懊,郁热结气;黄柏苦寒,善于清热除湿.甘草甘温,和胃保脾,缓苦寒之性。三味成方,为清泄湿热之剂,使邪从小便而去,湿去热清,黄亦自愈。


伤寒恒论卷三
太阳下篇
  凡风寒两伤营卫之证,列于此篇,计二十四法(据舒本校增)
  一、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80,筋惕肉膶81,此为逆也。原文38
  【阐释】郑书原文无此条,据舒本太阳下篇一条,《伤寒论》原书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38条校补。郑书一、二、三、四条,挨次校为二、三、四、五条,而郑书原五条全文与三条同,应删去。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无汗,此麻黄汤证也。烦躁一证,即是此节大眼目。当知此烦躁,系风邪遏闭于胸中,与少阴亡阳之烦躁,阳明热越之烦躁不同。盖太阳主皮毛,肺亦主皮毛,此风邪不得外泄于皮毛,所以内搏于肺也。治以大青龙汤,于辛温发汗之中,而加以重镇之石膏,其意在内以平风清热,外以发表助津液也。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虽内有烦躁之证,亦不可用大青龙汤之峻剂,若误服之,必亡阳,而使阴阳之气 ,不相顺接,而先现厥逆,以致筋惕肉膶。筋惕者,筋战栗而如恐惧之象,肉膶者,肉跳动而有不安之形,欲救其误,非真武汤不可.
  大青龙汤方(校补)·
  麻黄六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杏仁四十枚(去皮尖)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掰) 石膏如鸡子大(碎)
  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末,内诸药,煮以三升,去渣,温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温粉粉之82一服汗者,停后服,若复服,汁多亡阳,遂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
  【方解及其应用范围】
  本方由麻黄汤加味而成,此麻黄证之剧者,是发汗之峻剂,倍用麻黄,佐桂枝、生姜辛温以发散在表之风寒,加石膏辛寒以除烦热,甘草、大枣和中以资汗源,共奏解表清里之功。柯韵伯谓:“两青龙俱治有表里证,皆用两解法,大青龙是里热,小青龙是里寒,故发表之药相同,而治里之药则殊也。”《金匮》用以治溢饮,现今推广治感冒、肺炎、哮喘、胸膜炎等表里俱实之证而里热较甚者,多获满意效果。
  二、伤寒脉浮缓,身不(痛)〔疼〕,但重,乍有轻时83,无少阴证者84,大青龙汤发之,原文39
  郑论  按大青龙汤,乃风寒两伤营卫,烦躁发热之主方。此言脉浮缓,并无身疼发热,而曰身重乍有轻时,论身重乃少阴之征,而曰乍有轻时,却又非少阴的候,此为大青龙汤,实不恰切,学者宜细心求之。
  【阐释】发热恶寒,无汗烦躁,乃大青汤之主证。此则不言主证,但言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证状,还不足以为用大青龙汤的依据。故郑氏说:“此为大青龙汤,实不恰切”。值得学者深思。
  三、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者),此当发其汗。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热)[烦] 目瞑85 剧者必 衄86, 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麻黄汤主之。原文46
  郑 论 按此条既称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者,固当发其汗,既服药已微除,微字是发汗邪衰而未尽解之意,复见其人发热,目瞑,剧者必衄,衄则邪必外出,故仍以麻黄汤随机而导之之意.此条设若不衄,更见发热目瞑剧者,又当于阳越于外求之。求之奈何?于口之饮冷饮热判之,人之有神无神,脉之有力无力,二便之利与不利处求之,切切不可死守原文,当以不执方为要。
  【阐释】“此条设若不衄,更见发热目瞑剧者,又当于阳越于外求之”,此又郑氏独特之见解。医者则当按《医理真传》辨认一切阳虚证法辨之,以回阳收纳为是,大剂四逆汤治之。
  四、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原文55
  郑 论 按此条乃(伤寒)〔寒伤〕营之的候,其人能大汗出而邪可立解,则不致衄,衄出,即汗出也,故以麻黄汤治之,是随机而导之之意,俾邪尽出无遗,真上乘法也。
  【阐 释】伤寒脉浮紧,用麻黄汤发汗,使外邪从汗而解。今当汗不汗,则邪无从出,壅闭阳络,迫血妄行,因而致衄。衄出即汗出而解。但表实之伤寒不因衄出而解,仍应以麻黄汤治之,此即郑氏“随机而导之之意,俾邪尽出无遗。”
  五、太阳病,脉浮紧,发热,身无汗,自衄者愈。原文47
  郑论 此系与上同,毋容再论。
  【阐释】本条是太阳伤寒麻黄汤证。因热盛而致衄,虽未服药,亦可能邪随衄解而病自愈。盖血之与汗,异名同类,不从汗解,则从衄解,其义相同。又本条与三条四条俱为表实证的衄血,但本条是未经服药的衄血,其病邪随衄而解,故曰“自衄者愈”。四条是因失治。衄血,衄后病邪仍未解,脉证如故,仍以“麻黄汤主之”。三条是已经服药,邪热较盛的衄血,其邪亦随衄而解,故而“衄乃解”.
  六、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87,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88,一日二三度发。(而)脉微缓者89,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90,不可更发汗、更吐、〔更〕下也;面色反有热色者91,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原文23
  郑 论 此条既称八九日,未有不用发散祛邪之方,据所言如疟状,如疟者,似疟而非真疟之谓也。虽现热多(一)寒少,而其人不呕,清便自可,以清便二字核之,与脉之微缓核之,则内无的确之风热,明是发解太过,必是阳虚似疟无疑,法宜扶阳温固为是。又曰脉微而恶寒者,为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吐、下也。明明此非青龙汤、麻(黄)〔桂〕各半汤的候也。若其人面皮反有赤色,赤色二字,更宜着眼,恐是(带)〔戴〕阳,苟非(带)〔戴〕阳,果现脉浮紧,未得小汗,而致身痒疼者,方可与麻(黄)〔桂〕各半汤,学者虽于一症之中,前后参究,方可与论伤寒,读伤寒也。
  (一)是属阳症热多,定现口渴饮冷,舌必有黄苔,热时必揭去衣被,小便必赤,若似疟则无此等病情。(顶批)
  【阐释】本条为太阳病八九日不解,可以有三种不同的转变,但郑氏特别指出:“明是发解太过,必是阳虚似疟无疑,法宜扶阳温固为是”。又“若其人面皮反有赤色,更宜着眼恐是戴阳”.笔者认为前者可用黄芪建中汤治之,后者用白通汤。邪郁久未得出小汗,而身痒疼者,方可与麻桂各半汤,取其微汗而解.
  桂枝麻黄各半汤(校补)
  桂枝一两十六株(去皮)芍药、生姜(切)甘草(炙)麻黄各一两(去节)大枣四枚(擘)杏仁二十四枚(汤浸,去皮尖及两仁者)
  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一升八合,去滓,温服六合。本云桂枝汤三合,麻黄汤三合,并为六合,顿服,将息如上法。
  【方解及其应用范围】
  桂枝汤为协和营卫之剂,用治太阳病伤风;麻黄汤乃开表逐邪,发汗之峻剂,用治太阳病伤寒。风寒同时并伤营卫,则合二方治之,肌表两解。因剂小量轻,如此既得小汗祛邪之功,又无过汗伤正之弊。笔者常用本方治疗风寒两感

之咳嗽有很好疗效。
  七、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更)〔发〕汗,宜(用)桂枝二越婢一汤92。原文27
  郑论 此条言发热恶寒者,邪犯太阳之表也,热多寒少者,风邪之盛而寒邪之轻也,以越婢汤治之,取桂枝以伸太阳之气,(躯)〔祛〕卫分之风,用石膏以清卫分之热,用麻黄生姜以散寒,所为的确之方。但条中言无阳不可发汗,既曰无阳,岂有热重寒轻之理?岂有再用石膏、桂、麻之理?定有错误。
  【阐释】郑注文谓:“但条中言无阳不可发汗,既曰无阳,岂有热重寒轻之理?岂有再用石膏、桂、麻之理?定有错误。”历代很多注家都随文顺释,牵强附会,而郑氏认为定有错误,但未能指出错在何处?惟章虚谷注曰:“此条经文,宜作两截看,宜桂枝二越婢汤一句,是接热多寒少句,今为煞句,是汉文兜转法也。……”曹颖甫订正:“按宜桂枝二越婢一汤句,当在热多寒少下,今在节末,否则既云不可发汗,犹用此发汗之药,有是理乎?”章、曹二氏之注,即可解郑氏之惑,亦嘉惠后学也。
  桂枝二越婢一汤方(校补)
  桂枝(去皮)芍药、麻黄、甘草各十八铢(炙)大枣四枚〔擘)生姜一两二铢(切)石膏二十四铢(碎、绵裹)上七味,以水五升,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渣,温服一升。本云当裁为越婢桂枝汤,合之饮一升,今合为一方,桂枝二分,越婢一分。
  【方解及其应用范围】
  本方即桂枝汤如麻黄石膏而成。桂枝二,仍以和营卫为主,辅以越婢一,取其辛凉之性,以清泄里热而发越郁阳。用于外有表证,里有郁热,还当有里热口渴等现象,亦即热多寒少。与麻桂各半汤、桂枝二麻黄一汤都是桂枝汤的变法,而其病理机转,用药主次都有不同之处,应细心揣摩体会,方不致误。
  八、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93,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原文25 
  郑论 此条既服桂枝汤,大汗出,而病岂有不解之理乎?既以大汗而脉见洪大,若再用桂枝汤,能不虑其亡阳乎?条中大字,定有错误,想是服桂枝汤而汗不出,故可以用桂枝汤,方为合理。至形如疟状,是表里之寒热尚未尽解,故仍以桂枝〔二〕麻黄一汤主之,俾邪外出无遗,故决之曰:汗出必解,方为合式。
  (一)或者汗出而邪未尽解,脉见洪大,邪仍欲出表之意,理亦不错,但大字不能无疑(顶批)。
  【阐释】郑注文“既以大汗而脉见洪大,若再用桂枝汤;能不虑其亡阳乎?条中大字,定有错误。”其顶批亦云:“或者汗出而邪未尽解,脉见洪大,邪仍欲出表之意,理亦不错,但大字不能无疑?"曹颖甫对本条订正为“脉不洪大,故仍宜桂枝,传写者脱去不字耳。”若如此订正,则可释郑书之疑。
  桂枝二麻黄一汤方(校补)
  桂枝一两十七铢(去皮)芍药一两六铢 麻黄十六铢(去节)
  杏仁十六个(去皮尖)甘草一两二铢(炙)大枣五枚(擎)生姜一两六铢(切)
  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渣,温服一升,日再服,本云桂枝汤两分,麻黄汤一分,合为二升,分再服,今合为一方,将息如前法。
  【友解及其应用范围】
  本方与桂枝麻黄各半汤药同而量异,麻、杏两味再减轻,则名桂枝二麻黄一汤,为辛温、微发汗之轻剂。其方解可参看桂枝汤、麻黄汤.现今用治风寒感冒之轻者,但风重于寒,用此方和其营卫,略佐疏表,大多汗出而愈。
  九、伤寒不大便六七日,(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若头痛一者,必衄,宜桂枝汤。原文56
  郑论 按伤寒六七日不大便,有热结寒结之分,务要察其果系热结,方可以大承气汤施之;头痛亦必审其脑后,方是太阳的候,有热而必兼见恶寒者为确,有不恶寒而独发热者为非。又曰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而在表也,理宜解表。头痛而衄者,是邪从外解,仍以桂枝汤治之,是随机斡旋之意,真立法之妙也。
  【阐释】伤寒六七日不大便,头痛有热者,此因大便不通,由浊阴之气与里热上犯,用大承气下之,热清浊降,大便通畅,头痛发热,随之而愈。如果头痛身热,而小便清利如常的,虽然不大便六七日,是邪不在里而仍在表;既然在表,就是桂枝汤证仍未罢,用桂枝汤解表,表解则头痛发热自愈。若头痛而衄者,此久不大便,其热较一般表证头痛之热为重,伤及阳络而衄血,则邪亦从外解也。至郑氏所言不大便有热结寒结之分,临证时,必须细心分辨,若系寒结,则当用四味回阳饮加安桂治之。
  十、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痛、项强、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汤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原文28
  郑论 按此条虽云服桂枝汤,或下之,而仍头痛、项强、翕翕发热、无汗,是邪尚在表而未解,仍宜发表为是。至于心下满而痛,小便不利,是太阳之气,不从小便而下趋,逆从于上而为心下满痛,何也?太阳之气,是由下而上至胸腹也,今既心下痛

而小便不利,理应以五苓散方施之,化太阳之气,俾邪从下解,此方去桂枝加白术、茯苓,亦是五苓之意。以予拙见,桂枝似不宜去。
  【阐释】历代注家对于本条的注释,各有见解,去桂去芍,尤为争辨的焦点。郑氏认为邪尚在表而未解,仍宜发表为是。又云:太阳之气,是由下而上至胸腹也,今既心下痛而小便不利,理应以五苓散方施之,化太阳之气,俾邪从下解,·…“以予拙见,桂枝似不宜去,这是郑氏独特的见解。笔者认为去桂去芍皆非,用桂枝汤以解表,加苓、术以利水,岂五苓散方中,用桂枝以化气行水,桂枝岂能去耶?郑氏之说为妥。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方(校补)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生姜(切)白术、茯苓各三两 大枣十二枚(擘)
  上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一升,小便利则愈。本云桂枝汤,今去桂枝加茯苓白术。
  【方解及运用范围】
  本方即桂枝汤原方去桂加苓、术而成。此方末云,小便利则愈,重在利水,故去桂枝.加白术、茯苓健脾除水而利小便,使内停之水饮,尽从下去,则心下满头项强痛发热诸证,皆可随之而解。此和里而表自解之法也。
  十一、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94,亡阳95,必惊狂,起卧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膝)〔漆〕牡砺龙骨救逆汤主之。原文112
  郑论 按伤寒脉浮,而医以火迫劫之,浮为阳,邪火亦阳,两阳相会,邪火内攻,扰乱心君,故惊狂不安之象所由来。致于亡阳二字,所论不切,当是亡阴,庶于此条方为合法,主以救逆汤,亦是敛阴、祛邪、安神之意也。
  【阐释】郑氏所云“亡阳二字,所论不切,当是亡阴,庶于此条方为合法。”上篇以火劫而致变者,皆为亡阴,但头汗出颈项而还,其不得汗显然矣,观本条之去芍药,其为无汗之故,更显然矣。篇首误服大青龙汤而亡阳者,乃为汗多所致,以皆为无汗而致也,岂有无汗而亡阳之理哉?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砺救逆汤方(校补)
  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二枚(擘)牡砺五两(熬)蜀漆三两(洗去腥)龙骨四两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蜀漆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砺。
  【方解及其应用范围】
  用桂枝汤去芍药之阴柔以助心阳,以治其本;蜀漆辛苦微寒,可涤痰消饮,重用牡砺助蜀漆消痰饮,配龙骨镇纳浮阳安神而止惊狂,卧起不安。全方共奏温补心阳,涤痰镇惊之功,而收调和阴阳之效。用以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心阳骤伤,兼痰浊阻窍,神志不宁,甚至惊狂等为主的症候。
  十二、火逆下之,因烧针烦(燥)〔躁〕者,(当用)桂枝甘草龙〔骨〕牡砺汤主之。原文118
  郑论 按火逆则伤阴,未见下症而下之,则伤阴复又烧针而阴又伤,此烦(燥)〔躁〕之症所由生,而阴虚之象所由见,主以桂枝〔甘草〕龙骨牡砺者,是取其调中而交心肾也。
  【阐释】此先火后下,又加烧针,是经过三误。故郑氏说:“此烦躁之症所由生,而阴虚之象所由见。”亦即心阳受伤,而见烦躁不安之状.故用桂枝甘草以助心阳,龙、牡以止烦躁。
  桂枝甘草龙骨牡砺汤方(校补)
  桂枝一两(去皮)甘草二两(炙)牡砺二两(熬)龙骨二两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去渣,温服八合,日三服。
  【方解及其应用范围l
  本方以桂枝入心助阳,甘草以补养心气,龙骨牡砺以收敛浮越之正气,安神镇惊,全方有调和阴阳,潜镇心神之功。陈修园说;此为火逆烦躁者,立交通心肾之法也。”用以治疗某些心悸、怔冲、自汗、盗汗、遗精、滑精等证。近人推广用于治疗某些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疾病,都有很好疗效。
  十三、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96,反与桂枝(汤)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97,咽中干,烦(燥)〔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
  即伸;(者)〔若〕胃气不和、谵语者98,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原文29
  郑  论   据脉浮自汗至(拘)〔脚〕挛急,症中并无发热、恶寒、身疼,而独见自汗出者,卫外之阳不足也,小便数者,气化失机也,心烦、微恶寒者,阳衰之征也,拘挛急者,由血液外亡,不能滋润筋脉也。本非桂枝汤症,而曰欲攻其表,此误也,实为有理。至于得之便厥,咽中干,烦(燥)〔躁〕吐逆者,大抵此症先因吐逆太过,中宫转输之机,卒然错乱,不能输精气于心肾,故烦(燥)〔躁〕,吐则亡阳,故四肢厥也。咽中干者,肾阳衰不能升腾津液于上也。原文以甘草干姜汤与之,此是守中复阳之法也,何愁脚之不伸也?原文又以芍药甘草汤,此汤本为火盛灼筋者宜,而用之于此症,殊非正论。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承气汤,此说觉得支离,又并无胃实足征,何得有谵语之说?即果谵语,务必探其虚实真伪方可。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主以四逆汤,此是何病情

?而重汗,
  而又烧针耶?一条之中,东一若,西一若,吾甚不解。
  (一)厥症原有热厥寒厥之分,原文主甘草干姜,是定非热厥也。总之(一)〔医〕家临症时,务宜下细探求阴阳实据方可。此论是就原文主方说法也(顶批)。
  【阐释】本节“伤寒脉浮……脚挛急”,为未治以前的证状,类似桂枝汤证,但小便数,心烦,脚挛急则不是桂枝汤证所应有,与太阳上篇22条的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等证,基本是一致的。此为表阳虚,腠理不固所致.法当温经复阳,用桂枝加附子汤治疗。但辨证不明,反与桂枝汤攻其表,耗散真阳,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此又重伤其阳,原文主以甘草干姜汤,以守中复阳,其脚即伸,是为正治.至原文所列之芍药甘草汤、调胃承气汤、四逆汤等,有如郑氏所说:“一条之中,东一若,西一若,吾甚不解。”可见条文有误,姑存之。
  甘草干姜汤方(校补)
  甘草四两(炙)干姜二两(炮)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渣,分温再服。
  【方解及其应用范围】
  甘草千姜汤一方,乃辛甘化阳之方,亦苦甘化阴之方也。夫干姜辛温,辛与甘合则从阳化,干姜炮黑,其味即苦,苦与甘合则从阴化。此方应用范围极广,仲景以此方治误吐逆烦躁而厥者,取大甘以化热,守中而复阳也。又治吐血,治中寒,取辛甘以化阳,阳气也,气能统血,阳能胜寒,阳能温中也。又用以治拘急,治筋挛,治肺痿,治肠燥,取苦甘以化阴,阴血也,血能胜热,血能润燥,血能养筋也。笔者对治多种肺、胃虚寒病症,常用甘草干姜汤加味而获效,对治血症,无论其为血热妄行,或阴虚火动,或阳不统血,皆先选用甘草干姜汤加血馀炭,以止其血,然后才对症下药,屡屡获效。
  芍药甘草汤(校补)
  白芍药、甘草各四两(炙)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渣,分温再服。
  【方解及其应用范围】
  芍药甘草汤一方,乃苦甘化阴之方也。夫芍药苦平入肝,肝者阴也.甘草味甘入脾,脾者土也。苦与甘合,足以调周身之血,周身之血既调,则周身之筋骨得养,筋得血养而燥气平,燥气平则筋舒而自伸矣。本方不仅治两足拘挛急,治两足剧痛,治湿热脚气、脚弱无力皆有效.近人推广用于阴血不足致筋脉挛急疼痛各症,如颈项强痛、头痛、胃脘痛、胁痛、腹痛等,皆有疗效。
  十四、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燥)〔躁〕者,
  茯苓四逆汤主之。原文69'
  郑  论  按病有当发汗者,有当下者,但要有发汗之实据,可下之病情,此统以发汗、下后,病仍不解,不解是何病情不解,以致烦(燥)〔躁〕,殊令人难以猜详。
  【阐  释】 据历代注家之注释:发汗,若下,病宜解也,若病仍不解,则发汗是外虚阳气,下之内虚阴液,阴阳俱虚,水火不济,故出现烦躁.又从治方上看,茯苓四逆汤是用四逆汤以回阳,加人参茯苓以复阴。《名医别录》上说:“茯苓能益阴气,补神气.”从这里亦可看出茯苓滋阴生津的作用,并不只是利水一端。本条在证状上的叙述比较简略,故郑氏说:“此统以发汗下后,病仍不解,不解是何病情不解,以致烦躁,殊令人难以猜详。”提出质疑,可以启发后学之多加思考。
  茯苓四逆汤方(校补)
  茯苓四两 人参一两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甘草二两(炙) 干姜一两半
  上五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七合,日二服。
  【方解及其应用范围】
  本方主要以姜、附回阳救逆,人参茯苓益气生阴,并有治烦躁,止惊悸作用;炙甘草补中益气。此方效力较四逆汤、四逆加入参汤、干姜附子汤三方为缓,但应用范围较三方为广,并有利水去湿之功。凡四肢厥逆,面容晦黯无神,脉沉微欲绝,舌质淡,苔白滑或白腻,口中津液多等,表现为肾寒、脾湿、正虚、阴弱证候,均可使用。
  十五、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原文173
  郑  论 按太阳之气,由下而上至胸腹,今因寒邪拂郁于内而热生,以致胃中不和,腹痛欲呕吐者,此是上热下寒之征也。原文以黄连汤主之,是用黄连以清上焦之热,干姜、桂枝、半夏以祛中下之寒邪,用参、(附)〔枣〕以和中,是调和上下之妙剂也。
  【阐  释】本条是上热下寒,阴阳升降失其常度,阳在上不能下交于阴,故下寒者自寒;阴在下不能上交于阳,故上热者自热。郑氏指称:“黄连汤乃调和上下之妙剂。”信而有征。
  黄连汤方(校补)
  黄连三两 甘草三两(炙) 干姜三两 桂枝三两去皮)人参二两大枣十二八(攀)半夏半升(洗)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渣,温服,昼三夜二。疑非仲景方。
  【方解及其应用范围】
  本方寒热并用,以黄连清胃中之热,干姜以温胃中之寒,桂枝通调营卫,半夏降逆,佐黄连呕吐可止,人参、甘草、大枣和胃安中,但得寒热平调,呕吐腹痛自愈。笔者常用此方治胸腹胃中之寒热错杂

诸证,疗效卓著。
  十六、伤寒腹满谵语,寸口脉浮而紧,此肝乘脾也,名日(横)〔纵〕99,刺期门100。原文108
  郑  论 按腹满谵语,阳明之腑证也;脉浮而紧,太阳之表证也。此名曰(横)〔纵〕,甚不解,定有错误。
  【阐  释】 郑氏疑原文定有错误。笔者参阅诸家之注,而为汇解,或可释郑氏之疑。伤寒腹满谵语而无潮热,手足漐漐汗出等为阳明之实证,脉浮而紧独见寸口,自与太阳、阳明之见证有别。《脉经》云:“浮而紧者名曰弦,弦为肝脉”。《内经》云:“脾主腹”“诸腹胀大,皆属于热.”又云:“肝主语”。以此推之,肝木旺则侮脾土,则腹满谵语,侮其所胜,故名曰纵。治法当刺期门,因期门为肝之募,故刺之以泄肝邪。邪去则腹满谵语自愈。
  十七、伤寒发热,啬啬恶寒,大渴欲饮水,其腹必满,自汗出,小便利,其病欲解,此肝乘(脾)〔肺〕也,名曰横101,刺期门。原文109
  郑  论 按发热恶寒,太阳之表证也,大渴饮水,此由寒水逆中,阻其脾中升腾之机,真水不得上升,故大渴,其腹满者,水溢于中也,幸而自汗与小便利,上下分消,邪有出路,故知其必解也。设若不自汗,不小便,未可言欲解也。原文言肝乘(脾)〔肺〕,不知从何看出,余甚不解。
  【阐  释】 郑氏说:“原文言肝乘肺,不知从何处看出,余甚不解。”笔者亦从上例为之汇解,以释郑氏之疑,是否有当,高明正之。肺主皮毛,肺受肝邪则毛窍闭塞,所以发热,啬啬恶寒;木火刑金,津液劫烁,故渴欲饮水;肺失通调水道之功能,所以小便不利而腹满。肝邪乘肺,侮其所不胜,故名曰“横”,刺期门,则肝邪得泄,肺不受侮,毛窍通畅,则自汗出,水道通调则小便利,故病可愈。
  十八、伤寒表不解102,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103、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原文40
  郑   论  按伤寒既称表不解,心下有水气,以致一切病情,缘由寒水逆中,阻滞气机,理应发汗行水,水邪一去,则气机流通,诸症立失。学者切不可执病执方,执一己之见,总要窥透病机,当何下手,治之为是。若原文之青龙汤,重在发汗行水,而诸症立失,可知非见咳治咳,见呕治呕也。
  【阐  释】本条是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的证治。郑氏说:“切不可执病执方,执一己之见,总要窥透病机,当何下手,治之为是.”此属其治病之经验,殊堪宝贵。故对治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所以用外散寒邪,内蠲水饮之小青龙汤治之,则干呕,发热而咳等诸证自愈。教人不可见咳治咳,见呕止呕。
  小青龙汤方(校补)
  麻黄三两,(去节) 芍药三两 干姜三两 五味子半升 甘草三两(炙) 桂枝三两(去皮)细辛三两半夏半升(洗)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取三升,去渣,温服一升。若渴,去半夏加括萎根三两,若微利.去麻黄加芫花,如一鸡子大,熬令赤色,若噎者,去麻黄加附子一枚炮,若小便不利,少腹满者,去麻黄加茯苓四两,若喘,去麻黄加杏仁半升去皮尖。且芫花不治利,麻黄主喘,今此语反之,疑非仲景意。
  【方解及其应用范围】
  本方即麻黄汤、桂枝汤合方,减去杏仁、生姜、大枣,而加干姜、五味、细辛、半夏.考所增四药功能:干姜主温中,治胸满咳逆上气。细辛辛温,配麻黄能祛痰利水,散风寒外出而治咳逆上气。五味收纳肺气以入肾,故治咳逆合干姜同用,一开一阂,咳之来路去路,均告肃清,故仲景治咳,皆姜、辛、五味同用。半夏燥痰,降水气,和胃,止咳逆呕吐。麻黄汤辛温发表,逐邪之峻剂。桂枝汤和营卫以祛风。合用之肌表可开散,然不去水饮停蓄之邪,非特不能廓清其源,即麻桂之功力,亦必被停聚之水饮所阻挠也。笔者常用本方治疗外感寒邪,,内挟水饮之咳喘,亦治水饮溢于皮肤而浮肿腹满,小便不利之咳喘,与夫痰饮咳嗽,哮喘之偏于寒性者,疗效卓奢。近人则多以本方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屡见于报导。
  十九、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原文41
  郑  论 按心下有水气,阻其呼吸之气,上触而咳,以致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水气去,而中宫升腾之机,仍旧转输,故知其欲解也。以小青龙汤主之,是随机而导之意也。
  【阐释】本条是指服小青龙汤以后口渴的,此寒去疾病自愈的表现,非调解后仍用小青龙汤也。故曹颖甫订正此条,在“发热不渴”下,即移原文“小青龙主之”。则其义更为明白了然。
  二十、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104脉洪大者,白虎加入参汤主之,原文26
  郑  论 按服桂枝汤以致大汗,其人大渴者,由汗出过多,血液被夺,伤及胃中津液故也。原文主以人参白虎汤,取人参以救津液,取石膏以清内热,的确之法也。
  【阐释】服桂枝汤后,只要微微有汗即得,现在汗出太多,肌表之邪虽去,而胃中津液反为耗伤,胃燥化热,病已由太阳传至阳明

,出现心烦、渴饮的症状,故用白虎汤以清阳明炽盛之热,加人参认救胃中耗伤之液,此为不易之法也。
  白虎加入参汤方
  知母六两 石膏一斤(碎,绵裹)甘草二两(炙)粳米六合 人参三两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渣,温服一升,日三服。
  【方解及其应用范围】
  本方即白虎加入参汤,乃灭火救阴之神剂。有清热、生津、止渴的作用。石膏辛寒,清三焦火热,生津止渴;知母苦润、泄火滋燥; 甘草,梗米调和中宫;人参有补虚救逆,又有生津止渴之功。此方并非专为伤寒之阳阴症立法,凡属内里之燥热为病者,皆可服也。时人过畏石膏而不用,往往误事。前人少有用本方治目疾者,今人加以推广,不仅治赤、热、肿、痛,外障、瘀滞较甚之目疾用之取效,并用以治肺炎、脑炎、糖尿病,尤其对夏月小儿高热、多渴、多尿综合症疗效最好。一般认为凡属里热伤津,气阴两亏之老年及诸不足者,皆可用白虎加人参汤治疗,而本方的退热作用,主要在于适当配伍了石膏。现将近代名医张锡纯用石膏的经验,及笔者对本方的推广应用附后。张著《医学衷中参西录》谓:“石膏其性凉而能散,有透表解肌之力,为清阳明胃腑实热之圣药,无论内伤、外感用之皆效,即他脏腑之实热者用之亦效。……石膏医者多误认为大寒而缎用之,则宣散之性变为收敛,以治外感有实热,竟将其痰火敛住,凝结不散,用至一两即足伤人,是变金丹为鸩毒也。迨至误用缎石膏偾事,流俗之见,不知其咎在锻不在石膏,转谓石膏锻用之其猛烈犹足伤人,而不锻者更可知矣。于是一倡百和,遂视用石膏为畏途。……余用以治外感实热,轻症亦必用至两许,若实热炽盛,又恒重用至四、五两或七、八两。··…盖石膏生用以治外感实热,断无伤人之理,且放胆用之,亦断无不退热之理。惟热实脉虚者,其人必实热兼有虚热,仿白虎加人参之义,以人参佐石膏,亦必能退热。”又云:“且尝历观方书,前哲之用石膏,有一证而用十四斤者(见《笔花医镜》);有一证而用至数十斤者(见吴鞠通医案);有产后亦重用石膏者(见徐灵胎医案,然须用白虎加人参汤,以玄参代知母,生山药代梗米)。然所用皆生石膏也。”笔者三十年来,对治外感风热之邪,无论成人或小孩,身大热(体温39`以上),虽注射青、链霉素而身热不退,即用白虎加人参汤治疗,屡用屡验。又治伤暑咳嗽,因高热、烦渴、津伤、汗多,舌质鲜红,舌上干燥,苔干黄,治以此方面获效。又曾治尿崩证,患者一日一夜饮水达五十磅,石膏用量初服100克,一剂而饮水量减少五磅;二剂石膏增至200克,饮水又有所减少。其后石膏用量增至300克,连服五剂而全愈。
  二十一、伤寒脉浮滑,此里有(热)〔寒〕,表有(寒)〔热〕,白虎汤主之。原文176
  郑 论  按《脉象篇》云:浮主风邪,滑主痰湿。此条只据二脉,即以白虎汤主之,实属不当。况又未见有白虎症形,指为里热表寒,即果属表寒里热,理应解表清里,何独重里热一面,而遗解表一面乎?疑有误。
  【阐释】本条历代注家,争论极多,有认为此处表里二字错简,亦有认为未错简,亦有认为寒字当邪解,亦热也。但类皆自圆其说,不能使人信服。白虎汤证的病理,总归是表里俱热,必须是阳明经热炽盛的见证,才能用白虎汤。不能只凭脉以定病,而须结合证状来定,如发热汗出,烦渴引饮,此为阳明表里俱热之证,白虎汤乃对证之方。郑氏疑有误,值得深思考虑。
  白虎汤方(校补)
  知母六两 石膏一斤(碎)甘草二两(炙)粳米六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渣,温服一升,日三服。
  【方解及其应用范围】
  白虎汤《伤寒论》原文共三条,分见于太阳、阳明及厥阴三篇。其方解可参阅前条白虎加人参汤条。其治疗目标是壮热、大汗出、大烦渴、脉洪大、无表证。因热盛伤津灼阴,故汗渴饮冷。但邪初入阳明,热而未实,急需灭火清热以救阴,故以本方治之。郑氏在《医法圆通》中说:“此阳明腑分主方也。”随即举出其圆通应用法五条:(l)治上消证:(2)治心下一寸间发生疮疾,红肿痛甚;(3)治牙眼红肿痛甚,饮冷;(4)治两乳红肿痛甚;(5)治谵语、遗尿、口不仁而面垢。此外有白虎汤证而挟湿者,则加苍术;挟风者,则加桂枝,亦极有效验。笔者用此方治疗伤热咳嗽、哮喘,取得满意效果。其症状为咽喉干痛,鼻孔出热气,口臭气粗。咳嗽而痰难出,色黄且稠,有时成块成沱,或带血腥臭,面赤身热,更兼烦燥不安,舌质红绛,舌苔于黄,脉洪大有力。全系热盛之象,故以白虎汤治之而愈。现在白虎汤广泛应用于各种急性热病,更有用于挟热之眼疾、痢疾亦获良效,可见其应用范围之广泛。
  二十二、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者),不可与白虎汤;渴欲饮水,无表证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原文170
  郑 论 按发热无汗,本应解表,原非白虎所宜,至于大渴饮冷,阳明症具,则以人参白虎施之,的确不易法也。
  【阐释】伤寒脉浮,发热无汗,为伤寒麻黄汤证。若渴

欲饮水,无表证者,是恶寒已罢,里热已炽,热盛足以津伤,白虎人参汤以泄热救阴。诚如郑氏所言:大渴饮冷,阳明症具,则以人参白虎施之,是的确不易法也。
  二十三、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原文169
  郑 论 按寒邪本由太阳而起,至背恶寒,亦可云表未解,何得即以白虎汤主之。条中既称无大热,虽有燥渴心烦,未必即是白虎汤证。法中原有热极邪伏,背心见冷,而用此方,但学者于此症,务要留心讨究,相其舌之干燥与不燥,气之蒸(乎)〔手〕不蒸(乎)〔手〕,口渴之微盛,二便之利与不利,则得矣。
  【阐释】伤寒背微恶寒,可云表未解,虽有燥渴心烦,但无大热,即不能用白虎汤治疗。郑氏曰;“法中原有热极邪伏,背心见冷,而用此方。”但必其舌干燥,气粗蒸手,口渴盛,二便不利,则可用白虎加人参汤治之。
  二十四、伤寒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而)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原文168
  郑 论 按吐下后而表不解,盖吐则亡阳,下则亡阴,阴阳两虚,更不能傅邪外出,故不解。以致表邪趋入阳明地面,遂随阳明之气化,而转为热邪,故现一切症形,全是白虎汤对症之法。至饮水多者,是由下而津液大伤,故乞水以为援也。主以白虎加人参,以救欲亡之阴,实的确不易之法也。
  【阐释】伤寒吐下后,津液被夺,以致表邪趋入阳明地界,转为热结在里之证。里热大盛,所以表里俱热,时时恶风,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以自救。此为阳明经证伤津,法当清泄里热,兼生津液。如郑氏所言:主以白虎加人参,实的确不易之法也。


伤寒恒论卷四
阳明上篇
  外邪初入阳明,太阳尚有未尽者,谓之太阳阳明,列于此篇,计三十九(据
  法舒本较增)。
  一、阳明病,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者,表未解也,可发汗,宜桂枝汤。原文234
  郑 论 论阳明病,汗出多,脉应长大,令脉迟而汗出多,殊属不合。又到微恶寒,表未解,可发汗,明是太阳寒邪,初入阳明,寒邪尚未化尽,故宜以桂枝汤导之也。
  【阐释】此太阳风伤卫,传至阳明,寒邪尚未化尽,故仍可用桂枝汤,以外解表邪,但必须是里热不甚者。此仲景从证不从脉而用桂枝汤解表。
  二、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者,发汗则愈,宜麻黄汤。原文235
  郑 论 按此条,乃太阳之病,太阳之方,并未有阳明脉象病情,实属不合,理应例入太阳篇为式。
  【阐释】前条是太阳中风与阳明并病,这条是太阳伤寒与阳明并病,无汗恶寒为表实,肺气郁而不宣的喘证,麻黄汤为对症之方。此条毫无阳明脉象病情,故应如郑氏所说,列入太阳篇。
  三、阳明病,〔若〕能食(者),(为)〔名〕中风;不能食(者),(为)〔名〕中寒。原文”。190
  郑 论 按能食为中风,风为阳,阳能消谷也。不能食为中寒,寒为阴,阴不能消谷也。但阳明病,果是何等病情,而见此能食不能食也。
  【阐释】此节言阳明自受风寒之证也。盖阳明居中土,外之风寒干之,故俱言中。又阳明胃腑,以纳谷为务,风寒既内中,风为阳邪,阳能化谷,故能食也,寒乃阴邪,不能化谷,故不能食也。此以能食、不能食来辨别阳明所受之风、或寒也。
  四、脉阳微而汗出少者105,为自和也;汗出多者,为太过。阳(邪)〔脉〕实106因发其汗,出多者,亦为太过。太过〔者〕,为阳绝于里107。亡津液,大便因鞭也。原文245
  郑 论 论阳明而见脉微,汗出少为自和者,邪衰之征也;汗出多为太过者,又虑阳之外亡也。阳脉实,因发其汗,出多者,亦为太过,太过则津液太亏,大非吉事,故原文谓阳绝于内者,明明言汗之太过也,汗出则阳必与之俱出,而津液有立亡之机,大便因鞭之所由生,而危亡之机,亦于此见也。
  【阐释】本节指津液外亡,阳无阴制则燥热益甚,肠中乏液以润,大便因而鞕结。故无论是自汗或发汗,皆不可太过,而使津液耗损,肠中干燥,造成大便鞭的变证。郑氏更进一层指出“汗出则阳必与之俱出,………而危亡之机,亦于此见也”的卓识。
  五、间曰:阳明病,外证108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而)不恶寒,反恶热也。原文182
  郑论 太阳症,发热恶寒,惟阳明病发热不恶寒,以此别之。
  【阐释】身热汗出,为太阳、阳明共有证状,在临床鉴别上,郑氏说。“太阳症发热恶寒,阳明病发热不恶寒”,仅言其大概,而应补充。太阳脉浮,阳明脉洪大;太阳无里实证,阳明有里实证,太阳证的发热是翕翕发热,而热在体表,阳明病的发热是蒸蒸发热,是热从内蒸。以此别之,更为精审。
  六、问曰:何缘得阳明病?答曰:太阳病,若发汗、若下、若(到)〔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干燥,因转属阳明,不更衣109,内实110,大便难〔者〕,此名阳明也。原文181
  郑论 此由太阳病,因汗、吐、下后津液大伤,胃中干燥,遂成内实,

不更衣,大便难之症作,故称之曰阳明病,的确不易。
  【阐释】阳明腑证,有因本经热盛,自然化燥而成的;有因误治伤津,病邪化热化燥内传而成的。本条即由太阳病误治而转属阳明腑实证。既言内实,必然有腹满痛,便闭燥烦等实象。
  七、问曰:病有(一日得之)〔得之一日〕,不发热而恶寒者,何也?答曰:虽得之一日,恶寒将自罢,即自汗出而恶热也。原文183
  郑论 发热恶寒,太阳症也,而云阳明,是太阳之寒邪已至阳明,而寒邪尚未化尽耳。若化尽,转瞬即独发热不恶寒,而为阳明之本症也。时称瘟疫独发热不恶寒,仍是一阳明证也。时书纷纷聚讼,以为仲景只知有伤寒,而不知仲景之阳明证,即温热之柱脚也。
  【阐释】郑氏指出“瘟疫独发热不恶寒,仍是一阳明证也”,是有其独特见解。温病总是一个热病,麻杏石甘汤、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大、小承气汤,皆治温病之方也。
  八、问曰:“恶寒何故将自罢?”答曰:“阳明居中,〔主〕土也111,万物所归,无所复传,始虽恶寒,二日自止(者),此为阳明病也”。原文184
  郑论 按恶寒将自罢者,是这太阳之寒邪,至阳明地界,阳明主燥,乃多气多血之府,邪至而从燥化,则寒变为热,遂不寒,而独发热也。
  【阐释】此承上条说明阳明病恶寒自罢的原因,亦即揭出胃家邪实之所由成也。原文在未答恶寒何故自罢之前,先叙阳明的部位、功能、性质、病理并隐寓治法,言脾胃同属中土,胃居体之中部,有纳水谷的功能,其性主燥,胃燥太过,则三焦之邪,皆聚于胃,邪入之必成燥化,因燥成实,邪即留中不去,必待下之而后愈。恶寒一证,虽初病时见之,至二日邪从燥化后,必然自罢,此即阳明病恶寒自罢之理。
  九、本太阳(病)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也。原文185前段
  郑论太阳病,本应汗解,汗发不透,是寒邪阻滞气机,逆而不出,遂传至阳明,而成阳明症也.
  【阐释】此节说明太阳病转属阳明的另一原因为发汗而汗出不彻,以致表邪不得外解,反而内传化燥,因而转属阳明.与前4条太阳病转属阳明是发汗而汗出过多,津伤化燥而邪内传,显然不同.故证候的传变与治疗的得当与否,实有密切关系.
  十、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则)外未解也,其热不潮,(又)未可与承气汤(主之);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至〕大泄下.原文208后段
  郑 论 按汗多微发热、恶寒,在久病阳虚之人见此,则为亡阳之征.若新病太阳症之人,而见此者,则为邪将去之兆,并未见潮热,是邪未入阳明,未可与承气汤.若阳明症见,而又有腹满不通,可与小承气汤,是斟酌元气、邪气之盛衰,而令其勿大泄,慎重之意也.
  【阐释】本条可分两节.第一节“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未可与承气汤,此表证未尽解,不可使用下法.第二节“若腹大满不通者,.......勿令至大泄下.”说明里实证固应攻下,但燥结未甚,只宜小承气汤微和胃气,不宜大承气汤峻攻.
  小承气汤方(校补)
  大黄四两(酒洗)厚朴二两(炙去皮)积实三枚大者(炙)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渣,分温二服.初服汤当更衣,不尔者尽饮之,若更衣者,勿服之.
  【方解及其应用范围】
  此大承气汤去芒硝,积、朴用量亦少,药力自比大承气为轻,则势缓矣.治痞满实而不燥的症候.大黄可泻下实热;积实、厚朴消腹胀痞满.其临床证候与大承气汤类似,但较轻.各种急性热病,治之皆有效.
  十一、太阳病,若吐、若下、若发汗〔后〕,微烦,小便数,大便因鞭者,与小承气汤(主之),〔和之愈〕.原文250
  郑论 按汗、吐、下三法,无论何法,皆是损元气,亡津液之道,津液伤,则燥气立作,故有微烦,二便数、鞭之症,与以小承气,和其胃气,除其烦热,其病自已.
  【阐释】太阳病治之不当,津液受伤,热邪入里,致见心烦,小便数,大便鞭等,此津伤气滞,以小承气汤和之则诸症自愈.
  十二、伤寒吐后,腹胀满者,与调胃承气汤.原文249
  郑论 按腹胀满,胃家未大实者,可与小承气汤,俾和其胃气,以泄其邪热,乃为合法.若因吐后而中州大伤,以致胀满者,此是胸中胃阳,因吐而伤,宣布失职,浊阴僭乱,堵塞中宫,宜温中健脾,俾胃气宣畅,而胀满自消,此又非调胃承气所宜也,学者临证,宜细求之.
  【阐释】若因吐后,见到腹部胀满,有两种情况.其一在上之邪,虽得到排除,而在下之病邪,却化燥成实,此时应用下法,但究因吐后,中气必然受伤,虽有实邪内聚,又不宜峻下,调胃承气汤是为最适当的方剂.其后有如郑氏所云:“若因吐后,而中州大伤,以致胀满者,…宜温中健脾,俾胃气宣畅,而胀满自消.”岂可复用下法,以重伤其正,调胃承气决不可用.笔者认为当用理中汤加砂仁、公丁香治之.
  谓胃承气汤方(校补)
  大黄四两(去皮,清酒洗)甘草二两(炙)芒硝半升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渣,内芒硝,更上火微煮令沸,少少温服之.
  【方解及其应用范围】
  本方系大承气汤去厚朴、积实,加甘草而成.大黄泻下实热,芒硝润燥软坚,佐甘草以和胃气,用以治疗腹中有实热,大便燥结的症候.其药力比小承气还轻,对各种急性热病之轻者为宜.治消渴证之中消,即渴而饮食多者,亦有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