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打工者眼中的房价

 大沙庄 2013-01-09

一个打工者眼中的房价

周末去捏捏脚。捏脚的小伙子是江苏人。他一边干活,一边和我聊他的生活。他来自江苏,农村地不多,出来打工十几年了。他说家乡要集中农田经营,自己要被哄上楼了。村里给的补偿是按房屋面积每平米280元,他说这点钱连盖个新房都不够。但村里要强行拆除,一些村民还被打了。

我问,你们既然不在农村工作,为什么不在城里买房?他说,买不起。刚出来时,还可以付首付,但那时家乡有房,也不需要住城里,想挣些钱再去考虑。干了几年,每月也可以拿几千元了,积蓄也多了,现在房子要拆了,回县城在看房,发现自己连首付都付不起了,房价涨得太快了!

眼看着腰包鼓起来的速度远远赶不上房价的上涨速度,小伙子说,感觉很恐怖,自己的辛苦就这样付之东流了。我问其如何办?他说,面对这样的形式,天天在网上看。他说喜欢上天涯和猫扑,看了许多观点。他给我讲述了许多的观点,头头是道,俨然是一个经济学者,我惊叹,这个社会,网络时代,涉及切身利益,人们的知识已经远远超越了他的中学学历。

他说,他们几个人合租一个农家院子,每个房间大约二三百元,和老婆一起住。同院的五六家租客共用一个无线路由器,每月各家负担上网费大约四五十元,所以经常上网。

他说,我们不是很需要买房,但是家乡的房子要拆了,不买不行。更主要的是,房价和积蓄的增长速度相差太大。他说,许多来打工的同伴都不需要房子,但面对高涨的房价,他们有一种强烈的被剥夺感,想要尽快买房来保值。但房价的高涨,把他们的买房梦打破了,买不起了。很后悔当初没有买。现在也感觉很茫然,不知所措。

不知不觉,时间到了,我已忘了捏脚的情形,只感觉上了一课,心情被触动了。首先,惊叹一个捏脚工的经济知识如此的丰富;其次,我明白了高房价涉及的不仅仅是需求房屋的人,也给辛勤工作的,靠工资为生的人以极大的心理挫折感那种被剥夺、被侵占的感觉深深地印在他们的心理。

我终于明白了,高房价应该不只是一个居住问题,他所带来的价格扭曲已经远远超出了一般老百姓的购买力;更深层次的是,它使社会底层的阶层感觉被欺辱、被剥夺、被抛弃。辛苦的工作换来的是日益贬值的收入。这种社会影响会远远超出那些只关注住房问题的认识的预料。社会的不满会累积,有房没房的人都感觉强烈的不满、愤恨。

各位看官,你们觉得这样的局面还能维持多久。这样维持下去,社会会走到哪里?捏脚工恐惧,你不恐惧吗?执政者不恐惧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