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咸瓜街与海鲜市场

 思书别院 2013-01-10
我在《王宝和与王裕和酒店》一文中已提到“光绪年间之后,咸瓜街己成为冰鲜(即鱼市)交易市场”,一些朋友就来问我,南市的不少街是由某种商业集中而得名的,如花衣街是棉布市而得名的 (花衣是原棉的行话),蔑竹路得名于这里的毛竹市场,糖坊弄、硝皮弄自然又得名于这里的糖坊和皮贷加工商店,顾名思义,“咸瓜街”似乎应该是酱瓜市场而得名的了。怎么“咸瓜街”又是一个鱼市场呢?
    不知道读者去过福州、厦门没有,在那里的饭店菜谱中经常可以看到“松鼠黄瓜”、“糖醋黄瓜”的菜名,其实,福建人所讲的“黄瓜”并不是蔬菜中的黄瓜,而是上海人讲的黄鱼,这“咸瓜街”就是咸黄鱼市场。
    在乾隆年间,福建泉州和漳州地区的龙溪、同安、海澄二县在东门外(今外咸瓜街94弄内)成立了旅沪同乡人团体——泉漳会馆,以后泉漳地区的商人比较集中在会馆附近设市贸易,海产和海产加工食品是泉漳地区商人在沪贸易的大宗。据记载,黄鱼的汛期在农历四五月份,与黄瓜的上市日期相近,于是福建人称黄鱼为“黄瓜”(今犹如此),称咸黄鱼为“咸瓜”。旧日海上捕捞依靠汛期,渔民捕捞到的海鱼用冰块冷藏后立即上市出售,称之“冰鲜”,多余的无法及时上市的海鱼则经腌制成咸鱼,淡季上市出售,称之 “咸鲜”,汛期的时间是有限的,所以所谓鱼市实际上常年供应的是 “咸鲜”。黄鱼是海产中的大宗(今日黄鱼产量锐减,黄鱼已成为极希罕的水产了),自然咸黄鱼也是市场上常年能见的商品了,因此这个海产品市场就被叫作“咸瓜街”了。1894年之后,上海城厢修建了外马路和里马路,咸瓜街的鱼市逐渐移迁到里马路小东门一带,但上海的主要“咸鲜”市场仍集中在咸瓜街一带,今天,它仍是上海主要的水产集贸市场之一。

——摘自《上海闲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