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常州“当家产业”:智能装备制造和新材料

 穷且益坚青云志 2013-01-10

(2013-01-10)

  重点发展:智能装备制造产业、以碳材料为引领的新材料产业

  实现路径:加快突破关键技术、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发挥人才引领作用

  政府工作报告在2013年重点工作安排中,将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放在突出位置。

  报告明确提出,要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三年行动计划,聚焦政策、聚集资源、聚合力量,努力在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方面实现重大突破,提升常州产业竞争力。重点发展智能装备制造和以碳材料为引领的新材料产业,加快把常州市建成国内一流的智能装备制造名城和新材料产业基地。

  明确两大重点产业意味着什么?

  从开发园区建设到“一核八园”推进,从传统产业改造到“510”工程实施,产业转型升级始终是常州市的发展主线。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两大重点: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和新材料产业,方向更明,目标更准。

  市发改委主任赵建军表示,产业领域也存在“一招鲜,吃遍天”的经济规律,这个“招”,就是人无我有、量质领先。放眼周边,南京有软件和智能电网产业,苏州有IT和纳米技术产业,无锡有物联网产业,泰州有医药产业,常州工业门类齐全、基础扎实,但结构依然偏重、特色不够明显。此番明确两大重点突破方向,既是集思广益的结果,也是发展的必然选择,国家有关部委和省委、省政府都给予充分肯定和支持。

  “这是一个产业集聚的问题。”市经信委主任蒋自平把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比喻为“神舟”上天,既是综合实力的反映,更能带动大型龙头企业、整机拳头产品、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品牌影响等方面实现重大突破,推动工业经济提速增量、提质增效。武进区委书记周斌也表示,目前武进区形成的两个千亿级产业,正是智能装备和新材料产业,半导体照明产业园和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园,去年营业收入分别同比增长242%和49%,以碳科技为主导的西太湖科技产业园加速发展,“可以说有条件,有动力。”

  怎样让两大重点产业迅速崛起?

  定位定天下。

  常州市提出,努力打造2-3个全国最高水平、全球有影响力的产业集群。

  “优势特色产业要依靠创新驱动。”市政府研究室副主任黄澍建议,可以借鉴苏州培育“纳米”、无锡培育“物联网”的做法,大力引进若干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重大研发、检测、信息平台,开展高端装备、高端碳材料领域的关键和共性技术招标,组建联合攻关团队,着力攻克制约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同时,建设并放大科教城、西太湖科技产业园、中关村科技园等作用,以高端创新平台支撑特色产业发展。

  市科技局局长刘斌则表示,常州市中小企业数量众多,但缺乏规模大、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特别是没有一家像徐工、三一、中联这样的巨型龙头企业。我们可以借鉴长沙、深圳、徐州发展龙头企业的经验,综合运用财税、金融、土地等扶持手段,发挥龙头企业、整机整车拳头产品的带动作用,推进产业资源集聚整合,加快形成智能电网装备、智能轨道交通装备、智能农业装备、智能工程机械、智能基础装备和智能机器人“六龙齐舞”和碳材料产业异军突起的局面,进一步扩大百亿级企业梯队,打造千亿级规模企业。

  “一流的产业,需要一流的人才来打造。”新誉集团总经理戈亚琴认为,“龙城英才计划”要加大力度,对掌握智能制造装备、碳材料核心技术的紧缺人才,敢于在引进阶段花血本去抢、去争,加快形成产业高端人才集聚优势。同时,政府要进一步支持企业培养专业技能人才,引导更多的企业家注重实业、崇尚实干,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塑造品牌、做大做强的能力。(马浩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