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阅读成人礼 青少年读成人文学

 蕙籣留香 2013-01-11
                                                   阅读成人礼(又题:为什么青少年要读成人文学?)

父母们大力主张青少年文学的阅读,因为内容安全。但让孩子们远离性、死亡和成人话题的做法是错误的)

“人们说我写的书内容太暴力了,当现实充满同样的暴力,他们该如何说。”——乔伊斯·卡罗·欧兹

关于青少年文学读物的内容是否过于成人化,是一个长久讨论的话题。我关注的并非话题本身,事实上,我觉得这个问题并无确切答案。不管多少父母一厢情愿地觉得青少年文学是“安全”的同义词,但实际上,这只是一个市场营销的概念,并非道德观念。

但如果你正在抚养一个孩子,那可是最不安全的一项事务。而且,如果这孩子正处于青春期,并且乐于阅读,那么很可能,他或她的阅读兴趣明显会直指成人读物。我们姑且把这种现象称作V.C曲线(即下文中的VCA曲线——译者注),该词汇源自安德鲁·科夫,他是《阁楼里的鲜花》一书的作者。这可以或多或少解释两种情形:第一,仅就阅读强度来说,成人文学文笔老练,故事曲折。第二,两个神秘的人生母题:诞生和消亡,围绕这两个主题的展开的故事,对任何一个年龄段的人,都具有天然的吸引力。换句话说,孩子们不仅会熬过了书上的诲淫诲盗,而且这对提升他们的价值观,非常关键。

     那么就不应该对抗VCA曲线。应该在楼顶大声疾呼:你的孩子是一个人!一个很棒的人!在这个经常出现奇迹、经常乱糟糟的时代里,这个人正在建立自己的理性批判思维,以对抗这个匪夷所思、自相矛盾的世界。当然,青少年对成人话题的好奇不可抑制;我们文化中天生带有拧巴和拘谨的因素,试图延长童稚状态;但孩子们具有更加强悍的天分,他们要分析信息、接受信息,为成年生活做好准备。这并不是建议拔苗助长,也不是一开始就灌输成人话题。如今这个时代,现代都市里,随处可见,童稚状态延长到了30年。但我们该庆幸:需要阅读更多的书,说明成年世界还是具有吸引力。

一个切身体验:我是在宾夕法尼亚州的工业衰退地区渡过青春期的,朋友们都喜欢电影《美国狂人》(一部非常具有争议的恐怖片——译者注)。电影主角帕特里克·贝特曼极端嗜血、挥舞着电锯,身上除了运动鞋和脸上的笑容外,一丝不挂;这简直就是青春期男生想象的——随心所欲、具有疯狂破坏欲——完美镜像。他是我们都乐意交往的家伙。然后我读了布莱特·伊斯顿·艾里斯的原著。阅读的经过一点都不“狂喜”。因为阅读的过程让人敏锐,要和这个家伙相伴400页,忍受那些让人痛苦的卑劣行径,还有那些让人瞠目结舌、异常无聊的阶级妄想,真不是一次愉快的经历;时至今日,只要一看到这书,我就会产生生理不适,美其名曰:道德宿醉后的反应。我才不要和这家伙交往,更重要的是,我不要和这个人有任何相似之处。通过作品真实的描述,我得出了自己的道德结论:他真的、真的是一个恶棍。

这并不是要不成熟地将矛头转向电影或电玩,批评它们一味刺激感官。如,我们这代人有很大一部分在早年人格形成阶段,经常在魔宫帝国(一款电子游戏——译者注)中,用上勾拳把对手揍到硫酸河里去。当看到他们白晃晃的骷髅浮出水面的时候,唯一感觉就是幼稚的爽,这在成年生活中,很难体会到:与此相对应,很多成年人具有保护孩子,避免让他们接触成人社会更大、更糟糕真相的冲动,这表明这些成年人不能体验儿童纯粹的快乐。(为什么成年人要看儿童读物,这又是另外一个话题了。)但电影最基本的功能是感官刺激;它就象流行音乐,首要功能是唤起感觉;其次,遥远的其次,才是表明如何会产生这种感情。电影和电玩都无法做到阅读带来的批判能力。并不是说只有阅读才能满足高级大脑活动,电影就一定不行,从天性来说,这样也是不民主的。教育和自省要结合起来,让人能同时享受电影和阅读;回报就是能最大限度地了解他人的心理活动,并修正自己的心思。因为应该如此,所以比较难。

重回我自己的青春期:有一个比我小几岁的同学,我可能在礼堂里见过,但我记得没说过话。15岁,他谋杀了养母,并且在一辆装满枪支的卡车上被抓获。很明显,他打算玩一把哥伦比亚式的射击。当然,这个男孩长期情绪有问题,大家也都知道他受了虐待。理性推理加上常识,能够理解来龙去脉。多亏那些作家在你想到之前,就提出了心理三维制图法,使纷繁复杂的生活变得容易多了。当发生这事后(或未遂),带来剧烈的心理震动,让人久久不能释怀;人的想象力甚至都有局限。但同时,由于VCA曲线,在甄别问题时,我毫无困难,更重要的是,我懂得了怜悯,拥有了工作的动力。我已经读过《嘉莉妹妹》了。

移情并未人类独有,但我们是唯一的、已知的、能够提升良心的生物。好奇心也并未我们独有,但只有我们能够通过讲故事的虚拟手法,将知道的事情告诉他人,而不用亲身上阵出演。这非常棒——但并不安全。

当你读到某些内容的时候,第一次被唤醒的时候,这会是最私密、最让人面目全非的经历;这是一种失贞,含义比身体启蒙带来的沮丧和自我意识更加复杂。或者另一个第一次:当你意识到死亡不可避免。对我来说,这个时刻是10岁时,读《侏罗纪公园》时产生的:Dilophosaurus 撕碎Dennis Nedry时。说良心话,看电影时,我最喜欢的一个情节就是这个。但阅读时,从人物的角度出发,就不是那么回事了,情绪变得阴暗了——然后继续读下一章,再也没有重温Dennis的情节了,因为那里只有无法言说的、无可避免的阴暗。灵光一线,我忽然明白死亡总有一天也会降临到我身上。

或许这才是问题的核心。你和你的孩子最终都会走向死亡。这真是人类获知的最糟糕的信息;并且,随着阅读视野的扩大,他心中产生了共鸣,作家真诚地向孩子的母亲道歉:让孩子知道自己刚从一次普通的飞行中幸存下来,这真是太糟糕了。但不管这类内容如何让家长们不舒服,孩子可以处理好的。孩子们具有的力量和天分,经常被低估了。生命的诞生和消亡——还有人生的各种体验——都是他们天赋权利。根据个人价值观的发展,他们能够及时学会各个阶段的内容。只要父母足够爱他们,他们会顺利通过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