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丈夫出轨,小三竟然是女儿

 乡下老太 2013-01-11

 

 

丈夫出轨,小三竟然是女儿

 

 


 
 
 

  

 

婉儿在沙发上刚刚坐定,眼泪就不由自主的掉下来,她抬起头,深吸了一口气说:“我不知道我的婚姻该不该继续,我郁闷得快要发狂了。”我递给她一杯咖啡,示意她先冷静一下,婉儿端着咖啡轻轻啜了一口,接下来是长时间的沉默,良久,她摇着头,泪流满面的说:“我真的想不到,丈夫出轨了,小三竟然是我的亲生女儿,我想不明白,他们为什么会干出这种事?”

 

婉儿说:就在一个月之前,我收到一条短信“我现在是李强的妻子,我们在一起两年多了,我知道你们的婚姻并不美满,他只是想要你帮他生一个孩子来传宗接代,他并不是真正爱你,他爱的是我,我也爱他,请你面对现实,和他离婚吧。”

 

一开始,婉儿虽然好奇,却并没有把这条短信当回事,在她眼里,小三这个词只是在报刊杂志和电视上出现的新鲜名词,和她很遥远。可是,接下来的一条短信却让她几欲崩溃,“我和李强已经有了孩子,恭喜你当外婆了。”婉儿的脑子乱成一锅粥,小三、李强、女儿、外孙女……,这一串的名词让她的思维陷进了沼泽地,她浑身冒冷汗,不敢也不想把这些词往一块联想,因为她害怕自己想象的变成现实,那么她将情何以堪?

 

她找出家里的户口本,看着户主一栏写着李强,李佳和户主关系一栏赫然注明长女。看到这里,婉儿忍不住放声大哭,泪水打湿了户口本,也打湿了女儿的姓氏,女儿原本不姓李,因为她只是李强的继女。

 

16年前,婉儿经人介绍和当地一个小学教师结婚了,结婚第二年,婉儿生下了女儿,可是,自从女儿诞生之后,原本不太和谐的家愈发变得水深火热。公公和婆婆重男轻女的思想特别严重,看到婉儿生下的是女儿,就满脸的不高兴,威逼着儿子和媳妇离婚,婉儿的丈夫却是一个思想比较保守的男人,在家庭和道德双重压力下,竟然离家出走了,久无音讯,婉儿只好带着女儿离开了。

 

一次,家里的水管坏了,婉儿给修理公司打电话,来的修理工就是李强。李强修好水管正准备离开,婉儿端上一杯热水递给他,那天,李强感冒了,正发着烧,口唇发干,看到那杯水就立马一饮而尽,婉儿又给他倒了一杯,顺手递上一包感冒药,李强感激的望着婉儿。当李强得知婉儿和女儿独自生活的时候,就在空闲的时间常来帮她做些力气活。久而久之,两个人觉得彼此都放不下对方,于是,他俩举行了简单的婚礼。

 

婚后,婉儿的女儿佳佳就跟着李强姓,改名李佳。李强很疼李佳,不但常常给她零花钱,还经常带李佳出去逛街买衣服。李佳也喜欢这个继父,一口一个爸叫的特甜。李佳曾经说“我的爸爸是个浑身散发男人味的爸爸,他可以让全世界的女人都爱上他。”

 

一次,婉儿像平常一样,在洗衣服之前翻看衣兜,在李强的衣兜里她翻出一封信,上面写着:“我爱你,你就是我的生命,我愿意把一切都交给你,愿我们的爱情地久天长。”信的落款是李佳。婉儿的心就像打翻了五味瓶,说不出的一种疼痛,自己的女儿爱上了自己的丈夫,这要是让人知道了,她怎么有脸面对?于是,她假装不知道这件事的发生,只是找借口把女儿送到娘家,想着他们俩分开以后这件事或许会淡掉。

 

就在女儿去了姥姥家不到三个月的一天,李强和女儿双双失踪了。婉儿记得女儿曾经和她说不想上学了,她想或许是李强带女儿出去打工了。没想到,两年后,她有了女儿和丈夫的音讯,却也等来了小三儿的威胁,而这个小三竟然是自己的亲生女儿。

 

听完婉儿的叙述,我的脑子也像一团乱麻,这都什么和什么嘛?李佳被继父迷昏了头,她生下的孩子该如何称呼婉儿?外婆?妈妈?婉儿和李强的儿子又该如何称呼李佳?姐姐?后妈?据我所知,李佳今年才刚刚15岁,一个15岁的孩子竟然就有了一个一岁的女儿,她现在的心智还未完全成熟,等她那一天想明白了,她将如何面对自己的母亲,如何面对自己的女儿呢?

 

这件事,已经不是简简单单的出轨,我想面对李强的肯定是法律的制裁。纵观这场荒唐之至的闹剧,我们可以看到,最大的受害者其实是李佳。作为李佳的母亲,婉儿首先想到的是家丑不可外扬,也没有采取有效的方法去制止,这就给了李强可趁之机。李佳在和李强出走的时候还不到14岁,还是一个未成年的孩子,她从小没有父爱,年仅十二三岁的她,根本就分不清自己对继父的爱是对父爱的渴望还是青春女孩的爱情萌动,对爱的误读,让这个对爱如饥似渴的女孩奋不顾身了,再加上母亲的无心掩盖,继父的居心叵测,才会让她一步步陷入泥潭。

 

我想,这场悲剧,最大的罪魁祸首就是李强,婉儿已经没有和他继续婚姻的必要,他最终也会受到法律的严惩。(/清舞幽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