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出认识地球的误区(四):从天空任鸟飞谈起

 昵称10856558 2013-01-11
走出认识地球的误区(四):从天空任鸟飞谈起
陶世龙

  “海阔凭鱼跃,天空任鸟飞”是我国相传已久的谚语。在人们的眼里,鸟儿真是自由极了。   
   
    但天空虽然辽阔深遂,并非打开鸟笼鸟儿就能到处活动,它们一般只在400米左右以内的低空飞翔,能冲上几千米高空的只有兀鹰等少数鸟类。 雄健的兀鹰能飞上喜马拉雅山,要达到更高的高度也不行了。至于“搏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的大鹏,那只能是文学家的夸张与幻想,鸟类的活动不仅受着高度的限制,还受着其他许多自然条件的限制。记录影片“企鹅的故事”中的主角--一只企鹅曾被设法带到俄罗斯去,但是在旅途中就因生活条件不适而死去了。同样,热带的鸟儿不能在两极生存,沙漠中也不会找到海鸥。

     “天空任鸟飞”是不确切的。

    不仅是鸟儿,地球上所有的生命活动都要受到环境的制约,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有的还要求必须是淡水,许多植物的生长需要适宜的土壤,适宜的温度。地表的状态和地理位置的差别,使地球上出现各种不同的生存环境,各有自己的居民。每一种生物,它的活动都只能在允许的环境内,都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和那些与它互相依存的生物成为群落出现,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正说明着它们之不可分开的关系。因此,离开了他们所依赖的环境,就难以生存,“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川被犬欺”正说明着这个道理。往高处去,绿色植物生长的最高限度约在6200米,虽然在33000米的高空曾发现细菌的孢子和白霉菌,但它们并没有活跃的代谢作用。

  往低处去,海水每深10米就要增加一个大气圧。在深海海底,静水压力比地面上大气圧要大几百倍至一千倍以上。此外,在几十米的深度,在部分光线已被吸收,到1700米以下,更没有任何光线存在。在这种环境里,一般鱼类是无法生存的;虽然有个别特殊的鱼类和生物,可以让海水渗入它们的体内以保持体内外压力的平衡,能够在这里生存。 

   “海阔凭鱼跃”也是不确切的 。

  陆地上的生命活动主要是在地面上,在地下的土壤、岩石里,也有生命的存在,一克土壤中可以有几亿至几十亿个微生物。蚯蚓、田鼠等都是常见的地下住户,但一般活动范围仅限于地下十几米以内,在地下两、三千米处的地下水中也曾发现微生物,但这不是一般的情况 。在人的眼里地是广大的,海更是浩瀚,但仔细考察一下,这个地球上适合生命活动的空间,局限在大气与海面和陆地表面相接触的地带,而在这个地带中,并非都适于生命的存在,如沙漠缺水,成了不毛之地;有的水域,如死海,因为盐分过多,一升水中含盐将近一斤,生物也很难在其中生存。 

    对人来讲,他需要空气阳光和淡水,不太冷也不太热,这样的地方更有限了。但人能制造工具还会用火,在一定范围内改造自己所处的环境,传说中有巢氏、燧人氏、神农、伏牺、黄帝和嫘祖的作为就是动手改善自己的衣食住行的努力,因而大大扩大了人类的生存空间。作为生物的人,在体能上许多方面不如其他动物,但他尽管没有翅膀,所造的飞机、火箭达到了任何鸟类也达不到的高空;尽管视力比兀鹰要差得多,但是望远镜帮助我们看到了很远处的现象。高山深海、严寒酷暑都不能限制人类前进的脚步。“上穷碧落下黄泉”, 探天测地,人类正在扩大生命活动的领域。人类能在生存竞争中取得胜利,就在于他面对自然不是无所作为,听任自然的摆布。不象地球历史上的物种,百分之九十以上自生自灭地消失了,而是努力掌握自己的命运。这一切当然是人类创造出科学和技术的结果,要说人是“万物之灵”,灵就灵在这里。

     遗憾的是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这个“灵”指的是他“通灵”了,“天人合一”,却把科学技术的成果视为“奇技淫巧”。时至今日仍不断有人以工业化后出现的环境恶化,资源紧张等问题归咎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或称之为科学的负面影响,并提到文化的层面,称这是西方文化天人分离,人与自然为敌的的恶果。他们认为对自然不能改造,只能敬畏;盛赞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天人合一”是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世界将进入以东方文化为主体的世纪,云云。这种说法,似是而非,又符合“我们先前阔”的心理。因此颇有惑人之处,然而,只要检阅历史与当今的事实,即可见其非。 

     一、人类只要想生存下去,就不能不消耗能量,不能不影响环境。不能认为这就是与自然为敌或科学之过。无论东方或西方都一样。

     如孟子所记:“当尧之时,水逆行,泛滥于中国,蛇龙居之,民无定所。”是大禹“掘地而注之海,驱蛇龙而放之菹。”“险阻既远,鸟兽之害人者消,然后人得平土而居之”。大禹治水就是一种改造自然的行动。开凿大运河,兴修都江堰也是。今日华北的良田沃野,最初多为海滨盐土,太原本名大卤,就表示那里本是盐渍之地,都是经过人的改造才成为人的衣食之源。

     我们不仅要生存,而且还要求发展,人口增多,生活要求提高,就需要消耗更多的能源和其他资源,污染也增加,这是成为问题的根本原因,这那里是什么科学技术造成的,恰恰需要依靠科学和技术来解决。

    今天有些地方如新几内亚岛上,地旷人稀,一些部落还过着原始的生活,就没有问题,但大概没有人愿意社会停留在原始阶段。至于在过去某些时发生的滥伐树木,围湖造田,灭麻雀,滥开矿等破坏环境和生态平衡的行为,正视因为缺少科学之故。  

    二、中国的“天人合一”思想并未能使人重视对环境的破坏和对资源的浪费,相反带来的后果倒是严重的。

     前已论证,中国的“天人合一”并非是指人与自然的和谐,虽然其观念可以发展为人与自然的协调,但因为天人不分,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得不到理性的认识,也就无法正确处理。

     最明显的例子是秦始皇,他自以为权力为天所授,便可以凌驾于自然之上而为所欲为。南巡至湘山,逢大风,几不得渡,于是大怒,派刑徒三千人去把湘山上的森林砍光,直到裸露出红色的土壤,作为对山神的惩罚;一次梦见与海神战,解梦的方士说海神是看不见的,但要有大鱼、蛟、龙出现,就表示他在那里了,于是出海去找寻,在山东之罘见巨鱼,自用连弩射杀。秦始皇是信奉“天人合一”的,而且身体力行,为修炼成水火不进,能陵云气与天地长久的“真人”,动用七十多万人修阿房宫,因为“真人”需要住这样复杂深沉的房屋群,使外人不知道他住在哪里。为此,四川、湖北的许多山头被砍光了。

     秦始皇筑长城的一个原因是相信了“亡秦者胡”的预言,还有修驰道要求笔直,堑山堙谷。

    这些工程,对环境的破坏,该有多大?所以有了“天人合一”的观念,并不一定就去保护自然,那时没有这样的概念,什么环境保护的观念,是今人塞进去的。因此秦始皇干出的一些事,比唐吉诃德还令人哭笑不得。

    武则天下令百花在冬天开放,当然是编造出来的故事,也说明着“天人合一”并不尊重自然。

    所以在某些人自诩为中国文化传统不与自然作对,而是追求“天人合一”,那是纸面上的东西,不是实际。实际是,中国的土地上许多山头早就是童山濯濯,黄河下游因泥沙淤积成为“悬河”,举世无双;楼兰古国成为荒漠废墟;就是因为天人不分,不能了解自然所致。

    倒是西方把自然作为独立的对象去考察和研究,才真正弄清楚了各种自然现象之间,以及他们和人之间的因果关系,从而使人能够正确处理。这个结果不用多说,仅就绿化一项和欧洲对比一下,就可以看清楚。 

    三、“天人合一”的主导思想是“天不变,道亦不变。使我们无法认识自然规律,得不到在大自然中的自由。按照天人合一的观念人类社会和自然界都应该是不变的,特别认为地是“至大至静之物”,因此每当有可以感觉到的变动发生,便要视为异常,附会人事休咎。

    然而自然,或者说天地之间的事物,无一不在变,而且是时刻都在变。在这些变化过程中,人类的活动当然是有影响的,但不存在周幽王宠信褒姒就会导致地震这样的因果关系,而是人作为地球生物圈的一员,他的任何行为,包括生命终结后躯体回归自然,都 会对地球这个大系统产生影响。这些影响渗透在地球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而不是孤立地起作用,因而常常不能认识。 

     譬如沙尘暴起,有的黄尘竟落到了香港,而香港人未必都知道与他们喜欢吃发菜有关,因为滥挖发菜,使内蒙一些本来长草的地面失去了植物的保护。再如一百多年前,黄浦江边沉没了一条船,没有及时打捞,结果泥沙在那里淤积,使江边增加了一块陆地。还算好,没有造成港口的堵塞,那块地后来建成了今日的黄浦公园。

    人类对他的活动所能给自然带来的影响,一开始常常没有想到。对于自然界中那些逐渐发生的细微变化,人的感觉器官多不能察觉,误以为不变。寒来暑往,秋收冬藏,以为年年岁岁都一样,其实年年有不同,大气的成分和气温都是在不断变化的。

    华夏金汤固,河山带砺长。这是清朝时在黑龙江西边中俄界碑上刻的字;坚如磐石,安如泰山是普遍的习惯的认识。但泰山其实是在不断升高,同时在因受到风化剥蚀而失去原有的高度。

    自然界本身的变化比人所能产生的影响不知大了多少倍。在人类没有出现以前沙尘暴就有了,而且规模很大,否则何以能有黄土高原形成。人类的活动可以加速或延缓这些变化,但都不起决定性的作用,同时也并不是 所有活动都会产生坏的结果。因此不能因为出了问题就只能守成而不能进取,关键在于能不能认识自然变化的规律和遵守这些规律。

    恩格斯说:“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支配,仅仅是因为我们胜于其他一切动物,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而已。”我们需要认识的是,我们可以用电来为人类服务,但同时要遵守电的规律,否则就会电死人,出乱子,没有用电的自由了。 自由是相对的,遵守客观规律与得到自由是矛盾而又统一的。

  遵守客观规律并不等于等待自然的恩赐,我们需要自觉地运用自然规律去改造世界,雷击使人死伤,而由此发现电的存在并进而加以利用,造福于人,就是 我们比鸟儿高明之处。因此我们应该做的是努力去探索自然,认识自然,走出那些习以为常的认识误区,譬如愚公移山的构想就是一个。

(责任编辑:许秀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