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代名將狄青簡介

 中国生命营养 2013-01-11

             宋代名將狄青簡介

狄青漢臣(1008-1057年),宋汾州西河(今山西省汾陽市)人。官至樞密使(權同宰相)。他出生貧寒,16歲時參軍,開始了他的軍旅生涯。宋人宗寶元元年(1038年),在討伐趙元昊時,當了一名低級軍官。在戰鬥中他驕勇善戰,多次充當先鋒,率領士兵奪關斬將,他每次出戰時披頭散髮,戴銅面具,一馬當先,所向披靡。在四年時間裏,參加大小戰役25個。身中八箭,但從不畏懼。名聲也隨之大振。

唐寶元年(1040年),經尹洙推薦,狄青得陝西經略使韓琦、范仲淹的賞識,范仲淹授之以《左氏春秋》,並對他說:“一個將軍如果不知古今,那僅僅是匹夫之勇”。狄青遂發奮讀書,悉通秦漢以來將帥兵法,由是知名。由於狄青勇猛善戰,屢建奇功,所以升遷很快,幾年間歷任秦州刺史、惠州團練使、馬軍都指揮使等,黃佑四年六月任樞密副使。

狄青受命于宋王朝的多事之秋,就在這一年,宋廣源州(今越南高平省官兵廣源人),首領儂智高起兵反宋,自稱仁惠皇帝,招兵買馬,攻城掠地,一直打到廣東。宋朝統治者十分恐慌,幾次派兵征討,均損兵折將大敗而歸。就在舉國騷動,滿朝文武惶然無措之際,僅作了不到三個月樞密副使的狄青自告奮勇去請行。宋仁宗十分高興,任命狄青為宣徽南院使,宣撫荊湖北路,經制廣南盜賊事,並親自在重供殿為狄青堿行。

狄青在軍中大刀闊斧理肅軍紀,處理了陳署一批不聽號令之人,使軍威大振。同時從各地秘密調撥了大批的武器、糧草。接著命令部隊按兵不動。儂智高的部隊看到後,以為在近期內不會進攻,放鬆了警惕。而狄青在其毫無準備之下在第二天親率全軍火速、全面出擊,一舉奇襲了昆侖關,並徹底消滅了儂智高所屬。

班師回朝後認功行賞,狄青被任命為樞密使,做了最高軍事長官。狄青在近30年的軍旅生涯中,結義了部將撲山虎張忠、離山虎李義、笑面虎石丕、飛山虎劉慶。還有他所生的六個兒子,長子狄諒、次子狄浴、三子狄泳、四子狄潓、五子狄說、六子狄諫組成了狄家軍,並協力轉戰南北、所向披靡。為宋(北)王朝立下了汗(漢)馬功勞。然而由於連年战事频发,数载边陲征戰、長期疆場搏杀,故積勞成疾,身體每況愈下,於1057年猝死于陳州,時年49歲,英年早逝。後葬於汾州西河劉村(今山西省汾陽市劉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