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當代藝術商機(二)
2013-01-11 | 阅:  转:  |  分享 
  
當代藝術商機近四千萬美金的畫作昂貴還是便宜?

梵谷生前只賣了一幅畫。但是,在他死後約一百年的一九八七年,《向日葵》創下當時畫作的最高賣價三千九百九十二萬美金。得標的是正值泡沫經濟鼎盛時期的日本企業。這件消息十分轟動,相信有不少人記憶深刻。不過,社會對交易價格的反應卻是冷嘲熱諷。約一百×七十七公分的畫作,近四千萬美金。「景氣就算再好,一幅畫作就要價近四千萬美金,現在是有錢沒處花嗎?」「胡亂花錢也有個限度吧!」各方的譴責聲浪不斷。可是,時至今日,再回想當時,這次的購物其實一點也不昂貴,反而應該稱讚是「真會買東西」。買家安田火災海上保險(現稱為日本損保),最初接受東鄉青兒的捐贈收藏品,經營美術館,現在仍持續提供給日本人欣賞世界級名畫的機會,深獲社會各界的讚賞。而且,現在,梵谷的《向日葵》在拍賣會上競標的話,價錢絕對不會低於一五十億日圓吧。二○○六年,維也納世紀末畫家克林姆特的作品,刷新繪畫史上的最高價格紀錄,以一億三五○○萬美金成交,轟動一時。我並非行情分析專家,無法妄下斷言;但是斟酌畫家的知名度和作品的歷史價值,我想《向日葵》絕對可能超越克林姆特的作品。二十年前是近四千萬美金的繪畫,現在增值了一億美金,等於價格高漲三倍。這種像作夢般的事情,在藝術市場其實是稀鬆平常、「絕對有可能」的事情。我的畫廊經營村上隆先生和奈良美智先生的作品,十年前一幅三十萬日圓的畫作,現在拍賣會上動輒數千萬日圓,等於是十年前價格的一百了。藝術市場真的異於一般市場。梵谷只是其中一例。即使時代更迭,持有人改變,作品仍是一項物品,能夠流存傳世。於是,以高額成交的二次市場隨之誕生存在。即使已是「中古」物品,仍舊能夠價格不墜,甚至明顯升值,這就是美術作品的特徵,更是核心價值。世人以金錢購買的物品,我想多半是房屋、汽車、手錶、珠寶首飾、洋服吧!或是在和親朋好友、情人歡聚之時,闊綽揮霍購買的物品或服務。為了豐富人生,滿足自己的慾望,花錢不手軟,絲毫不在意這些高價物品日後的剩餘價值。鐘錶首飾和名牌、名人、歷史人物有所關連時,能夠拉抬價值。不過,並非所有的美術品都有價值;但是,無可否認,很多美術品卻是為了價值而購買。喜愛、純粹欣賞、或是為了美化家居空間而購買美術品,這是最基本的動機。所以無論昂貴便宜,都會出錢購買。近四千萬美金的梵谷作品,當時如果沒有買下,可能從此不會再有這個機遇,如果透過購買行為能夠獲得人生至高歡愉,我想那就無妨吧!常有人問「藝術的價格如何決定呢?」「有贗品嗎?」作品價值設定的不透明性、真贗的問題等似乎造成一般民眾對畫商、畫廊經營者、藝術市場的不信任。有個電視節目是寶物鑑定團審核民眾家中所藏的古董或美術品。倉庫角落滿佈塵埃的花瓶,其實價值上千萬日圓;砸下重金購買的掛畫,結果一文不值;節目中,隨著鑑定結果,上演著各式戲碼。鑑定結果高於或低於買價或估價,這種衝擊性的場面,總能令觀眾搖頭嘆息或捧腹發笑,深具娛樂效果。這種鑑定現象在普及滲透之後,造成一般民眾認為﹁古董或美術品的價值,根本沒有準則﹂。在一般民眾的眼中,美術商就像投機份子,故意哄騙外行的買家,魚目混珠,藉機海撈一筆。無論哪個業界都有不肖份子,美術商業界也是有好人和壞人。關於古美術,我建議民眾在正規商家購買。選擇購買商家是很重要的,買家自己也有責任。話說回來,在畫廊內展示的當代藝術作品,可以說九九.九%沒有贗品。因為,所有作品都是產地直送。基本上在畫廊銷售的作品,都是剛出爐的新作。作品從工作室直接運抵交貨,藝術家本人也參與布置展示工作。展覽會首日通常舉行開幕酒會,在畫廊中,與會貴賓都會圍繞著藝術家交談,所以不太可能陳列偽造品,更沒有偽造品可鑽營的餘地。因此,相較於古董或古美術品,當代藝術不容易出現偽造品。可是,當代藝術作品陸續問世,即使每件都是真品,卻不一定皆具有歷史意義價值。即使如此,仍有不斷持續創作的藝術家,以及守護支持的畫迷;因為,他們不是為了升值與否,純粹只是為了享受藝術,欣賞藝術。藝術只能在美術館觀看嗎?

畫廊高不可攀嗎?如果不習慣,畫廊的確是不易踏入的場所。或許大家惶恐地認為踏入畫廊之後,最後將被迫購買高額作品,或是沒有任何交易就無法從畫廊全身而退。甚至曾經有人問我,「畫廊需要入場費嗎?」各位一定能夠想像購買衣服、珠寶、汽車等狀況;但是對於走進畫廊,不知道究竟會發生什麼事情,因而覺得手足無措吧!畫廊中的展示物品似乎是在販售,但是卻無標價;萬一開口問了,價格沒有上限,或是根本不是自己能夠出得起的金額。通往當代藝術的入口,已經不是只有畫廊了;現在,資訊四處充斥,隨手可得。雜誌、美術書籍、外文書非常容易入手,而且在網路上檢索時,多半就能夠觀賞到藝術家的經歷和作品圖像。正因為如此,我更希望各位珍惜和真品親自接觸的機會。畫廊是為了展示、提供觀賞的場所。藝術在成為商品之前,是一件作品,是藝術家的表現。購買藝術,並非只是擁有一件物品,而是共同保有藝術家的想法。因此,身為畫廊經營者,我衷心希望社會大眾能夠親自前往觀賞展覽會,因為這是最能瞭解作品表現方式的場所。這也就是展示空間的重要性和目的。不需我多贅言,藝術市場因為有收藏者,所以才得以成立。有買家,才有賣品,市場才得以存在。所以,收藏者的層次多元豐富,就能產生更多形式的自由表現,藝術業界就能更為生氣蓬勃。觸動市場的最大原動力,不是畫廊經營者,也非藝術家,而是收藏者。畫廊經營者處於藝術家和收藏者之間。畫廊經營者的重要業務之一是經營管理,促使藝術家能夠專心一志地從事創作;同樣地,為收藏者提供建言也是重要業務。作品只有一件,自己想要的作品不一定能在參觀現場遇見。能夠遇見打從心底想要的作品,其實和人之間的緣分是相同的。而且,有時即使遇見想要的作品,口袋中卻不一定有足夠的資金。所以藝術是在各種不同的條件之下,進行買賣的行為。我非常瞭解有人覺得「畫廊實在令人望之卻步」。對於潛在的收藏者,應該要如何開放,積極宣傳,對畫廊經者或藝術市場整體而言,是眼前的最大課題。最近,關注當代藝術的民眾越來越多,以往和藝術緣淺的女性時尚雜誌或航空公司機艙內雜誌等,都開始製作﹁購買藝術﹂的特別報導。我都盡力協助這些企畫。隨著媒體的不同,有些以強調藝術品牌力量的報導方式,吸引讀者。例如女性時尚雜誌就刻意以品牌觀點報導藝術,例如安迪.沃荷、奇斯.哈林。並且介紹眾所周知作品的價錢,以及在拍賣會中實際購買的方法;雜誌也提供資訊,告知在網上能夠以數十萬日圓購買奈良美智、村上隆的作品或版畫。希望提供讀者另一種思維,例如只要忍耐不買名牌皮包,自己就也能買得起名家作品。隨著男性雜誌、財經雜誌、藝文雜誌等媒體的不同,介紹方式就不同。這是瞭解顧客的潛在要求,提供適合方式。這也是藝術經營管理之一。近年來,藝術網路販賣的成長,令人不得不刮目相看。對於沒有時間前往畫廊,或是附近沒有畫廊的顧客,網路販賣是因應誕生的最佳途徑。藝術網路賣場網站TAGBOAT的架設,我也提供諮詢,盡力協助。開設至今四年,網站利用者竟然增加了二十倍。TAGBOAT是三住機械零件公司前社長田口弘成立的事業,他是我的畫廊的顧客,也是一位藝術收藏家。田口先生是日本國內外著名的收藏家,他擁有的優秀藏品足以巡迴各大美術館展示。「TAGBOAT」充分運用了他身為收藏家所培養的經驗。網路銷售的最大特徵就是價格明確。在畫廊展示的藝術,強調「作品」性,因此未張貼標價,想必一定有不少人想著「究竟是多少錢啊?」然後默默地離開畫廊。而在網路上,「商品」性的色彩濃烈,價格一目了然,這是最大魅力。據說,最初網站銷售的設定目標是年輕女性,結果七成使用者是三十歲至四十歲年代的男性,跌破眾人的眼鏡。暢銷的作品有安迪.沃荷、村上隆、奈良美智、朱利安.奧培、奇斯.哈林等品牌力強的名家。其中,價格平實的版畫特別獲得歡迎。網路的購買取決於螢幕上所顯現的影像,因此似曾相識的印象、凹凸質感不多的版畫,或許正好迎合消費者。TAGBOAT的最大特徵,在於價格數萬日圓的年輕藝術家選擇非常多樣充實。畫廊尚未經營的藝術家,只需在網路上展示作品,就能獲得銷售的機會。事實上,價格平實的年輕藝術家作品,銷況非常良好,和安迪.沃荷等名家並駕齊驅。網路銷售的確發掘了不少成為畫廊遺珠之憾的年輕藝術家,貢獻良多。此外,以TAGBOAT為平台,和各種型態的實體畫廊連結合作。於是,民眾不需親自前往畫廊,也能夠在網路上購買畫廊所經營的作品。因應收藏者的需求,藝術作品銷售方式越來越多樣化,也促成年輕藝術家有越來越多的發表場所。瑞士的巴塞爾藝術節

在東京舉辦的藝術節,可說是日本藝術市場的縮影;而在海外舉辦的藝術博覽會,則可瞧出舉辦地區的歷史和市場的特色。提及藝術節,絕對無法不提瑞士的「巴塞爾藝術節」。巴塞爾藝術節始於一九六九年,歷史悠久,信譽卓著,收藏者的矚目程度截然不同。對畫廊經營者而言,更是考驗實力的關鍵時刻,換言之,這是畫廊「決一勝負的藝術節」。巴塞爾藝術節和其他藝術節的不同之處,在於並非「想要參加」,就能獲准參加。總之,想要參展的難度門檻,高過所有的藝術節。因此畫廊能夠參加巴塞爾藝術節,等於獲得國際認證。審查基準非常多項,首先畫廊必須擁有設立五年的績效,才具備報名的資格。其他尚有嚴格的審查。報名畫廊從全球蜂擁而來,競爭率超過十倍。唯有過關斬將、通過所有審查的畫廊,才得以參展。不過,獲准參展之後,並非萬事均安,反而是絕對不能疏忽大意。因為在展期之間,隨時都有本領高強的專員,在會場巡邏盯視;如果畫廊的展示平凡無奇,或是只擺示風險低的二次作品,立刻就會影響翌年的參選審查。我們千里迢迢從遙遠的東方前往巴塞爾,所以必須確實成功交易。更何況僅是參展費用就花費了二百五十萬日圓,再加上其他費用,因此,我們絕對不能空手而歸。即使如此,我們絕對不能忘記這是考驗畫廊活動的場所。藝術家如果總是老調重彈,發表相同作品,收藏家終究會遠離而去,評價也會下滑。同樣地,畫廊經營者也不能輕鬆坐視自己建立的畫廊品牌,必須隨時提高警覺,敏銳觀察時代,掌握最新資訊,否則收藏家將會棄之而去,更無法再參加藝術節。在巴塞爾藝術節中,除了主要會場是通過審查的畫廊參展之外,還有「ArtStatements」舉辦年輕藝術家的個展,「ArtPremiere」介紹備受矚目的畫廊新秀,「ArtUnlimited」展示銷售彷彿結構物般的超級大型作品,以及收集影像作品的會場,簡直就是藝術的巨型博覽會。展期之間,還有各種多采多姿的附屬企畫。例如為了取得巴塞爾藝術節的五年績效報名資格之前,我的畫廊持續參加的「Liste」,其他還有多項藝術節同時舉辦。每年六月,只要來到巴塞爾,幾乎等於能夠欣賞到世界級的最新當代藝術作品。所以,飽覽全球各地藝術的收藏家也紛紛聚集前來。會場中常見富豪和策展人結伴巡迴參觀,不過,這種組合多半是美籍收藏家。收藏家為了尋求優秀作品,所以諮詢美術館策展人的建言。收藏家收購的作品,最後非常可能捐贈給策展人所屬的美術館,因此這些策展人當然卯足全勁推薦收藏家收購傑出作品。策展人絞盡腦汁,貢獻所學,陪伴這些收藏家購物。這是合理結合雙方利益、非常典型的美式富豪購物方式吧!這種情景可謂巴塞爾的一種奇觀。近年來,巴塞爾屢創空前盛況,這都歸功於二○○七年就任綜合總監的薩繆爾.凱勒(SamuelKeller),多虧他成功的指揮。雖然他還年輕,卻能力出眾,在巴塞爾藝術節的功績獲得極高評價,因而獲得擁有世界數一數二美術藏品的拜爾勒基金會的拔擢,成為總監。除了巴塞爾藝術節之外,我所參加的海外藝術節還有倫敦的「弗里茲藝術博覽會」(FriezeArtFair)、紐約的「軍械庫藝術博覽會」(ArmoryShow),以及現在最熱門的「邁阿密海灘巴塞爾藝術節」(ArtBaselMiamiBeach)。加上前述的巴賽爾藝術節,這四項藝術節,目前肩負著國際藝術節的核心職責。﹁軍械庫藝術博覽會「在一九九九年於紐約舉辦,取代歷史悠久的「芝加哥藝術博覽會」。藝術節在寒冷的季節舉辦,會場也不具地利之便,美國著名收藏家寧願前往夏季舉辦的巴塞爾藝術節,也不願前往寒冷刺骨的紐約;即使如此,軍械庫藝術博覽會仍然照常舉辦。紐約這座城市聚集全球最多的美術評論家、世界級美術館策展人和評議員、大型畫廊等。我們參加軍械庫藝術博覽會的最大目的,就是向這些影響世界藝術市場的諸位人士,展示自己經營的作品。若說巴塞爾藝術節是考驗畫廊經營者實力之地,軍械庫藝術博覽會就是判別市場動向的藝術節,而二○○三年開始的倫敦弗里茲藝術博覽會,則是尋求藏品的社會意義之處吧!弗里茲藝術博覽會的會場在倫敦市中心的攝政公園,會場是在公園中臨時架設的帳棚,場面浩大。藝術節設定的目標對象──富豪的宅邸距離攝政公園不遠,而且主要報紙媒體﹁衛報﹂全面廣告宣傳,每天刊載藝術藏品相關的報導。我的畫廊剛起步時,據說,英國的當代藝術收藏家僅有五人。英國多為欣賞歷史物品價值的人士,所以拍賣公司發展興盛。但是,對於當代藝術這種新時代的事物,則漠不關心、消極以對;因此,英國的當代藝術作品只好朝國外市場發展。不過,或許英國國內逐漸發現傳統歷史古物脈脈相傳,逐步累積,當代藝術卻毫無建樹。因此,倫敦弗里茲藝術博覽會目的在於宣導﹁投資﹂藝術的社會意義,促進當代藝術藏品能夠駐留國內。因此,相較於其他藝術節,前來參觀的收藏家多以投資為目的。企業和藝術循環財富的方法

藝術節都有大型贊助商支援舉辦,例如巴塞爾藝術節是瑞士銀行龍頭的UBS,邁阿密海灘巴塞爾藝術節則是高盛銀行,倫敦弗里茲藝術博覽會是德國銀行。請各位想想成為這些藝術節的贊助商所帶來的好處。那就是在特定期間和場所之間,財富將大量湧現聚集而來。不分領域,在事業上構築億萬家財的全球各地富豪,能夠齊聚一堂,除了藝術節之外,應該沒有別種場合了吧!邁阿密飯店的蜜月套房住宿費用一晚十萬歐元以上,照樣滿房;巴塞爾機場停滿了數百架自家用噴射機。每天,一幅數億至數十億的作品,一幅接著一幅陸續賣出。藝術作品的「大人物購物」,每年都在全球的藝術節會場中上演著。二○○七年的巴塞爾藝術節,在短短幾天的會期中,估計營業額將達到五億美金。金融業界當然不會錯過這個大好商機。在巴塞爾藝術節期間,UBS都開闢VIP專室,積極款待服務顧客。藝術作品不是只有創造營業額,更含有推動其他業種的經濟波及效果。即使不將藝術視為投機事業,針對富裕層級,藝術絕對能夠衍生其他各種商機。藝術業界和財經界攜手合作,所獲得的優勢利益絕對驚人。此外,還有企業收藏的方法。目前企業逐漸意識到在海外購買藝術作品,作為藏品,能將企業利益還元社會。藝術收藏獲得稅制的優待制度規劃完整,而且不視為遺產,所以不少企業購買藝術作品作為稅金對策的一環。財經界積極收藏投資藝術作品,需要政治上的改革。而且,說不定這類行政對策,還能提升行政本身的利益呢!二○○六年,前往紐約的觀光客累計四千六百萬人。這些觀光客在當地消費的外幣,每年是二百八十億美金,換算日幣約三兆日圓,約等於東京都一般會計預算的一半金額,只靠觀光收入就綽綽有餘。不需贅言,紐約的最大觀光資源就是擁有全球最大規模藏品的各間美術館。這些美術館的營運支援,來自事業成功的富豪所擔任的評議員。紐約的世界級美術館幾乎都是私立,藉由民間捐贈的資金和藏品維持營運。透過商業獲取的民間利益,投入藝術收藏,因而吸引聚集全球各地人士前來參觀,又能夠再產生利潤,產生藝術市場和經濟活動的良好循環,這是值得參考的絕佳實例。無庸置疑,藝術是國家的資源,不會有過度開採而枯竭的危險,也沒有濫墾濫伐造成的環境破壞,其實是潛力十足的資源。誠如前述內容,藝術能夠成為觀光資源,帶來利益,更是普及教育和建立國家認同所不可或缺的資源。歐美各國都傾全國之力擁護培養這項資源,並且有效利用。其中,最具代表的實例還是美國。二十世紀,美國確立政治經濟的領導地位,但是在藝術方面,總是只能追隨歐洲的腳步。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美國首度誕生原創藝術活動,那就是「美國抽象表現主義繪畫」。這項繪畫運動的主要資金援助,都來自成功的企業家;但是在全球各地全面展開宣傳活動的則是政府。一九六六年,在東京國立近代美術館舉辦的美國當代美術展,掀起一陣狂潮,獲得空前成功,高調宣示由美國主導的藝術即將展開。此後,紐約聚集了藝術家和資金,成為藝術市場的重心,活絡氣氛持續未減。在歷經了半世紀以上,時至今日,這股氣氛熱潮依舊。在主幹制度成立之際,政府的充分支援,這項功績無可計量。二○○七年,美國抽象表現主義繪畫的巨匠馬克.羅斯科作品,以七千二百八十萬美金成交。我實在想不出有任何一件日本當代藝術作品,能夠賺取八十七億日圓的外匯。如果換算日製汽車出口的話,究竟必須出口多少輛汽車呢?一輛汽車以二百萬日圓計算,必須出口四千輛以上。如果是一位業務員負責銷售,他究竟必須花費幾年的時間呢?而且,四千輛汽車所排放的廢氣是多少呢?不過,馬克.羅斯科作品不會排放任何廢氣,或許必須花費繳納遺產稅,但是不需花費保險等維持費用。我的舉例或許有些極端,但是各位難道不認為這是一項效率極佳的經濟活動嗎?美國抽象表現主義繪畫,深具藝術價值。可是,這些藝術活動和價值賦予,各位絕對不能忘記背後還有國家政府的致力經營。英國也按部就班、縝密計畫地獎勵本國的藝術。一八九七年開設的國立泰德畫廊,收藏英國同時代的藝術作品,廣為公開展示。然後,每年從居住英國的五十歲以下藝術家當中,挑選功績卓著的藝術家,頒贈「泰納獎」,致力普及和獎勵藝術活動。英國早有建立本國藝術歷史的制度,而且,在全球各地駐點的英國文化協會,成為介紹本國文化藝術的現代版傳教士,積極進行普及活動。德語圈的美術館可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稱為展示館(kunsthalle)的公眾畫廊。公眾畫廊雖然沒有擁有獨自藏品,卻積極舉辦當代美術的展覽會,提供藝術家作品發表的場所,並且積極出版展覽會藝術家的作品集型錄。對年輕藝術家而言,對往後的活動而言,都是深具意義的出版物品。此外,另一種是公立美術館(kunstmuseum),館內擁有充實的德國作品收藏,並擁有完整的典藏制度,廣泛從公眾畫廊等地發表的藝術家當中,發掘收藏傑出作品。
献花(0)
+1
(本文系prs4568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