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无癖不可与交
明人袁宏道有句话,颇值得玩味。他说:“余观世上语言无味面目可憎之人,皆无癖之人耳。” (袁宏道《瓶史·好事》)
无独有偶,明朝遗民张岱的话更加惊世骇俗、一针见血:“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 (《陶庵梦忆》卷四)
清人张潮其言更见性情,他说:
花不可以无蝶,山不可以无泉,
石不可以无苔,水不可以无藻,
乔木不可以无藤萝,人不可以无癖。
然而何者为癖?
当代学者陈传席有一段精辟的论述,他说:“癖者,大抵爱一物而不能自已;为得一物而至倾家荡产;为护一物,乃至投之以生命。爱物尚如此,况爱人乎?爱人尚如此,况爱国乎?待物尚如此,况待友乎?然其能如此者,皆因深情所致也。” (陈传席《中国紫砂艺术》)
斯言不谬。
试想,一个人若没了嗜好,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眼前空无一物,才疏学浅,心浮气躁,无真情可言,推物及人,对物如此,对人能好到那里?这样的人,当然不值得交往。
自古迄今,终成大事者,不惟有经天纬地之才、坚忍不拔之志,亦有爱物成痴之癖。
《晋书·杜预传》载:杜预说王济有“马癖”,晋武帝闻之,直接问杜预:“卿有何癖?”
杜预回答:“臣有《左传》癖。”
《晋书·王羲之传》载: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生性爱鹅,当时会稽有一位老妇人养了一只鹅,叫起来很好听,王羲之想把它买回却没有买到,只好带着朋友前去观看。谁知老妇人听说王羲之要来,就把鹅宰了,煮好招待他,王羲之为此惋惜了一整天。
又有山阴的一个道士,养了好多漂亮的鹅,王羲之前去观看,心里很是高兴,坚决要求买了这些鹅去。
道士说:“只要你能替我抄写《道德经》,我这群鹅就全部送给你。”
王羲之高高兴兴地抄写完《道德经》,就用笼子装着鹅回家了,觉得很快乐。
《世说新语》载:王羲之第五个儿子王子猷偶然到别人的空宅里暂住,刚住下就令人种竹。
于是,有人疑惑地问:“你只是暂住而已,何必那么麻烦呢?”
王子猷沉吟良久,指着竹子说:“何可一日无此君!”
东晋和尚支遁隐居支硎山,有人赠送他一匹好马,支遁也不拒绝,就饲养了起来。
当时有人讥笑他,“此非道人所宜”,出家人养马,有点不合事宜吧,
支遁回答:“贫道爱其神骏,聊复畜耳”。
后来,有朋友从建康慕名拜访,又带来一对幼鹤,作为见面礼送给支遁。日子一天天过去了,这对幼鹤羽翼渐丰,有了想飞的苗头。支遁非常爱惜,生怕幼鹤飞走了,“乃铩其翮”,就把它的翅膀剪短了。看着剪短了翅膀的幼鹤,“反顾翅垂头,视之如有懊丧意”,支遁心里突然难受起来,若有所悟,大发感叹:“既有凌霄之姿,宁为人作耳目近玩乎!”
是啊!鹤本云中之物,冲天凌霄是其天性,怎么能够作为我们耳目玩赏之物呢?!于是,支遁好生静养这对幼鹤,等到幼鹤的翅膀重新长出时,他捧着这对幼鹤来到支硎山顶,让他凌空而去。养马,爱其神骏;放鹤,慕其灵逸。他那“风神潇洒,不滞于物”的晋人风度深得“癖中三昧”。
唐代诗人白居易《<因继集>重序》言:“足下虽少我六七年,然俱以白头矣,竟不能舍章句、抛笔墨,何癖习如此之甚欤?”
遂写诗以昭其癖:
人皆有一癖,
我癖在书章。
唐代诗人卢仝干脆自号“癖王”,其《自咏》诗之三云:
物外无知己,
人间一癖王。
《宋史·米芾传》载:北宋大书画家米芾,爱石成痴。据说他出任无为州监军,见衙署内有一巨石十分奇特,高兴得大叫起来:“此足以当吾拜!”于是,命令左右为他换了官衣官帽,手持笏板纳头便拜,并尊称此石为“石丈”。
除了石癖,米芾还“好洁成癖,至不与人同巾器。”
宋代大书画家倪云林的“洁癖”是出了名的,据《古今笑史》等资料记载,倪云林每天洗头时要换十几次水,穿上衣服,也要拂振十几次灰尘。
对于日常用品,要求极高,不能染一点灰尘,“性好洁,文房拾物,两童轮转拂尘,须臾弗停”。
室内的卫生清洁如此细致倒也罢了,就连院里的大树,也让仆人没早没晚地挑水擦洗,以致于将树皮洗烂,树木枯死。
明代王錡著《寓园杂记》载:倪云林的仆人每日挑山泉水回来,他必用前桶煎茶,后桶洗脚,有人不解,问其原因,倪云林答:后面的那桶水有可能被仆人的屁熏脏,所以用来冼脚。
此外,还有林和靖梅妻鹤子,朱彝尊嗜书如命,谢灵运之着屐,嵇叔夜之爱琴,陶渊明之赏菊,陆鸿渐之烹茶,周敦颐之垂莲,郑板桥之画竹等等,无一不是有癖之人。
林散之先生也说:“一个人要有癖好,古人云,不要友无癖者。因有癖,才有真性情,真心得。一个人一生要有一好,如书、画、琴、棋、诗文等。人生多苦难,有点艺术是安慰。”
是啊,人生在世,苦多乐少,除了儒家教给我们的勇于担当的沉重之外,为什么不能举重若轻,将深情寄托于天地万物,假道家之羽翼,给心灵一片自在遨游的天空呢?!
梁启超先生说得好:“凡人必常常生活于趣味之中,生活才有价值。”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所以,人还是有一种癖为好。
或琴棋书画,或金石古玩,或以酒解忧,或以茶洗心,或登高望远,或临流赋诗……,生活便会多一份意趣,多一份快乐,多一份美感。人生也才会更加有意义、有价值。
否则,天天就是上班,俨如磨道之驴,心随境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有何人生趣味可言?
明末散文家张岱有一颇为自得的名言:
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
人无痴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
岱曾撰《自为墓志铭》,坦言“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此外,他在茶道上的造诣也当得起惊世骇俗的评语。
.虽然对张岱的某些喜好不敢恭维,但他的“人无癖不可与交”这句话还是觉得有道理。少时飘浮,总以为性格乖张、爱收集些小玩意儿的人便是有癖好的人。随着年龄和经世阅人的增长,看法有了很多变化。
癖,其实可以理解为一种执著,一种根深蒂固的信念,一种为人处事的原则。也就是做事为人不圆滑世故,不朝三暮四地让人摸不透、吃不准,不让人担心今儿说的话许的愿、明儿又得重新提醒还记不得的人。说白了,就是实诚的人,憨厚的人,老实的人。
.人各有性,性靡有偏。实诚、憨厚、老实的人,并非是没有脾气的人。无关原则的事情,这类人宽厚有加,平和无非;一旦遇到原则问题,这类人的执拗常令人瞠目结舌。身边有许多这样的朋友,我称之为“极致人”,做人做事到极致的人,很是令人敬佩。.
一、“谁?”和古文
.三十年前的中学课堂,一新转学男孩被同班恶少欺负,未有反抗。另一男孩实在看不过眼,直言相劝,被恶少打到桌下。
新转学男孩转身离校,稍顷,拎一菜刀进来:“谁?谁敢欺负人?”
恶少见机不好,跳窗而逃,新来男孩追至操场。一个抱头鼠窜,一个扬刀紧追。自此,该校没有再发生过恶少欺负同学的现象。
我有一大学当老师的朋友,每天给学生上完课,不过瘾,还要给坐地摊儿的我补习古文,我每说一句话,他都能引经据典地找出相似的出处和道理,满口的之乎者也。
既然是地摊儿,免不了的磕磕碰碰和醉酒滋事之事、之徒,这位仁兄总是充当和事老的角色。偶有汤汤水水的沾上衣服,略有洁癖的他也总是拿餐巾纸仔细地擦了,并不追究肇事者的责任,还赔了笑脸“没关系!没关系!”。整个一谦谦君子的模样。.
其实,三十年前抡菜刀的学生就是今天的儒雅君子,可我是怎么也不能把这个故事安到他头上,对不上号么!.
直到这一日,也是席间,有这位朋友的某一同学兼行政领导在场。
酒至酣处,这位领导颇为得意地炫耀:“你我同龄、同学、同事,可我现在工资每月比你多两千多元钱,不是我说你,看你那点本事!”
这话听的刺耳,朋友却丝毫不动容:“那是!你的能耐是比我大。我除了会教书,什么也不通,还得靠你提携。”
“那你以后的听我的,别老搂着你那点原则不撒手,弄得我下不来台。”.
“不对的地方还是要说说的。”
“酸!酸文人!酸知识分子!看你那原则能当官?你那知识能当钱?以后再给我下不来台,别怨我扇你!反正我比你大点。”.
“呵呵,你还是领导呢,一点也不注意形象。你扇我一下试试?”.
“试试就试试!”那位领导接着酒劲儿,开玩笑似地摸了一下朋友的脸。.
“你再摸一下?”朋友神色一正。.
“就再来一下!呵呵。”领导露出你能耐我何的得意。.
“你再来一下!”朋友双目圆睁。.
领导有点下不来台,但是还是自嘲地抬起手:“开个玩笑,玩不起了?”.
没等那只手落到脸上,朋友的拳头已经砸了过去,领导的门牙落地,人也仰面朝天了。.
风采依旧!.
谁说君子没脾气,只是未到拔剑时!.
二、AA到你心跳.
AA只是近年来年轻人消费的一种时尚费用方式,陌生人之间的AA则叫“拼”,拼游、拼饭、拼房、拼车等等,不一而足。可我这位AA朋友在二十年前就开始AA了,可谓圈子里AA的鼻祖。.
二十五年前在学校里念书,每月生活费超不过三十元钱,鸡鸭鱼肉见的都少。没成想,AA有位已经上班的朋友来校看之,带他暴吃了一顿大虾。
AA从此念在心上,工作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请朋友吃大虾。谁知是大虾没有原来的味道了?还是生活好了嘴头提高了?反正是没有吃出那时的感觉。
AA落下心病,于是见一次这位朋友,请一次大虾;一直到现在,还没请完,总觉得还不够那时的情分。就因为怕再落下类似的病根,AA从大虾后就一直AA了。.
年轻人AA的是时尚,是潇洒,是轻松,是消费的思维方式。我这位AA朋友都是四张多的人了,闹这AA的妖蛾子,还真令人难以消化,因AA闹出的轻喜剧和尴尬事,时有上演。
第一次见这位AA老兄,一米八的个头,膀阔腰圆,四方大脸,音粗眼瞪,标准的北方大汉!扎啤杯子里扣置一两的白酒杯,美名其曰:深水炸弹!那叫一个豪爽!肉不割,撕;肠不切,掰;海口一张,半盘菜没了,那是一个痛快!杯子一碰,见底儿!酣畅淋漓。.
相见恨晚!结账时我也欲豪情买单,这位AA老兄大手一拦,伸手问每一位与席者要钱,有愿相替缴纳者,不行!多掏,也不行!看其他与之熟识之人,神色坦然,唯吾表情讪讪。.
接触多了,也就接受了,反而觉得相处得很轻松。彼此不相欠,有点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意思。只是觉得这种淡泛之交,与他外形的彪悍不甚相符,觉得没有了肝胆相照的指望。.
有一次,我的朋友托AA办事,利索办完,朋友邀请他吃饭,他拒绝:“你托我就是为了省钱,说明不富裕。吃你心不忍。”很是令朋友感激。
但不多久,有机会坐在一起,这位AA老兄默默观察我那位朋友良久,忽然变脸:“你还欠我一顿饭呢,请客吧!我点饭店。”
虽然不解,但客还是要请的。这位老兄毫不客气,点了超出我们想象价格的酒菜。朋友一顿数落,弄得我很没面子,心里更是恨恨:这种人!不仅AA地小气,遇事宰起人来真是够狠!于是,就淡了交往之心。.
几年后买房,一时间手头紧张,四处借贷。有钱的说都飘在生意上,没钱的也不好张口,正发愁之际,一位朋友送来一大笔款子。我很奇怪,因这朋友并非富裕到有这么多存款的主儿,问之,说:只管用就是了,不必着急归还。待危机解除,拿钱还给这位朋友,他电话里告知:直接给AA兄就行了。
人家雪中送炭,咱也不能表现得太小气,找了高规格的饭店请AA。人家不来,说要坐坐可以,地摊儿,AA!
待坐到一起,我心中仍是忐忑,还惦记着他的后手,是不是冷不丁也还得要我再请一次大宴?就不停地感激,不停地说请他,别让人家说出来,尴尬!
AA老兄刚开始还客气:不用!咱俩儿谁跟谁呀!
后来听我不停啰嗦此事,翻了脸:你寒碜我!?
我也急:你忘了那件事了?弄得我很没面子!.
.AA先是一愣,听我解说完毕,哈哈大笑:“我说你这两年怎么不理我了呢!你那位朋友,我就是要宰他!宰到他心疼!为了老娘的事抠唆地省那仨瓜俩枣,自己倒抽十几元的烟、穿上千的名牌,不宰他宰谁?”.
至此,交往又续。AA依旧,但却有幸听得了AA兄对除我之外朋友们的两肋插刀的很多故事,看得了对其他朋友困难是不计回报的慷慨。.
却原来。豪爽并非粗心人,AA也透大风范。.
三、纯粹的人. .
他,中等个头,清瘦,鼻梁上架一最原始的眼镜。所穿衣服均肥大,我怀疑他是不是有个比他高比他胖的哥哥,总是溜人家衣服穿。
常斜背一挎包,若是大包,是围棋棋盘;若是军挎,便是象棋。神情腼腆,话语不多,眼里闪着清澈透亮的信任。一眼望去,一个八十年代的中学生模样,最多是个高中生吧。.
他,是一个大学教授,教历史,教哲学,最近担起学校发扬太极的重任。他,被我称之极致人中极致纯粹的人。.
你说,今天我想说话。他会是最好的听众,眼神关切、温和、不多一言。假如你有足够多的话,从天亮经过长夜,再从长夜到天亮也无妨。.
你说,今天我想听人说话。他会是最好的演讲者,语言丰富、内涵、从不煽情。假如你有足够多的问题,从远古到时下,再从国外回到国内,从大爱到小资,无不精擅。.
你说,今天不想说话,也不想听人说话,就要有个人陪着一起静静地呆一会儿。好,你想你的心事,他会在你眼里化成一种背景,似有似无,若隐若现,一定恰到好处。.
你说,我想喝茶,不用你交待,一定会有符合你口味和心情的茶给你慢慢品位;
你说,我想喝酒,不用你要求,只要你不停杯,他一定会陪你喝到尽兴。您别以为他酒量有多大,其实我也不知道,反正您尽兴走后,他是一定会醉倒在某个小花园的树荫下酣睡的,即便是隆冬时节大雪盖身。.
你说,我想跟你讨论一下太极。
他会问:是了解?探讨?还是切磋?
你问:了解如何?
君子动口不动手。
你问:探讨又如何?
摆出你的看法和套路。
你不甘心:切磋呢?
我不和你动手。
席间有不示弱者,推掌就上。
他原地避开。
第二掌过去,他闪开:你想趴下还是躺下?
第三掌又到:看你本事!
话音未落,人已趴下。
旁观者还不明就里,两人已含笑拥抱。.
.你对他说:你是个好人!
他会脸色羞红:惭愧!
你若对他说:你是个坏蛋!
他会握握你的手:有道理!
你对他说:你是个学者!
他会微低了头:还远!
你对他说:你华而不实!
他会感激你:实在!.
尝闻人言,没有哭过长夜的人,不足以语人生;没有经历磨难的人,不足以解世事;没有经历过生死考验的人,不足以明真情。我就想知道,对于这样一个海纳胸怀的人,都曾经历过怎样的世事、咀嚼过怎样的滋味,才能烘培出这样的虚怀?.
你伤过心吗?我问。
当然,经历过爱情和生活的背叛。
那你会怎样?我又问。
不能怎样啊!只要是,就是我此生的唯一;一旦是,就是我此生的永远。.
你经历过磨难吗?我仰视地问。
你登过山吗?他反问。
当然!那你一定知道,他说,只有走过脚下的沟沟坎坎,才能到达山顶。这些沟沟坎坎,你可以叫它为磨难,也可称之为必经之路。.
那,你经历过生死吗?我试探地问。
他说:睁眼即生,闭眼即死。
我张张嘴,不知再该问些什么。.
想了又想,问一个最古老、最不可问的问题吧:
您说,什么是爱情呢?.
他说:爱情作为对情感的虔敬皈依,无疑也构成对理性的叛离,因此,张扬理性的人有理由否决爱情。然而,爱情之于人类就像月光、大海和果园一样,她往往能造就出人生最高的痴迷,那种七情参杂、六欲泛滥、五体通泰、四肢敏感、三围渐削、双眸含水、一心扑火的心灵景观。虽然我们不可能放逐爱情,但我们的人生必须有这样的经历。
还有诸如与朋友红一次脸,与领导顶一回嘴,逃一次学,失一回恋,挨一顿打,蒙一遭冤,醉一场酒,失一次信……凡此种种,虽然属不雅之举,然而人生若缺少这点胡椒,我们又如何掂量人间的可爱和生活的沉重?.
.我笑:这样,您就不是很纯粹的人了!.
他也笑:完美的人格不容窃取,握一缕深情如何?绝对的真理难能臻就,保一口真气如何?.
却道是:白色原是七彩配,纯粹成于五味倾。.
四、坚硬的细节
忘了从哪里得到、又是谁说过的话:看一个城市的好坏,只要下一场雨就行,越大越好。为什么呢?看雨中有没有积水,积水的深浅,就知道这个城市的公共设视基础建设和管理状况;雨中有人打110,看警察是不是在规定时间里到达,到了以后态度好不好,就知道这城市的治安以及基本效率高不高,等等。
还说,看一件事物,不要被其大、假、空的东西所蒙蔽,什么ABCO的,没一点真实可靠性。就看细节。比如说幸福指数,看什么总收入、房子、好车的,不顶用!就看看孩子是不是开心,老人是不是悠闲,一切明了。.
有一位朋友,对细节的追捧登峰造极,咬文嚼字啦,做菜称量后放调料啦,春衣不能秋穿啦,诸如此类。
他至今生活在三十年前的状态里。性格沉稳、脾气慢、喜欢较真儿,不会上网,不懂QQ,不会发短信,不听MP3。最要命的,不懂现实婚姻,还要在这里计较细节,还真让人望之兴叹。.
这不,在空调屋里,他频率极快地摇着扇子,叹气道:我和那位分手了。.
若是年轻人,这句话没有什么,分分合合的爱情言情片是生活中最常见的一幕。不经历几番苦乐,不品尝几次酸辣,怎知爱的滋味?.
但这位朋友,已过不惑。.
他与他口中的“那位”已经相处六年之久,我以前称之为恋人,现在看来不是了。六年的相处,两人应该都不是那种随便、拿感情当游戏的人。两人文化、职业、经济相当,也不应存在谁依附谁、谁巴结谁的问题。这六年间,“那位”曾为他怀孕两次,曾试探着提出结婚的想法,说明,“那位”对他应该是有心走过这一辈子的。但是,他总是说,不急。.
这很奇怪,其实,应该是他急,“那位”不急才对。要知道,他还无后。他曾经有过一次婚姻,曾经有过一位大学同学的妻子,离婚后出国了,短暂的婚姻没给他留下一男半女。中国人的传统,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又是这般岁数,搁到任何人身上,怕是要急出满头白发了。.
问之,说:没找到感觉。没找到纯粹的爱的感觉。.
我不知道身边有多少这样执著于“感觉”的人,感觉到什么地方才叫恰到好处?.
他说,我给你讲几个细节:我们两各自有独立的住所,随性互相往来。这些年来,我暗示过几次要她给我备下日常用品,比如拖鞋。可直到现在,也没有。
相处对酌,我每次都会给她准备好爱喝的红酒和小菜,但没有一次她会给我准备好我喜欢的东西,每次都要我再次下楼自己去购买,诸如此类。
如果是相处时间不够长,感情不够深,这可以理解。但我是她口口声声要嫁的人,要一辈子相守的人,她怎么会这许多年来都不知道我喜欢什么呢?你说,她是真心爱我呢?还是为结婚而结婚呢?.
我说,感情有很多种表达方式,每个人都不同。也许是性格大大咧咧、粗心马虎的人,怎会注意这些小事?为你相守这么多年,要为你结婚育子,为这点小事计较,太过小心了吧?.
他说,正因为是要相守到老,才要找一个真正爱我的人,而不是什么么伙伴。否则,若有什么变故,是不会陪我终身的。要知道我最喜欢什么,知道准备好我所需要的一切。只有这些细小的细节,才能说明我对她来讲,爱,比婚姻更重要。.
我,挺直后背,嘴微张,尴尬地皮笑肉不笑了一下,然后重重地靠到沙发里,无语。
大师的性情
明朝人张岱的《陶庵梦忆》,有句很厚道的话:“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
窃以为:癖,是积久成瘾的喜好,疵,是缺点是毛病。癖和疵,意味着执着,意味着真实,性情中人,纵是大师级别的,恐也在所难免。
幽默作家林语堂,曾被国际笔会推荐候选诺贝尔文学奖。他嗜烟成癖,希望死后在墓碑铭言:“此人文章烟气甚重”。讲他有回戒烟,是一时糊涂和一段丑史。
某天去访一位洋女士,对方一手吸烟一手靠膝上,颇有神致,拿烟盒相请来客,他镇静着便取出一支,再不刻薄灵魂。
还剖析说:“一个没有道德弱点的人,不是可以全然信任的,我喜欢富于情理的人,憎嫌专讲理智的人。”
用嗜好归纳人生,可谓微中见著。
梁宗岱是著名翻译家,28岁被北大聘为法文系教授兼主任。他好争辩是出名的,辩论得越激烈,走路越快,尖声喊叫,扬手踢腿。
嘴巴争论还不够,据其学生回忆,20世纪40年代,他在重庆北碚任教,在大群学生在场情况下,与某教授争执学术问题,情急便交起手来,“从休息室打到院子,滚过一个水坑,两人水淋淋爬起,彼此相觑,一齐放声大笑。”
君子动口也动手,实在是够酷够辣。
大师真性情,潇洒放任,不误运思求知,不拘俗格,张扬深情真气,是原发性的个性与情感流露。
正所谓“有实力就有空间”,这般人格风景,谁去嚼舌头管他是对是错?只是让后来者暗自吸冷气,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的风范是有局限的。
大师也刁蛮,大师也疯狂,鼓励还是反对呢?事近荒唐,颇不足夸。只是,因热情而偏激,因正直而胡来,“率真则性灵现,性灵现则趣生。”应当理解和宽容。
说真心话,干近情事,做本色人,横放恣肆,谐谑放浪,不影响大师志存高远和道德良心。虽然不能推论成就大师是因为其有癖有疵,但说明大师不能做到无懈可击。
幸亏大师也有毛病,假使其道貌岸然到底,我辈只能按部就班乖乖学习,就失去这番有趣思索。同时从另外角度看大师,至少能带来这好处:
觉得大师是值得学习的,“大丈夫生当如此。”
觉得大师是不值得学习的,“英雄见惯亦常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