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哲学的意义

 茶香飘万里 2013-01-13

哲学,英文是philosophy考究它的来源,是出自希腊语philosophia。在希腊语中,philein是“热爱”的意思,“sophia”是“智慧”和“知识”。

最早使用这个词的,应该是苏格拉底。苏格拉底曾经说过,他的“对于智慧的热爱”。但是,要了解苏格拉底的哲学观念,其实是相当的困难的一件事情。因为苏格拉底本人没有留下任何的哲学著作。我们对于苏格拉底的了解来自于柏拉图和色诺芬的记载,然而他们两人的记载又往往是互相矛盾的。

苏格拉底经常说他的智慧是来自于体悟到他自己的无知,而且他说:爱着的人总是千方百计的要把爱着的东西据为己有。联系到他的“无知”,这里可以这样的理解,“正是因为无知,所以才爱知识和智慧”。

写到这里不能不联想到佛学的相关概念,佛学认为人的烦恼,来自于“无明”,也就是“无知”,即对自己和世界的不了解。

大目犍连尊者《阿毗达磨法蕴足论》缘起品第二十一:

“云何无明。谓于前际无知。后际无知。前后际无知。于内无知。外无知。内外无知。于业无知。异熟无知。业异熟无知。于善作业无知。恶作业无知。善恶作业无知。于因无知。因所生法无知。于佛法僧无知。于苦集灭道无知。于善不善法无知。于有罪无罪法无知。于应脩不应脩法无知。于下劣胜妙法无知。于黑白法无知。于有敌对法无知。于缘生无知。于六触处如实无知。如是无知无见非现观。。。。痴类痴生。总名无明。”

从这里看,佛学的出发点和哲学的出发点没有什么不同,希腊的哲人和佛学的哲人完全是一致的。

接下来,就是“智慧”和“知识”。对应于苏格拉底的智慧和知识,佛学讲“三般若”或者“五般若”。“三般若”是指:实相般若、观照般若、文字般若。“五般若”则是:实相般若、境界般若、文字般若、方便般若和眷属般若。般若,汉语一般理解成“智慧”,但是这个“智慧”其实和苏格拉底的“智慧”未必就是相同的。我的理解,它们是不同的。做一个类比的话,苏格拉底的“智慧”是属于“此岸”的一个范畴。换言之,他追求的是关于“此岸”的知识。而佛学的“般若”则是关注的从“此岸”到“彼岸”的方法。这里的“此岸”、“彼岸”是佛学的譬喻,不是康德的用法。打一个很肤浅的比方,苏格拉底的“智慧”是我如何在江北过的更好,或者更随心。而佛学的“般若”则是如何造船到江南去。这个分歧,可能就是佛学最终没有走上西方古典哲学的道路的一个分野。它不重视“此岸”的内容,而这个是我们普通人比较关注的。

“哲学”这个词,在汉语中则是本来不存在的,这是个外来词,而直接的来源,是日语。日本的哲学之父西周首先是借用了周敦颐《通说》中的“士希贤”的说法,把philosophia翻译成“希哲学”。使用“哲”这个字,可能是为了避免“贤”字过于浓厚的儒学色彩。philein=希,sophia=哲,这个翻译其实相当的好,完全可以表述希腊文的原意了。但是,在后来他所著的《百一新论》里,却把“希”字给去掉了。这样,从汉语和日语直接理解“哲学”这个词的话,就只有sophia的意思了,成了“关于智慧的学问”。这个翻译其实是有不少问题的,我认为不如“希哲学”来的好。因为,如果只是“关于智慧的学问”,我们就很难理解为什么这个学问要以“无知”为根本的出发点,更难理解为什么尼采的“权力意志”和弗洛伊德的“利比多”能在哲学里登堂入室。这两种东西的来源都和philein,也就是“希”有关,换言之,和人的欲望有关联。

上面把“般若”理解成“此岸”到“彼岸”的方法,这个只是从目的上来说的。细细的考究的话,“般若”并不是不包含“此岸”的东西,但是目的不同。之所以保留这个“般若”而不直接翻译成“智慧”就是要明了它的特殊性。“般若”是指“如实理解一切事物的智慧”。这个“一切事物”自然指的是“此岸”的事物,当然还要包含“彼岸”的事物,以及从“此岸”过去“彼岸”的方法。

回到苏格拉底。有必要先说说苏格拉底之前的希腊哲学。据说,古希腊的早期的哲学家们都写过“关于自然”这样题目的文章。然而“自然”,拉丁语natura,这个词,在古希腊也好,罗马时代也好,现代的英语、法语、德语等西方语言里也好,虽然词形有不大的变化,却都包含了两个不完全相同的意思,更有意思的是,这个情况在汉语里也存在。一个“自然”,用于和“人工”,“社会”,“精神”相对的含义。这个含义,是近乎“存在”的意思。而另一个,就比较抽象了,比如汉语说的“要这么说才自然”。这里说的“自然”是指“合乎本质”。英语也有“nature of something”这样的说法,这里更突出的说明指的是本质和本性。

这个问题不是我注意到的,注意到它的,是海德格尔。海德格尔提问说,古希腊早期的哲学家们在“关于自然”的文章里说的“自然”是哪一个?亚里士多德认为,他们说的是第一个意思,而海德格尔认为,他们说的就是“本质”。海德格尔其实要说的是:古希腊早期的哲学家已经回答了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什么是存在”,而且他们的答案是“自然”。更清楚的说,就是苏格拉底之前的古希腊哲学家们认为:存在就是自然形成的。这个观点和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存在是被制作的,完全不同。

实际的情况可没有这么简单,其实有些学派是很难说是怎么回事了,原因是我们目前得到的资料太少。比如“存在”这个词就是埃利亚学派的常用语,而这个学派到底怎么看存在,我的意思是它是“自然形成”还是“被制作”目前没有确论。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数”也很难归入哪一类,因为“数”不是全部,只是部分。当然,从古埃及艾赫纳吞开始,犹太教一直延续的一神观念也很难不影响到古希腊,所以,真实的情况一定很复杂。

而在这复杂之中,苏格拉底和他的徒弟柏拉图出现了。

尼采说,苏格拉底是古希腊人失去了快乐和健康的元凶(《悲剧的诞生》),原因是这个人否定了一切。否定一切,自然也就把“自然形成”观给否定了。这个其实也好,这样的话,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可以愉快的登场了,障碍已经被移出。于是,决定了日后直到现在的西方哲学的发展的一次革命即将上演,首先出场的是柏拉图。

柏拉图其实本来对哲学没啥兴趣,他更关心的是政治。但是苏格拉底的死,他怕受到牵连,只好逃亡,中途又被西西里岛锡腊库萨的国王迪奥尼修斯给当成奴隶买了一次,在这些打击下,柏拉图对各类“自然形成”的政治体制完全绝望了,他要建立一种全新的政治理念,这就是《理想国》。在这个理想国里,“自然形成”必须滚蛋,所有的存在必须是按照一个“理念”来被“创造”出来的。但是大家会问了,你怎么知道你这个“理念”就是正确的呢?如果它不正确,我们干吗要听你的?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就不能不让这个“理念”成为先验的、超自然的东西,或者至少要和某种先验的、超自然的东西建立起直接的联系,这个就是柏拉图的学说的基础。

用书桌做例子论述柏拉图在《国家篇》里提出的观点:书桌分为三种,1  理念的书桌;2  工匠做出来的书桌;3  画家等描绘的书桌。他认为,理念的书桌是最完美、纯粹的,有最高的存在性。而如果现实的世界是纯粹理念的,自然当然只是无关本质的原料了,决定不了世界的任何内容。

我们可以有如下合理的推论:理念的世界是永恒的、纯粹的、完美的、充满了宇宙的,这个没什么问题吧?那么,如果用《心经》的语言来说呢?就是“不生不灭”--永恒的,“不垢不净”---纯粹的、完美的,“不增不减”--充满了宇宙,无法再增减。自然是无关本质的原料----“四大皆空”。呵呵,佛学和柏拉图又一次统一了。

补充一点东西,释迦牟尼佛的出生应该是在柏拉图之前的,这个问题不大,只是早多少有争议。但是不能因此就说,柏拉图就是可能受到了佛陀的影响,实际的情况没准儿是相反的。因为大乘空宗的出现比柏拉图要晚的多,而《心经》是大乘空宗的东西。原始大乘可能在公元前2世纪或1世纪出现,但是成型的大乘观点要到公元1世纪,中观派的观点更是要到公元2~3世纪才确立。因此,不能因为佛陀早于柏拉图就说佛学比西哲高明。

但是,还有个问题要回答:错误和恶从哪里来?如果是自然形成说,这个无所谓,好坏全是这样了,一锅烩了。如果是创造说,或者机械唯物论,就比较麻烦些。上帝有了,没个撒旦的话,上帝就要干撒旦的活儿,这个不好玩。机械唯物论就更难办,几千年了这个坎儿一直过不去。

柏拉图也碰上这个问题,然后就比较郁闷了,勉强弄出个“善的理念”。当然还有别的问题,比如解释自然的时候,这个善的理念就和立场关系很大了,没个定准儿,所以很成问题。不过有一点值得称赞的是,柏拉图不是不知道这个问题,也没打算掩盖它,这个是很了不起的。后期的柏拉图还在批判自己一些学生把自己的理念说给扩大了,然而,开了头就没法控制结束,它早晚会走到那一步。

在我看来,二元说是必然的选择,没个对立面是不行的,必须有。这点儿佛教禅宗比较聪明,不昧因果,也承认所有存在的存在,单把自性拿出来说事儿,一旦联系自然,立刻就是沾染了,沾染了,就把自性给保住了。必要的时候,把佛也拿出来做沾染,这就没什么是过不去的了,不过也就呵佛骂祖了,简直就不是佛教了。

亚里士多德准备解决他师傅柏拉图留下的问题,所以选了另外的作为自己的出发点。

说个题外但沾边的话,社会版的题图是《雅典学院》。这个是名画了,中间那两个重点人物就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柏拉图手指天,亚里士多德手指地,把他俩各合成一个人,就是佛陀的“天上天下,唯吾独尊”(《五灯会元》)。呵呵,这个是开玩笑,但是也不全是玩笑啦,这个回头再说吧。

回头来说亚里士多德,他是柏拉图的学生,但是和我们今天近亲繁殖的学生不一样,他不绝对支持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是全才型的人物,自然科学涉猎很广,他觉得,要从空气里想象出个书桌是没问题的,如同在木材里想象出来一样的容易,但是用空气你弄不出个书桌来。更奇妙的是,如果是个树的种子,你也不能直接把它变书桌,但是它却是和空气不同,它有成为书桌的可能性,种上十年二十年就行了。所以,他不完全赞同柏拉图的那一套。他把“可能性”和“现实性”分开了。可能性就是种子,现实性才是柏拉图的理念一类的东东。

在柏拉图看来,理念的世界是不变的,这个我们前面提到过。但是亚里士多德就不同了,他的世界是变化的,自然本身包含了可能性,但是现实性由理念来完成。同时,现在的现实性里同样包含了可能性,会被理念完成为更进一步的现实性。比如说,种子变成大树,大树变成书桌,书桌变成火炬。

显然,亚里士多德的学说在描述自然上,比柏拉图要好,但是在处理社会的问题上,它不太好办。可能性太多了,柏拉图的《理想国》成了可能性之一,没有任何理由证明它比别的强,大家干嘛要实现它?用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来看,只有发展到最终的形态才是完善的,可是到了那个地步,可能性就没了,成了柏拉图一样的不变的世界,这个世界太渺茫了,亚里士多德也不知道它啥时候到来,能不能到来。

种子的概念,也就是亚里士多德的这套东西,和佛学的“有宗”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差距就比较大了。有宗的创始人是弥勒菩萨,这个弥勒和作为未来佛的弥勒是不是一个人目前不清楚。但是未来佛的身份和弥赛亚的身份是不是很近似?亚里士多德的学说在西亚地区是广为传播的,特别是在他的吕克昂学院没了之后,所以,有宗是不是受到他的影响也是很难说的一件事情。不过,可以确认的事情是,即使有宗是受了他的影响,有宗也把它发展了,发展的程度还不小。有宗的区分有漏种子和无漏种子,最终成佛,这个理论其实是完善了亚里士多德的可能性-现实性理论,有漏种子近似于可能性,无漏种子是最终的现实性,也就是佛性。

说道这里,这个文章可以结束了。不过,还有个和中国《易经》有关的事情挺有意思,不妨说一下。拜中学政治理论课所赐,我们都知道一个词“形而上学”。这个词被政治课拿来和辩证法作对立面。其实呢,它本来不是那样的。这个不多说了,直接抄维基百科。

(形而上学,)英语 metaphysics 或拉丁语metaphysica一词源自希腊语:μετ?(metá),意思是之后或之上,而 φυσικ?(physiká)在希腊语原意是“自然,自然的产物”,两个字根组合起来metaphysica的意思就是“在自然之后”。metaphysica的出现其实由于亚里士多德在他的作品集中,把他对逻辑、含义和原因等抽象知识的讨论编排在他讨论物理学的书册《自然学》(Physiká)之后,并给这些讨论一个标签:“在自然学之后”(τ? μετ? τ? φυσικ? βιβλ?α,拉丁语ta meta ta physika biblia,意即在《自然学》之后的书册)。而这个用语被拉丁语注解家错误地理解为“超越于自然学的科学”。之所以出这个问题,是因为拉丁语没有冠词,所以,希腊语的冠词ta被罗马人给省略了,于是最终成了误译。顺便说下,本人本来一直觉得英文的冠词无用,学到这里,才真的是出了一身冷汗,冠词太要紧了。而亚里士多德在书中讨论的问题成为了形而上学的很多基本问题。中文译名“形而上学”取自《易经》中“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一语,为日本人井上哲次郎(明治时期)由metaphysic翻译而来。

蓝色的东西是我所加,顺带的感慨了一下。

至此,古代希腊的哲学和佛学的对比是说完了。我没有任何蔑视的意思,相反,很是佩服。古希腊的哲学影响了印度,影响了佛学,然后影响了中国的哲学发展。程朱理学,阳名心学,其实都要拜古希腊的哲人所赐。这就是我的这篇比较文章的结束语。

(全文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