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的飞地(4)

 宛平2008 2013-01-13

中国的飞地

(四)

  • 安徽

安徽的飞地叫大包村,位于江苏南京市浦口区的石桥镇,隶属于安徽省巢湖市和县的石杨镇。

大包村是个很小的自然村,大约30来户,占地40公顷。由于这个村的人大部分姓包,同时这个村被江苏的村团团包围,所以得名“大包村”。飞地形成于解放初期的土改运动。当时,安徽的一个土改工作组来到了大包村,对当地的土地进行了登记。后来,当江苏土改工作队来的时候,发现这里已经被安徽先行登记土改了,就没有再进行登记。于是,成立人民公社时,这里就变成安徽管辖了。虽然大包村隶属安徽,但村民的吃、穿、住、用几乎全是江苏的,就是拨个“110”,接警的还是江苏公安。大包村的村民曾多次向上面汇报,要求把大包村划归江苏管理。但由于行政区划调整要通过国务院,地方上没有这个权力,所以这里一直还是属于安徽省管理。

中国的飞地(4)

15 安徽和江苏的飞地

  • 江苏

江苏省的飞地有两处,都位于安徽省境内,一处位于巢湖市和县石杨镇,隶属于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石桥镇,总面积55.3公顷。这处飞地和安徽省的飞地相映成趣,两个省的两个乡镇的土地相互飞到对方境内,而且两个镇的名字也非常相似,石杨镇和石桥镇,这不仅使人怀疑飞地的形成是否和这两个镇的名字容易混淆有关,抑或曾经就是同一个镇?另一处飞地叫西庄村,位于马鞍山市当涂县博望镇境内,隶属于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县石湫镇,面积3平方公里。

中国的飞地(4)

16 江苏飞地

  • 重庆

重庆市的飞地有两处,一处叫天子村,位于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县清平镇境内,隶属于重庆市合川区古楼镇,占地2平方公里,人口680人。天子村的居民和重庆市联系甚少,有相当一部分人一生都没去过合川城区。据当地居民讲,这块飞地存在已经上百年了,但其成因仍是个谜。另一处位于武胜县真静乡境内,隶属于合川区钱塘镇,共有两块,总面积63.2公顷,其中一块仅22.4公顷,是中国面积最小的飞地。

  • 四川

四川的飞地有两处,一处位于重庆市合川区燕窝镇境内,隶属于广安市武胜县清平镇,面积1.3平方公里。这处飞地和重庆市飞地性质很相似,都存在于四川省武胜县和重庆市合川区的边界。仔细观察合川区和武胜县的行政边界,就会发现其曲折漫长,涉及19个乡镇,50多万人口。两地山水相连,方言、生活习俗及社会文化非常相近,因而彼此融合、交流的结果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行政区划上的犬牙交错造成了许多管理上的不便,两地边贸摩擦、恶性斗殴事件时有发生,2003年,武胜县和合川区共建“边界文明示范带”,效果斐然,不仅减少了边界纠纷,还促进了良性互动和共同发展。

中国的飞地(4)

17 重庆和四川的飞地

四川省的另一处飞地叫梨树坪村,位于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的黄坝驿乡,隶属于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面积1.8平方公里,人口很少。黄坝驿是古代金牛道(古蜀道的主干线)上非常重要的一个驿站。梨树坪村的飞地位于金牛道附近,其形成是否与此有关,至今仍是个迷。

中国的飞地(4)

18 四川飞地

飞地是世界上一种独特的政治地理现象,其形成往往有着复杂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历史等原因。然而中国的飞地现象既普遍存在,又特征显著,省级飞地共有30个,涉及13个省,总面积达2388平方公里。中国飞地形成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中国历史悠久,历代行政边界划分原则或依据山川形胜实现自然地理单元的统一,或采用犬牙交错,人为打破自然地理单元,从而实现相互牵制。伴随着王朝更替,两种划分原则交互使用,大量飞地便由此而生。二是解放后计划经济时代,我国进行工业化和“三线”建设过程产生了大量飞地,这类飞地主要是农林牧工矿飞地。

飞地的存在造成了很多不便和弊端,例如容易形成治安上的“三不管”,邮政通讯上使得邮编、号码混乱,经济上也很难与当地一体化发展等等。因此,许多地方都主张行政变更,取消飞地。

但飞地的存在并非一无是处,它也给我们带来一些有益的思考和启发。我国省级单位间,自然地理、经济水平差异很大。例如西部省份农业、能源等资源非常丰富,但缺乏资金和技术,而东部沿海省份经济发达、技术先进,但人口稠密、资源短缺,如果西部省份和东部省份互相设置飞地,不仅有利于人口流动、经济互补,更提供了一个横向比较不同省份政府执政能力的参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