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的跨越——洛阳市疾控和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纪实

 田王老羊 2013-01-13

历史的跨越——洛阳市疾控和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纪实

来源:医药卫生报    时间: 2005年八月    [字号: ]

■本报记者 董文安 刘永胜 通讯员 马伟 赵飞
这是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一个重要章节。
这是洛阳市卫生工作的一次历史性跨越。
6月30日,洛阳市15个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中心相继挂牌。
7月8日,省卫生厅对洛阳市“全省率先”的做法给予通报表彰。
一个目标?一种眼光
洛阳市的公卫体系建设构想成熟于2004年冬季。
这一年,洛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中心正式成立,“两个中心”新建工程分别在新区开工。
是就此止步,等等看看?还是自我加压,再图辉煌?省委常委、洛阳市委书记孙善武的一席话最发人深醒。他说:“洛阳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必须抓紧抓好,抓出成效。”市长李贵基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加快建设市、县、乡三级疾病控制、卫生监督、紧急救援和妇幼保健四大体系,形成“三横四纵”的公共卫生体系网络。在全市卫生工作会议上,市政府与各县(市、区)政府签定了目标责任书,要求6月30日前完成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体系建设任务。
采访中,许多人情不自禁地谈到市委、市政府对公卫体系建设的高度重视。孙善武书记多次亲临“两个中心”工地视察。李贵基市长多次听取“两个中心”建设工程的专题汇报,深入工地现场办公,解决建设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洛阳市卫生局更是责无旁贷,把“加快公卫体系建设,提高公卫保障能力”列为全年的“八项重点工作”之首。局长朱其昌特别强调,各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必须经常向当地党委、政府领导汇报工作,以不懈的努力让工作实绩说话,不折不扣地如期完成公卫体系建设任务。
一个团队?一种精神
批编制易,列经费难。对于洛阳这个国家级、省级贫困县占相当比例的省辖市来说,更是难上加难。
1月24日,洛阳市政府授权市卫生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意见》。节后不久,洛龙区率先突破,区编委正式批复:成立疾控中心、监督中心,均为副科级事业单位,核定编制分别为40人、30人,经费由区财政全额预算管理,成为全市 “两个中心”建设的第一声“春雷”。
6月10日,新安县疾控中心、监督中心、120急救中心、妇幼保健院保健部及13个乡镇卫生院农卫站隆重揭牌,开始运行。朱其昌称赞他们是:“五台大戏,一台联唱;政府高兴,群众赞扬!”
洛龙区建成了,新安县建成了,别的县区呢?市政府果断决定,成立督察小组,由副市长陈海勤任组长,对15个县区的公卫体系建设工作进行专项督察,对存在的问题专门通报,在各县(区)委、政府及卫生行政部门产生了很大震动。
政府督导,市局加压,县区努力。6月中旬,廛河区、老城区、涧西区、吉利区“两个中心”挂牌;6月下旬,其他县市两个中心”也挂牌成立。至此,全市市、县两级疾控中心人员编制达1063人,卫生监督人员编制达487人。
成绩面前,有微笑,但更多的是汗水。新安县县委书记王树仁、县长王敬林不止一次地与有关委局领导一起研究公卫体系建设的编制、经费、人员等问题。一次,偃师市副市长温雪景崴伤了脚,造成骨折,仍一瘸一拐地到疾控中心工地视察。揭牌仪式结束后,新安县卫生局局长卢多哲说,最想做的一件事,就是找个地方好好睡一觉;然后起来,再挽起袖子大干。
一种理念?一幅蓝图
“‘两个中心’的建设不止是挂上牌子,更重要的是打基础,抓内涵,充分发挥其作用!” 洛阳市卫生局副局长谢书敏说。
一年来,洛阳市疾控中心在疫情直报,对既往有偿供血者普查,结核病、地方病、职业病、慢病防治,免疫规划,公共卫生等方面扎实工作,同时完成了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安装和调试,建立了疾控中心局域网。洛阳市卫生监督中心授牌成立后,卫生执法人员边培训,边工作,开通了卫生监督执法投诉、举报电话,充分发动群众,扩大案源,先后开展的几次专项行动声势浩大,效果明显。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从建设之初,新安县疾控中心、监督中心就推出了“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练好内功,不负众望”的口号。新成立的偃师市卫生监督中心已制订了“人员、制度、质量、形象、奖惩”五个方面的“上台阶”计划,有关法律法规的读本已下发到职工手中。
前不久,洛阳市卫生局又专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理顺县级卫生监督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机制的指导意见》,要求各县(市、区)在9月30日前,完成“两个中心”人、财、物及职能划分工作,确保“两个中心”尽早尽快发挥作用。
朱其昌感慨地说:“事实证明,洛阳的卫生队伍不仅想干事、能干事,而且干成了事!”
这句话,看起来简简单单,读起来平平凡凡,却让人回味深长,久久难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