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如珠的妙语
2013-01-14 | 阅:  转:  |  分享 
  
如珠的妙语

麦扬



1、思想的深度与年龄的长度成正比,知识的高度与灵魂的深度成正比;欲望与美德成反比,时尚与传统成反比。

2、弃绝一切欲望,人就变得圣洁了。

3、莲花出污泥而不染污水,离开了污泥与污水,莲花就会枯萎。

4、佛力无边,能驱魔除妖。

5、当人无助时,才会求佛保佑。

6、临时抱佛脚,有时也管用。

7、佛说,一滴水中有三万八千条虫子,人还是每天都在喝水。

8、眼里容不得沙子的人,如何走过风沙弥漫的北国的原野呢?

9、鸟钻入水中,翅膀就变成了鳍;鱼飞上天空,鳍就会变成翅膀;人在大地上行走,在大海里游泳,在天空中飞行,有许多本领。

10、聪明人有时也干傻事,过后又后悔,这是自找麻烦;愚蠢的人干傻事,却是自找苦吃。

11、世上的聪明人越来越多,人际关系就会越来越麻烦。

12、闭门无处不深山,开窗有时遇笑脸。

13、宁静的心境比清静的环境还重要。

14、不识字不读经的人,更具有忠诚的信念与虔诚的心灵。

15、诗是美丽的心灵唱出的抒情的歌。

16、懂得爱他人的人,才能获得他人的爱。

17、清澈的泉水出山后,逐渐变得浑浊了,却没法再回到山中去。

18、早熟的瓜,不甜;晚熟的瓜,不值钱。

19、老光棍娶上了新媳妇,美梦终于成真的了。如何不乐!

20、朝阳与夕阳,细看一模一样;扫帚星与启明星,细瞧没有两样。

21、冬天不欢迎穿衣裳的树,因此,秋树纷纷脱掉了华丽的衣裳,真诚地走进冬天的家园。那么,松柏与冬青便成了孤独的不速之客。

22、穷小子的婚姻的确是一桩恼人的事情。单身汉是穷光蛋,结了婚,更让老大为难——难的是柴米油盐,老婆孩子天天要吃饭。

23、喝茶、喝酒、喝粥,此为吾之“三喝”。有茶喝,便有许多闲工夫;有粥喝,就不会饿肚子;有酒喝,就算是过上了好日子。荣华富贵吾不求,有此“三喝”足矣。茶与酒,有时独饮,有时娱宾,惟有自己熬出的粥,只有自己慢慢品尝。

24、当初,佛祖是因为厌世才逃离人间的,他抛弃了人世的一切,富贵、名利、妻妾、美食、美酒……他对一切都厌烦了。但是,人间既没有乐园,也没有仙境,他也没有翅膀飞上天空。只有思想是自由的,在远离人世的森林里苦思冥想,心灵得到了解脱,便成了人间的佛。他并非天上的佛,因为他所思所想都是人间的事,他的苦恼也就是世间千千万万人的苦恼。

25、佛祖对此一定很惊讶:他想抛弃人世,但他的肉身并不能离开人世。也不会想到会有那么多的善男信女追逐他的思想。如果他见到后来那么多的信徒,他一定会烦恼的吧?

26、佛祖是一个意志坚强的人,他义无反顾抛弃了他的王国,又抛弃了世俗的荣华富贵,并且拒绝各种欲望的诱惑。无欲则刚,只有靠自己的意志和信念,才能战胜心中的魔。

27、那些喜爱酒色钱财的人,如何又虔诚地膜拜佛呢?他们有时崇拜他,有时又鄙视他,因为他们所祈求的神灵,只是想从佛的光辉里得到更多的钱财。

28、佛曾经这样想,许多人也曾经这样想过:生老病死是人类无常的命运,人人在劫难逃的命运的轮回。命中注定的事儿,如何能够改变?又如何逃避得了?从生到死,必然经历衰老与疾病,除了自强不息,只有忍耐。吃得黄连,才知道甜是什么滋味。回头是岸,生命的彼岸是死亡;而在此岸,许多生命之舟又将出发。生死轮回,生生不已。

29、在今天,都市里的寺庙香火很旺,似乎闹市中的佛比深山中的佛更灵。深山古刹的佛像被移居到闹市新庙中,佛对拥挤吵闹的香客烦透了。

30、佛在佛祖的心中,不在枯燥无味的经卷上。思想一旦变成文字并被人们诵读,就会失去灵性。

31、善恶是人性的两极,互相排斥又互相吸引,缺一不可,相互依存,在转化之中趋向统一。善恶消长是每个人心中的美丑与真假的增减。佛是善良的,因为他尽力驱除自己心中的恶念。

32、以德报怨便是佛心。恩仇不系于心,何怨何恨!

33、把一切的人都看成自己的孩子,就能具备同情心。

34、佛是想获得永恒的,最终,他还是死了。他死后,没有人诅咒他,数不清的人为他唱着赞歌。

35、佛比所有的人过多地承受了生命的苦恼,但人们却坚信他是幸福的。对此,佛没有做任何解释。

36、诗人与哲学家常常会想到一块儿,他们相聚在灵魂的花园里,那里盛开着真善美的花朵。

37、人是地球上唯一穿衣服的动物,并且具有强烈的欲望。在任何动物的脸上都看不到笑容,只有人的脸善于笑。

38、城市具有特殊的魔力,它能使久居城中的人变得更像“别人”,让每一个人失去“自我”。一律贴上现代化的标签,人变成了现代化的产品。

39、人生入坠花,人死如落叶。

40、佛在天国是寂寞的,却在人间获得了热烈的崇拜与崇高的名誉。

41、佛只有一人,僧徒却有千千万万。究竟有多少人是佛祖的忠实信徒呢?就连佛的慧眼也难于猜透他们的心。

42、佛本想普渡众生,却未料到众生各有各的目的,有的在此岸,有的在彼岸,令佛很为难。

43、原始的宗教很朴实,后来却变得十分繁琐,无数的教条远离了佛祖的本心。

44、请记住这样一个忠告:真经不在众人手心的经卷里。

45、谁能理解佛的苦恼,谁便靠近了佛的身边,并且会从中受益。

46、佛在树林里沉思默想时,是孤单的一个人;当他的学说在世间流传时,却建立起一个宗教的王国,并成为受人尊重的国王。

47、孔子的话留在《论语》中,成为儒家的教条;老子的话留在《道德经》中,成为道家的教条;佛祖的话留在佛经中,成为释家的教条。他们说的话都很有道理,千百年不变一字,渐渐变成了真理。儒释道并行不悖,各行其是。

48、佛身只有一个,佛像却有千千万万。有泥塑的,有金铸的,有木雕的,材质不同,面目一样。有千手观音,就有千面佛头。

49、愤怒出诗人,应该是在愤怒过后的沉思中,写出悲愤的诗。诗人大怒是会骂人的。

50、诗人和哲学家都力求从瞬息万变的事物中寻找永恒不变的东西,这东西就叫真理。

51、应该牢记:夜晚的睡眠比白天的工作还重要。谁如果忘掉了这一点,就会受到失眠症的惩罚。

52、享受富贵,就要忍受忙碌;忍受清贫,就能享受清闲。

53、有人对无聊的事情感兴趣,有人却对有趣的事情感到无聊。

54、茶是苦的,酒是辣的,文人雅客却爱之成癖,由陶醉到沉醉,从中品出了人生的三昧。

55、什么样的人都可以到神的面前去祈祷,善人得到祝福,恶人得到宽恕,新生儿得到洗礼,垂死的人得到解脱,说谎者得到原谅,受害者得到安慰,残疾人得到自由,病人得到神丹妙药,杀人犯得到赦免,流浪汉得到安宁,穷人得到尊重,富人得到称赞,乞丐得到食物,国王得到荣耀。

56、遍尝了人间的各种苦难,也就走到了佛的跟前;你的烦恼不必向佛诉说,因为烦恼来自人的自身。

57、在佛的面前,人人平等;但是,信徒们却因为拥有多寡不同的财富而分为不同的等级。佛对此无能为力,期望每个人好自为之。

58、只要你定下心来,佛便定居在你的心中,不必再跋山涉水去朝拜佛像。

59、佛喜欢暮年之人,对少男少女却有点厌烦。

60、寺庙的金顶是人间最亮的色泽,在平凡的人的眼里,那便是神奇的佛光了。

61、佛被迫到热闹的寺庙里端坐,让人瞻仰满面慈容,但他更喜欢孤独。

62、人在觉得自己美丽时便产生了自尊,人在觉得自己丑陋时便有了自卑;但在佛的眼里,人人都是可爱的。

63、立地成佛,是犯了罪的人临死前的悔悟。

64、佛来自人间,而又超脱了人世,一只眼仰望着星空,一只眼俯视着尘世。他心中有许多奇思异想,在苦思冥想中获得了生命的智慧。这时,他就变成了一位诗人。

65、佛降生人间时,是一位赤子;当他离开人间时,仍保持着一颗赤子之心。

66、相比而言,佛更信任女人的虔诚和善良。

67、佛门始终敞开着,欢迎所有的人来访,包括那些曾经鄙视或诋毁过佛祖的人。

68、香火旺的地方不一定有真佛。香客们却顾不得这些,只要放下手中的香火钱,再许下心中的愿,也便心满意足地离去。佛祖如果知道了这件事,一定会更加怜悯他们。

2007-3-30校录























1









献花(0)
+1
(本文系诗人麦扬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