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问祖,他要发姓氏财 33岁的王光杰,是湖北孝感人,1993年,王光杰来到陌生的深圳。然而,在一次推销保险时遇到的一件尴尬事,却直接启发了他的创业思路。 那次,王光杰去拜访一位年长的客户。对方问他:“小伙子,你知道自己姓氏的来历吗?”王光杰无言以对。 从此,王光杰特意留心起姓氏的来历,一有机会就请教一些有学问的人,或者买来相关书籍学习这方面的知识。此后的几年间,王光杰始终没有放弃积累姓氏来历这方面的知识。 “先生,贵姓?”“姓铭堂”闪亮登场 2000年5月,王光杰发现,来自五湖四海的深圳年轻人最大的特点是想家,深圳人的思乡情结比任何一个城市都要浓。如果把百家姓作为品牌创作,是大有商机的。 几经思考,他带了一个助手奔赴北京,去国家统计局、民政部等相关部门考证姓氏的来源,并请知名教授撰写姓氏起源,请作家创作诗句。历时一年多,到2001年9月,王光杰已经请人做好了100多个姓氏的文字材料。另外,王光杰还向国家工商行政总局申请了“姓铭堂”这个商标。 2003年5月20日,“姓铭堂”正式投入试生产,第一副“李”姓竹简出来了。竹简居中部位的内容是姓氏的始祖图像及简介文字,右端竖列标题“李姓铭”,从古至今以来李姓的名人名事。 图文布局简洁大方,工艺精湛古朴典雅,古诗配竹简,立即给人一种反璞归真、宁静致远的感觉。 2003年9月28日,在深圳市中心繁华的商业区,王光杰的“姓铭堂”闪亮登场。开业当天,竟然一下子卖出500多副,赚了一万多元。 市场无限,哪个华人没有姓 “姓铭堂”开业当月的纯收入就达到了8万元,这是令王光杰始料不及的。 取得成功的王光杰,又把目光投向了新华书店。因为“姓铭堂”属于文化产品,如果能在新华书店开一个分店,一定会带动书店里地理、历史及专门研究姓氏等相关书籍的销售。 果然,深圳书城的分店开业后,销售形势火爆,还大大带动了相关书籍的销售,乐得新华书店的经理合不拢嘴。 2004年4月,王光杰接到了香港一位客户的电话,说他想在香港开一家分店,以满足香港市场的需求。 双方经过商谈,于2004年5月8日,“姓铭堂”香港分店顺利开业。紧接着,台北一家分店也顺利开业。随即,王光杰主动出击,在北京王府井、沈阳、南京、西安、福州等地寻找加盟商,目前,上述地区已有12家加盟店。 现在,“姓铭堂”每月纯收入达到了12万元。来源:广州文摘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