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APP生存状态盘点:微信路在何方
2013-01-14 | 阅:  转:  |  分享 
  
数以万计的APP团队的存在使几十亿用户能够满足自己的碎片化需求。然而,这些倾其所有的APP的团队有多少能够真的有所斩获?那些砸锅卖铁的免费APP在辛苦积累了用户资源之后,是否已经找到合理的盈利模式?曾经红极一时的APP,为何竟如烟花般一闪而过?有着战略级地位的APP,是否真的能名利双收?那些依然默默无闻的APP还能苦撑多久……我们以下载量和收入两个指标为参考,对2012年APP生存状态进行盘点。以下是微信部分。

微信,一款坐拥2亿用户却还没有明晰盈利模式的产品。2012年,“2亿用户”、“张小龙”、“腾讯”、“14个月”这样的词汇充斥媒体,这些关键词打造了一个可以和QQ相提并论的产品,微信的下载量排名在亚洲多个国家和地区都很靠前。

微信惊人的用户量深深地刺激了很多开发者,微信也开始寻找漫漫盈利路。这就好比当初的微博,有了数亿用户却实现不了盈利,终归是定位与突破口的问题。面对2亿的用户,微信似乎不会赚钱了。

微信能走的盈利方向不算多,:用户收费、电子商务以及平台路线。面向用户收费是腾讯的老路子,但目前微信并没有打算推出增值服务。一方面是为了吸引更多用户,另一方面则是产品在上升初期并不适合用户增值服务;平台路线对于枝繁叶茂的腾讯来说,又变成了业务上的冲突与重合。早在微信开发初期,腾讯内部就有对手机QQ以及微信两款产品业务重合的流言。微信如若选择平台路线,开放API接口,则与腾讯开发者联盟有了业务上的重合,在这一点上,腾讯还是学习了谷歌对待adsense与admob的谨慎和泾渭分明;最后只剩下了电子商务,这是最值得挖掘,也是“移动”最被看好的商业模式。

众生期待下,微信做了几个小小的动作:绑定了财付通,开始经营电子会员卡。当用户通过一个手机能将支付与商家对接的时候,O2O的雏形就有了。只是推广和用户教育还是困难的,同时还有许多鱼目混珠的团队或者个人企图把氛围搅得有些乌烟瘴气。作为产品洁癖者,张小龙再一次砍断了这些可能会把用户体验瞬间降低的骨刺。微信清静了,盈利模式却依然不明晰。电子会员卡也许会有不错的营收,但肯定不是现在。好在腾讯家大业大,也不在乎运营中需要给多少开发人员工资、服务器要怎样支撑2亿甚至更多用户。但微信剩下的路,还是只能摸着走。

2012年的移动互联网难以盈利,已经成为很多人头上的一把霜,凝重而急欲被融化。微信承载了很多开发者的殷切希望,希望腾讯能找到一条合适的道路。毕竟,2亿用户都赚不到钱,那百万、千万级别的干脆别干了。
献花(0)
+1
(本文系erterye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