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挽联格式

 潜夫故里人 2013-01-14

沉痛悼念华夏诗联书画院名誉院长,著名书法家、画家、诗人、学者马萧萧先生  

2009-05-10 20:45:49|  分类: 哀挽 |字号 订阅

沉痛悼念著名著名书法家、画家、诗人、学者马萧萧老师 - shiqing_slsh - 若虚斋

 

  著名楹联家、诗人、书画家马萧萧,于2009年4月26日上午十一时整在北京军区总医院因病抢救无效,与世长辞,享年88岁。   马萧萧,原名马振,山东安丘人,1921年4月出生,中国文联离休干部,著名书法家、画家、学者。曾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党组书记,中国楹联学会会长等职。现为中国楹联学会名誉会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马萧萧擅书画,工诗词,精楹联;中国画以写意画马、鹰见长,曾得徐悲鸿先生亲授;他酷爱诗词、楹联创作,即兴畅怀,时有佳作问世。在全国各地和海内外名山大川多有他的墨迹留存;此外他还喜爱篆刻,深得同行的赞誉。马老的自题联:“四爱诗文书画;一生苦辣酸甜。”是他的人生写照。

  马萧萧自幼受母亲影响,酷爱诗画。不管是流浪的岁月,还是在战乱年代、文革时期,以至现在,他从未停止诗歌的创作和手中的画笔。1959年他的第一部长篇诗作《石牌坊的传说》在《延河》上发表后,引起了诗坛轰动,诗家们纷纷聚会进行研讨。从此,他一举成名。1976年被关进牛棚,他利用三年多烧锅炉的时间,创作了第二部长篇叙事诗《翠笛引》。在这本诗里,他把叙事与抒情完美地结合起来,以其缠绵的情韵,磅礴的气势,给人以深刻的印象。1981年该诗在《延河》上发表后,中国文联出版社又单独发行,可见影响之大。马萧萧的诗爱憎分明,讴歌正义,鞭笞邪恶。他用发自心灵深处的呼唤,感染世人,教育世人。在形式和情韵上,达到了传统诗词与民歌完美的融合。   

  马萧萧是中国楹联学会早期领导人之一,继魏传统之后的会长,现任名誉会长。他的联与他的文章一样立意深邃,清新豪放,个性强烈。他为人谦和,待人诚恳,学识渊博,严于律己,是楹联界公认的楷模,口碑极好。   

  马萧萧的书法得益于从小的勤奋研习和他多年的广泛涉猎。他的字非常简净,非常规范,自成风貌。他是一个真正做学问的人,字字皆有出处,笔笔都带情致。这些年他的墨宝遍及大江南北,许多名山古刹都有他的联墨,为山河添彩,为景观生辉。  

  马萧萧先生在绘画上的成就,应当说是十分辉煌。在绘画道路上至少有两件事是对他起决定性作用和使他终生难忘的:第一件事,他得到徐悲鸿先生的亲切关爱与教育。1946年在著名画家司徒乔的推引下,幸遇悲鸿先生。是年6月下旬的一天午后,他带着流浪途中的速写,来到悲鸿先生的住处。得知悲鸿先生不舒服正在休息时,他留下了一张字条准备改日再来。当他快要走出巷口时忽听背后有人叫,回头一看原来是悲鸿先生正在招手。这次相见对马萧萧来说是终生难忘的。悲鸿先生夸奖他的画“有味道”,并推心置腹传授绘画技巧,使他困惑多年的迷境终于打开了。从此他在悲鸿先生的指导下画技大增。他笔下的马深得悲鸿先生的神髓。第二件事,他和黄胄、石鲁的友谊。1946年秋,他有幸与黄胄结识,由于志同道合,二人结成兄弟般的友谊。1948年又在延安大学结识了石鲁,在石鲁主持下,参加了延安的新年画创作。西安解放后,马萧萧把黄胄介绍给石鲁。与此同时,他积极参与赵望云、石鲁、黄胄等人筹备成立西安美术工作者协会工作。黄胄和石鲁对马萧萧的艺术创作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  

  说到马萧萧的画,我认为他承继了悲鸿先生的遗韵,同时又吸纳百家之长,是地地道道的中国画。在绘画上他非常强调“笔、墨、形、神”四者兼顾。他认为讲究笔墨是中国画的最主要特点。笔代表一种力量,一种倾向,一种情绪和风格。这些要在“笔”上显示出来,气韵生动,要从墨上显示出来。中国画极注重神韵,而神韵要依靠形象体现出来,所谓“以形传神”,“形神兼备”。现在有些人学西方抽象派,片面强调不求形似,以“不似”为高,先生公开反对这种看法。美术讲究形象,脱离开形象的抽象是站不住脚的。  

  几十年来先生恪守这些箴言,每创作一幅作品都强调笔墨形神,浑然一体。他的梅花一改前人单纯的强调“疏、瘦、孤、傲”之气;同时又不是一味地繁茂,而是突出了在繁茂中显示其傲骨,换言之既要傲,又要俏。他画的荷花清新恬淡,寥寥几笔便写出荷花的神韵,耐人寻味。马萧萧画马是以马寄情,以马抒志,他从来不画静止、没有生气的马,不画伏枥卧厩的马。他所画的马都是昂扬奋进,四蹄生风的马,都是宁愿“冻死迎风啸,饿死不屈膝”的马。

  骅骝萧萧,鹤发萧萧。马老虽然已是耄耋之年,然而他不服老,他没有老,在艺术的道路上他永远年轻。如果用杜子美“霜蹄千里骏”的诗句来形容他,那是再确切不过了。迎着灿烂的晚霞,马萧萧永远是个进取者,不用扬鞭,霜蹄不息!

 

  敬挽马萧萧先生

  华章振振标青史;

  萧萧骏马踏白云。

  ——若虚斋

 

恰与党同庚,历忧乐炎凉,丹忱耿耿一腔,臣心若水;

幸应时共运,揽诗联书画,恪志煌煌四艺,健笔如椽。

——北京华夏诗联书画院、《华夏诗联书画》编辑部、中国诗联书画出版社  敬挽

感知遇恩,常扪心有慰;

洒忘年泪,叹扶榇未能。

——齐鲁后学王庆新 

怀德履仁,四爱一生悲绝笔;

  举旗秉志,千葩万卉慰宗师。

——中国楹联学会

挥泪别宗师,裂胆撕肝三十万;

兴联称舵手,呕心沥血廿余年。

——北京 孟繁锦

几番路仄,几次魂游,时来几分闲意,心绪何宁?好凭诗文书画,演绎人间悲喜剧;

厚爱如师,慈恩如父,难得坦荡如朋,胸怀甚广!当继仁善诚和,追随马首纛旗风。

——北京 常江

廿年幸受教多曾,至今遗泽都为照鉴;

万虑惊文悲不已,斯后缅怀只仿升中。

——北京 常治国

神马归天,忽听昊穹和鸣哀响;

联坛折帜,纵观中土遍插悲旌。

——北京 刘育新

四爱铸勋名,文坛当代献身者;

一生多感慨,联苑三千倚马才。

——北京 谷向阳

一讯飞传,仰天痛哭萧萧老;

万言难尽,回首长怀浩浩恩。

——北京 蒋有泉

西去马蹄空冀北;

南飞鹤影远辽东。

——中华对联文化研究院

噩耗揪心,空向九天呼马老;

联坛誓志,正期六代起龙图。

——《对联》杂志

大德无疆,墨韵曾倾枫叶国;

三年至痛,泪痕忍对菊花台。

——加拿大中华文化研究院

风骚坦荡怀,德艺双馨尊马首;

翰墨淋漓泪,苍茫无处哭鸿儒。

——中华诗词文化研究所

肇社以来,欲向公前沾化雨;

归山之后,能从何处哭春风。

——中国楹联出版社

惊闻泰斗忽沉,长空失色人心痛

欣看联花正艳,大地回春艺苑馨

 ——兴平市楹联艺术家协会

名高艺苑,四爱无时书大雅

德昭联坛,一生有意献丹心

 ——兴平《楹联艺术家》编辑部

马龙风骨,四爱诗文书画,联墨领时贤,一朝跨鹤游,遐迩痛失山斗;

萧曼齿德,一生苦辣酸甜,忠直垂雅范,四野凝眸望,云天长驻仪容。

——天津市楹联学会

仰其德兮,牟水尼山真毓秀;

天不公也,河声岳色忽惊秋。

——河南省楹联学会

联界巨星,归天陨落之日更光彩;

家乡好友,挥泪送行之时犹自豪。

——山东省楹联艺术家协会

骚坛宿将,联苑征旗,四海看风从,九旬岁月天行健;

湖海襟期,云山气度,一朝闻鹤化,千里潇湘水咽寒。

——湖南省楹联家协会 中南大学楹联研究所

联坛开道者,九域芳留伤化雨;

艺苑失良师,满腔悲痛哭春风。

——福建省楹联学会

得得声中,白云红日行天马;

萧萧风里,雪幛素车送哲人。

——贵州省楹联学会

人品一流,作品一流,征程领队萧萧马:

联坛表率,文坛表率,后辈传宗浩浩军,

——山西省楹联艺术家协会

月隐星沉,文章辉百世;

高风亮节,德范炳千秋。

——吉林省楹联家协会

足迹莅湖西,亲似回家,公今已去,联苑空留苍劲字;

心声振天下,情同知己,何日再来,楹坛盛绽紫芳花。

——山东省单县楹联学会

再世髯翁,乍歇吟坛诗句句;

永恒泰斗,长闻对陈马萧萧。

——山西运城市楹联学会

诗魂惊鹤起;

云路踏歌行。

——吉林白城市诗词楹联家协会

鹤驾归时,联坛四月凄风雨;

挽歌起处,史册千秋仰典型。

——江西省彭泽县诗词楹联学会

案拥书香,窗横剑气,曾添梦笔千秋彩;

星沉燕岭,泪洒联坛,共哭骚魂四海愁。

——福建晋江市金井诗联社

翰墨染千秋,丹心永驻蓬莱阁;

文星光万里,碧血长留宝塔山。

——陕西省西安市楹联学会

万古道德文章,四爱诗联画书,几番酸甜苦辣,五千年国粹处处重光铭伟业;

杨凌城中求学,贾村塬上土改,渭水河畔采风,八百里秦川声声含泪唤先生。

——陕西省宝鸡市楹联学会

饮水思源,长顾联坛旗猎猎;

泪干肠断,痛哭泰斗马萧萧。

——全国楹联教育基地联谊中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