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八极拳

 兴安书馆 2013-01-14
八极拳
点击数::2463
八极拳,中國拳術名稱。始見於清朝晚期,原流传于河北沧州一带,为地方拳种,全称为“开门八极”。“开门”意为攻法(俗称“六大开”),即《六合十大要序 》中之八要所提及之「開法」;是破坏对方“门户”(防守架子)之方法。“八极”意为发劲可达四面八方极远之处。其动作朴实简洁,刚猛脆烈,多震脚发劲动作,故有「晃膀撞倒山,跺脚震九州」的比喻。 

八极拳開始闻名,始于清末民国之初。先是有“神枪”李书文享誉北方,而后有霍殿阁为末代皇帝溥仪的武术老师,其侄子霍庆云则为御前侍卫,后来更被“中央国术馆”将八极拳列为必修项目。 

八极拳现在盛行于中国北方及台湾。後传入日本。 

中國八極拳由迁台軍隊傳入中華民國海軍陸戰隊,屬重新编排之簡捷套路,和台灣憲警劉雲樵系有所不同,更加強調發力、肘擊,不過傳承不多,只有陸戰特勤隊,陸戰精誠連兵員操練。國軍系八極拳套路共計大小八極拳,六開八合,八極連環拳,並無摻入劈卦掌,並不適合初學武術人士學習,強調實戰應用性,及突擊效果。 

目录 
1 八极拳由来  
2 八极拳源流  
3 八极拳特色  
4 八极拳技法  
4.1 六大开  
4.2 八大招(勢)  
4.3 发劲  
5 八极拳基本功  
6 武器拳法套路  
7 相關人物  
8 相關鏈接  
  


八极拳由来 
八極拳發源於河北滄縣的孟村一帶。滄縣是回民聚居地,可以說是回民拳術(查拳)的一個分流。查拳原有四(把)拳八式(勢)、 當地的土名叫巴子拳或鈀子拳,那是因為握拳時五指曲作鈀子形所以得名,後來加上漢人拳技。八极拳以其刚劲、朴实、动作迅猛的独特风格得以流传,其後流傳至不同地域,口音變異,有称作八忌拳、八技拳等。但近代因為“巴子”之普通話口音不雅,又根据其发劲可达四面八方极远之处的特点,以八极二字定名。也有稱為開門八極拳,那是因為八極拳一出手就往人身上闖,撞開對方門戶、令到對方失去重心和平衡,故而得名之。 ...拳谚中常说:文有太极安天下,武有八极定乾坤。〔《武林》总66期〕。 


八极拳源流 
山東人吳鍾(1734年出生),年輕時(乾隆時)追隨馬勝標習〈長拳〉,及賴魁元習〈六合拳〉 ,精六合大槍。[1] 
吴钟曾經和康德力、李章、刘三闪四人一起设场四年,當然有互相交流。吴钟將所学換來康德力的俞公棍、二十四扣子拳、李章的擒拿及刘三闪的(查拳)八极六十四势。 

吴钟於乾隆56年(1791),授聘往孟村鎮羅疃莊教授拳術。並將所學傳與女兒吳榮。 

後羅疃莊人李大忠(1810-1874)學成後,再傳稱為『八極拳』。 

日本著名中国武术研究家松田隆智,先后到过台湾、孟村、西安、长春、沧州等地,潜心二十多年研究中国武术八极拳,在日本发表过很多论文和专著,影响很大。松田隆智认为八极拳起源于孟村是有记载可查的是真实的、可信的。 

孟村回民區位於河北省滄州市。在四川,回民被稱為巴子、明戚繼光所指之巴子拳應為四川回民當時之地方拳術。 


八极拳特色 
八极拳具有独特的风格,在武林界独树一帜。除了通常门派都能見到的拳打脚踢外,还重视了崩撼突击和贴身近发。就是所谓的近身短打。八极拳短小精悍、迅猛流畅,是一种健身、技击(防身)、竞技(表演艺术)兼备的武术(功夫)。 

八极拳的训练讲求头、肩、肘、手、尾、胯、膝、足八个部位的应用。要将这八个部位的功能发挥到极致。八极拳的特色是: 

动作干脆,爆发力强  
结构严谨,朴实无华  
二心(中心和重心)稳定,气沉海底  
动作灵活,舒展大方  
健身防病,技击性强  

八极拳技法 
八极拳在技法上以六大开和八大招(金刚八势)为核心,这些招法变化多端,其进锐,其退远,势险节短,不动如山,动如雷震。整个动作淳朴无华,刚猛激烈,实战切用。 


六大开 
六大開在八極拳的不同系統中具有不同的意義,在中國流傳的八極拳,六大開指的是『顶、抱、担、提、胯、缠』六種攻防技巧,及此六種技巧之用法。或者說,是六種方向的力。 

顶:它是一種向上下左右四面八方發出的支力,帶有擠、撞、闖、靠的身法。可用來技擊的部位有纘拳、肘、掌根、劍指、跨部 (骨盆側)、膝、頭等等。  
抱:它是一種向內聚合的發力方式。  
單:像鞭子一般帶有『抽、彈』勁道的發力方式。多用肢體的梢節來攻擊。  
提:  
胯:  
缠:  
而在台灣流傳的八極拳裡,六大開則是被歸類於進階型的套路與技擊方式,其特點在於破壞對手的重心平衡 (即開門)。共有『靠、崩、捅、塌、攔、撲』等六種方式。這個套路,在早期只有嫡傳弟子才有機會接觸學習。 


八大招(勢) 
第一種說法認為,八大招與六大開一樣,皆為非嫡傳弟子不教授的進階技巧,其招式為: 

眼望三见手(阎王三现手)  
猛虎硬爬山  
迎门三不顾  
迎风朝阳手  
黄鹰双抱爪  
霸王硬折缰  
左右硬开门  
立地通天炮(瞎打迎门肘)  
而另一種說法則認為,八大招係指八極拳的八種基本發勁方式 (又稱八大式)。在傳統的訓練方法中,八大式也是學習套路之前必練的基本功,即: 

馬步弓捶  
馬步衝捶  
纏絲崩捶  
左右塌掌  
左右橫打  
左右攔捶  
左右搋捶  
左右撐掌  

发劲 
發勁之訓練  
打拳練武不發勁,只是在作體操。八極拳的發勁訓練,是循序漸進的。初學者必須先習練沉墜勁,再練十字勁,終至纏絲勁。  
沉墜勁:可以體現在基本功架上。要練到將四肢百骸一運勁,就有如大鼎立於地面、老樹盤根於土地中一般,有難以撼動的氣勢。  
十字勁:將『沉墜勁』所凝聚的勁,向上、下、左、右,乃至四面八方撐張伸展。  
纏絲勁:將四面八方撐展的『十字勁』迴轉環繞,使勁力可隨遇而出,隨感而發。  

八极拳基本功 
功架  
馬步、弓步、虛步、獨立步、盤步、仆步  
步法  
闖步、拖拉步、盤提步、跟提步、磋步、碾步、磨盤步、提籠換步  
腿法  
搓提、弹腿、侧蹬、三挣提、蹁踹  
手型  
云、罗、提、按、刁、扣、缠、粘  

武器拳法套路 
八极拳的拳法套路,也會因傳承體系的不同而有所差異,目前在中國流傳的,主要有:八极小架、八极拳(能单练也能对练,又称八极对接)、六大开、八大招(勢)、四郎宽拳、十二趟六肘头、太宗拳、太祖拳、华拳、飞虎拳等。而在台灣地區所流傳的套路,則有:八大式(勢)、小八極、大八極、六大開、劈掛掌、八極連環等。 

武器套路主要有:春秋刀、提柳刀、六合大枪、六合花枪、行者棒、八棍头、纯阳九宫剑、八极剑等。拳械套路,可单练,亦可对练。 


相關人物 
吳鐘  
丁發祥  
李大忠  
黃四海  
吳会清  
王中泉  
吳秀峰  
強瑞清  
李書文  
霍殿閣  
王长典  
霍慶雲  
韓化臣  
馬英圖  
李元智  
劉雲樵  
杨维龙  
吳連枝  
盛清元  
戴惠华  
许锐  
金立言  

相关视频

相关文章
八极拳理论探究
八极拳如何拳腿连发
八极拳“六肘头”单练与对练
八极拳二十四翻手
八极拳基本功
八极拳的“顶”与“缠”
八极拳的七刚三柔
八极拳应手制敌九法
如何练习八极小架
八极拳独特功法简介
八极拳修炼秘籍
十八绝命手
八极拳溯源
如何练习八极小架
马氏八极嫡传--郭乃辉先生
孔氏八极拳简介
霍文学先生谈“八极擒拿”
霍氏八极拳溯源
霍氏八极拳的铁砂掌功法
八极铁沙掌
八极拳应手制敌九法
八极拳修炼秘籍
八极拳溯源
八极拳基本功
八极拳法小架拳术法诀
八极拳独特功法简介
八极拳的十大技击法要求
八极拳的七刚三柔
八极拳的“擤气”技术
八极拳的“发力”技术
八极拳的“跺脚”技术
八极拳的“顶”与“缠”
八极拳
八极大枪论
霍氏八极拳
台湾对沧州八极拳的报道
解说八极拳(上)
解说八极拳(下)
霍文学谈八极擒拿
八极拳二十四翻手
八极拳六肘头实战技法拆讲
八极拳应手制敌九法
如何练习八极小架
八极架(八极拳的传统套路)
八级拳独特功法简介
八极拳应手制敌九法
八极拳名称的由来
参加1979年“全国武术观摩交流大会”的全部八极拳手
八极拳的风格
八极拳的实战价值
国外对八极拳的重视
八极拳与六合大枪
八极拳歌诀与八极拳取象
浅议八卦掌的锻炼方法
鞭稍子劲与形意整体劲
八极拳基本功
八极拳的“顶”与“缠”
八极拳六肘头实战技法拆讲
八极拳的七刚三柔
如何练习八极小架
霍青锋先生谈八极拳
吴秀峰津门扬威
八极拳法“廿四大势”势法击法释义论
“两仪桩”功
霍氏八极拳溯源
八极拳的技术运用
八极拳溯源
罗疃“神枪”李大忠一系老拳谱
通备武艺、马氏八极嫡传--郭乃辉先生
八极拳的“发力”技术
过眼云烟--闲论八极铁沙掌
八极拳独特功法简介
八极拳应手制敌九法
八极拳二十四翻手
八极拳“六肘头”单练与对练
八极拳如何拳腿连发——兼谈八极拳为什么不起高腿
八极拳理论探究
八极拳的“跺脚”技术
八极大枪论
孔氏八极拳简介
“神枪”李书文谈八极拳精义
长春霍传八极拳武师--宋碧山
马氏八极嫡传--郭乃辉先生
八极拳的十大技击法要求
八极拳
神枪霍殿阁
李公书文八极拳之思辨
再谈八极拳源流
八极拳述真
八极拳立根生气秘要
八极名家吴连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