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读余友珍

 指间飞歌 2013-01-14

  近期,一位拥有千万房产的武汉环卫女余友珍迅速“走红”,她的名字也连续出现在中央电视台《晚间新闻》、《第一时间》、《新闻周刊》等节目中,诸多网友、读者更盛赞余友珍是“伟大的母亲”、“给社会传递正能量”。为什么资产千万还从事环卫扫大街?为什么余友珍能赢得社会广泛赞誉和褒奖?也许从余友珍朴实无华的话语中能解读其中奥秘。

  人不能被钱砸倒,更不能被钱压倒”。上世纪80年代开始身为菜农的余友珍夫妻俩起早贪黑,辛苦攒钱,四处打工,陆续盖起了3栋5层楼的私房出租,2008年赶上征地拆迁还建,先后分得21套房子,成了千万“富婆”,因无地种菜又做起了月薪1420元的环卫合同工。“你一个扫地的,嚷什么。”,“我的狗都比你值钱。”从事的环卫工作的常被人冷眼相看,被别人辱骂过,但她从没有放弃金钱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东西,拥有金钱的多少也一定程度决定世俗的眼光。经历过风风雨雨的余友珍并非视钱如命、挣钱不止,而是在诠释一种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财富观、人生观。在面对记者时余友珍也反复表达自己的态度:“人不能被钱砸倒,更不能被钱压倒。”不难理解,“砸”字意味着诱惑,“压”字代表着困境。余友珍说这句话,更多的是想表达这样的想法:人生存需要金钱,但只能通过辛勤和奋斗换取,也不能为了金钱而丧失人格和本色,那些家产,对她来说或许只是一个数字,而劳动和朴实才是她生活的全部价值。

  “人要有活干,心里才踏实”28年前,余友珍为经营好五亩菜地,她每天要在地里劳作10多个小时,然后还得把菜洗干净、骑着自行车挑上200余斤到菜场贩卖。此后,她还干过运输、帮人做过饭。环卫工后,余友珍负责约3000米马路的保洁,每天要沿街来回清扫6个小时,擦洗8个垃圾箱一干就是14年14年没看过一次完整春晚。尽管她的财富完全可以不用再如此辛劳,但她说:“我挑过20年大粪,以前种菜时,下午五六点钟,城里人都下班了,我还要到田里浇粪,一直浇到晚上八九点。一辈子苦惯了,不做事心里不踏实。”“不做事我就不习惯、不踏实,做这一行,拿这份工资,我就要认真地把工作任务完成、把马路扫干净。”不做事不踏实,这充分彰显了余友珍把工作当成一种习惯的乐业情怀,把工作当成需要的职业操守,把工作当成乐趣的敬业本色。在有过众多做工体验的余友珍看来,工作没有贵贱,工作不分苦累,工作着就是踏实的,快乐的,有活干才能找到生存的意义。

  “我不想出名,我是个农民”。余友珍上早班时,凌晨3点半就要到岗。作为清扫班副班长,她总是抢着做各种脏活、累活。从不迟到早退,除为婆婆和自己的父亲办丧事分别请了3天假之外,她从未请过假。她负责清扫的路段曾获评区级“巾帼文明岗”示范路段,她个人也连续数年被武昌区城管局评为先进个人。事迹传出后,国内众多媒体要采访她,也有的单位请她去做报告。余友珍:我不想出名,我原来就是个农民,现在也只是一个普通的环卫工扫大街是我的本职。市区城管部门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最终还是没能说服现身接受采访。记者奔波7小时,到她工作的清洁队、她清扫的路段及她家所在的小区寻找守候,仍未能如愿。为了避开采访,余友珍常悄悄队里吃中饭她担心因接受采访而耽误了工作:我当班就要扫地,一天不扫,马路就不干净。纵有丰厚家产,余友珍始终不忘自己最初的身份。她喜欢当农民土地最能让她安心,如今拥有的财富,说到底也是土地带来的。一句“我不想出名”,道出了她淡泊的人生境界,也与追名逐利的喧嚣社会形成强烈反差,却正是冲破世俗云霄的精神利箭;一句“我是个农民”,道出了她质朴的思想底,独自用认真和坚守点燃平凡心灯,温暖和照亮世间困惑已久的事业迷惘。

  “收入不论高低,能做事就别闲着。”今年54岁余友珍有一个教子方:有事做最光荣很多同事都不理解她做环卫工人,余友珍有自己的说法:“我想给儿子、女儿做个样子,不能天天窝在屋里坐吃山空。”在她的教育下,孩子们都自食其力,女儿在一家影视城当售票员,收入2000余元,儿子小亮在东湖风景区一家单位当协管员,每月只有1200余元被问及何时退休,她的回答则是:“到哪天做不动了,我就回家。”当今社会,在子女二代的价值取向上,教育引导是个难点,不少人以收入高低来决定敬业态度,以家庭条件来决定奉献程度。而余友珍工作不计名利、不图高薪,要求自己这样,要求子女也是这样,在“工作为什么、为什么工作”的人生考题中作出了精彩的回答,正如网友们评价的那样,余友珍这种宠辱不惊、富贵不移的精神最为难得她坚守的不是背后的房产,而是对生活的信念和态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