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贴满OK绷的人生, 才精采!

 yagi1 2013-01-14

撰文者:黄桐







每个人的一生,都曾有过擦伤跌痕,如果你嫌弃贴着OK绷,或是透气胶带很难看,如果你一心抗拒留下难看的伤疤,那么,你将无法体悟老天的安排。

其实顺境与逆境,都是生命的一部分,当你明白了并接受人生的不完美,你将会发现,每一道受伤愈合的伤痕,反倒让你的人生活得更加精采。

人生的圆满,其实不是来自样样一百分,而是终于读懂了每张成绩单背后的意义。很多时候,我们觉得面前的境遇残酷至极,彷彿要将我们打入地狱,沮丧和悲愤的情绪袭卷而来,我们又怎能看清在挫折底下,有怎样的祕密?

放松心情,改变看待挫折的心态,人生的方向和境遇才会跟着改变。每一个挫折,都可能是意想不到的礼物,你得先接受它,不拒绝、不逃避,才有机会发现藏在里面的深意。当你在人生旅程中遇到阻碍时,不妨这样想:挫折从来不是专门破坏梦想,企图看你失败的怪兽;相反的,它是通往成功之路的指引者,告诉你目前身上的配备还缺少什么、需要补齐,也告诉你前进的方向是不是完全正确,需要如何修正。

有个佛教的小典故说:以手指月,要你看的不是手,而是手指所指出的方向。同样的,当我们遭遇挫折时,如果不瞪视着伤口,专注的伤心难过,而是把视线转向那个让我们跌倒的东西,看清楚它,叮咛自己下次绝不在同样的地方受伤──那么,挫折就会对我们产生正面的意义,帮助我们获得愈来愈多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以,逃避挫折的人,也就等于放弃了实现梦想的机会。人生处处充满考验,不要因为害怕受挫,而不敢作梦。带着乐观的心情,重新看待挫折的价值,你将会发现,正是因为有这些磕磕碰碰的机会,才成就了我们愈来愈圆满的人生。

我们的人生,只有三天

哲人最悲叹浪费掉的时间。──意大利文学家但丁. 阿利吉耶里

有一个男子觉得人生很没意思,对生命感到很沮丧,他根本不知道自己活在这个世界上究竟有什么意义。

于是,他去拜访一个据说能预知未来的先知,想请他指点迷津。

他把自己对人生的无力感告诉先知,先知看看他,脸上突然出现惋惜的表情,说:「你的人生只有三天。」

男子还想进一步追问,但先知却不肯再多说一句话,只是不断地叹息。

先知的预言,让男子非常惊恐,心想:「天啊!我的人生只剩下三天了,这还得了啊!」

该怎么利用人生最后的三天呢?他决定用一天的时间去旅行,想记住看到的美景;第二天他要去探访几个最好的朋友,一起回忆过去快乐的时光;第三天,他选择陪伴家人,泪眼婆娑地跟他们告别……

突然间,他觉得以前的自己真傻,怎么会觉得人生没有意义呢?明明还有很多该做的事没做、有很多应该相聚的人还没有相聚啊!他惊讶地发现,自己居然不舍起这个曾让他厌烦的世界。

第三天深夜,他含着眼泪躺到床上,心想这一阖眼,就要与世界永别了。

不过,隔天清晨,男子诧异地发现,自己竟被清晨的鸡鸣声唤醒了。他猛然从床上跳了起来,狂喜地环顾四周,惊叫到:「感谢老天!我没有死!」

但是,先知的预言又是怎么回事?男子心中浮现出疑惑,他又跑到先知跟前,问道:「您说我的人生只剩下三天,难道您的预言错了吗?」

「不,我的预言没有错。」先知说:「我说的是『你的人生只有三天』,而不是『你的人生只剩下三天』。」

「有什么不一样吗?」男子不明就里。

「孩子,当然不一样。」先知微笑地说:「每个人的人生都只有三天,那就是『昨天、今天和明天』!」

我有一个朋友的英文很好,我一直以为他曾经出国留学,后来才发现并非如此。我忍不住问他,究竟是怎么学英文的?

让我吃惊的是,他学英文的方法很简单,就是每天听英文教学广播十分钟。十分钟听起来很短暂,但他一听就是二十年。二十年来,一个个十分钟造就了他流利的外语能力!

人生值得累积的事,其实太多了!除了学习需要日积月累之外,亲情、友情、爱情,不也都是需要点滴培养吗?每个人的「今天」都像一个存钱筒,只有我们自己可以决定要在「今天」的存钱筒中,留下些什么东西。

因此,当我们觉得生活很乏味、生命很黯淡的时候,不妨想想这句话:「我们的人生只有三天,分别是『昨天、今天和明天』!」我们今天的所做所为,注定将成为「昨天」的回忆,也将成为「明天」的基础;换句话说,好好地过「今天」,也就等于掌握住了「昨天」和「明天」!

心灵小语

人生的「三天」,分别是「昨天」、「今天」和「明天」。

然而,每个「昨天」都曾经是「今天」, 每个「明天」也都是「今天」的累积。

所以,好好把握住今天, 其实我们就已经拥有了一切!

最美丽的心,就是同理心

为了破除瀰漫世界的偏见和误解,我们不能不培养同理心。──德国哲学家伊曼努尔. 康德

某天,一个六岁的小男孩睡眼惺忪地醒来,赫然发现自己迟到了!他从床上一跃而起,没时间刷牙洗脸上厕所,就慌慌张张地往学校跑去。 

同学们还在早自习,他于是偷偷摸摸地溜进教室,本来以为神不知鬼不觉,不料,小男孩才刚坐下,老师就突然大吼一声,斥骂道:「某某某!你怎么又迟到了!给我过来罚站!」 

只见小男孩打了一个冷颤,接着满脸通红。但他彷彿是要故意激怒老师似的,仍旧坐在座位上,一动也不动。 

就在老师准备发怒的时候,突然间一阵骚动──坐在小男孩隔壁的女孩,不小心打翻了水壶,满满的一壶水全都泼在小男孩身上! 

很多年之后,孩子们都长大成人了。小男孩成为杰出的企业家,女孩则在一间慈善机构服务。 

偶然的机会下,他们重逢了,进而相恋相爱,最后决定携手共度一生。 

婚礼上,邀请了不少小学同学。新郎在致词的时候说:「其实我在小学时,就已经爱上我的妻子了。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她将水壶翻倒在我身上的那一次。……」 

在坐不少人还记得那段小插曲,纷纷发出笑声。 

「今天我要藉机宣布一个隐藏很久的祕密……其实,那天她不是不小心翻倒水壶,而是故意的。」 

台下人都全神贯注地聆听。 

新郎继续说:「因为当时她坐在我旁边,发现我被老师突然一骂,吓得尿裤子了。」 

新郎深情地望着新婚妻子,微笑地说:「从那一刻开始,我就知道她是世界上最善良的人!」 

新郎说完,现场立刻爆出热烈的掌声! 

台下人都全神贯注地聆听。 

新郎继续说:「因为当时她坐在我旁边,发现我被老师突然一骂,吓得尿裤子了。」 

新郎深情地望着新婚妻子,微笑地说:「从那一刻开始,我就知道她是世界上最善良的人!」 

新郎说完,现场立刻爆出热烈的掌声! 

前阵子有一则新闻:有个女子在路上捡到了两万元,并将钱送到警察局。由于法令规定,凡是拾获者金钱者,都可向失主要求十分之三的金额,所以尽管失主苦苦哀求,表示自己是单亲家庭,必须独立抚养两个孩子,但那个女子仍坚持要拿六千元的酬谢金。

女子还强调,自己是法律系毕业,而且表示她家境富裕,并不缺钱。她之所以这么做,只是「依法行事」罢了。

这则新闻在网络上引起了辩论。多数人认为这名女子未免太没有同理心了;持相反意见者则说,既然法律这么规定,那么这女子也只是在维护自己的权益罢了。

我心里总是有一点感慨──因为我一直认为,「法律」应该是「道德」的底线。很多时候之所以搬出「法律」,都是因为道德已经派不上用场、失去功能了。

六千元,对捡到钱的女子来说可能只是一笔小钱,但对单亲妈妈来说,可是一家好几天的饭钱呢!如果今天角色互换,那女子难道仍会做出一样的决定吗?

世界上最美的情操,莫过于同理心。若每个人都能怀着一颗柔软、体谅的心,社会上的许多乱象也都将烟消云散!

心灵小语

最能展现一个人教养、内涵的情操,莫过于同理心。

一个人的同理心或许很微小, 但众人若能一起发挥同理心, 就可以成为提升社会的惊人力量!

究竟谁在说谎话?

就算落在瓦砾堆中,有生命力的种子仍然会发芽。──佚名

有一个四岁的小男孩到邻居家玩,回家后兴致勃勃地跟母亲说:「妈妈,隔壁的阿姨买了一张白色的餐桌,好漂亮喔!」

由于母亲前几天才看过那张餐桌,于是她纠正小男孩:「那张桌子确实很漂亮没错,可是它不是白色的,而是黑色的。」

但小男孩十分坚持:「才不是呢!那张桌子是白色的呀……」

「小孩子不可以说谎!」妈妈大声地打断了小男孩的话。

孩子面露委屈,接着哇哇大哭起来。他一边哭,一边还抽抽噎噎地说:「我没有说谎!妈妈才说谎!那张桌子明明就是白色的……」

母亲听了一肚子气,抓过小男孩打了一顿屁股。

过了几天,这个妈妈受邀到邻居家吃晚餐,而且就在那张餐桌上用餐。她果然没有记错,那张桌子确实是黑色的。

晚餐吃到一半,突然间,母亲的手一滑,筷子掉到了桌子底下。她连忙弯身去捡,抬起头来的时候,心里一颤──原来,那张桌子的桌面是黑色的,但桌底却是白色的!儿子的个子小,只能看到桌底,所以他才认为那是一张白色的餐桌!

相同的事情,看的角度不同,往往会得到不同的结论、产生不同的想法。而就在起心动念之间,我们会产生不同的行动,最后导致截然不同的结果。

有一则真实故事是这样的:一个男孩从小父母离异,由于家境并不宽裕,他和弟弟只好一起跟着母亲,在夜市摆摊卖面。

当他们在夜市忙碌的时候,同学却悠闲地牵着爸爸妈妈的手在逛夜市,让兄弟俩心中好不是滋味;学校的同学不喊兄弟的名字,只是嘲讽地喊他们「卖面的」。

几十年过去,哥哥成为了商场大亨,他在接受媒体访问的时候说:「过去那段困苦的经历,促使我许下愿望,以后一定要奋发向上,让妈妈过好日子。」

至于他的弟弟,也一样成就斐然吗?很可惜,答案是否定的。弟弟学生时代就开始混帮派,后来犯下重罪而坐牢。

同样在困苦中成长,有人选择挑战命运、超越命运,有人选择自暴自弃,沉沦于命运;同样对贫穷感到厌恶,有人选择自立自强、白手起家,有人选择钻旁门左道……不同的人生走向,说穿了,往往都是出于不同的想法。

你又会选择用哪一种方式,来看待人生的考验呢?

心灵小语

当你感到痛苦,甚至感到绝望的时候,请试着用不同的角度,来看待相同的人生吧!

这么做能让我们看到截然不同的人生风景, 从中发掘值得奋斗的力量。

只要家还在,就是幸福

家园,即是世界的乐园。──德国谚语

有一家三姊妹,分居在不同的城市里。某年正逢母亲节,大姊与家人在豪华的餐厅聚餐;二姊与家人一起享受五星级饭店自助餐;而小妹则与家人在家围炉庆祝。 

突然间,三人都同时接到电报。电报是由她们的母亲发出的,上面只有短短两个字:速回。 

好几年没时间与母亲见上一面的她们,都觉得事态严重,连行李都来不及收,就急急地跳上火车,往家中赶去。一路上,她们心中忐忑地揣测,不知道是老家发生了严重的意外?还是母亲生病了?沿路上,三姊妹都忍不住掉下了焦急的泪水。 

然而,推开家门的瞬间,她们却都愣住了。不但家中一切如常,餐桌上还摆了一道道好菜,母亲则穿着围裙,笑咪咪地从厨房理出来招呼。 

「您为什么急着把我们叫回家?」大姊诧异地问:「怎么了?发生什么事了吗?」 

「其实没什么事……」母亲微笑地说:「我只是想,今天是母亲节,既然妳们没能请妈妈吃饭,那就让妈妈请妳们吃饭吧!」 

三姊妹又哭了。不过这次,让她们流下眼泪的,不是心中的焦虑不安,而是感动:「家还在,真好!」 

我以前还在当记者的时候,有一次到一所小学去采访。那时正好圣诞节快到了,校园里放了好大一棵圣诞树,并让孩子们写上许愿卡,挂在树上。

正在等待受访者的我,漫不经心地看着孩子们的许愿卡,突然间,我心头一紧,眼眶一阵湿润──有一张许愿卡,夹杂在「我想要遥控车」、「我希望成绩进步」、「我想到迪斯尼旅游」等愿望之中。那张卡片上,稚嫩的字迹写着「我希望天国的妈妈,不要忘记我」。

不知道是不是有很多人,有和我一样的感触:年纪轻的时候,巴不得离家愈远愈好,好享受自由自在的生活;但年纪愈大,愈在疲惫的时候,就愈想回家,在外头受了什么委屈,心里所想到的第一个人,也是家人。

我想,这就是「家」的神奇力量。无论我们有多潦倒,它总是无条件地接纳我们,给予我们再出发的力量。

其实,只要家还在,家人还在,就是值得感谢上苍的幸福。

心灵小语

很多人习惯性地抱怨自己不幸, 却从来没有察觉,幸福其实一直都在身边

── 因为,只要「家」还在, 只要我们还拥有「爱」, 就已经是老天最宝贵的恩赐。

快乐小镇在何方?

如果一个人只想到自己,那麽他一生里,伤心的事情一定比快乐的事情来得多。──俄国文学家马明. 西比利亚克

有一个男子决定前往一座遥远的城镇,那座城镇的名字,叫做「快乐」。 

男子接连走了好几天,终于看到一个路标,上面的标示写着「距离快乐镇,还有一公里」。男子高兴极了,连忙加快脚步。 

突然间,不知从什么地方跑出一个乞丐,他拉住了男子,说:「先生,请您赏我一点食物吧!我已经三天没有吃东西了!」 

「很抱歉。」男子丝毫没有停下脚步的意思:。「我正赶着要前往『快乐镇』,没有时间帮你。」 

继续往前走,男子又看到了路标,上面写着「距离快乐镇,还有十公里」。 

「咦?刚刚不是说只剩一公里吗?为什么越愈来愈越远了?」男子觉得很奇怪,但还是继续向前。 

走着走着,男子又看到一个小孩,蹲在路旁哭泣。小孩求助地说:「好心的先生,我迷路了,您可以帮帮我吗?」 

「很抱歉。」男子一边走,一边说:「我正赶着要前往『快乐镇』,没有时间帮你。」 

再往前走,男子发现路标上的文字变成「距离快乐镇,还有五十公里」。男子看得目瞪口呆。 

又走了一会儿,男子看到一个人陷入了流沙里,向他大声呼救。但男子依然说:「很抱歉。我正赶着要前往『快乐镇』,没有时间帮你。」 

继续往「快乐镇」的路上,男子再也没有见到一个路标。最后,他走了一辈子,却始终没有到达目的地。 

有一句话说:「人不会因为获得许多爱而觉得人生充满快乐,却会因为付出许多爱,而感受到人生的快乐。」

是的,这就是快乐的奇妙之处。一个越愈自私,越愈希望自己独享快乐的人,往往越愈不容易快乐;一个越愈大方,越愈喜欢和人分享快乐的人,往往不用费尽精神「找快乐」,因为快乐会自己找上门来!

而且,这个说法甚至经过科学实验的证实呢!

国外的一所大学进行了一项实验:他们给所有受试者五十元美金,然后让他们任意使用,条件是一天之内一定要用完,最后再请受试者填写快乐量表。

实验结果证实,所有拿到这笔横财的人,都感到很快乐。其中的差异在于,把钱拿去买衣服鞋子、吃大餐的人快乐指数较低,快乐维持的时间也很短暂;至于把钱拿去资助慈善单位的人,快乐指数不但高,而且能维持一段很长的时间!

其实,通往快乐的捷径,就是大方地释出我们的善意。只要勇于分享,你我就会发现,这个世界也会以善意来回应我们!

心灵小语

世上有什么东西,是分给别人不会减少,自己反而越愈来愈越多?

答案就是快乐! 对身边的人多一点关怀、多一点善意, 我们就会发现自己在过程中挥别了忧郁, 提升了快乐指数!

书籍资料

书名:人生就像茶叶蛋,有裂痕才入味:其实,生命中的所有挫折与伤痛,都是人生不可或缺的香料

作者:黄桐

黄桐 

办公室的逃兵,现为自由作家,勤于笔耕,冷静的外表下包藏一颗赤子之心。好奇却不博学,好读书但不求甚解,以五柳先生为偶像自勉。   

与四狗三猫共住海滨,「慢活」为其最高人生准则,时常不知不觉放空。闲来无事便在家玩狗抱猫,或在沙滩遛狗、散步、晒太阳。   

最新兴趣是栽花种树,亦时常自助旅行,喜爱极端,偏好人文气息浓厚,或原始未过度开发之地,足迹已踏过印度、印尼、柬埔寨、非洲等地。   

着有《人生苦短,做自己最好》、《苦难教我的七件事》、《幸福就是老天给什么,都是享受》、《幸福就像狗尾巴》、《日子再苦,我还是原来的我》、《就算失去一切,我也要勇敢活下去》、《人生就像下棋,真正的对手是自己》、《握紧双手,里面什么都没有》、《我们都忘了,放下也是一种选择2》(该书荣获诚品书店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名),以及《成功来自前进,快乐则来自向后退》。读者众多,遍及台湾、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中国大陆等地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