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专座 温情一路2013年1月14日 10:10-长江三角洲新闻·手拉手 作者:张家琳
紧靠前门的第一个座位,是公交451路为小许保留的爱心专座。 蒋迪雯 摄 本报记者 张家琳
4年前,一位身患重症肌无力的女孩,每天乘坐451路公交车往返浦东、浦西上学,1个多小时单程,如果没有座位,就连站也站不动—— 2013新年里的一天,清晨不到6时,浦东杨高公交451路周浦镇周东南路调度室内,46岁的驾驶员杨国强小心翼翼地取下挂在墙上的“爱心照顾证”,证件上放大的照片中,一位清秀女孩露出浅浅的微笑。老杨跨上公交车,把“爱心照顾证”放在紧靠前门的第一个座位,随后发动了汽车,“只要小姑娘上学,这是我们86位驾驶员上岗前雷打不动的第一件事。 ”片片雪花中,451路驶离了起点站。 6时09分,451路准时停靠在了周东路关岳路站。透过挡风玻璃,杨师傅向站台上一位背着书包的女孩热情地招手。女孩一上车便大声说,谢谢杨叔叔!随后向爱心专座旁多名站立的乘客道谢。眼前的她正是照片上的女孩。她是如何与451路结缘的呢? 上午求助,下午落实“爱心专座” 女孩名叫许国启,今年20岁,因先天智障,出生不到20天即遭遗弃。 1998年1月,5岁的小许被养父母陈华丽夫妇从福利院领回了“新”家,10岁时不幸又患上了重症肌无力,有时连走路都要摔跤。陈华丽一家原住黄浦区大兴街,小许就读附近的阳光学校。 2008年4月全家动迁至周浦镇,虽然住房条件极大改善,但新居附近没有类似教育机构,小许上学只得乘451路公交车往返浦东、浦西。 随着周浦地区导入人口越来越多,全长路线近28公里的451路日客流量已超2万人次。尤其早高峰段,周东南路起点站经常人满为患。中途上车的小许不得不在拥挤的车厢内站立1个多小时,以致病情不断加重,走路都很困难。眼看孩子将被迫辍学,无比焦急的陈华丽于2008年11月17日上午来到了451路车队求助。让人感动的是,车队当天下午就决定为小许设置“爱心专座”。 在候车乘客中,一眼就能认出 车队员工为小许设计了一张画满爱心的 “爱心照顾证”,预留了紧靠前门的第一个座位。小许放大的彩色照片贴在了周浦调度室内,全车队当时210位员工,人人进行 “辨认”培训,司售人员还承诺,要从候车乘客中一眼把她认出来。小许上车后,驾驶员会协调乘客让座。 2010年4月起,451路成了无人售票车,86名驾驶员的工作量增加了,可大家对小许的服务没有任何缩水。每当有新员工加入,牢记小许的样子,依然是岗位培训的重要内容。有时驾驶员为照顾小许入座,还遭到不明真相的乘客责怪甚至投诉,可驾驶员从无怨言。要是一连几天看不到小许,大家都会担忧。车队长丁春华不仅把手机号码留给了陈华丽母女,还经常上门看望她们,送去学习用品。 “三八”妇女节等节日,小许还被邀请到451路车队和公交员工一起欢度。去年12月,小许生病了,杨高公交周浦分公司业务经理滕官明等也上门探望。 4年来,小许非但没有辍学,还顺利地从阳光学校毕业,进入了职校学习餐饮服务,如今她能独立烹饪鱼香肉丝、宫保鸡丁等多种菜肴。她不仅获得过上海市优秀少先队员、上海市“四好少年”称号,还是第12届特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优秀运动员……“我们全家永远感恩451路的一路关怀! ”陈华丽母女的脸上绽放着光彩。 编后 公交451路,是这个城市里一条再普通不过的公交线路。它在早晚高峰时段也很拥挤,它在天气不好时可能也会误点。然而,在这10米车厢里,在每一个上学的日子里,它一路上温情律动,使得它又有些特别。 为一位需要帮助的女孩,留出一个座位,并不难。四年来,不管车队人员发生什么变化,这一善举在众多乘客的默契配合下,一直进行着,可谓不易。 从每一辆行驶着的公交车上,大致可以看出这个城市的性格。我们的城市,需要更多充满人情味的公交车,需要更多人与人之间的温情故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