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她是他的眼睛,她是他的腿

 田叟 2013-01-15
她,脑部受过损伤,走起路来有点跛;他,四肢健全,可眼睛却看不见。这对残疾夫妇跨艰辛、迈坎坷,始终没有向命运低头
她是他的眼,他是她的腿
马天凤跟丈夫学习按摩手法
马天凤在电话中与顾客预约按摩时间
幸福的一家三口上街购物

     本报记者  卜宪九  文/摄    

        “现在日子比过去好多了,去年3月份已学会了开车,我的汽车驾照也拿到了手。”近日,记者在马天凤的诊所内,见到了这对坚强的夫妇。命运所带来的不幸并没有让他们失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们不屈服于命运的摆布,奔向幸福。如今他们不但有了一个健康的儿子,还拥有一家小有名气的诊所。通过这对夫妻12年的艰辛生活,使我们明白,在艰难的生活面前,只要有对幸福的渴望和不懈的努力,幸福终究会来敲门。

        A

        意外夺走了快乐

        1977年,牡丹江市林口县城的马家添了一个漂亮的女孩,黑葡萄一样的眼睛总是盯着人看,大人一逗,她就笑了。父母把这个女儿视为掌上明珠,取名天凤,寓意不言自明。 

        天凤是妈的心头肉,夸奖那是自然了,听听天凤妈是怎么夸的: 

        三岁的时候,听着收音机里的歌,天凤也咿咿呀呀地跟着哼唱,而且不跑调儿。看见大人扫地,她也拿着小笤帚扫,一边扫一边说“谁也没有我乖”,把人大都逗乐了。吃糖果的时候,总是先给大人一粒,之后再往自己嘴塞一颗。 

        天凤最喜欢的就是背唐诗,要是看见大人不高兴了,她就背起小手站在那里一遍遍地背。 

        5岁的时候,天凤就会拉手风琴,幼儿园里,老师最喜欢的就是她。 

        那时,单位很忙,可一回到家看见女儿,一切劳累和烦恼都没了。 

        回忆起天凤的童年,母亲唐旭荣的眼里满是爱意。 

        “唉,可天不随人愿呀。”马天凤的母亲重重地叹了一口气。 

        “天凤8岁那年的夏天,在林口县第三中学铁路桥下玩,一辆拉煤的货车从桥上呼啸着开过来,突然车箱板开了,车上的煤块倾泄而下,一个鸡蛋大小的煤块砸中了天凤的头,当时出了很多血,多亏一个路过的老师把她抱到医院。由于伤势过重,县医院治不了,第二天就转到牡丹江红旗医院。从晚上7点多到第二天凌晨4点,手术才做完。”母亲流着泪说。 

        天凤的命保住了,可严重的脑部损伤,让天凤留下了后遗症。半年后,小天凤拄拐能走了,但却吐字不清、流口水,衣服的前襟上总是带着围嘴。每天,陪伴她的是针灸、按摩加吃药。治疗是痛苦的,疼了就哭,就闹,就摔东西。 

        别人的童年欢乐而多彩,而天凤的童年,却泡在泪水和药罐子里。 

        再也看不见天凤拉手风琴,再也听不见那甜甜的歌声,那本《唐诗三百首》也被丢在角落里。母亲重新翻开书页,一遍遍给天凤念。诗音词韵唤回了天凤的兴趣,渐渐地,她不再哭闹了,咿咿呀呀地背起唐诗。 

        日子在慢慢地流淌着。随着脑部伤势的康复,天凤不再流口水,吐字也渐清晰,靠顽强的毅力,也能够自理和歪歪斜斜地走路了。

        B

        艰难的求学路

        “我要念书。”10岁那年,天凤嚷着要上学。 

        望着女儿祈求的目光,父母鼓起勇气,扶着她歪歪斜斜地挨个学校挨个班级地找位置,可谁也不愿意收下这样的孩子。 

        “这不是马天凤嘛,出事之前我认识这个孩子,那时她多聪明呀。”在林口县第四小学,40多岁的李要芬老师很是惋惜地说。 

        “老师,收下我吧。”天凤抱着老师的腿哭了。 

        “我肯定不给班级拉分。”天凤给李老师下跪。 

        李老师落泪了,她扶起天凤说:“孩子,我收下你了。” 

        “我上学了。”天凤自是高兴。上学第一天,天没亮,她就起床了。背上新书包,用了一个多小时“挪”到了半公里外的学校。 

        由于四肢的不协调,天凤拿笔也很吃力,她刚刚写完一个字,别的同学已经写完了一行。考试的时候,交卷的时间到了,天凤却刚刚答完四分之一。为了不给班级拉分,天凤只能算旁听生。 

        细心的李老师发现,天凤不是不会,只是写字慢而已,因为每次提问的时候,马天凤都能回答上来。再考试的时候,李老师就给天凤单独设考场,延长考试时间。这回,马天凤能交上完整的答卷了,分数出来时,在全班排了第三。 

        “老师,我还算旁听生吗?”天凤试探地问老师。 

        “不算了。”老师摸着她的头,笑着回答。 

        学习成绩上来了,天凤上学的积极性更高了,无论刮风下雨,都不落课。下雪天,同学们看她一步一摔跤,就把她放到大板撬上拉着走。 

        看天凤上学太辛苦,母亲决定让天凤学骑自行车。 

        “练骑自行车,不知多少次摔进沟里。好几次都不想练了,就‘耍赖’不起床。我妈站在床边说:‘我在老地方等你。’看见妈一个人那么晚出去,我不放心,赶紧起来去练。从春暖花开练到秋叶凋零,终于会骑自行车了。那一刻,我默默地念着,我也不比别人差!”说到这儿,马天凤眼圈红了。 

        她感谢母亲那时逼得紧,她能走到今天有母亲大半的功劳。 

        19岁那年,天凤在安达市涵复盲人按摩学校学起了按摩的理论课。全班19名学生,她学习最好。那时的她,由昔日的一只“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

        C

        两地书一份情

        齐春辉,安达市涵复盲人按摩学校的学生会主席,20那年父亲去世,他哭瞎了双眼。他比马天凤大7岁,和马天凤成为同学后,每次从家回来,都带些小咸菜分给马天凤。 

        齐春辉上街买东西,叫马天凤领路,回来他帮马天凤打开水、洗衣服。你来我往,俩人渐渐相互有了好感。 

        两个多月过去了,马天凤提前毕业了。她考上了烟台残疾人大学,学的是中医中药专业。 

        离开了齐春辉,没人打开水、洗衣服、给她带咸菜了,她觉得生活中总像少了点什么。 

        “马天凤,你的电话。”一天午休时,学校的服务人员喊着。 

        “是我,齐春辉……”马天凤先是一愣,随之心里一动。 

        为了与齐春辉在书信上沟通,马天凤学习了盲文。他们的联系更紧了、更密了。 

        1998年暑假的一个晚上,月亮很圆,齐春辉穿着粉色衬衫,满脸英气地站在松花江边,与马天凤互诉衷肠。 

        “咱俩的事,你家和我家能同意吗?”马天凤终于捅破了这层窗户纸。 

        齐春辉也想说这句话,但马天凤比他的条件好,他怕被拒绝,马天凤的主动提出,让他喜出望外。他用颤抖的声音说:“我家肯定没问题。” 

        “至于我家嘛,只能慢慢来。”马天凤小声地说。 

        马天凤带着矛盾的心情,回到家中,把心事告诉了母亲。 

        “不行,两个残疾人在一起怎么能行呢,有你一个我就够操心的了,再添一个我都不敢想。”母亲的态度出乎意料地坚决。 

        “妈,我啥事都依您,这回我得自己说了算。再说我找个正常人,人家能看得起我吗?等踹我的那天,你不更难受吗?”马天凤全力争取着。 

        听了女儿的话,母亲也觉得在理儿,可找个盲人当女婿,她心里始终迈不过这个坎儿。 

        “妈,这件事就这么定了。”天凤坚决地说。 

        女儿态度坚定,母亲没有和女儿硬顶着的理由,可她还是不甘心,就想了个招儿——断掉女儿上学的费用,让她先尝尝没钱的滋味,体会一下生活的艰辛。 

        “我妈不给我钱花了。”电话里,天凤带着哭腔跟齐春辉述苦。 

        “我给你寄。”电话里,齐春辉安慰着马天凤。从此,天凤每个月都会收到齐春辉寄来的500元钱,这钱可是齐春辉半工半读挣来的。 

        被真情打动的天凤在信里一遍遍地对母亲说齐春辉如何好,表姐和表姐夫从中撮合,母亲不再说什么。2000年,两个人毕业来后来到了大庆,在让胡路租了间不足18平方米的平房,没有宾朋,没有亲友,婚礼简简单单,没有新婚的物件,她的身边只有一个他。

        D

        幸福来敲门

        婚后,他们开始了甜蜜而又艰辛的生活。母亲心中装着女儿,便搬过来照顾她,并把退休金拿出来用。 

        “婚后,春辉在让胡路一家诊所实习,我在浴池给人按摩。为了省下坐车的一块钱,我们俩每天要走上一个小时去上班。路上看见矿泉水瓶就捡,攒在一起卖。”马天凤说。 

        “能给人家打工,就能自己干。”俩人一合计,于2001年初,在新村一区开了一家诊所。 

        齐春辉白天在别的医院上班,晚上回诊所工作。 

        那时,诊所一年的房租是8000元,因为位置偏,知道的人少,俩人一年也挣不回房租钱。后来,俩人就起早贪晚在义耕里义诊宣传自己,渐渐地知道的人多了,生意开始好转了。 

        “孩子,你们租房不如买房。”一位好心的顾客给他们支招儿。 

        “拿不出这笔钱呀。”马天凤为难地说。“我出5000元,留作按摩的预定金。”“我拿一万,先把钱垫在这儿。”就这样,好心的顾客你拿些,他出点,再加上亲朋好友相借,凑够了12万多元,夫妇俩终于把房子买了下来。 

        苦心经营,热情服务,顾客越来越多。由一天10来名发展到40多,诊所也发展到两个,有6位盲人到这里工作。 

        马天凤夫妻俩经过12年的艰苦打拼,幸福现在终于来敲门了。他们现在有个愿望,就是回报那些曾经帮助过他们的人,并把这份爱心继续传递下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