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钻石般的草药

 净忆静 2013-01-15
 

 
 
钻石般的草药

  去年端午節,藥學博士鄭炳全帶我到他的親戚家賞「艾」。望著前院那一排密密的暗綠色「艾草」,彷彿是看到多年不見的鄉間老友。我彎下腰低頭向它問好。鄭博士的親戚感性地說:「這是中醫朋友送的,聽說用途不少。」,當我提到韓國《大長今》推荐艾草蒸浴,對婦女皮膚有美容功效及治不孕症時,鄭博士笑著說:「因為它含有桉油醇,被提煉的精油極寶貴…」


1、艾草藥浴對我皮膚搔養很有療效。

  沒想到長相平凡的艾草,竟有不少人迷戀它那神秘的芳香,因此獲得「藥用植物之母」雅號。而《詩經》、《楚辭》等古文學作品上,經常提到「彼採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等。也是重要的民生食品的艾草,不僅能驅蟲去毒,因含鐵及胡蘿蔔素,還可幫助消化、活血通絡、治風濕和使乾燥肌膚改善、保濕等。愛它的人,把它當神仙草,甚至是「藥草中的一顆鑽石」。


2、它不但是烹飪食材,還可驅逐飛蠅等。

  多年生草本的艾草,分佈很廣,亞洲和歐洲地區都有,目前有300多種的植物,屬於Artemisia Pricrps,是源自於希臘所謂的「健康守護女神」之意,﹝法國叫龍艾Artemisia dracunculus﹞。另外一種叫Argy Wormwood Leaf的香草,也是和艾草同屬於一個菊科多年生的深綠色植物。台灣較常見的野艾A. indica,又稱「五月艾」。艾草在古中醫的名稱為「艾葉」、「艾萵」、「艾炭」、「大艾葉」、「杜艾葉」等。

  它含有豐富的維他命、葉綠素和礦物質等,不但可預防肝功能障礙和整腸,還可降低血壓和膽固醇。所含的大量揮發油,則有抗菌的作用,對大腸菌、金黃色的葡萄球菌等,可增強免疫療效。


3、艾草茶或艾草湯,味道類似苦茶,飲用有益身體。

  台灣古諺:「插榕卡勇龍,插艾卡勇健」,清明前後,不少人採取艾葉掛在自個的家門上,或是將晒乾的艾草捆綁或做艾條等,將它點燃薰屋或薰身。尚有人採嫩葉做「艾草粿」的習俗。客家人則做「艾飯」。我還吃過一位來自南部長輩,以艾葉加紅棗煮的湯,聽說可打通我們氣血,治療身體酸痛。還有艾葉炒蛋或日本人的艾草味噌湯等。越南朋友則以艾草做香枕和護頸帶﹝可安神及活血﹞


4、失眠的母親喜歡我以晒乾的艾草做的枕頭或椅墊。

  《別錄》記載「艾葉生田野,三月三日採」,日本每年三月三日,吃「艾草麻糬」,它因受到中國老祖宗把綠色艾草當避邪的影響,因此糕餅加添綠色艾草。

  習俗端午快到,不少人家開始採集艾草,做香包或扎成一束,掛在自家門口,期盼能除蟲防疫和消百毒呢。老母親一直把艾草當寶貝,雖然種了一年仍然是小不點,但她始終為將它丟棄。


5、川燙後的艾草切碎可加味噌作湯,或做艾草飯、艾草炒蛋白等,別有一番風味。


6、晒乾的艾草可做枕頭、艾條、艾灸或花束等。

  註一:古中醫用「艾炙」治百病,又稱「炙草」。經期女性或有孕在身、身體部位有紅腫等,都不適合接受「艾炙」。

  註二:皮膚過敏,對艾草要小心,恐引起過敏的反應。生理期勿喝艾草茶,因會影響新陳代謝。使用前以加鹽的熱水先川燙。

  註三:艾草屬於全日照的植物,喜愛陽光。

  註四:「艾草炒蛋白」可袪風消炎、止痛的療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