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饲料“催”猪飞长 张秀芬专门盖了两间“猪房子”和一间饲料屋,两间猪房子四周抹了水泥,每间房子里有一头老母猪和七八头猪仔。为了保证温度,房子顶部蒙了塑料大棚,张秀芬戏谑地说是为了“烤猪”。据了解,这套设备总共花了2万多元。 饲料屋里堆满了一袋袋的饲料,弥漫着药味和腥味。记者发现,墙角堆了几袋玉米、麦麸,另一角则堆放了几大袋“清华浓缩料”。“浓缩料”后面的配料表标注了所含成分:色粉、骨粉、豆粉、蛋白质、维生素、钙、锌等。张秀芬介绍,这些都是买来的合成饲料,厂家已经搭配好了营养,只要把一定量的合成饲料搅拌进麦麸等主料里就可以了,既方便又省事。“比单独买各种钙片、骨粉和维生素等,再用秤一点点地称省不少工夫,而且,猪特别爱吃,不加这个料,它们吃食都不香。”张秀芬爽快地说。 张秀芬透露,以前自己家养一头猪,从开春就开始养,一直喂粮食、剩饭和野菜,从不掺人工合成饲料,到年底猪才能长到200斤。现在,她专门养猪卖钱,5-6个月猪就能长到200斤,一年能喂两茬,这与添加的合成饲料有很大关系。“虽然饲料上没写含激素等,但现在的猪都是速成猪,比以前的生长速度加快了1倍,肯定有催长剂。”张秀芬介绍,防止猪感染瘟疫,还要给其注射药,平时每10天就用火碱和消毒水给猪窝消毒。“去年我养了21头猪,都长到100斤了,结果得了病,全死在窝里了,损失了5000元钱。”张秀芬含着眼泪说,后来有个收猪的来收购,每头死猪只卖了100元,“他们拉了一车死猪乐呵呵地走了,回去处理一下可以卖肉。我可心疼坏了!” 绿色养猪:成本大,收益低 “我城里的妹妹从去年开始就让我给她单独养头猪,不加饲料,光喂粮食,留着过年吃,说给我1000元。我感觉划不来。”张秀芬一口气说。她算账:如果添加合成饲料,每头猪从小到大最长时间是6个月,这期间能吃掉120斤合成饲料,大概需要花费158元;吃掉玉米大概300斤,按照每斤7角钱计算,需要花费210元;加上别的消毒水等,花不到500元就能卖钱。如果不添加合成饲料,一头猪需要长一年,除了小猪仔吃得少,每头成猪每个月吃掉50斤玉米,需要花费600元。这期间还要喂别的粮食,夏天还要挖野菜喂,花费了工夫还浪费了钱。添加合成饲料后,一年能喂两茬猪,卖两次钱,赚的钱能增加一倍。 “半年才能长到200斤的猪根本不赚钱,办绿色养猪场也根本不赚钱。”龙大集团的高级食品检验师李永强十分肯定地对记者说。据了解,龙大集团有专门的养殖分公司,分公司有每年自养猪6万头。由于龙大肉食年消化能力是80万头猪,因此,该公司还与农户签订了合同养猪协议,由集团统一供种、统一供料、统一管理、统一检防疫、统一销售,目前大概有养猪场100多个。李永强算账:由于龙大的猪是从英国PIC公司进口的品种,该品种的猪155天就能长到90-100公斤。龙大集团先后投资了140万元建了基因传播中心;投入2000万建造了占地13万平方米的猪别墅;投资1200万元建了饲料加工厂。一头25公斤的猪要养到100公斤,加上饲料、药品、管理费,养殖公司需要花费740元左右,比农户私人养猪多花200多元,而龙大肉食市场售价只比普通肉食高4到5毛钱。“因为办绿色养猪场根本不赚钱,青岛一家肉食品厂刚把自己养猪场的猪全部杀了。他们只跟农户签订合同,搞合同养猪。但龙大的肉食出口日本,日方要求十分严格,我们必须走绿色养猪的路子,靠出口肉食把成本再赚回来。一些不出口肉食的公司基本都不办绿色养猪场了!”李永强透露。 规模化养殖是方向 在龙大集团养殖公司,有关人员拿出几份养猪场禁用药物表,上面详细列举了日本对肉食检测中不允许检测出的药物名。该人士透露,饲料工厂靠卖饲料赚钱,普通养殖户买饲料是为了使猪长得又快又肥,饲料里面一般都含有抗生素和违禁成分,只是含量多少不同。猪吃了含有催眠、性激素、兴奋剂等违禁成分和抗生素的合成饲料后,猪肉里残留一些对人体有害的化学成分,比如甲草胺、土霉素、可尼丁等,“日本对我们出口的猪肉详细列举了411项残留控制检测标准。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 据了解,为了提高瘦肉转化率,提高猪身上的瘦肉成分,私人养猪户有时给猪饲料加瘦肉精,但该成分含有致癌物,在人体内残留达到一定量,就会引起人体癌变。还有私人养猪户图便宜,给猪注射疫苗、用药时并不回避四环素、环丙沙星、土霉素、氧氟杀星等抗生素类。一些成分不明确的营养药,里面含激素。像龙大等大公司有专门检测仪检测药物成分,能根据客户的要求回避禁用成分;而私人养猪户并不知情,也没有能力应对,猪贩子在收猪时也不检测。龙大集团还设了专门的猪场监督员,随时跟踪农户进行养猪指导和监督,收回来的猪要化验猪肝,一旦查出有抗生素,或者有一项指标超过日本规定的残留基准,就把猪焚烧,扣掉农户的工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