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露凝珠(二十一) 家庭、二 世上的人们共同生活在一个地球上、一个世界里、一个城市中、乃至一个单位、一个小区,但是大家的关系都是并联的关系。惟有家庭是串联的,是用血脉串联起来的关系。家庭中有一个人出了毛病,都会牵扯到家中的每一个人。记得我在农村的时侯,我的父亲、弟弟、妹妹都到农村去看我,有的还要在我那里住上一阵子。等到我调回来的时侯,全家人都觉得是一件喜庆、激动大事。我回城以后,弟弟、妹妹们先后都结婚了,慢慢地大家之间的关系就一点点地淡薄了、疏远了。这时侯人们开始把自己的感情、资产、心思,都用到自己的小家庭中去,用到夫妻、孩子、和夫妻双方的亲属方面去了。于是人生的格局就发生了改变,从以父母、以父母的家为中心,变成了以自己、以自己的小家为中心。慢慢地你老了,你的孩子长大了、成家了,他们又建起了自己的小家。这时侯你的家也就开始退化了,你该到一边默默地安度晚年去了。这就是人生的变化,就是人际之间关系的变化。这个变化的道理告诉我们,人生是分阶段的,不可能永远停留在原来的时间点上。人生最可回忆的就是在你父母家中的那段青春时光、最可珍惜的就是你成家立业以后的中年阶段、最可安享的就是你硕果仅存的晚年光景。人生的哪一个阶段都是一个过场,重要的是我们怎么把这个过场过好。青春时光二三十年,是父母养活你,所以你要学会尊重、孝敬父母,要学会感恩。中年阶段的二三十年是你要养活孩子,你要学会怎么样把孩子培养成一个懂事明理、能够自立门户的人,要学会尽责。晚年光景的二三十年是你一点点失去价值和意义的过程,要学会淡定。 我父母的家在今天的天津南京路,耀华中学对面,津汇广场旁边,那是英国人建的一排排小洋楼。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初,刚搬去的时侯,一切还都是新的:菲律宾木的地板、白色鹅卵石的屋顶、二米多高的大扇百叶窗。更值得回忆的是胡同里,小伙伴们组织的小足球队。我十九岁上了大学,离开了家,直到我快六十岁了又回到那里,陪母亲度过她生命的最后几年时光。那个家给人的感觉就像老人的面容:衰老、衰落、衰败,一切都随着时光而没落下去。六十年的光景,我看到了一个家衰亡的全过程,而我个人的小家也已经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衰变期。这就是家,一个小门小户家庭的历史。让人有所感慨,但是没有什么可忧伤的,因为你的子女又建起了他们自己的小家。纵观人世间不管是多么富有、还是多么高贵的家庭,都要经过这样一个过程。我认识一些天津的豪门大户的子女,有的是皇亲国戚的后裔、有的是总统权贵的后代、有的是富贾巨商的后人,几十年过去了,除了一些人移家海外不得而知,几乎大多数的家庭都已经凋零败落了。 所以说家是个不断变化的巢穴,就像树上那个在风雨飘摇中,早已鸟去巢空的那一堆树枝子。人生最重要的是要把现在生活中的家建设好、维护好。不管这个家是贫困、还是富有,“人生真正的幸福和欢乐,浸透在亲密无间的家庭关系中。”这是美国的德莱塞说的一句话。家的幸福不是在哪个柜子里藏着多少钱、自己多么富有;不是哪个孩子高官厚禄,给自己争了多大的脸;不是家里的那个女人有多么漂亮、衬托了自己的艳福,而是一家子人暖房热屋、围炉共聚,欢声笑语、其乐融融,这就够了。让一个家里充满了爱、充满了温暖和明朗的气氛,这就够了。一位老教授,两个孩子都出国学习、工作去了。老伴近日摔坏了腿,老爷子整天咳嗽痰喘的,老两口子孤苦伶仃十分可怜。楼下的大爷是个拉板车的,孩子们都大了。今天大儿媳妇来了,提着老爷子爱吃的五花肉,粗门大嗓地喊着“爸爸”。明天二姑爷来,非要和老爷子来个一醉方休。逢年过节这户人家更是热闹得不得了。让你说说,楼上楼下这两户人家,谁家更幸福?家庭幸福是人生快乐之源。 一个家庭,要想过得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女人,当然是会过日子的女人。清代著名的学者顾炎武在他的《日知录》里,有一句惊人的话语:“王道之大,起于闺门”。为什么起于闺门?他解释说:“妻子合、兄弟和、而父母顺,道之迩也卑也”。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治国之道看起来高深莫测,其实就和管好一个家庭是一个道理,有时侯既很亲近,又很琐碎,甚至是一地鸡毛。不管是什么时侯,只要有“家”,就一定要有人来治理这个家,女人治家比较合适。普通百姓找媳妇,找一个会过日子的女人比较好,因为女人大都比较心细、顾家。家庭生活就是由一件一件的琐事组和而成的,家庭幸福的秘诀也是隐藏在一个一个的小愉悦之中。记得小时侯,每逢大年三十晚上那一刻,母亲都要给我们换上新衣服,那心情感到格外的喜悦、舒畅。其实很多时侯,那些新衣服都是过去旧衣服改的,变一变样式,就给人不同的感觉。我母亲就是一个挺会过日子的人。我娶了老婆,取代了我母亲的位置,也是个挺会过日子的人。搬家以后,买了一屋子比较高档的家具,老伴非要给那套香港恒信沙发做一套外罩,一打听价格要三千多元。老伴二话没说出去买来布料,自己动手做起来,只用了一天的时间,连买带做,花了不到一百元,既美观又廉价,她是个会过日子的人吧? 家庭幸福很多时侯会伴随着麻烦、艰难、痛苦一起成长,这就是“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我的同学两口子都是博士生导师,可是他们的孩子就是不好好念书。父母帮他终于成家立业的,可是这小两口都不好好上班,最后死心踏地做了一对肯老族,把他父母急的要命、气的要死。我另一位同学,是一位大夫。两口子从结婚就打架,打了二十多年,终于离婚了。后来他找到了自己的真爱,总算有了一个安稳的生活,两人还买了新居。可是这还没有几年,我的同学“弹弦子”了。人生总有意想不到的灾难降临,每个人都必须要有这方面的准备。我和我老伴的生活还算比较顺利,儿子也挺有出息。生了一个漂亮的小孙子,还没等到我们欢欣鼓舞,就查出这个孩子是个自闭症患儿。从此以后照料这个孩子就成了我们终生的工作,我们没有了自己的幸福安祥的晚年生活。这个孩子的出现,让我们老两口子撇去了一切私心杂念,全力以赴地去承担我们命运中不能回避的责任。 家庭也是人生命运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怎么就让你们几个人成为一个家庭的成员?这只能说是命运使然,是缘份所至。不管是好、还是不好,你都要义无反顾地接受,要努力把你的家庭生活过好。这里有三个环节:一是夫妻要和睦、二是子女要教育、三是对老人要孝敬。每一个环节都有大篇的文章要做。家庭在很多时侯是个只能讲亲情,不能讲道理的地方;只能讲理智,不能讲冲动的地方;只能讲付出,不能讲回报的地方;只能讲怎样勤劳治家,不能想懒堕享受的地方。一家子生活,哪有马勺不碰锅沿儿的时侯,家庭矛盾是经常发生的。这里用得上三字秘诀:一是“忍”、二是“让”、三是“教”。对父母要忍、对夫妻要让、对子女要教。大凡不能忍、不能让的,不能教育的,只能说明你们自己做人的修养不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