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小事做精做大
2013-01-15 | 阅:  转:  |  分享 
  
小事做精做大最近,听到黄小平讲两个关于义乌人的故事,从他们身上,看到了许多人生的哲理。

一个名叫楼仲平,他靠生产饮用吸管起家。生产一根吸管的利润仅有8毫钱,可他却靠着这8毫钱的利润,构筑起了自己人生成功的大厦。目前,他拥有的义乌双童日用品有限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饮用吸管生产企业,有60条生产线,公司90%的吸管销往世界各地,日出口吸管8吨,一年的产量占了全球吸管需求量的1/4以上,每月利润达40万元。

起初,楼仲平租了两间平房,买来两台机器,和妻子没日没夜地做吸管,做得手指头根根发痛。刚赚了一点钱,金融危机爆发,塑料原材料大幅涨价,许多吸管厂纷纷改行,可楼仲平坚信:“吸管是易耗品,需求量大。只要过了这个坎儿,一定有钱赚。”靠着这个信念,他硬是挺过来了,将吸管产业越做越大。当时,网络在中国还是新生事物的时候,他就把吸管放到网上卖了。靠着网络,他把吸管推销到了全世界,公司通过电子商务成交的业务占据了公司总业务的一半以上。

靠一根小小的吸管,赢得了事业的辉煌。楼仲平人生成功的故事,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

不要轻视小事,小事也能成就大业。生活中,那些创大业者,干的并非都是惊天动地的大事,他们往往从小事做起,把一件又一件容易做成的小事,耐心地做好、做完美,然后用这一件件漂亮的小事,构筑起自己人生成功的大厦;

领先别人一步,超越别人的可能是一大截。要善于接纳新鲜事物,勇于走在时代前沿,生活的阳光,总是首先照在那些站在波峰浪尖上的人;

动辄放弃的人,放弃的也是成功的机遇。在危难面前,在紧要关头,成功往往亲睐那些多坚持了最后一秒的人。试问,如果楼仲平在金融风暴面前,也像他人一样放弃不干,他还能成就今天这番事业吗?

另一个义乌人名叫毛应理,开始他靠卖炒瓜子为生。一次,他去新疆进瓜子,见新疆人将杏肉做成果脯,杏核壳太硬,就全部扔掉了。望着满地的杏核,毛应理想,如果这些杏核也能像瓜子一样炒着吃,那该多好啊。为了证实自己的这个想法,他直接从新疆飞到北京,请农业大学鉴定,结果,杏仁不但能食用,而且有很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于是,他从新疆收购了大量的杏核,运回义乌。他夜以继日地炒了无数杏仁,试验了无数种炒制技巧,终于让硬壳开了“口”。产品一出来,市场就供不应求。原先被弃之于地的小杏仁还飞越重洋,每年给毛应理创造800万美元的收入。

如果你也想让成功开“口”,让成功接纳你,那么就从毛应理的故事中,去寻找人生成功的答案吧:

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记得一位哲人说过,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宝贝。在一个有心人眼里,哪怕是被人扔弃的垃圾,也能发现它的财富和价值;

成功属于有备而来的人。要想成功,就要为成功做好充分的准备和论证,永远不打无准备、无把握之仗;

成功始于尝试。只要勇于尝试,很多不可能的事都会变成可能。坚持一次次尝试下去,你终会让成功开“口”,你终会找到成功的通道。



献花(0)
+1
(本文系xiaoai2012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