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骨折

 学中医书馆 2013-01-16
骨折
1 活血镇痛汤
【来源】林如高,《林如高骨伤验方》
【组成】当归、白芍、生地、连翘、枸杞子、骨碎补、续断各9克,川芎、制乳香、制没药、三七各4.5克,桃仁、防风各6克,茯神12克,炙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功用】活血舒筋,化瘀止痛,补肾壮骨。
【方解】筋骨损伤初期,血离经脉,形成血肿,阻塞经络,气血凝滞。《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气伤痛,形伤肿。”吴昆注为:“气无形,病
故痛,血有形,病故肿。”所以损伤必有肿痛,又肾主骨,骨折脱位后,因积瘀化热,必见红肿之症。本方是由桃仁四物汤化裁而成。方中生地凉血
散瘀,并用防风、连翘祛风清热;以桃仁、乳香、没药、三七活血化瘀、舒筋止痛;因骨断筋绝,故用枸杞子、续断、骨碎补补益肝肾、续筋骨;加
上茯神宁心安神;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活血舒筋、化瘀止痛、补肾壮骨之功。
【主治】骨折脱位初期,瘀血作痛。【疗效】多年临床验证,效果甚佳。
2. 跌打养营汤
【来源】林如高,《林如高骨伤验方》
【组成】西洋参3克(或党参15克),黄芪、白芍、川续断、补骨脂、骨碎补、木瓜各9克,当归6克,川芎、三七各4.5克,熟地、枸杞子、怀山药各15
克,砂仁、甘草各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功用】大补气血,健脾益肾。
【方解】《正体类要》云:“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营卫有所不惯,脏腑由之不由。”骨伤日久,由于长期卧床或伤肢不经常活动以致气血亏
损,营卫不惯。本方是由四物汤加味而成。方中四物汤,是调血养血之良方。加西洋参、黄芪、怀山药、甘草补气扶正;砂仁醒脾调胃、行气宽中;
三七、木瓜舒筋活络;续断、枸杞子、骨碎补,补骨脂补肝肾、壮继筋骨,以促进骨痂生长。综观全方具有大补气血、健脾益肾之功,故用之颇效。
【主治】骨折中、后期,能促进骨痂生长。【疗效】多年临床验证,对骨折愈合,确有促进生长之效,效果颇著。
3. 仙复汤
【来源】周福贻,《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当归、柴胡、花粉、山甲、桃仁、红花、防风、乳香、没药、赤芍、贝母、白芷、陈皮、甘草。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功用】活血散瘀、软坚消肿。
【方解】骨折,除复位固定外,中药内治亦相当重要。方用当归、桃仁、红花、乳香、没药、赤芍活血散瘀;柴胡、陈皮疏肝理气;防风、白芷疏风
散邪;花粉、山甲、贝母软坚散结消肿,以助活血化瘀之力,组合成方,有活血散瘀、软坚消肿之效。用药遣方独辟蹊径,实为治病良方。
【主治】骨折后瘀结肿胀。【疗效】治疗锁骨骨折58例,均获痊愈。骨折临床愈合平均天数:儿童一般为10~15天,成人一般在20~30天。
4. 活血止痛汤
【来源】陈志文,《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当归、桃仁、牛膝、络石藤、丹参、苏木、地鳖虫各9克,红花、川芎、乳香、没药、陈皮、枳壳各4.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功用】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方解】根据“坚者削之”、“客者除之”,“留者攻之”的治疗原则,方以当归、桃仁、丹参、苏木、红花、地鳖虫、乳香、没药、川芎等共奏活
血化瘀之效;然血随气行,故在活血化瘀药中佐以理气之药,如陈皮、枳壳等调达气机,有气行则血行之意,既照顾到调气疏肝之特点,又能增强活
血化瘀之功。本方适用于跌打损伤、筋断骨折导致的瘀血阻滞、疼痛肿胀等症。用之临床,效果颇佳。
【主治】骨折初期瘀血内结,疼痛肿胀。【疗效】治疗股骨颈囊内骨折30例,年龄最小27岁,最大93岁。结果优者22例,尚可2例,差3例,失败3例

5.正骨伸筋散是一种治疗骨伤疾病的外敷纯中药制散剂。
其成份如下:绿豆10g、白及4g、川芎6g、川乌(蜜)8g、当归3g、紫荆皮10g、半夏5g、蟹10g、乳香3g、没药3g、自然铜(煅)3g、龟板5g、三七6g、
土鳖虫8g、冰片4g、黄芪5g、丹皮10g、丹参3g.。
该药物具有逐瘀通窍、去腐生肌、活血舒筋、续筋接骨、止痛、消炎的功效。
主要适用于各种骨折的初、中期,跌打损伤,瘀血肿痛,或久伤不愈,并对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颈椎病、腰腿痛等骨伤疾病有很好的疗效
。正骨伸筋散的主要特点:
1.闭合性骨折一般都在整复后需石膏外固定,而本药物可完全取代石膏,使患处气血畅通、肿痛消失,加快损伤的修复。
2. 该药物可直接外敷于开放性骨折的患处,具有消肿止痛、去腐生肌,促进死骨分离、新骨生长的作用。
3.本药物不仅对骨折、软组织扭挫伤有显著疗效,而且对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颈椎病、腰腿痛等顽症有很好的疗效
4.无任何毒副作用。
6..正骨伸筋散的主要原料和配方:绿豆10g、白及4g、川芎6g、川乌(蜜) 8g、当归3g、紫荆皮10g、半夏5g、蟹10g、乳香3g、没药3g、自然铜(煅)
3g、龟板5g、三七6g、土鳖虫8g、冰片4g、黄芪5g、丹皮10g、丹参3g.
2.正骨伸筋散的制做方法:将上述各药分别粉碎,研成极细末,均匀搅拌,置罐备用。
骨折
常见疾病及处方:
处方1:公牛角1个,榆树皮9克,陈醋500克。将公牛角、榆树皮共研细末,醋调为糊,涂布贴患处,骨折自响,有特效。
处方2:地骨皮15克,陈石灰5克。将地骨皮研末与陈石灰调糊涂于被压烂的脚面或肩膀处。很快见效。
处方3:老松香1500克,棺材香200克,古铜钱24个,原渣24个。用红铜锅木炭火熬炼,制成每个50克的小圆饼。大人每次1个饼,黄酒250克冲服;小
儿1次35克饼,黄酒适量;60岁以上1次100克饼,酒适量。接骨前先正骨固定,24小时即能接住。
处方4:绿豆糖(炒)50克,五加皮50克,乳香、没药、地龙各6克,三七参25克。共研细末,凉水调敷患处,治单纯性骨折。
处方5:五加皮200克,去毛骨血乌公鸡一只。将乌公鸡同五加皮共捣如泥敷患处,布包一周后揭去,不可太久,肉自完好。或用五加皮6克黄酒煎服
,尽量饮,以醉为妙。
处方6:鹿角霜15克,熟地20克,锁阳15克,水蛭、甲珠、片姜黄、黄明胶、香附各10克,骨碎补30克。水煎服。每日1剂。儿童减量。可益肾壮骨疏
筋活络。主治陈旧性骨折。
处方7:芥末50克,醋适量。芥末温水调湿加醋敷患处,3小时后取下。隔2-3天再用1次。可活血化瘀。主治跌打损伤后的淤血疼痛。
处方8:(1)桃仁泥、土鳖虫、丹参、黄芩、黄柏各200克,红花、甲珠、制乳香、制没药各100克,虎杖300克,地榆30克。
(2):伸筋草、补骨脂、苏木、山药各150克,当归、丹参、山萸肉各200克,赤白芍各120克,血竭60克。
将上方药分别研细过筛,均以饴糖适量调糊备用。方(1)用于骨折闭合复位后,敷于患处,外用夹板或石膏固定。连用7天。方(2)7天换药一次,
连用2次。可消肿止痛,促进骨痂形成和骨折愈合。
处方9:骨碎补、血竭、硼砂、当归、乳香、没药、川断、自然铜、地鳖虫各等份,共研粉名接骨散。用凡士林调敷患处。治骨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