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的車--華夏文化

 LM0318 2013-01-16
  中國是最早使用車的國家之一。相傳中國人大約在4600年前黃帝時代已經創造了車。大約4000年前當時的薛部落以造車聞名於世。《左傳》說薛部落的奚仲擔任夏朝(約西元前21世紀—前17世紀)的“車正”官職。《墨子》、《荀子》和《呂氏春秋》都記述了奚仲造車。

  夏朝已進入了奴隸社會,在其奴隸主政權機器中,牧正主管馬牛的牧養馴育與使用,車正主管戰車、運輸車的製造、保管和使用。可以認為,這車正和牧正,便是我國早期的主管交通的專職行政人員。

  夏朝末年,商湯在伊尹的輔佐下,同樣打起了“恭行天之罰”的旗號,作戰中使用了更多的牲畜和戰車、運輸車,討滅暴虐無道的昏君夏桀,建立了商朝(約西元前16世紀—前11世紀)。 商代戰車的使用已經十分普遍,車輛製造技術也有很大提高,能夠造相當精美的兩輪車了。

  周武王滅商後大封諸侯,又接受周公的建議,修建洛邑,開鑿道路,製造車輛,發展交通。西周的車輛有了重大改革。《說文》上說,商代有三匹馬拉的車,謂之驂;周人增加了一匹,謂之駟。河南浚縣辛村周墓出土車12輛,馬骨竟為72架,說明已有六匹馬拉的車。特別是到春秋戰國時期,車輛製造業有了更快的發展。

  先秦時代的車,總的說來分為“小車”、“大車”兩大類。駕馬、車箱小的叫“小車”,也叫輕車或戎車。駕牛、車箱大的叫“大車”。小車除貴族出行乘坐外,主要用於戰爭。戰國時,由於車戰的發達,戰車的多少成為一個國家強弱的標誌,有所謂“千乘之國”、“萬乘之國”的說法。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實行了“車同軌”,對車輛製造的技術和工藝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秦始皇五次大規模巡遊,主要的交通工具就是馬車。秦代人對馬車似乎有著特殊深厚的感情,至今我們還可以從秦朝留下的兵馬俑中,看到當時的戰車、輦車等實物,看到與真人真物幾乎等高的人物與馬匹形象。從1974年開始發掘的秦始皇陵兵馬俑坑中,已出土武士俑800多個,木質戰車18輛,陶馬100多匹,青銅兵器、車馬器共計9000余件。如按兵馬排列形式復原,三個坑的武士俑可能有7000個,駟馬戰車100多輛,戰馬1000多匹。兵馬俑龐大的陣容,形象地展現出秦軍的兵種編列和武器車輛等情況。1980年出土了兩輛大型彩繪銅車馬,其大小為真車真馬的1/2。一號車為立車,即立乘之前導車。長為2.25米,高為1.52米。單轅雙軛,套駕四馬,即兩驂兩服。車輿呈長方形,車上置一圓形銅傘,傘下立一禦馬官俑,雙手執轡〔p岢i沛〕。輿內有銅方壺、弓、駑、鏃、盾等。四匹銅馬均飾金銀絡頭。鞍具上有編號文字29處,共49字,均小篆體。二號車為安車,即坐乘之轎形車。車身全長為3.28米,高1.04米。車廂分前後兩室,前室為駕駛室,內有一跽〔j岥計〕坐的禦馬官俑,腰際佩劍,執轡前視。後室為乘主坐席。車廂上有橢圓形車蓋。車亦單轅雙輪,前駕四匹銅馬。這些珍貴文物,完全模擬實物製成,是前所未有的考古發現,反映了我國2000多年前馬車製造的精湛技藝。

  到了漢朝,車子有了很大發展和變化,單轅車逐漸減少,雙轅車有了大發展,車的種類增多,且主要用於載人裝貨,而不是戰場了。東漢和三國時期出現了獨輪車,這是一種既經濟又實用的交通運輸工具,在交通史上是一項重要的發明。根據歷史記載,諸葛亮北伐時,蒲元創造“木牛”為軍隊運送糧草。許多學者認為當時的“木牛”,就是一種特殊的獨輪車。

  唐宋以後,車輛的製造技術也有所進步。南北朝時出現了12頭牛駕駛的大型車輛。當時還出現了磨車。磨車上裝有石磨,車行磨動,行10里磨10斛。至於三輪車,在唐末五代時就已出現,但沒有得到推廣。到了宋朝,官僚們坐轎子的風氣漸漸興盛起來。這時高級車輛的製作和改進得不到重視,制車技術的重點也逐漸由乘人的車轉到載貨的車。宋朝的大車叫“太平車”,用五至七頭牛拖拉。這時的獨輪車前後兩人把駕,旁邊兩人扶拐,前用驢拉,叫作“串車”。明朝將前用驢拉、後以人推的獨輪車叫“雙繾獨輪車”。明清時期除了陸續出現許多新型車輛和異型車輛外,還出現了帆車,即在車上加帆,利用風力助車行進。到清朝時又出現了鐵甲車和轎車。鐵甲車有四輪,輪的直徑約一尺,車廂包以鐵葉,以保安全。轎車是馬車與轎子結合的產物,外形如轎,用馬和騾拉挽。徐揚的《乾隆南巡圖》中就畫有這類轎車。

    車的構成

    古車作為載車部分的車廂,叫“輿”。“輿”的左右兩邊立的欄杆和木板,叫軫〔yǐ以〕, 車的運轉部分主要包括輪和軸。輪的中心是一個有孔的圓木,叫轂,用以貫軸。車輪的邊框,叫輞〔wǎng網〕。連接輞和轂的是輻。車輪的輻條有多有少,一般為30根。《老子》曰:“三十輻,共一轂”。四週的輻條都向車轂集中,這叫輻輳〔c帙u湊〕。車軸是一根橫樑,上承車輿,兩端套上車輪。軸的兩端露出轂外,末端套有青銅或鐵制的軸頭,叫軎〔w岢i衛〕。軸頭上有孔,用來納“轄”,以防車輪脫落。轄一般用青銅或鐵製成,呈扁平長方形,長約三四寸,俗稱銷子。車軸橫在輿下,固定的方法是在輿的底部安上兩塊木頭,用繩索把軸綁在上面。它的形狀像個爬伏著的兔子,所以叫伏兔。也叫輹〔f徂復〕。

    車輛的構造和組成,除了上面介紹的有關載車和運轉部分的構件外,還要包括駕車的構件。駕車部分的構件主要有轅、軛。轅又叫辀〔zhōu舟〕,為一根直木或稍彎曲的木杠。轅轅的後端連著車軸,前端拴著一根彎曲的橫木叫軛,又叫衡或橫。轅和軛相連靠的是銷子,叫,小車的叫軏〔yu岢月〕。軛要卡在牛馬的頸上。另外還有“軔”〔r岢n刃〕,它是阻止車輪轉動的一塊木頭。行車時必須先將軔木拿開,車子方能轉動。所以啟程又叫發軔。以後用“發軔”泛稱事情的開端。古代車輿上可以有蓋子,用一根木棍支撐,形似大傘。蓋為車所專用,輿中可以鋪蓆,車蓆叫茵,後來也泛指一般的席墊。據說古時婦人之車,往往在輿的四週加上帷。後來車蓋被取消,在帷上加了頂(類似現代的車篷),叫作幔,又叫幰〔xiǎn顯〕。此外,古代車馬還常常有許多裝飾性的附件,如裝在衡和軛上的響鈴,叫做“鑾”。在西周時期,最高級的馬車上要裝八個鑾,走起來聲音很好聽。古車上的許多部件製作精美,如有的銅車軎,甚至用金銀絲鑲嵌成美麗的紋飾,異常華麗。

    車的製作

    關於製作車輪的技術要求,早在春秋末年齊國人的著作《考工記》中就有了明確規定,具體要求有下列10條:一是對車輪要用工具規尺進行認真的校準,使其外形為正圓形;否則輪子與地的接觸面就不可能儘量小,因而也就轉不快。二是輪子平面必須平正,可將輪子平放在同輪子同樣大的平整的圓盤上進行檢驗,看兩者彼此之間是否密合。三是要用懸線察看相對應的輻條是否筆直。四是要將輪子放在水中,看其浮沉是否一致,以確定輪子的各部分是否均衡。五是要求同一輛車的兩個輪子的尺寸和重量都要一樣。六是要求輪子的整體結構必須非常堅固。七是要求車轂的粗細、長短要適宜。要依據有利於轉動和穩定的原則,對不同用途的車輛可選用不同尺寸的轂。八是要求輪子的直徑要適中。太大,則人上下不方便;太小,則馬拉起來很吃力。九是對軸的要求有三條:選材精良,堅固耐磨,轉動靈便。十是對整個車輪都必須選用堅實的木料等等。由此可見,當時的技術要求是很嚴格的,其考慮是十分週全細密而又符合科學原理的。《考工記》還對車輿材料的選擇及其連接方法,對車輛其他部分的製作,對不同用途車輛的要求等問題分別進行了敘述。 

    駕車

    造車是一門學問,駕車也是一門學問。在遠古時期,原始的車是由人推挽的,後來改用畜力牽引。同其他車相比,馬車具有更為快速、靈活的特點,在畜力車中佔有重要地位,駕馭馬車,就變成了一門重要的學問。

     在春秋時期,孔子的教學體系中就有“禦”這一科。車行進時,駕駛馬車的車工把馬韁繩匯總握在手中。《詩經》中就有“執轡如組”的詩句,“如組”就是把八根韁繩握在兩手中,就像一組繩似的。這樣,用力才能均勻,“兩驂”〔cān參,一車三馬或四馬中的兩旁之馬〕跑起來才能“如舞”,極為協調。趕馬的鞭子也有兩類,竹條製成的鞭子叫策,皮條製成的叫鞭。今天我們常說“鞭策”一詞,就是由抽打馬的意義引伸而來的。在我國古代,人們十分重視駕馭術的提高,古書中也有不少關於駕車高手的記載。《左傳》記述戰爭情況時,總要交待雙方主將的禦手。古代封建統治者甚至還因此悟出許多對人民的統治術。“故禦馬有法矣,禦民有道矣。法得則馬和而歡;道得則民安而集。”(《韓詩外傳》卷二)

    乘車

    古人乘車的方式一般是崇尚左側。一車三人,尊者在左,驂乘(即陪乘者)居右,禦者居中。兵車則不同,如是將帥之車,則主帥居中,便於指揮,禦者在左,護衛居右;如是一般兵車,則是禦者居中,左邊甲士一人持弓,右邊甲士一人持矛,相互配合,協同作戰。 

  來源:科學與藝術數字博物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