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正激拓扑结构将占领PC电源主流市场(转载)

 小中之妙 2013-01-16

正激拓扑结构将占领PC电源主流市场

更新日期:2012-01-11 17:58  来源:厂商供稿  作者:厂商

    当前PC电源的主流技术有几种:中低功率段的被动PFC+半桥拓扑结构,中高功率段的主动PFC+正激拓扑结构,还有高效率的APFC+谐振拓扑结构和高功率的A[FC+全桥拓扑结构等。


 半桥结构 


 正激结构


 谐振结构 


 全桥结构

    目前,低功率在200-300W之间PC电源多是运用被动PFC+半桥拓扑结构这种拓扑结构,这种结构技术已经运用多年,方案相当成熟,可靠性高,成本也可以做到比较合理的水平,不过,它的效率相对较低,在提倡节能环保的今天略显过时。

    谐振拓扑结构是比较新的开关电源结构,技术相对落后,虽然效率高,但是成本也昂贵,而且性能上有不少硬伤,例如动态响应。此方案目前多是些金牌乃至白金PC电源采用的方案。高的成本和不成熟的技术注定未来短时间内无法成为主流。

    高功率的全桥拓扑结构就更具有局限性了,毕竟高功率(大概是千瓦级)的比例不高,没有形成市场需求,多数是用来撑门面用的。而且它的技术难度较高,并不是所有厂家都能掌握这种技术。不过性能上的表现确实不错,这些其实都是靠堆料堆出来的,价格自然昂贵。

    随着硬件的提升,市场发育的成熟,功率走高将是未来的趋势,这样另外一种新的方案崭露头角——主动PFC+正激拓扑结构,目前在300-600W之间的多数PC电源已经运用了这种方案,这种结构的主要特点是功率段宽,效率较高,一般可以达到80%以上,并且技术上已经积淀多年,成本也已经可以做到相对合理的水平,具备主流运用的基础,比如航嘉推出的多核WD500,而且随着这个方案的成熟,低功率(300W以下)的也能做到接近半桥的价位。可以大胆的预测,未来几年这种技术将会成为PC电源的主流技术方案。这种方案的流行将会使得电源的转换效率提升10%左右,为社会节省的价值和带来的环境影响将是不可估量的,所以说技术的革新将会带来社会的进步,PC电源也不例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