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人”周金华 ——记五号沟储运车间工艺安全技术员周金华 2011年是五号沟储运车间安全、生产、技改任务十分繁重及管理难度较大的一年,全年不仅装置检修任务重、技改项目施工多,而且八月份车间机构进行融合调整,各项工作都从头开始,各种不利因素造成车间安全管理难度大,就是在这种车间安全生产基础十分薄弱的条件下,身兼车间安全责任工程师和工艺技术员的周金华同志,不畏困难,迎难而上,凭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超强的事业心以及严谨的管理方法,用扎实的工作作风和不计较个人得失、无私奉献的精神带动和感染全车间职工,协助车间领导认真落实各项制度、措施,高质量、高标准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确保了全年安全生产事故为零,顺利完成了车间年度奋斗目标。 安全生产守护神 为扭转2010年车间不利的安全态势,他协助车间领导,认真制定各种措施,想办法,出点子。年初,车间深入落实巴陵公司、供销部“全员查找安全隐患”活动要求,结合“我要安全”活动,带领职工进行隐患查找,共收集“全员查找安全隐患”调查表150张,经整理合并为121项安全隐患,上报供销部整改59条,车间内部整改62条,截止到目前,车间内部62个整改项已整改60项,为车间安全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为夯实车间安全基础,结合“查找身边薄弱环节”他创新提出在车间实行全年“事故反思”活动,主动到安全环保室借资料幻灯片,组织职工观看。他将车间历年事故案例汇编成册,下发到各班组利用班组安全活动会组织车间班组职工进行学习,针对事故发生原因进行分析,查找出薄弱环节,制定出防范措施。同时坚持每月在车间一个班组选择一个有针对性事故案例进行反思并编写事故预案演练方案,组织班组进行事故演练。1-11月份,车间先后在装卸工段、八号沟罐区、蜡油站台、汽装班、加油站开展了事故反思活动。通过持续不断的事故反思活动,培养了职工的安全意识,提高了职工的安全操作技能及风险识别能力。尤其是八号沟“5.10”、装卸工段“11.4”事故反思活动形式新颖、内容翔实、实战演练效果好,得到部领导的高度评价。 为顺利通过2011年集团公司安全大检查,他白天组织车间各班组进行自查自改,对检查出问题定责任人,定整改时间逐项整改,一一落实。夜间又仔细检查各类资料台账,查漏补缺资料台帐共48项并一一进行归档,不放过任何一处纰漏是他迎接集团公司安全大检查的宗旨,通过他的辛勤工作及车间领导的正确决策,车间顺利通过了年度集团公司安全大检查。 十月份是总部对巴陵公司清洁生产审核的最后期限,为确保供销部在总部的清洁生产审核顺利通过,他半路接手,勇于挑战,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熟悉的掌握了清洁生产目标、制度和各类措施,并组织车间职工进行清洁生产知识学习,使职工也能熟练掌握清洁生产目标和各类制度、措施。为制作车间汇报材料PPT,他白天虚心向新入厂大学生学习PPT制作知识,夜间自己边学习边制作,在短短几天的时间里就按部领导的要求高标准完成了汇报材料PPT及审核报告,收到部领导和审核组专家的高度认可和表扬。 2011年,不管是直接作业现场还是对外来施工的监管,他都亲力亲为,始终站在第一线,始终围绕作业现场转,教育车间职工要严格执行中石化十大安全生产禁令,作业时要现场监装监卸,做好个人防护,尤其是98%酸卸车,他每次都到现场,要求操作工必须穿防护服、戴护目镜才能进行作业,否则不得进入卸车现场,保证了98%酸卸车作业安全。在每一项动火作业前,在外来施工作业现场他第一件事就是对动火作业现场进行危害识别,确认动火作业现场是否符合条件,作业人是否进行风险识别,要求作业人严格遵守车间各项管理措施,对查处的违章现象他从不姑息纵容,一律照章进行处罚,全年就各种违章违纪累计送分1780分,为此,检修单位和外来作业单位送给他一个外号“黑面包公”,但是却又不得不对他心里服气。由于他的亲力亲为和铁面无私,通过一系列举措, 2011年车间一举扭转安全颓势,安全基础得到有效夯实,车间安全形式明显好转。 工艺优化排头兵 车间2011年技改任务十分繁重,为确保各项装置检修和技改项目施工任务顺利完成,他利用业余时间编写施工方案,进行危害识别,不分工作日、休息日,不分白天、黑夜,只要觉得有存在作业风险,他都要赶到现场进行仔细检查,确认符合工艺优化条件才容许施工单位进行作业。他始终坚持安全为生产服务,工艺优化是为了更好的进行安全生产。为此,他深入到车间班组,和职工探讨工艺流程,制定最符合生产要求和生产条件的制度和工艺。年初由于丁二烯槽车余压较高的问题一直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在生产计划室的配合下,他到茂名石化进行现场调研,查找原因,对丁二烯卸车放空系统进行工艺优化,不仅使槽车余压高的问题得到解决,而且全年共计节约火槽运费逾140万元。他参与实施的丁二烯膜系统氮气循环利用项目,年均回收氮气50多万标立,节约成本60多万元。通过对膜系统冷却循环系统进行仔细研究,他利用现有资源对膜系统冷却循环系统进行综合改造,有效阻止了冷却水外排,达到一水两用的效果,全年可节约水费5.03万元、排污费1.94万元。在他带领下车间装卸工段、蜡油站台两个班组的《缩段纯苯火槽平均卸车时间》、《降低装车系统设备故障率》、《降低柴油装车损耗率》曾先后获得三项国家优秀QC成果奖,一项省级优秀QC成果奖,一项事业部五小成果一等奖,装卸工段也获得巴陵公司优秀班组的荣誉称号。2011年车间全年共完成丁二烯余压排空系统改造、八号沟环己烷系统改造、八号沟丙烯汽槽装车工艺改造、Q807#罐伴热系统改造、八号沟B813#泵工艺改造等工艺优化共计14项,为车间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为积极落实车间节本降耗、挖潜增效目标,他带领装卸工段职工跳起来摘桃子,发扬“干毛巾也要拧出三滴水”的精神,在常压槽车卸车上做文章,通过现场实践操作,反复摸索,用一根竹杆、一块橡胶皮垫做个耙子,就将槽车底尺控制在90—110mm之内,大大降低了物料的损耗。以每吨苯6500元计算,年卸车900台,每年大约就能创效60kg×900台×6500元=35.1万元,加上苯乙烯、甲醇等,扒底每年就可扒出近百万元效益,被总部成本督查组专家形象比喻为“小耙子耙出大效益”。 敬业爱岗孺子牛 七月份,烯烃事业部装置大检修如期开始,工期紧、时间短、任务重,但他毫无退缩,勇于担当。为配合烯烃事业部物料管线退料、清洗,他加班加点(由于妻子是倒班岗位,一忙起来小孩经常无人照顾,但是他咬牙将小孩放在父母亲家,委托父母亲代为照顾,每天晚上工作完后再去接回去)从检修开始至8月20日开车,从未因此影响工作,带领车间八号沟班、装卸工段、蜡油站台认真核对工艺,审核作业方案,在整个检修期间,通过他的不懈努力,没有发生一起大小事故,确保了烯烃事业部装置检修顺利完成并开车一次成功。八月份车间机构调整后,由于工艺技术员一直未到岗,他身兼安全技术员和工艺技术员两个岗位,但他任劳任怨,从不计较个人得失,认真应对上级部门各项检查和车间日常各项工作,协调各班组保质保量完成了各项生产任务。十一月份,新罐区装置施工已基本完工,为确保装置一次投用成功,通过对装置仔细检查,他提出21条整改意见,积极参与装置水联运方案制定和现场操作,得到车间领导及相关部门领导的认可。为按期完成操作规程、开车方案和岗位安全技术规程的编写,他蹲守在现场,在没有详细装置资料的不利条件下,一根一根管线清查,一个一个阀门进行确认,绘制出现场物料、公用工程及消防系统工艺流程图,通过与项目部沟通,虚心向项目部技术人员学习,同时在网上查找相关资料,确保了每一项数据的科学性、准确性,为核对一项数据,有时甚至通宵达旦进行验证。为了对消防系统等隐蔽工程进行工艺确认,不留下工艺死角,他深入现场与施工单位现场确认管线流程走向及埋地深度,确保了隐蔽工程的零隐患零问题。 2011年,他全年累计加班超过200小时,在职工中树立起“机器人”的模范带头形象,甚至有的职工喊他“超人”,在他的辛勤工作下,先后完成了8#沟罐区6台储罐检修、9储罐倒罐、置换;橡胶事业部丙烯新管线投用、树脂事业部液化气新管线投用、八号沟收经营办汽槽丙烯工艺优化、供销部长输管线隐患治理液化气、石脑油、汽、柴油等长输管线清洗等15条工艺管线处理;保证了蜡油站台零位罐清理顺利完成、保证车间废旧管线清理进度、保证了车间吊桥隐患治理顺利完、上报了车间2012年技改检修项目方案。但是,也有很多人不理解他,有些人认为他有点傻,不仅工资低,而且兼两个岗位,傻的有点“过分了”,但他总是傻傻一笑,从不和别人争论,也不和别人解释,总是默默的做自己的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共产党员的神圣称号。 团结协作,做职工贴心人 周金华不仅注重自我品德的修养,更注重自我能力的培养。他敢于创新,擅长发动班组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善于激发职工队伍的“团队精神”,在他的影响和带领下,车间在公司组织的群众性技术创新和技术比武工作中,脱涌而出,多次供销部劳动竞赛的第一名。他本人也先后多次荣获公司“岗位技术能手”、“优秀供销人”称号。他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在他所担任的工作中,每一项指标都是优秀的,每一次任务完成都是出色的。面对装卸工段人员紧张、工艺繁琐、职工操作技能低下、操作经验不足等难题,他科学统筹,合理安排,协助装卸工段开展小指标竞赛,奖励先进,鼓励后进,大大激发职工生产积极性,截至十一月份车间累计安全接卸火槽22783台,车间吞吐量157.9吨。针对车间操作人员不足的现状,他建议车间在化工班、汽装班尝试弹性和钟点工作制的劳动力平衡办法,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解决了人员紧张的矛盾;其次,不断摸索工艺调优方案,积累接卸经验。最后,加快整改消缺进度,如安装装卸工段苯卸车管线过滤器有效解决卸车管线堵塞,卸车不畅等瓶颈得到班组职工高度评价。他始终坚持职工在一线工作,最有现场操作发言权,为此,他积极协调,尽力着职工所想,为职工解决实际问题。 “傻人”精神感染者车间每一名职工,“傻人”周金华就生活在我们身边,他是一名普通的职工,是一名貌不惊人的技术员。他以厂为家、企业利益高于一切的精神正激发和带动着五号沟储运车间每一位职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