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跟画家几米学写作

 雁南飞香 2013-01-16

 吴积兴 

(在鹿城上的课,简单整理,上传至此)

       以前我曾经说过一句话,用文学滋养文学,意思是说,想要提高文学修养,尽量从文学作品中汲取营养。今天我们就给大家介绍一位名家,他的名字叫几米。

他是台湾著名的画家,可是我却很喜欢他的文字。今天我们就从他身上,学一招半式。

 

我遇到猫在潜水,却没遇到你。

我遇到狗在攀岩,却没遇到你。

我遇到夏天飘雪,却没遇到你。

我遇到冬天刮台风,却没遇到你。

    我遇到猪都学会结网了,却没遇到你。

点一:变换语序

     看看这段话的最后一句,下面两句中有一句是几米写的,有句是我改的,你觉得哪句是几米写的?

(1)我遇到所有的不平凡,却一直没有遇到平凡的你。

(2)我遇到所有的不平凡,却一直遇不到平凡的你。

    这两句话,从意思上讲,差别不大。可是我觉得几米的更高超,是第二句。这句话的美感来自哪里呢?五个字,前面是“遇到不平凡”,后面是“遇不到平凡”,对这五个重新组合,语言边产生一种说不出的美感来。改变文字的组合秩序,变换语序,产生一种语言的美感。比如:

        他们活着是为了吃饭,而我吃饭是为了活着。

       “不可随处小便” “小处不可随便”

        湖南人辣不怕,湖北人不怕辣,四川人怕不辣。

   以上的例子都是变换语序,产生美感。

 

点二:由感到知。

      我来说一个,大家或许都没有想到的东西。这段文字的内在过程是从感到知。文字的表达过程,符合人的阅读体验过程,先是感受,猫潜水狗攀岩,夏天飘雪等等,读者在读的过程中先是不懂,然后是猜测,然后是不断印证和强化,已经慢慢感觉到不平凡之处,铺陈累积了五次之后,到最后一句,作者把这个悬念解开,点出,原来真的是说这个意思。如果把最后一句提到第一句,这个味道就消逝了,其实这种先感后知的写法,是中国古诗词很典型的手法。  

   比如,杜甫有句诗“绿垂风折笋”,先呈现感觉绿垂,再告诉原因,风折笋,我们可以想象杜甫走路,走着走着,突然眼前挂下了一片的绿色,他正纳闷,抬头一看,原来是大风把竹子折断了。先是感,最后才揭开谜底,这也是读者的阅读体验过程。如果先告诉大风折断了竹子,垂下一片绿色,那就是理性的思维过程。失去了阅读的快感。

   因此,我们在写作的时候,也应记得,先感后知,先把具体可感的东西写出来,然后再把揭开,这样才有味道,如果这段文字,先告诉我们结果,下面即使演绎的再好,也少了那种味道。

    这里就点到为止,有点深奥,我就少说两句。

 

点三:反复铺陈。

,我们说语言要精炼,几米却告诉我们,其实有时候可以反复铺陈。其实如果这段话,变成,我遇到猫在潜水,狗在攀岩,夏天飘雪,冬天刮台风,猪都学会结网了,却一直遇不到平凡的你。会少了很多味道。

    其实,几米似乎很喜欢用这种铺陈的方式,在其他语段里,经常可以看到,比如:

◆命运,饱满华美的气球,可能有三种不同的命运,一、飘到天空,最后不知去向。二、突然爆破,无法挽回。三、安静的存在,然后慢慢慢慢慢慢地萎缩。饱满华美的人生,同样也是如此。

◆有时候,我喜欢眼睁睁地看着时间,一秒一秒一秒一秒……地流逝,我无所谓,我无能为力。(老师读)

    ◆曾经我像鱼缸里的鱼,前进、转身、前进、转身、前进、转身……我感到疲惫失意;后来我在鱼缸外的世界,依旧前进、转身、前进、转身、前进、转身……于是我开始练习,从容地前进,优雅地转身,并保持冷静思考的模样……

   在这个语段中,前进转身,用了六次,每一次用了三处。为什么要用三次呢,用一次可以吗?

     细看,就会发现,如果只用一次前进转身,只是一个动作描写,而三次的使用,就变成画面感,具有画意,一个简单的动作重复三次,便凸显出单一而机械的重复,便揭示出鱼的生存状态,让读者,可以想象出鱼的那个状态。毕竟几米是画家,画家的文字较于普通人,具有画意,是显然的。

   其实,在汪曾祺《虐猫》里也有这样的语言,四个小孩最好在虐待猫的时候,他们抓到了猫,弄来四个瓶盖,用胶水把盖子黏在猫爪上,文章这样写到:猫一走,一滑;一走,一滑。两次的反复,猫走路不稳和痛苦的那种样子就呈现在我们的眼前。这些名家的语言给我们最大的启发,就在于把一个很复杂的事情,用一个很简单的句式和词语就得到体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