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鍾秉敬:梁振英「首秀」展治港方略

 月未圆书斋 2013-01-16

鍾秉敬:梁振英「首秀」展治港方略

2013-01-16 07:07  來源:大公報
 
  行政長官梁振英今日將在立法會宣讀施政報告,這是他任內的第一份,同時也是香港回歸以來的第十五份。第一和第十五,兩個數字有承前啟後的寓意。梁振英需要在自己的首份報告展示其施政藍圖,落實競選承諾,反擊『倒梁』,重要性不言而喻;而香港經過十五年發展,如何解決深層次矛盾、下階段如何應對挑戰,進一步鞏固優勢,更是向曆史負責之舉。因此,梁振英今天宣讀的施政報告不僅要長短兼顧,更要有直面問題、敢於解決問題的勇氣。而從另一角度來說,有了好的政策與方向,更需要社會的共識,讓梁振英擁有施政的空間,香港社會才會有轉變的機會。

  施政報告原本一直是每年十月宣布,但由於行政長官、新一屆特區政府以及立法會,都在短短三個月內先後成立,為求獲得更多時間充分掌握民情民意,梁振英去年八月作出決定,將報告宣讀的時間調至每年的一月。此舉既有尊重立法會聆聽民意的意思,更有與財政預算案同期公布以取得更佳施政效果的意圖。當然,何時宣布還是其次,最重要的是報告能否貼近民意,能否推出切中要害的政策,才是公眾最關注的焦點。

  而就在推延報告宣讀的半年來,梁振英面臨種種的施政危機,政府架構重阻受挫,問責班子接連出現負面新聞,而各種重大的政策包括國民教育、新界東北發展、市區土地發展等,也一再遇阻。不僅如此,反對派的『倒梁』聲勢一浪接一浪,從不信任動議到彈劾動議,盡管無一通過,卻嚴重影響其民望。在此情況下,其第一份施政報告『成績』如何,直接關乎他未來的施政效果,乃至整個特區政府的支持程度。

  不畏困難 直面六大問題

  因此,完全有理由相信梁振英會盡其最大努力『做靚』這份『處女作』。為了預備施政報告,他舉行了超過二十場諮詢會,包括三場地區諮詢會,直接與市民交流。本周一他在網上也說∶『不少市民期望新政府能多做實事,我會盡我所能,有膽有識有目標有規劃有步驟的去做。無論需要多長時間,我們都不會因此放軟手腳,定必為市民的福祉打拚。我上任後的六個月內,政府本急市民所急、措施「成熟一項推一項」的原則,先後推出多項措施回應市民的訴求。在星期三的施政報告,我會交代我對經濟發展、房屋及土地、貧窮、安老助弱及環保等範疇的想法和建議。』

  力解決經濟發展、房屋及土地、貧窮、安老助弱、環保這六大施政重點,足以證明梁振英對當前香港發展及政治經濟社會問題有了深刻的認識。只有大力推動經濟發展,鞏固優勢、尋求新增長潛力,才能確保香港的前進動力與區域競爭力;緩解房屋及土地供應問題,讓普通市民『有瓦遮頭,民怨才能紓緩;安老助弱解決貧窮,社會才有和諧;關注環保,減廢保育,才能向子孫後代負責。當然,這些都是老生常談的問題,過去十五年來的三屆政府也一直朝此方向努力,但盡管如此,一些問題的症結並未獲得根治,問題越積越重,至今幾乎到了積重難返的地步。梁振英既然有勇氣去觸碰,就不能令市民失望。

  過去每一位特首的施政報告都有一個口號式重點,代表未來一年政府的施政哲學。而從這十五年的口號中,可以反映出香港所走過的發展道路。例如,回歸後的首份報告《共創香港新紀元》(1997),重鋪展發展藍圖。其後的《群策群力 轉危為機》(1998)、《培育優秀人才 建設美好家園》(1999)、《以民為本 同心同德》(2000)、《鞏固實力 投資末來》(2001)、《善用香港優勢 共同振興經濟》(2003),則反映了香港所經曆的金融風暴、經濟困境等,當時的施政報告重是發展經濟。但此後風氣一轉,更強調『民生』。例如∶《把握發展機遇 推動民本施政》(2004)、《合力發展經濟 共建和諧社會》(2005)、《強政勵治 福為民開》(2006)、《以民為本 務實進取》(2007)、《香港新方向》(2008)、《迎接新挑戰》(2009)、《群策創新天》(2010)、《民生我心 同舟共濟 繁榮共享》(2011)等。梁振英首份報告又會以何種口號,會否再以『齊心』、『求同存異』等呼籲團結的字眼,值得期待。

  需要支持 逐步解決矛盾

  十年前,董建華在二零零三年其第二任期的首份報告中,對香港局面做了一個概括,雖然過去多年,但一點也不過時,仍然具有現實意義,值得包括梁振英在內的社會各界深思。董建華當時說∶『我們處身於一個關鍵時刻,必須能夠掌握自己的命運。半個世紀以來,香港屢次面對各種挑戰,都能成功應付,化危為機。┅┅要走好這條發展路,為我們自己,為我們的下一代,我希望各方面能夠把社會的共同利益放在優先的位置,我們同坐一條船,應該相互扶持,彼此關懷;對於弱勢社群,政府和社會各界人士尤其要寄予同情,盡我們所能照顧。』

  梁振英展示未來五年的治港藍圖,但一個城市發展的成功與否,關鍵或許不在於好的理念與政策方向,更多的是落實。社會應當給梁振英充分的施政空間,否則香港只能繼續在內耗中空轉,逐漸被時代拋卻。

  (鍾秉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