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六首太极拳古歌诀探释

 兴安书馆 2013-01-16
第六首太极拳古歌诀探释
【第六首原文】
掤捋挤按四方正①,采挒肘靠斜角②成;
乾坤震兑③乃八卦,进退顾盼④定五行。
【注释】
①方正——即“正方”的错序说法,意为正方向,就是以“八卦”图推理分析时假定为的东、南、西、
北四个方位。
②斜角——即“斜角方”的省略说法,也称为“隅角”,是指以“八卦”图推理分析时假定为的东南、
西南、西北、东北四个方位。
③乃——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是”。
④顾盼—— “顾盼”有多义,“顾盼”原表示向左右或周围看来看去,“顾”与“盼”是同义,没有固
定的是表示向左看还是向右看的规定。如《后汉书·儒林传论》:“俯仰顾盼,则天业可移。”但上文
中的“顾盼”是与表示步法的“五行”相配合的,明显反映是引申借代表示向左与向右的转身,并按古
文化“左先右后”的次序,以“顾”借代表示“左转”,“盼”借代表示“右转”,这是太极拳理论中
特殊的一家术语。民国时开始,很多人对于“顾盼”的理解就束缚于“向左右观看”的词意中,没有理
会到“顾”与“盼”是古人分别对“左转”与“右转”的引申使用表示法,这种认识一直延续到了现代
,从而一直没有能够正确理解古人将“进退顾盼定”与“木火土金水”配合用以表示“进步、退步、左
转、右转、中定”的原意。
【语法修辞分析】
“乾坤震兑”并不是单单指“乾坤震兑”,而是借代指“乾、坤、坎、离、巽、震、兑、艮”,或
者是“乾、坤、坎、离、巽、震、兑、艮”的省略说法。因为“乾坤震兑”仅为四卦。这是古人常见的
一种省略的表示法。
“进退顾盼定五行”的“五行”之前省略了“乃”一类的判断词。
【今译】
(按八卦五行易经理论分析),掤捋挤按分属于北、南、东、西四个正方向,采挒肘靠分属于西北、
西南、东北、东南四个斜角方向;(分析太极拳动作的)乾、坤、坎、离、巽、震、兑、艮是八卦;(
而分析太极拳步法之)前进、后退、左转、右转、原地不动(的用水、火、金、木、土)是五行。
【讨论】
几千年来,周易学中的阴阳八卦五行理论在中国古文化各学科中有十分广泛的哲学指导应用和直接
的抽象、类比、分析、推理的应用。比如对于中医,有“易医相通”之说,至今中医的辩证论治还离不
开周易学中的阴阳五行理论,而中医针灸学之“子午流注”中的阴阳八卦五行理论演绎推理,至今还无
法用其它的方法取代。因此被后世尊称为“药王”的学识十分渊博的唐代孙思邈甚至说:“不知易,不
足以言大医”。周易学的阴阳八卦五行理论实实在在是值得我们中华子孙自豪的世界性宝贵的文化遗产

古太极拳“十三势长拳”在古代的分析演绎推理也是以阴阳八卦五行理论作为工具的,从王宗岳拳谱与
杨氏老谱中可以发觉:古人依据这种理论,得以宏观分析与掌握古太极拳其中的规律,提纲挈领地指导
古太极拳的学练和传承。所以,郑曼青先生在《郑子太极拳十三篇·通玄实》中说:“若舍阴阳五行而
论太极,是为无稽之谈,不足计也。”现代太极拳界有人将太极拳理论中的阴阳八卦五行说成是胡说八
道,这显然是一种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说法。
周易阴阳八卦五行理论虽然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发展包括太极拳的传承中发挥过重大的作用,但毕竟是
古代一种朴素的辩证法,在被作为分析演绎推理应用时如果思路机械,不能融会贯通,也容易造成牵强
附会。而太极拳的许多分析推理到了现在也不是非得处处用阴阳八卦五行理论不可,很多的分析推理是
可以被现代更微观、准确的科学所取代的。由于中国近代大量西方先进文化的涌入,中国社会知识结构
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到了民国时,太极拳的理论也吸收进了先进的医学、力学等文化,而此时精通阴阳
八卦五行理论并能够娴熟正确应用于太极拳分析推理的人也是极少的了。因此,象许禹生先生这样受过
深厚传统文化教育的人在《太极拳势图解·太极拳之意义》中也说:“现在科学昌明,后之学者若以几
何、重学等理说明之,而不沾于易象,则所深望也。”
应该明白:周易理论是属于抽象的哲学,而太极拳理论是属于具体技艺的科学,古代也并不是只有太极
拳应用周易理论。太极拳需要抽象的哲学概括抽象,但抽象的周易理论不等于是太极拳理论。因此,学
习太极拳,不是非得将全部周易理论都照搬学通。太极拳分析中使用的“阴阳、虚实、刚柔”等周易理
论名词都仅仅是一种符号。事实上,民国后的太极拳书籍中许多阴阳八卦五行内容都反映为牵强附会、
画蛇添足。有的太极拳著作搬入大量的阴阳八卦五行周易内容,其实与太极拳是无关的牵强附会的结合
。尤其是现代太极拳界中的很多人对于阴阳八卦五行知识仅知皮毛而一知半解,有的太极拳“名家”连
“阴阳”的概念是什么也不懂,就在著作中大谈“阴阳”,有将“阴阳八卦五行”神秘玄虚化到手足活
动如掤捋挤按的方位、姿势都有固定的规定,甚至有说根据“阴阳八卦”,太极拳不得朝向北打,不然
会死人,太极拳被当作是一种有刻板规矩之宗教仪式而不是武术了;有说不学习周易阴阳八卦五行理论
是不可能学会太极拳的,甚至有将历史上的易学家都当作太极拳家,将易学与太极拳混为一谈的;有说
讲“阴阳五行”是太极拳特点,显然是将“阴阳五行”当作太极拳专门理论的。这些错误说法也是现代
太极拳理论被搞得十分混乱的一大因素。因此,对于这些画蛇添足、故弄玄虚的说教,现代太极拳学练
者是应该唾弃的。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古人究竟是怎样用周易理论演绎分析太极拳的,有条件者是应该
加以研究探索的,但不能是牵强附会的,应该是辩证的、合理的。作者 魏坤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