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的统计显示,全球日本女性最长寿,男性也是前列前茅。怪事啊,日本曾经有过那么多的有毒的空气,他们怎么还会如此长寿呢?
对抗PM2.5的高手
答案极其简单,那就是日本人自我防范意识好。尽管东京的PM2.5早已低到北京十分之一的水平,人们还是在防范空气污染的影响。在日本街上,即便炎炎夏日,你也会看到很多戴口罩的人。有的人是为了防止空气里的杂质,有的人是怕被传染流感,有的人甚至只为了让自己的嗓子保持湿润。尽管东京的空气已经非常洁净,湿度也高很多。
反观我们北京市民,即使在PM2.5超过了500的那几天,街上戴口罩的人也不是多数。要是这样天气出现在美国或日本,别说口罩了,恐怕大多数人要戴上防毒面具。美国大使馆每每在通报中的预防提醒也绝非境外势力保藏祸心的危言耸听。
现在的功能性口罩,已远不是非典之前那种几张纱布叠成的方布块,它们用尖端材料制成,能够阻挡大部分PM2.5颗粒。它们是立体的,可以立体的贴在你脸上,既可保持呼吸自如,又可阻止外面空气的进入。价格也很便宜,甚至很多已经是一次性的。
只隔那么一层薄薄的过滤膜,内外面的空气质量则全然不同。和北京的朋友们闲聊,发现为国人去对口罩的防毒效果几乎是全然不知,针对爆表的PM2.5指数,大家多半是听天由命的态度,看看大街上的积极预防者,则是少之又少。反而银边吸着有毒空气,一边在寻找补药。
当然,国人还是极度看重养生和滋补的,什么熊胆、鹿茸、人参、燕窝、鱼翅,能吃的全吃,听说冬虫夏草的价格已飙到每公斤38万元,简直疯狂到了不可理喻的地步。在外国人看来,这些补品都稀奇古怪甚至闻所未闻,但国人对其能起到作用却深信不疑。世界上从来就不懂中国这些花里胡哨的补品的人比比皆是,但人家的体质也绝不比我们孱弱。
京城的很多有钱人都吃特供蔬菜和肉品,米面也都是有机食品,号称全国水质最好的自来水当然也是不喝的。这无可厚非。可是,就是这些有钱人,大雾天出去竟然很少戴口罩。他们一边调侃着毒毒的空气,一边又在贪婪地呼吸。在每天的大部分时间,他们的肺叶直接浸泡在毒气之中,而附着在他们肺叶上的毒素,又无时不可地透过血液侵染到每一个器官。
我并不否定中医中药,也不愿评论那些深信虎鞭蛇胆驴皮鹿血的人,而是想提醒大家更注意一下威胁更大更真切的问题。我觉得空气污染远比地沟油、苏丹红、瘦肉精、农药残留等对大众的危害更重、更广泛,而且即使你再位高权重有钱有势,也不得不和大家“同呼吸、共命运”。我也想呼吁大众提高对空气污染的主动防范意识,我们不妨称这种意识为“防空意识”。毕竟只要它“厚德载雾”,你就不能“自强不吸”,安然事外。
近闻北上广大城市每年因空气污染而多死近万人,甚至死亡率最高的原因也转到呼吸系统疾病上。这也佐证了我们对空气污染的防范意识是如何之弱。
公共空间里的“防空意识”
此次京城连日十面“霾”伏,PM2.5数次触及1000点的极端天候,终于引起了广大民众和政府的关注,世界主要媒体也都报道了这一人类奇迹。身处其中,京城的官民们也都积极献计献策,甚至出台了在高污染期间限制车辆出行的措施。其实这只是杯水车薪。汽车尾气肯定只是从犯而已,毕竟无论纽约、洛杉矶,还是东京,都比北京拥有更多的车辆。尾气之外,公共空间里充斥的其他“有害空气”,则更容易在瞬间命中易感人群。例如,人群中弥散的流感病毒,就是人们没有给予足够认识的“有害空气。”
我公司有一个技术总监,非常敬业,感冒发烧也坚持上班。我总劝他在家好好休息,他还是硬挺着来公司。这不,大上周他终于高烧扛不住住院了。好家伙,等他康复回到公司后,他工位前前后后有5个人依次倒下,一模一样的症状,工作受影响不说,这些人的痛苦,更是不应该。
如果那位总监在感冒时能坚持戴口罩,如果周围的人也戴口罩,我想,他们或可幸免。口罩就是这么低成本又高效率的防毒工具,可我们就是不够重视它。
当你进一个电梯,里面挤满了人,若有一个人感冒并打个喷嚏,那么狭窄的空间里即刻就充满病毒飞沫,电梯里的人都会被分一杯羹,甚至后来利用电梯者,也都会继承这一丰富的遗产。虽然人走茶凉,可携带病毒的空气却不会尘埃落地。这种想象在地铁里,在商场了,在饭店里,都会发生,如果你带个口罩,就会大大地降低吸进有毒气体的概率。
我不知道中国人的“防空意识”为何如此淡薄,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必须认识到“有毒空气”的危害。有了“防空意识”,你就会发现,口罩是一个你马上可以减少空气污染危害的最简单、最便宜的方法。想一想“北京各医院呼吸系统疾病的专家号已排到了3月份”,毕竟生病不能提前预约,那就着重预防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