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健康北京》降伏老病根儿-支气管扩张

 图书 馆员 2013-01-17
《健康北京》降伏老病根儿-支气管扩张
 
2012年11月12日,北京卫视《健康北京》栏目制作了一期健康故事“降伏“老病根儿””。片中讲述的是一位家住北京的池女士,她是位老病号,因为咳血,这已经是她第二次住院了。而病因,她以为是一次感冒引起的。从此,一到秋冬时节,她的身体就会变差、咳血。接下来,让我们一同走进今天的节目,看看池女士的病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医生又会要用何种方法来为她治疗呢?精彩节目,敬请收看~

 

byb.cn
主持人:高珊

byb.cn

 受访人:池女士

byb.cn

池女士讲述支扩的发病原因:有一次感冒,没多久就好了,当时也没当回事儿

byb.cn

后来,就感觉嗓子眼老痒痒、见烟就咳嗽

byb.cn

咳嗽后来就变成了气管炎

byb.cn

气管炎也没当回事,后来慢慢就有点血丝 ,这才紧张起来

byb.cn

到医院检查,医生诊断是:支气管扩张了

byb.cn

支气管扩张的图示

byb.cn

池女士在接受医生的询问

byb.cn

北京中医医院呼吸科苑主任介绍什么是支气管扩张

byb.cn

苑主任说,它属于结构损害的疾病

byb.cn

苑主任还称:支扩分两种(一种是先天性的,一种是继发性的)

byb.cn

通过询问和拍片,苑主任找到了池女士的发病原因,不是因为感冒引起的

byb.cn

苑主任说,池女士几年前做过肺囊肿切除手术,等于是肺上留下一个斑痕引起的气管的牵拉

byb.cn

因此,苑主任认为池女士的这种支扩是属于继发性的

byb.cn

继发性的,当病人免疫力低下的时候

byb.cn

它这张国荣繁殖的数量就会增多

byb.cn

因此她就会痰量增加

byb.cn

痰量增加了以后可能会侵袭血管气管壁上的这些毛细血管

byb.cn

因此肺里就有宿痰,有痰热

byb.cn

这就会出现咯血症状,中医称咯血病

byb.cn

苑主任还提示:支扩属于终生带病的,不会好,因此患病人群要长期服药

byb.cn

苑主任称:在冬季,膏方最适合池女士服用

byb.cn

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病、哮喘等呼吸性疾病中 

byb.cn

都是最适合吃膏方

byb.cn

分享苑主任为池女士开的膏方

byb.cn

苑主任提示:膏方主任适合在冬季调补

byb.cn

苑主任建议:过了六九,池女士还要到医院来换方

 

 

小儿支气管炎外用方:

杏仁6克、鱼腥草10克、川贝母5克、麦冬10克研为末。加酒精为适量湿度。敷于双侧涌泉穴。

 

支气管哮喘的杂粮养生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全球性的和最为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之一,全世界约有2亿人患有哮喘,在中国至少也有千万以上的患者。

支气管哮喘属于呼吸道过敏性疾病,在各种过敏物质(又称过敏原)和诱发因素作用下,引起支气管平滑肌痉挛,粘膜水肿,分泌物增多,以致呼吸道狭窄,于是病人出现发作性喘息,胸闷气急,还带有哮鸣音,呼吸困难,咳嗽,伴有白色泡沫痰或黄痰,尤以晚间和清晨加重。

导致哮喘反复发作以外源性的因素较多,比如花粉、灰尘、油烟、冷空气、某些药物及鱼、虾、蟹等蛋白质,内源性因素常由于病者自身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情绪波动,甚至月经来潮等所致。

哮喘半数以上在1~12岁发病。有70%~80%的哮喘病人有家族史,支气管哮喘四季均可发生,尤以春、秋季节发病者较多。

中医对支气管哮喘的认识认为病根在“痰”字上,是由于痰饮潜伏于肺腧,一遇外邪引动,则立发哮喘。但“痰”有“寒痰”与“热痰”之分,因于寒痰者称之为寒哮,因于热痰者称之为热哮。
所谓“寒哮”,多因外寒犯肺,聚液生痰,加上饮食生冷,寒饮内停,于是寒痰内伏于肺,遇寒而发。表现为呼吸急促,喉中哮鸣,咳痰清稀,色白呈粘沫状,面色晦滞带青,口不渴,舌苔白滑等。从临床实践看,哮喘属于寒哮者为多。

所谓“热哮”,缘于过食肥甘,或酸咸太过,以致积痰蕴热。也可由寒痰内郁化热,转化为痰热胶固,内郁于肺,随感即发。表现为哮喘气粗,咳呛阵作,痰浊稠黄胶粘,排吐不利,烦闷不安,面赤自汗,口渴喜饮,舌红苔黄腻等。

由于哮喘属于顽固的慢性病,往往又缺乏有效的根治手段,所以,养生与预防就显得更为重要。具体养生方案:

选用杂粮养生法,特别推荐经常食用豆浆萝卜汁、南瓜蜜糖、栗子粥和落花生粥。上诉杂粮方案在以前的篇幅或以后的篇幅中均有配料介绍。只要坚持经常食用,常可收到满意的养生效果。

寒哮病根在寒痰,要忌吃一切性寒大凉,生冷瓜果,冰镇冷饮食物;热哮病根在热痰,因此,切勿多吃辛辣温燥,性热上火,熏煎炒爆,滋腻粘糯,肥甘助痰的食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