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口罩下的面孔

 家住苍烟 2013-01-17
口罩下的面孔

  刘冰 整理

  老妇取款后家门口被抢

  A

  老话说得好,“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可有时候啊,这灾祸来得太突然,真有点儿防不胜防。话说这一天11点左右,家住内蒙古林城的付大妈,刚刚迈进自家楼道,就突遭厄运。

  付大妈刚打开单元门,门一下就被人从后面彻底打开。紧接着,付大妈被人一下子拽住了。还没等付大妈反应过来,只见一个黑影从身后突然闪现,付大妈当时心一凉,糟了,遇到坏人了。随后,那人用钝器接连朝付大妈的头部打了几下,付大妈应声倒地。她下意识地往6楼自家方向爬去,一边爬一边喊救命。

  此时,正在6楼家中哄孙子的付大爷听到楼道里传来的呼喊声,心里还合计呢,这是咋的了?听声音应该是出啥事儿了吧!他跑出家门一看,眼前的一幕让他不寒而栗,半个小时之前高高兴兴出门的老伴,此刻已是面目全非。

  只见付大妈的头发已经被鲜血打湿,满脸都是血,连羽绒服都湿了。当时,付大爷心里没底儿了。渐渐失去意识的付大妈自言自语地说了这么一句话:“就是我看见的那个人。”

  哪个人?在哪儿见过的人?他为什么要对一个年近七旬的老太太行凶呢?

  原来,付大妈当天10点30分左右,去离家只有几百米的五道街邮政储蓄所取了5000元钱,回家的时候就被人跟上了。那人在付大妈家门口用钝器将她击伤,然后抢走了她取的钱。付大爷说,老伴肯定早就被人盯上了,因为行凶者瞄得很清楚,钱放在哪个兜里,直接到那个兜里抢出来就跑了。

  “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不用问,付大妈在储蓄所取钱的时候,就已经被凶手盯上了。据警方分析,凶手应该是事先潜伏在储蓄所里,寻找作案目标,然后尾随作案。于是,他们立刻调出了储蓄所的监控录像。很快,一名穿红衣服、拎绿色口袋的可疑男子进入了警方的视线。

  在10点多的临近录像里,我们可以看到,小小的营业室里,顾客还真不少。这个可疑男子在大厅停留的20分钟时间里,进进出出的有几十人,唯独他只挪动了几次,却始终没到任何一个窗口办理过业务。这个男人的打扮很特别,最明显的是,他戴着一个黑色的口罩。

  这个可疑男子和付大妈昏迷前提到的那个人,究竟是不是同一个人呢?可眼下,付大妈的伤势令人担心,她能否醒来开口说话,家人和警方都很关切。为了能在第一时间掌握被害人提供的重要信息,警方特意将录音设备留在了抢救室。谁知,付大妈开口的第一句话就是:“我感觉到,我完了,活不了了。”

  付大妈还能说话,这让大家悬着的心稍微放了放。紧急抢救后,付大妈总算脱离了生命危险。昏迷中的老太太偶尔能清醒一下,她断断续续地讲述了自己的遭遇:“我去取钱的时候还真注意这个人了,我用眼睛扫了一下旁边,看见旁边站了一个戴口罩的男人。”

  民警反复观看监控录像,结果发现,付大妈进到储蓄所的时候,那个戴黑口罩的男子就已经在那里了。而此时呢,其他人都面向柜台,唯独这个人面向大厅。也就是说,付大妈从当时的位置和角度能看见的,而且是戴口罩的人,只能是这名可疑男子。

  从画面上可以看出,在付大妈取钱的过程中,那个可疑男子在后面一直盯着她。监控录像显示,付大妈办理取款业务有三四分钟的时间,其间,红衣男子的位置始终没有变化,目光也没离开过付大妈。警方分析,站在这个位置,红衣男子完全能看清楚付大妈把现金揣进哪个衣兜。

  “取完钱以后,我往出走,隐约觉得有点儿不对劲儿。我扫了他一眼,只是在外面放松了警惕,没回头。”付大妈说。

  您要说付大妈一点儿警惕都没有,那也不是。监控里有这么个细节,付大妈准备走出储蓄所,系外衣扣子的一瞬间,看了红衣男子一眼,而且略有迟疑。但是最后呢,她还是没有防备地走出了储蓄所。而此时,红衣男子警惕地瞄了一下周围的人,确定没有人注意他之后,也向门口走去。储蓄所外的监控录像印证,可疑男子离去的方向和付大妈完全一致。

  警方为了进一步确定这个人,把付大妈回家途中经过的监控录像一一调取,发现这名男子始终尾随付大妈。

  虽然这时候,付大妈还没有完全清醒,但她点点滴滴的叙述,已经清楚地表明了凶手的大部分特征,为确定凶手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口罩是黑色的,人看着挺瘦的,穿的是发红的衣服,提着绿色的口袋。”付大妈回忆道。随后,红衣男子已经成为警方追踪的目标。

  甭问,可疑男子这身打扮显然是在回避熟人,躲避摄像头。可他哪料到,反而弄巧成拙了。也正是因为这一点,警方判断,本地人作案的可能性很大。他们特意做了一个现场还原。干啥呀?通过实验,掌握凶手更多的特征。他们调出犯罪嫌疑人不同位置的监控录像,经多方对比,最后基本把犯罪嫌疑人的身高、体态都锁定了。身高应该在1.75米到1.80米,体态较瘦。

  带着这些信息和监控截图,侦查员开始向社区大面积撒网,查找体貌、步态、身高和着装相似的男子。可这毕竟是慢功夫啊,警方明白,黑色口罩,绿色口袋,这不应该是一个成年男子的通常状态。这特殊的打扮证明了凶手的狡猾。警方决定,就从犯罪嫌疑人的装扮和作案工具来源入手。

  再次行凶被监控录像锁定

  B

  事发地点附近有个蓝星市场,规模不小。警方猜测,作案前,嫌疑人说不定先要去市场里买作案工具。还别说,在蓝星市场的监控录像中,侦查员真就有所发现。

  10点7分,这名男子进入了蓝星市场,当时他没有伪装,只戴着一顶毛线帽子,没有戴口罩,也没有拎绿色的袋子。

  经过和储蓄所的录像比对,排除两个监控器出现的色差,两个人的着装完全相同,时间段也吻合,这也是红衣男子第一次露出了黑口罩下的面孔。监控显示,他进入市场之后,不大一会儿就出来了,所不同的是,此刻他不仅戴上了黑色的口罩,左腋下也多了一个绿色的袋子。

  也就是短短两分钟的时间,他就出来了。侦查员根据这条线索,在距离入口通道最近的两家摊位上,找到了卖给红衣男子黑口罩和绿口袋的摊主。据摊主回忆,那天来买东西的人中,确实有个穿红衣服、身高在1.75米左右、又瘦又黑的男子。

  证人是找到了,可毕竟这里是市场,人来人往,环境太杂,两位摊主也记不清犯罪嫌疑人的具体相貌特征了,但是有一点他们是确定的,那就是——本地口音。看来警方最初的判断是正确的,正确的思路总会带来好的成果。警方再接再厉,着手追查凶器来源。

  警方反复研究监控录像,发现可疑男子出来时,口袋是拎着的,往右甩的过程中,感觉里面应该有一个重物。这可能就是作案工具,因为受害人的伤口是钝器伤,所以口袋里有可能是一把锤子。

  随后,侦查员再次来到市场,询问五金摊位的摊主是否卖过一把锤子。有一位摊主说自己近期卖了一把。经他回忆,买锤子的人个子挺高,穿着红衣服,挺瘦的,年龄在40岁左右。

  和前两位摊主差不多,卖锤子的摊主也记不清红衣男子的具体相貌,以物找人的线索到这儿停顿了。那么,下面该咋办呢?还有没有其他突破口呢?还别说,通过研究录像,警方又注意到了一个细节。

  画面上,可疑男子顺着墙边走,走路时右腿往外撇,不往摄像头的方向看,也不往别处去。反侦查意识这么强,是不是被警方打击处理过的人呢?

  经过多日调查,警方找到了几个特征接近的人,可他们都不具备作案条件。于是,警方又把目光转向一个特殊群体——市区及周边的高危人员、经济紧张和社会闲散人员。

  然而,这边还没查出结果呢,那边又出事儿了。和这起案子仅仅相隔26天,几乎同样的时间、同样的环境、同样的作案手段,又一起性质更加恶劣的抢劫杀人案发生了……

  这起案件的受害人——72岁的李大爷也是从这家储蓄所出来,也是在自家楼道,同样遭遇了暴力抢劫,刚刚取出的一万元现金被抢走,老人重伤,经抢救无效身亡。这起案件发生以后,在市民中间引起了恐慌,有人说“刨锛恶魔”来了。

  储蓄所监控录像显示,这起案件中,有个身着深色上衣的可疑男子,他同样没有办理任何业务。这对老年夫妇取完钱离开柜台的时候,稍微停顿了一下,老人把已经装好的钱掏出来整理了一下,然后重新装回胸前的口袋。而这一切,恰恰都在可疑男子的视线之内。这名男子一边打着电话,一边侧过脸,看着老夫妇的举动。确定了猎取对象后,他先一步离开了储蓄所。老两口儿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随后也走出了储蓄所,而其中的老年男子就是被害人李大爷。

  看到这儿,大家可能还有点儿不解。按说,老两口是一起出来,一起回家的,来去相伴,这种情况下,歹徒能轻易得手吗?问题就出在老两口离家不到50米的时候。

  李大爷的老伴告诉记者,在回家的路上,她遇到一位熟人,就停下来跟人聊天,李大爷没有等她,自己先走了,两人相距也就十来米。转眼李大爷进楼门了,她就去商店了。一个偶然,为歹徒行凶创造了机会。当时,老两口一个拐向小商店,一个继续往家走,就在分开不到5分钟的时间里,怀揣一万元现金的李大爷一进楼门,歹徒就抓住时机下手了,而且下的是死手。两起案件放在一起,警方很快就发现了两个可疑男子的共同点。他们虽然着装完全不一样,但是行走姿势有个共同点,就是右脚有明显的外八字。最后警方判断,两起案件肯定是同一人所为。让警方疑惑的是,第二起案件中,凶手更加胆大妄为了,他不仅摘下了面具,还大模大样地打着电话走过了储蓄所的摄像头。

  第一次还知道伪装呢,这次干脆明目张胆了,这也太嚣张了吧?这不是挑衅吗?不怕暴露吗?难道他根本就不是本地人?

  从监控录像判断,可疑男子是从北边过来的,因为当地所有的公共汽车站还有火车站都在南边,所以这个人应该是本地人。几段监控录像都显示,可疑男子进入市场和储蓄所的方向完全一致,由此,也揭开了凶手的又一个秘密——他应该住在六道街以北地区。

  悄悄进行摸排的同时,警方也在琢磨,既然是本地人作案,那么犯罪嫌疑人可能不止两次到过案发储蓄所,在这之前,他肯定来踩过点儿。那么不妨扩大一下监控录像的调取范围,向前推10天,向后也推10天。这招还真管用,很快,他们就发现了重要线索。

  欠赌债向老人下毒手

  C

  就在第二起案件发生的前两天,监控中也出现过可疑男子的身影。特别要说的是,这名男子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动作细节,引起了警方的注意。录像中可疑男子抬起了左手,好像在跟什么人打招呼。警方把录像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通过回放和慢放,确认了这个猜测。

  这可是意外发现啊!啥也别说了,找到这个和可疑男子打过招呼的人是当务之急。可是咋找呢?监控录像显示,这个人当时曾经在邮寄包裹柜台办理过业务,而且这期间,那个可疑男子还给他递过东西呢。

  由于业务量很大,警方逐一排查包裹单上的时间,最后通过筛选确定了一位任姓市民。警方根据包裹单上留下的信息,很快找到了从外地来此打工的任先生。于是,两起抢劫杀人案马上有了答案,因为任先生记得非常清楚,在储蓄所里和他打招呼的人是谁。

  任先生说,和他打招呼的是他的一个邻居,名叫姜晓红。经过警方对其体貌特征的描述,任先生确定此人就是姜晓红。至此,警方终于锁定了两起案件的犯罪嫌疑人。他是谁呢?就是住在六道街北奶牛站附近的无业人员姜晓红。接下来的事儿就甭说了,抓!

  警方得知,姜晓红头一天晚上打了一宿麻将,特意选择一个他有可能在家休息的时间进行抓捕。抓捕时,姜晓红并不在家。警方留下一组警力在此守候,另一组马上去车站搜捕。

  警方正在抓捕的时候,姜晓红的母亲突然做出了一个奇怪的举动。她突然下跪,直说自己错了。姜母说她为了毁灭证据,把儿子的衣服给烧了。哪个当妈的都心疼儿子,那也得分啥事儿啊!好在老太太并没完全糊涂,她还是说出了儿子的行踪。姜晓红已经跑了,此刻正在百里外行进的火车上。

  警方通过彩信的方式把姜晓红的照片发到了这趟车上的每个乘警的手里。与此同时,警方另一路人马在大雪中艰难追赶。由于站点距离太近,乘警还没来得及清查完本车厢的旅客,列车就到了下一站——碾子山站。乘警们不敢大意,在车厢门口挨个清查下车的旅客。终于,姜晓红被擒获了。

  犯罪嫌疑人姜晓红向警方坦白自己实施了两起抢劫。口罩下的罪恶面目终于现出了原形。姜晓红,一个39岁的男人,上有父母,下有妻儿,他怎么就干得出这种伤天害理的事儿呢?啥时候起的犯罪念头呢?又是因为啥呢?

  据姜晓红交代,他好赌,把自己家的房子都输掉了,还欠了很多债,才起了这个念头。做完第一起案子以后,他因为愧疚,曾经背地里去医院看过受害者,还想把抢来的钱还给付大妈。可那时正好护士和大夫过来了,询问他,他做贼心虚,不敢面对任何一个人,就走开了。

  不过,要是真像姜晓红所说的,他后悔了,为啥还要接着作案呢?姜晓红会是啥下场,不言而喻。说到底呀,都是赌博给闹的。这赌博啊,看着好像是在赌钱,其实是在玩命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